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的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如何轮流玩游戏。当你抱起宝宝时你可以对他说“我抓到你了”,然后用头轻触宝宝的肚子。反复重复这项游戏,他会感到异常的快乐。然后你可以对他说,“该轮到你了。快来抓住妈妈!”同时要帮助他,让他用头来轻触你的肚子。
教婴儿自己玩
婴儿4~6个月时,手的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会抓握玩具,并对有响声的玩具表现出兴趣。但此时婴儿手的动作发展还很差,还不能独立地玩玩具,需要大人教婴儿玩。
婴儿在自己玩的过程中看看、摇摇、摸摸、听听,不仅可以发展视觉、听觉、触觉、注意力及手的动作,而且会对客观事物产生表浅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对玩具的兴趣,也为从小培养其独立活动打下基础。
教婴儿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要提供适合婴儿特点的玩具,如花铃铛、手铃、一握即响的小动物等。
大人要以愉快、亲切的表情拿一个玩具给婴儿看,摇摇铃给他听,同时给婴儿讲玩具的名称。反复几次后把玩具放在婴儿手里,先由大人把着手教他拿,教他摇,并以赞赏鼓励的语气,强化婴儿的动作。
把玩具悬挂在小床上方,婴儿伸手能触到的高度,让婴儿看、碰触。经过训练,5~6个月的婴儿就会自己玩了。
巧手宝宝的早期培养
抓住不放。
首先准备几个色彩艳丽,能发出响声的带柄或圆形玩具。
宝宝平躺在床上。先拿起一个玩具,在宝宝面前引逗,然后把玩具的柄或圆形玩具的环送到宝宝手边,触及宝宝的手,他会把玩具抓住。这一动作可反复做。也可在婴儿床的上方挂一些玩具,让宝宝能随意抓着玩。
从3个月时开始训练。
抓住面前的玩具。
宝宝由成人抱着坐在桌前或床上,在宝宝面前放上几个色彩艳丽、可用手抓住的小玩具数个。
成人先拿起玩具逗引宝宝,诱使宝宝用手去抓玩具,能把玩具抓住,甚至能把玩具抓起来。成人可以再摆上更新鲜的玩具,引起宝宝抓的兴趣。
4个月时即可进行培养,7个月时仍不会应加强训练。
能用拇指、食指捏拿。
宝宝坐在床上,旁边放着小球和小积木。
成人先把床上的小积木或小球指给宝宝看,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看着成人用拇指和食指把小球或积木捏起来,然后教宝宝自己动手用食指和拇指把物体捏起来。开始宝宝可能是用手抓拿,经过反复训练,会逐渐进步。注意训练时防止宝宝将小球或小积木放入口中发生危险。
5个月时开始培养,10个月时仍不会应多注意培养。
能松手。
宝宝坐在床上,脚前身旁放着玩具。
成人用一只手拿起一个玩具,宝宝看着成人松开手中玩具,落入下面的另一只手中。然后给宝宝一个玩具,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成人把一只手放在宝宝拿玩具的手的下面,让宝宝自己松开拿玩具的手,使手中玩具落入成人手中。
5个月时就开始培养,8个月时仍不会应加强培养。
能传递(倒手)。
宝宝坐在床上,身旁摆上一些玩具。
成人拿起一个玩具,让婴儿看着把手中玩具放到另一只手中。然后拿起一个玩具递到宝宝一只手中,成人协助宝宝把拿玩具的手送到另一只手边。成人又拿起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送到宝宝拿玩具的手边,若宝宝想要拿到,就要先把手中的玩具送到另一只手中,腾出这只手来拿。
5个月时开始培养,8个月时仍不会应加强培养。
能拿起面前的玩具。
宝宝坐在床上,在宝宝面前放一些玩具。
成人拿起玩具在宝宝面前摆弄,引起宝宝对玩具的兴趣,然后鼓励宝宝自己抓起玩具玩。开始时宝宝可能是大把抓,逐渐就会用食指和拇指捏玩具玩了。
6个半月时开始培养,10个月时仍不会应加强培养。
