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读书治国
26582200000002

第2章 “我们的目的(1)

是改造现社会”

“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好比在暗沟中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的。”

“我没想到我会当共产党的主席,我本是想当一名教书先生,就是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读书看报,每天都不能少!”

“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毛泽东认为认识一个问题,评价一个人,不能盲目下结论,而是要广泛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后再作结论。他曾经对周福明说:“一个人的知识面一定要宽些,这样看问题就不停留在一个方面,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问题。”

毛泽东经常向干部们提出,要有计划地读书,哲学、政治经济学、鲁迅全集、古典文学、唐诗宋词都要读。

“我们的目的是改造现社会”

虽然现代的人会用不少批评的眼光来看待毛泽东,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不承认他曾经建立的丰功伟业,即使他最强大的国际和国内对手也得承认他的确在中国创造了旷世伟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他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大救星,只有他才被中国人看做和太阳一样重要……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就令世人永远怀念的旷世伟业?毛泽东的治国思想和治国策略和他的读书目的有什么样的关系?

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并非出生在一个富豪之家,更非出生在一个官宦、读书世家,毛泽东以前的毛家是世代务农的,这很不符合时下一些人的家庭出身成功论的观点。

只是到了他的父亲毛顺生时,才在务农的同时搞了些商业买卖。由于父亲精明能干,有了点家业以后,就需要一个管账的,加之后来在一次诉讼中的失败,使他更想让儿子念一点书,可以帮他打赢官司,记记账。

出乎父亲意料的是,毛泽东一读起书,就一发不可收拾,儿子最终没有帮助他管理自己的小家,而是帮助千千万万中国人管理了一个大家。毛泽东带领中华民族赢得了独立,带领中国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农民和工人争夺到了做人的权利。

毛泽东经历了中国历史发生空前变革的时代,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巨大变化,毛泽东不但是那一场场历史变革的见证者,更是一场场斗争最杰出的领袖之一,他一度影响和主宰中国命运近半个世纪之久。

“我们的目的是改造社会。我们的求学,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毛泽东的治国思想和治国策略显然和他的读书目的高度相关。

至于“为什么学习?”一个人从出生之后,我们就本能地开始了学习,更多的是好奇心的驱使,是人的本能,所以,最初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从青少年到成年,我们开始思考学习的目的,但许多时候,或由于对目标的遗忘,或由于急功近利,或由于我们学习目标本身的问题,使我们人生命运产生很大变化。

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就那么大的成就,从他的读书经历中,根本看不出特殊的地方,比如,他没有正式上过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他没有留过学,可是,他为什么能够成就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生和留学生不能成就的功业呢?

这原因全得益于他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的目的决定着“学什么”、“怎么学”,决定着整个学习活动。

毛泽东在“为什么学习”的学习目标上定位明确而高远。他的学习目的,不仅高于他同时代的人,也高于今天的普通人。

毛泽东的大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到“改造中国与世界”。他给自己取名为“子任”,决心以“天下为己任”,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明确提出“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为做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而学。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就说:“要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他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实现他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目的贯穿于他的学习道路的始终,指导着他学习的方方面面:

毛泽东到长沙不久,曾有一个朋友劝他,应该学习经济学。于是毛泽东花一元钱到一个商业中学报名。毛泽东真的去报名而且被录取了。不过,这时的毛泽东还继续留心广告,有一天他又看到一个广告,描写一个高等商业公立学校是如何如何的好。它是政府开办的,课程齐全,听说里面教员都是极能干的人,毛泽东觉得到这里成就一个商业专家的机会会更大,于是,他又出了一元钱去报名,结果被录取了。然而,进了这个学校以后,他才发现在这个新学校中,一大半课程都是用英文讲授的,而毛泽东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英文程度很差,简直只认识字母。此外还有一个困难,就是学校里并没有英文教员。在这里无疑是耽误时间,根本无法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于是,毛泽东只在这里呆了一个月就退学了。

