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现代临床实用护理学
26697900000011

第11章 内分泌及肾脏系统疾病护理(3)

(3)袢利尿剂主要抑制髓袢上升支对钠、钾、氯的重吸收而利尿。常用速尿20~100mg/d或丁尿胺1~3mg/d。

(4)渗透性利尿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它们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间的水分重吸收进入血管,又能在肾小管内形成高渗,从而起到利尿作用。但少尿时(尿量小于400ml/d)时应慎用,因其可诱发“渗透性肾病”,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静脉输注血浆或白蛋白,但不可过多、过频,以免长时间的肾小球的高滤过及肾小管的高回吸收而导致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而损害肾功能。

2减少蛋白尿可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扩张肾小球入、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高压。适用于有高血压或提示肾小球内高压者。

三、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

1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开始用量要足够,大剂量诱导用药时间要充分,有效者减药速度要慢。

2细胞毒药物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应用,常用于激素依赖/无效型。

(1)环磷酰胺(CTX)目前最常用,2mg/kgd,可分1~2次口服,或200mg加入NS20mlIV。累积量达6~8g后停药。

(2)氮芥副作用大,现少用。

3环孢素A可选择性的抑制T辅助细胞及T细胞毒效应细胞,近来开始试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用量5mg/kgd,分2次口服,2~3个月后缓慢减量,共6个月。但价格昂贵,副作用大,停药后病情易复发。

四、中医中药治疗

1辨证论治中药可减轻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使激素的撤药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2雷公藤多甙片20~30mg/次,Tid。

3火把花根片5片/次,Tid。

【护理】

1要耐心细致的疏导和劝慰患者及其家属,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合理的膳食:在发病期间要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病情恢复后可以逐渐改为普通饮食,但应避免过渡使用高蛋白饮食,病情恢复后可以逐渐改为普通饮食,但应避免过度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3合理的休息:对于水肿严重及合并感染的患者应严格限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时间应不少于2-3周,待水肿消退,感染控制后可在床上或床下活动,总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6个月,病情完全康复;激素疗程完成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4防治感染:由于高度水肿、蛋白营养不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经常使用激素,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因此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1)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甲硝唑液漱口,每日三次;

(2)要注意皮肤清洁,应定期洗澡,更换衣服。

(3)居住环境要通风光照,流行病流行期间,避免与患者接触。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定时翻身。被褥应松软。臀部及四肢可垫上橡皮气垫或棉圈,有条件可使用气垫床。水肿的阴囊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皮肤破裂处应盖上消毒敷料,以防感染。

6用药护理

(1)泼尼松应用过程中严格遵照医嘱发药,保证服药,防止隐瞒不报,导致对疗效的错误判断。注意激素副作用,如库欣综合征、高血压、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

(2)应用利尿剂期间应观察尿量,尿量过多时与医生联系,减量或停用,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

(3)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酸胺)治疗时,注意白细胞数下降、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等。用药期间要多饮水和定期查血象,疗程不超过12周,以免引起性腺损害。

【健康指导】

向患者讲解激素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取得密切配合。

1出院后应继续保持良好的休息,合理饮食。

2定期门诊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或停药。

3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

(第四节)腹膜透析术

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简称腹透,是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灌入腹腔,利用人体天然的半透膜~腹膜的渗透和超滤作用,将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排出,同时从腹透液中补充必要的电解质,以补充体内的需要,从而达到清除毒素及多余的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勿需特殊设备,易于家庭开展,且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可适用于老年、有心血管疾病者。

【适应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顽固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严重休克或低血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严重出血或感染、恶性肿瘤晚期等。

【手术与护理】

一、术前准备

1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腹膜透析的目的、操作程序、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解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2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了解患者肾功能、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程度,了解适应证与并发症,

3术前给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做普鲁卡因皮试,腹部、阴部清洁备皮,行普鲁卡因和抗生素皮试;晚上清洁灌肠1次做好透析的准备工作。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操作前用消毒肥皂洗手2min,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后待干,或用浓度500mg/L含氯剂的消毒毛巾擦拭双手。