能从瓶中倒出小球。
床上摆着几个大口的塑料小瓶和几个小球。
成人先拿起小瓶,拾起几个小球装入瓶中,然后让宝宝看着把瓶中的小球倒出瓶外。再把小球放入瓶中,递给宝宝,让宝宝自己把瓶中的小球倒出来。开始时,成人可协助。
8个月时开始培养,1岁时仍不会应加强培养。
婴儿语言训练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的发展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三个阶段。婴儿期正是小儿语言的发生期,大人要利用一切条件对婴儿进行语言训练,为日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婴儿的口语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学来的,视觉和听觉若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语言也就限制在了一个小范围内。所以,一定要设法让他多看多听。
在日常生活中多对婴儿说话,将说话与教婴儿认识环境的活动结合起来。教他认识物品,反复教他认识他熟悉并喜爱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起床时教他认识衣服和被子,开灯时教他认识灯,坐小车时认识小车,戴帽子时认识帽子等。多带孩子外出开阔眼界,认识大自然,如汽车、房子、大树、花草、小动物等。
在与婴儿一起玩耍时,可利用婴儿喜爱的玩具和活动来教婴儿,如大人扮动物或鸟叫,把玩具娃娃藏起来让他找。玩的同时多和他说玩具的名称及活动的名称。在日常生活中大人要多叫婴儿的名字,逐渐使他确认自己的名字,并教他认识家庭成员,如妈妈、爸爸、奶奶等。
出生7~9个月
婴儿的形体变化
婴儿的体格在6个月以前发育最快,6个月以后体格发育较之前稍有减缓。6个月以后,体重平均每月增长500克,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厘米。这个阶段胸围比头围略小。
正常男婴9个月时的发育标准:身长平均为72.3厘米,体重平均为9.18千克,头围为44.8厘米。
正常女婴9个月时的发育标准:身长平均为70.4厘米,体重平均为8.6千克,头围为44.3厘米。
囟门发育规律
囟门是宝宝头部的几块颅骨相互衔接处还没有完全骨化的部分。它位于头顶的前部,外观平坦或稍凹陷一些,一般在宝宝10~15个月时关闭。在宝宝1岁之内,囟门是反映身体疾病的窗口。
囟门早闭时须测头围,若头围低于正常值,可能为脑发育不良。但也有正常的5~6个月的宝宝囟门仅剩指尖大小,似乎关闭了,其实并未骨化,应请医生鉴别。
过了18个月还未关闭,多见于佝偻病,仅有很少为脑积水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加,应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婴儿的牙齿
婴儿出牙的时间有着较大的差异。通常婴儿在早则4个月晚则10个月会萌出第一只乳牙。
乳牙萌出的顺序遵循这样的规律:先出中间的两颗下门牙,然后出4颗上门牙,1岁左右出齐以上6颗牙。出牙时婴儿可伴有焦躁不安,吮吸大拇指、玩具或家具。
这时,可以给孩子玩能促进牙齿萌生的磨牙玩具或给孩子固体食物(如饼干等)刺激牙床,有助于牙齿的萌出。
如果宝宝12个月仍未长牙,可能是缺钙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应该找医生检查。有个别宝宝从一出生就长出了乳牙,这种牙齿很容易脱落,要是落入气管还会引起窒息,应该及早请医生拔除。
婴儿的运动能力
