书城医学现代临床实用护理学
26697900000007

第7章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2)

3嘱病人按医嘱服药,讲明药物名称、剂量、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必要时提供书面资料。教会病人家属识别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出现性格行为异常、睡眠异常等,及时就诊。

(第三节)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生命。上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来,中青年人群消化道出血者有明显的上升。

【临床表现】

其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出血量与出血速度,与全身状况、出血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有关。

1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的颜色、性质与出血量和速度有关。胃内储积血量达250ml~300ml时,出现呕血,呈咖啡色;若呕血呈鲜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出血量达50ml~l00ml/d时,则出现黑便。出血量小于5ml/h,呈便潜血试验阳性。

上消化道出血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黑便和呕血,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者仅见黑便,而无呕血;幽门以下者,仅表现为黑便,但出血量大、速度快者,因血液反流入胃而致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时,由于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昏、心悸、出汗、乏力、晕厥等组织缺血表现。病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在80mmhg以下,呈休克状态,但在早期,血压可因代偿而正常,应注意血压波动。

3发热:多数病人在大出血后24h内出现发热,持续3~5天,一般不超过385℃。但不排除其他感染而致发热。

4贫血:上消化大量出血后,出现急性失血性贫血。

5肠性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3~4日降至正常。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异常;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大便潜血等异常。

2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

【治疗】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为临床急症,病情紧急,变化迅速,严重者危及生命。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治疗关键,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为首要治疗手段。

一、抢救措施

1立即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发生窒息,必要时吸氧,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了解呕血与黑便的情况,定期复查相关的检查项目。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

2立即配血,尽快补充血容量,输入生理盐水、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早输全血,改善、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肝硬化病人宜输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l00g/L。输液量根据估计的失血量来确定;原有心脏病或老年病人,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入量。

二、止血措施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因本病出血量较大,再出血率高,死亡率高,应积极采取止血措施。

(1)药物止血: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作胃管滴注,也可用血管加压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于20分钟内缓慢静脉滴注。用量不宜超过3次/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禁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生长抑素为14肽天然生长抑素。

(2)双气囊三(四)腔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内镜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经内镜对出血灶喷洒止血药,也可在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至曲张的食管静脉,或用皮圈套扎曲张静脉,达到止血及防止再出血的目的。

(4)手术治疗:上述方法无效时行手术止血,如门静脉断流术或分流术等。

【护理】

通过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病人生命体征能恢复正常,情绪稳定,出血逐渐停止;病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或误吸发生;脱水征减轻或消失;病人活动耐力增加或恢复至出血前的水平,不能发生晕厥、跌倒等意外;病人能学会观察病情变化,主动避免出血诱因。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定时变换体位,注意保暖,治疗和护理工作应有计划集中进行,保证病人的安静休息和睡眠。活动性大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病人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30度,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窒息,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及时给予吸氧。

2基础护理协助病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等。出血期病人禁食,清洁口腔2次/日,呕血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味;及时更换污染被服,避免不良刺激,特别是卧床时间长,或老年人和重症病人,防止压疮形成;注意清洁和保护肛周皮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和尿路感染。

3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

(1)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

(2)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止血后1-2天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无再出血可渐改为半流质、软食,限制钠和蛋白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

4安全防范活动性出血时,病人由护士或家属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床上排泄,防止出现晕厥跌倒;嘱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缓慢,如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时立即卧床休息;重症病人应加强巡视,用床栏保护;轻症者可起身稍事活动,如厕大小便时,注意安全,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二、出血期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

2烦躁者给予镇静剂,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烦躁时慎用镇静剂。

3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4污染被服应随时更换,以避免不良刺激。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

6注意保暖。

三、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等。大出血时根据病情每30min至lh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必要时做心电监护。

2观察呕吐物、黑便的量、性质、次数,估计出血量及速度;观察病人的全身症状,有无头昏、口渴、乏力、心悸等;观察静脉充血情况,肢体温度,皮肤和指甲的色泽;每小时的尿量。及早发现如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的先兆。

3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监测血尿素氮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定期检查便潜血潜血等;

4观察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出现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有肠鸣音亢进;②经充分补液、输血,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未见明显改善,或虽暂好转而又恶化;③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而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④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⑤门静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大,出血后脾脏暂时缩小,如不见脾肿大恢复,亦提示出血未止。

四、用药护理

迅速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为及早纠正血容量,立即配血。用大号针头输液,以备输血时用;输液速度开始宜快,待补足血容量后视病情调整滴速,避免输液、输血过多、速度过快而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急性肺水肿;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作为调整输液量和速度的依据。滴注血管加压素时速度宜缓慢。肝病病人禁忌吗啡、巴比妥类药物等。出血后3天未解大便者慎用泻药。

五、三腔管的护理

(1)放置三腔管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再注气加压。

(2)定时测压,检查气囊内压力,及时补充气体或减少气体。

(3)防止三腔管脱落或气囊破损。

(4)患者床旁放置弯盘、卫生纸以让其吐出口水,置备一个完好的三腔管。

(5)插管期间保持鼻粘膜的清洁,插管侧鼻腔石蜡油滴入3次/日。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抽吸胃液及血液。

(7)出血停止后放出气囊内气体,再观察24小时,未出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口服液体石蜡20-30ml,拔管动作缓慢、轻巧。

(8)昏迷病人可继续留置三腔管,但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心境,正确对待疾病,告诫病人强烈的精神创伤,情绪激动,忧虑过度,使胃肠肌肉痉挛,供血不良,粘液分泌减少,不利于创伤面修复,并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身心休息;戒烟戒酒;根据年龄、体质强弱,选择游泳、球类、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做到持之以恒。

3指导合理饮食,注意饮食规律,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粗糙食物、剌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勿自我处方;避免使用诱发或加重病情,或刺激、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4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消化道出血的基本知识,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观察早期出血征象及采取应急措施,如出现呕血或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大出血时,立即就诊。出血停止后避免各种导致出血复发的诱因;定期随访。

(第四节)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colitis),是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表现特点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与缓解交替,或持续并逐渐加重;饮食不节、劳累、感染、精神刺激等为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与血便:多有腹泻,轻者排便2~3次/日,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重者排便频繁,可每1~2小时一次。粪质呈糊状,混有大量粘液和脓血;也可呈血便,粪质稀或无粪质直肠受累时,出现里急后重或便秘。

(2)腹痛:轻型或病变缓解期,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呈轻、中度腹痛,常在左下腹,亦可全腹。有腹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其他症状:常有腹胀、严重者有纳差、恶心、呕吐等。

(4)体征:轻型病人多无阳性体征,部分病人在左下腹结肠部位有轻度压痛;重型或急性暴发型病人有明显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2全身表现

发热较少见,急性期常有低中度发热,重型有高热、心率加快等症状。病变进展或迁延不愈,还出现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脱水或水肿、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可有贫血;急性和炎症活动期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