他继续阅读广告,接着进入了湖南全省高等中学。然而,进入这个中学以后,他又发现这里的课程太少而且规则繁琐,觉得不如自学的好,于是他又一次选择退学了。

青年的毛泽东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退学后,寄居在长沙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三里路到浏阳门外定王台的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

毛泽东当年读过的《法意》。

在这期间,他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到了图书馆,像牛进菜园一样,不停歇地埋头读了大量中外书籍。他兴趣最大、收获最多的是西方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科学的著作,如卢梭的《民约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特别是严复翻译的书,如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他几乎一一读过,可以说相当集中地接受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他在这个图书馆第一次看到那里墙上挂着的一张世界大地图,那是每天经过时都要看到的。

他才知道世界原来是多么大,中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湘潭县在地图上根本没有。这个发现,对一个走出乡关才一年多的知识青年来说,感受该是多么新鲜和强烈!

所以,毛泽东后来说:“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好比在暗沟中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的。”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毛泽东根本没有把文凭作为学习目的,他多次主动退学。他的退学,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贪玩,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真知、真能。因为他认为退学自修,更有助于对准他的志向来进行学习。在毛泽东看来,上学与自修,哪个更能帮助他学到实现大志所需的真才实学,他就选择哪个,全然没把文凭放在眼中。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一共读了五年。这个新成立的学校有许多规则,毛泽东却只同意其中的极少几条。例如,毛泽东反对自然科学中的必修课程。他希望专攻社会科学。当时的毛泽东对自然科学并无特殊兴趣,于是,他干脆不读它们,于是这些课程的分数大都很差。毛泽东最讨厌的就是必修的静物写生。他认为设置这样的必修课是不必要的。他总想画简单的东西,有时没有画完就离开了课室。有一次老师让根据李白的诗句“半壁见海日”画一幅“半日半石”的画,毛泽东就用一条直线和上边半个圆圈来代表。还有一次,在图画考试时,他画了一个椭圆就交卷了,他称之为鸡蛋。结果画图课最终只得到了四十分——不及格!幸亏他的社会科学的分数都非常好,这样就和自然学科的较差的分数扯平了。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以分数为学习目的,不做分数的奴隶。在学校的课程中,对实现他“改造社会、改造中国”最有帮助的社会科学科目学得极为投入,极为用功,而他认为与志向关系不大的科目则分数很差,甚至数学考试有时干脆交白卷,不过,毛泽东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实现他的大志向所需的知识……不管怎样,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绝不做分数的奴隶的自主学习的精神。

后文我们会专门谈到,毛泽东并没有选择出国勤工俭学,这更能体现出他高远而务实的学习目的。五四时期,全国掀起了出国求学的热潮。毛泽东专门担任组织新民学会会员留法勤工俭学工作,他自己明明可以留法,但经过反复考虑却做出不出国的决定。出国深造,是件人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为什么毛泽东不去呢?毛泽东这样说:“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改造现社会,我们的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

毛泽东的阅读,不是为了文凭,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更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他非常重视学以致用,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他从阅读中,唤起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唤起了自己改造社会的理想,他后来提出的许多重要的治国策略都是从他的阅读中获得的。

少年时读《盛世危言》,他开始经常思考祖国的现状和前途,唤起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读《列强瓜分之危险》,他了解到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以及对越南、缅甸宗主权丧失的情况。后来,他回忆自己当时读过之后的话说:“甚至现在我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我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东山小学,毛泽东第一次知道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且十分崇拜这两个人物。他借到了一套《新民丛报》。这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时,1902年在横滨创办的刊物,梁启超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对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介绍,都使他觉得无比的新鲜。

1911年他投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有一天,他从《湘汉新闻》上读到一篇谈论社会主义的文章。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名词。毛泽东很有兴趣地和士兵们讨论,还热情地写信给几个同学提出应该研究这个问题。

他读到一本李自成的传记《永昌演义》时,便以李自成为戒,向全党发出警告,表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他读《水浒传》、《西游记》,以梁山好汉和孙悟空自比,批评了国民党10年内战的反共政策:“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竖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连弼马温也不让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

他读《三国志》中的《吕蒙传》,读出了高级军官都需要加强学习的迫切感。1958年9月,毛泽东乘专列视察大江南北。一天,毛泽东正在车上阅读《三国志》,张治中和罗瑞卿进来,在谈话间,毛泽东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

他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说:“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物资调拨。这样做,就是剥夺农民。”

由上可见,毛泽东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他的目的远远高于当时他同时代的人,更高于今天大多数的普通人,这正是他日后成就旷世伟业的根本原因!