6~7个月的婴儿能自己坐稳,此时婴儿会爬行,爬行可以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接触和观察到更多的事物,有利于婴儿智力发展和体格发育。婴儿学爬行的差异很大,有的婴儿未经过爬行训练,不会爬行。未经过爬行这个阶段,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缺憾。
6~7个月的婴儿已开始有目的地玩玩具,会摇有响声的玩具,也可学着玩套叠玩具。
9个月时手更加灵巧,可以用拇指、食指捏起小物体,如米粒、纸屑等,坐得很稳,能灵活地前、后爬和扶着栏杆走,知道将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上。
婴儿的心理功能
7~9个月的婴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为提高,能注视周围更多的物体和人;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表情,能集中注意力在他感兴趣的事物上。
这个阶段,婴儿认生情绪更为突出,喜欢让熟悉的人抱他,在陌生人面前表现不安和啼哭;依恋母亲,当妈妈暂时离开时表现出不安和哭闹;知道不在眼前的物体并没有消失,开始寻找当面被藏在枕下的玩具,所拿的玩具落地后知道寻找,喜欢反复扔东西让大人拾起;有初步的模仿能力,可以模仿简单的动作,如模仿乱画、摇铃。
这个时期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萌芽,可以认识自我,也能识别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如让婴儿对着镜子照一会儿,然后将红颜色涂在他的鼻子上,婴儿看到镜中鼻子上的红颜色时就会去摸自己的鼻子,说明他认出了镜中的自我。此阶段的婴儿喜欢表现自我,不高兴时会以叫喊、扔东西表示愤怒。
7~9个月的婴儿对语言有初步的理解,叫他的名字会答应,懂得简单话语的意思,不让动的东西知道把手缩回来。
断奶过渡后期
给婴儿断奶的具体月龄无硬性规定,通常在1岁左右,但必须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在此期间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食,否则容易引起婴儿不适应,并导致摄入量锐减、消化不良,甚至营养不良。7~8个月婴儿母亲的乳汁明显减少,所以8~9个月后可以考虑断奶。
具体断奶时间,要根据母亲乳汁的质量、季节的情况来决定。在夏天,天气热婴儿易得肠道疾病,不宜断奶;婴儿生病期间不宜断奶。
断奶时,母亲可暂时与婴儿分开。如果喂养得合理,能适应多种多样的食物,1岁左右的婴儿就可以不吃母乳了。1岁婴儿在断奶后,每天除了给婴儿500毫升左右牛奶外,还应增加其他辅食。
辅食的添加
7~9个月的婴儿多已出牙,所以应及时添加饼干、面包干等固体食物以促进牙齿的生长和培养咀嚼、吞咽等习惯。最初可在每天傍晚的一次哺乳后补充淀粉类食物,以后逐渐减少这一次的哺乳时间而增加辅食量,直到该次完全喂给辅食而不再吃奶,然后在午间依照此法给第二次,这样可逐渐过渡到三餐谷类和2~3次哺乳。
人工喂养的婴儿,7个月时还应保证每天500~750毫升的牛奶供给。
在喂粥和烂面的基础上,可以添加碎蔬菜、肝类、全蛋、禽肉、豆腐等食品,以使食谱丰富多彩,菜肴形式多样,增加小儿的食欲。此外,继续给予水果和鱼肝油。
从9个月开始,可以让婴儿练习用杯子喝水。让婴儿自己用手扶着杯子,大人可帮助拿着杯子,教婴儿用杯子喝水。练习用杯子喝水,可以培养婴儿手与口的协调性,促进婴儿智力发展。
怎样给宝宝喂米饭
宝宝出生后4~6个月内,母乳还能满足宝宝的全部需要,但过了这个时期,乳汁就已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了,应该增加辅食。
给宝宝吃的食物应是软的,增添的辅食中,粥是其中一种。给宝宝喂粥时,开始时喂少量,看他是否对粥有兴趣,并且能大口大口地吞下,如能,可换成大米饭。怎样给宝宝喂米饭呢?