(2)在操作前用浓度500mg/L含氯剂的消毒毛巾擦拭桌面及消毒用具,浸泡毛巾的消毒液应现用现配或是每日更换,以保持有效浓度,消毒用具必须每周高压消毒1次。

(3)要求腹透室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每日定时通风2次,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每日照射2次,每次30min,进行空气消毒。

二、术中配合

1病人取仰卧位或伴卧位,鼓励病人咳嗽、翻身。

2透析液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质量,加热至370℃~375℃,掌握各种连接管道的分离和连接方法,配合医生安装透析装置并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牵拉、扭转导管,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防止导管出口处外伤引起感染,加强透析管口处观察与评估:皮肤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并且重视导管出口处的清洁、消毒等。

3透析时进液速度不宜太快,控制在3min左右输完,每次1000~2000ML,腹腔停留为2~3h,观察透析液流进腹腔后病人的感觉,如有便意属正常现象;如有腹痛,应与医生联系。

4准确记录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颜色等,每2~3天测血钾、钠、氯、尿素氮、肌酐和血气分析等,每3天做透析液细菌培养。

三、术后护理

1饮食:补充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如牛奶、鲜蛋、牛肉等高热量饮食,每日摄入热量应大于35kcal/kg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2~13g,对不喜好动物蛋白质及消化能力弱者提倡进食大豆类食物。应避免高磷饮食,对于体重迅速增加、浮肿或高血压者,需限制水和钠的摄入。每日测体重1次。

2做好保护性隔离,住单间,严格陪伴、探视制度,以防交叉感染。入室前洗手戴好口罩帽子。

3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口腔、皮肤护理,对不能自理及活动不便的患者定时翻身,以防褥疮及不必要的感染。

4透析管的护理:每日透析前,需将导管及其皮肤出口处用络合碘溶液消毒,盖以敷料。并保持其清洁、干燥、如有潮湿,立即更换。平时应仔细观察透析管出口处有无渗血、漏液、红肿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做相应处理。患者如需淋浴,淋浴前可将透析管用塑料布包扎好,淋浴后将其周围皮肤轻轻拭干,再用络合碘消毒,重新包扎,但不宜盆浴,以免引起腹膜炎。透析管的外接管6个月更换1次,如有接头松动、裂纹或脱落时应及时更换,防止透析管的扭曲和牵拉。

5做好监测工作:每日应测体重、脉搏、中心静脉压,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危重病人做好护理记录,还应详细记录透析液每一次进出腹腔的时间、液量、停留时间、定期送引流液做各种电解质及糖的检查,透析过程中观察有无脱水或水潴留、高钠、高糖、低钾、高钾等并发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及时调整。

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腹膜炎的预防与治疗

①室内环境整齐,空气新鲜,每日用消毒液喷洒或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30min。更换透析液时,尽量在透析室进行。

②透析浓度以37~39℃为宜,用干燥恒温箱加温,勿用热水加湿,恒温箱每周消毒擦洗一次。

③严格无菌操作,仔细检查透析液内有无杂质、沉淀、透析袋有无破损等。

④透析管出口每周换敷料两次,同时检查出口周围皮肤有无血肿,疑有感染要加强换药,每天更换敷料。

⑤透析液的观察,正常情况下每周一次细菌培养。病人出现腹痛时,应及时将透析液放出,观察是否混浊,应留取标本送常规生化和细菌培养,并给予腹透液冲洗至清。

如病人发生腹痛伴寒战、发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透析液浑浊等,提示发生腹膜炎,感染多来自透析管道的皮肤出口处,主要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用透析液冲洗1000ML连续冲洗3~5次,腹膜透析液内加入抗生素、肝素及全身应用抗生素;若经过2~4周后感染仍无法控制,则应拔除透析管。

(2)预防腹腔出血

①嘱病人保护好伤口及导管,防止下腹部局烈活动或挤压碰撞等。

②为保证透析效果,透析液中尽量不加或少加药物,以免影响渗透压,酸碱度刺激腹膜而致感染或粘连。

(3)预防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

①嘱病人按透析要求给予优质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摄入量10~12g/kg·d。

②注意补充维生素,服药、食补均可。

③必要时静脉输入白蛋白或氨基酸。

④防止腹透感染,以防蛋白质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