从毛泽东身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反思自己的学习目的,我“为什么学习”?为了考上大学?为了实现父母未能实现的理想?为了升职加薪?为了创造财富?为了服务社会?

当然,我们并不是主张人人都像毛泽东那样不要文凭,不要分数,而是要超越文凭、超越分数这些低层次的读书目标,真正树立起自己现实而高远的志向,并为自己心中寻求的未来事业而务实真诚地学习,就一定能够实现心中那似乎很遥远的目标。

毛泽东为何没有出国留学?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曾经组织新民学会的会员们和湖南的青年们赴法勤工俭学,而他自己始终没有出国留学,毛泽东为什么没有出国留学?难道毛泽东就不想出国留学吗?

其实,毛泽东很早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至少可以上溯到1917年8月23日,这一天,他给自己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弟(因两人只相差4岁,平时以师友的双重身份相处,所以,他自称弟。)久思组织私塾,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暂只以三年为期,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过此即须出洋求学,乃求西学大要,归仍返于私塾生活,以几其深。怀此理想者,四年于兹矣。”由此可见,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已经做好了毕业后出国求学的打算。

到了毕业前夕,毛泽东出国求学的目标就更具体了。1918年3月31日,萧三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道:“二兄来坐已久,交阅润之(毛泽东的字)所草新学会简章。二兄意名为新民会云……又述润之等赴日本求学之计划。”由此可以说明,毛泽东想于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就在毛泽东刚刚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正和自己的好友蔡和森一起思考以后出路的时候,他们收到了杨昌济先生从北京发来的一封信。

杨昌济在信中说北大的校长蔡元培以及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在北京组织了一个华法教育会,专门搞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他认为这是拯救中国的实际行动,希望毛泽东和蔡和森积极组织湖南的青年前往法国求学。

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都觉得赴法勤工俭学是一条出路,于是,他们便发动新民学会的会员们赴法勤工俭学。

毛泽东的老友周世钊后来回忆说,当时毛泽东刚从第一师范毕业。他和许多新民学会会员都亲自看到军阀混战,全中国的天空被层层的乌烟瘴气所笼罩,湖南人民也正被吴佩李、张敬尧的“北军”屠杀劫掠,他们越来越觉得中国和湖南都需要改造,青年学生必须加紧学习和锻炼,来担当改造湖南、改造中国的责任。毛泽东认为如果让一些青年学生到法国工厂去做工,几年后,学好了法文,积累了工资,再投入那里的专门学校学习,这样,不但使一些穷苦青年有远适异国,学习新学术、新思想的机会,而且他们通过体力劳动的锻炼,常和穷苦的工人在一起生活,必然会熟悉工人,了解工人,和工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劳苦大众的问题,担当起改造国家社会的艰巨工作。这是青年学生的好出路,也是培养和提高新民学会会员的好途径。他首先向新民学会会员、第一师范和长郡中学的同学宣传发动,一部分贫苦学生群起响应,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以期达到勤工俭学的目的。

于是,新民学会的会员们公推毛泽东执笔,写出了勤工俭学的实施方案,并由萧子升修改,最后送交李石曾。

为了帮助湖南青年解决赴法旅费、出国护照、学习法文等问题,毛泽东提议蔡和森先去北京打前站,做好赴法的筹备工作。他自己则留在长沙继续做勤工俭学的组织工作。

蔡和森在北京同杨昌济商议后,又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两次写信催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赴法的同志们赶快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