先作示范,将米饭放入自己的口中,表现出对米饭的兴趣,然后再喂宝宝。喂时用语言表达,如:宝宝今天真乖,能吃大米饭了,吃了大米饭,宝宝能长得又白又胖。在以后喂米饭时,可加些肉汤、鱼汤、菜汤等,以供给宝宝足够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推荐一日食谱
宝宝7个月时的一月食谱推荐如下:
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9点:煮烂面条15克。
12点:母乳或牛奶150毫升。
下午2点:苹果泥15克。
4点:稠粥半小碗,鸡蛋1/2个,碎青菜15克。
7点:青菜泥或煮烂面条20克。
晚上10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宝宝8个月时的一日食谱推荐如下:
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饼干少许。
10点:稠粥半小碗,鸡蛋1/2个,碎青菜15克。
下午2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小点心适量。
3点:肝泥15克,碎青菜15克。
6点:煮烂面条,碎猪肉20克(或豆腐40克、肉松10克),碎青菜20克。
晚上10点:母乳或牛乳200毫升。
宝宝9个月时的一日食谱推荐如下:
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饼干少许。
10点:稠粥半小碗,鸡蛋1/2个,碎青菜20克。
下午2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小点心适量。
3点:苹果泥或香蕉泥50克。
6点:煮烂面条加碎猪肉20克(或豆腐40克、肉松10克),碎青菜20克。
晚上10点:母乳或牛乳200毫升。
婴儿早期营养不良的表现
营养不良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不合理喂养、不良饮食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而导致厌食、食物吸收利用障碍等引起的慢性疾病。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所列的营养不良早期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是营养不良。
缺乏蛋白质与铁:表现出郁郁寡欢、反应迟钝、麻木。
体内维生素B族不足:表现出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情绪多变,爱发脾气。
缺乏维生素C:动作笨拙,皮肤发黄。
缺乏钙质: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出牙迟。
其他:早期营养不良症状还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睡眠减少、口唇干裂、口腔炎、皮炎、手脚抽搐失调、肌肉无力等。
婴儿食欲不振怎么办
在一般情况下,婴儿每日每餐的进食量都是比较均匀的,但也可能出现某日或某餐进食量减少的现象。不可强迫孩子进食,只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孩子的健康就不会受损。
婴儿的食欲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环境变化、接触不熟悉的人及体内消化和排泄状况的改变等。短暂的食欲不振不是病兆,如连续2~3天食量减少或绝食,并出现便秘、手心发热、口唇发干、呼吸变粗、精神不振、哭闹等现象,则应注意。
不发热者,可给孩子助消化的中药和双歧杆菌等菌群调节剂,也可多喂开水(可加果汁、菜汁)。待婴儿积食消除,消化通畅,便会很快恢复正常的食欲。如无好转,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婴儿腹泻时应如何喂养
婴儿腹泻时,饮食要进行调整,原则上是首先减轻胃肠道负担,轻者不必禁食和补液;重症者可禁食6~8小时,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脱水纠正后,先用口服补液和易消化的食物,由少到多,从稀到稠。
原为母乳喂养的,每次吃奶时间要缩短;原为混合喂养的,可停喂牛奶或其他代奶品,单喂母乳;原为人工喂养者,牛奶量应减少,适当加水或米汤;原来已加辅食的,亦可减量或暂停喂辅食。
患儿腹泻经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大便每日2~3次,水分减少,身体基本恢复正常时,再逐渐添加辅食,以免再次导致腹泻。一般需1~2周才能恢复到原来的饮食。
为宝宝准备合适的衣被
婴儿长大了,会翻身、会坐、会爬,以后还会走和跑,活动量比小时候大大增加,添置衣服、鞋袜和被褥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衣服用料。
棉布通气性比其他材料好,羊毛、化纤织物最好不要给宝宝穿,以免引起过敏瘙痒。内衣以浅色小花棉织品为佳,因为小儿活动后易出汗。
衣服要宽松舒适。
这会使孩子产生良好的体验,如衣服的衣袖、裤脚就要选一些宽松的,这样既利于孩子穿脱,又利于空气能进入衣服内,收到更好的通风干爽效果。
鞋袜不宜过于紧小,应比小脚大1厘米。
会爬、站、走的婴儿的鞋底不可太软,要有一定硬度才可支持婴儿全身重量,鞋底也不可太滑,以免站、走时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