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应作的预防接种是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如果因病错过接种,那也要在病愈后,尽快补种上。还要常规注射乙肝疫苗第一针,预防乙型肝炎。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需分别于出生后24小时内以及满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
卡介苗接种后有哪些反应
通常,宝宝接种后都无明显的发热等反应。卡介苗接种后2~8周,局部有可能出现红肿,而且还渐渐形成白色的小脓疱,以后有的自行消失,有的破溃形成浅表溃疡,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永久疤痕。接种后2~3个月即产生有效免疫力,为了保险起见,最好于接种后8~14周,到结核病防治所检查结果,如果接种失败,可以及时补种。
接种乙肝疫苗能终生免疫吗
孩子出生后即接种了乙肝疫苗,然后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再接种两次。大部分宝宝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非常好的结果。
但是抗体都是有其时效性的,抗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保护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完全消失。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在体内可以维持3~5年左右。
因此父母要在宝宝接种疫苗后半年至一年,复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确定接种是否成功,如果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应该继续按程序接种直至有抗体出现。三岁左右加强一针乙肝疫苗。以后最好每三年加强一次,效果会更好。
宝宝接种注意事项
宝宝注射疫苗后要适当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暂时停止洗澡。
不宜做预防接种的情况有下面一些。
空腹或饥饿时不宜注射,以防血糖过低引起严重反应,如休克。
宝宝患病或体温在38℃以上,待病痊愈后及时接种。
宝宝患传染病的恢复期不能接种,以防病情加重。
宝宝有免疫性缺陷不宜接种,否则会引起全身的严重感染。
患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病、荨麻疹以及癫痫、大脑发育不全不宜接种。
两个月的宝宝服小儿麻痹糖丸时,应在口内含化或凉开水送服,服后半小时内不能喝开水。宝宝如有腹泻也可暂缓,待病好两周内及时补服。
有严重皮肤病时不宜接种,否则可能加重病变。
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生病
新生儿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因此生病后常常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不易被人察觉。另外,新生儿生病后的表现与成人不同,并且病情变化和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恶化,如不能及时发现,常可引起不良后果。所以产妇及家人应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提高警觉,以便及时发现新生儿的病态。
一般母亲及家人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哭声、吃奶、大小便情况及精神状态等方面来判断新生儿是否生病。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吃奶情况和哭声。
新生儿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或拒绝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现。另外,要注意区别新生儿的哭声。新生儿正常的哭声,洪亮有力,且边哭边四肢伸动,一般是因饥饿引起,吃饱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儿哭的时候,两眼发直,哭声突然,短促而直嗓,或高声尖叫,常是脑部有病的表现,要及早就诊。
如果触及新生儿某一部分时哭声加剧,应将新生儿衣服及尿布等全部解开,仔细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有异常,或衣服、包被、尿布上有无异物。如果四肢有骨折,则骨折部位会有肿胀,且碰一下哭得更厉害。如果新生儿腹部、背部有严重感染,则局部会出现红肿,抱起来或换尿布时,常常会哭声加剧。
总之,如果新生儿哭声异常或较长时间不哭、吃奶情况异常或不吃奶以及睡眠异常时,就要及时寻找原因,看孩子是否生病。特别是如果吃奶、哭声、睡眠三方面情况都与往常不一样时,更应特别警惕。
怎样防治新生儿结膜炎
婴儿眼睛的黏膜特别敏感,因此容易得结膜炎。如果出现黄色的眼屎,可用沾有2%的硼酸液的脱脂棉擦掉,或者用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滴眼。如果白眼球充血,要请眼科医生诊治。
新生儿各种耳病的预防
新生儿常见的耳病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等。
新生儿的耳咽管短、粗,呈水平位。当新生儿感冒,喉咙发炎时,会蔓延至中耳;有时新生儿吐奶、呛奶时奶水也容易经耳咽管进到中耳,这些都可能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由于新生儿多仰卧在床,泪水、吐的奶水很容易流进耳朵里,而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
耳朵的毛病在早期疼痛剧烈,因而小儿会哭闹不停,不吃不睡,而大人还不知什么原因,只有当看到耳道口脓汁流出时才去医院。
因此,当新生儿哭声尖锐,久哭不止时,一定不要忽视观察新生儿的耳朵,及早发现新生儿的耳朵有无症状.如有症状,应及时治疗。
新生儿为什么易患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多在出生后1~2周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此病主要是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后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的,常并发肺炎、脑膜炎,危及孩子生命。
造成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很多,如果家长粗心大意,往往被忽视。病情严重时常是肺炎、脐炎、脓疱疹等多方面的感染同时存在,出现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体温不升、面色灰白、精神委靡、嗜睡、吃奶不好、皮肤黄疸加重或两周后尚不消退以及腹胀等症状。
目前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比较有效,如无合并症,治疗效果比较满意,不会留下后遗症。
怎样预防新生儿肺炎
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早产儿更容易患此病。新生儿肺部感染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产前如果胎儿在宫内缺氧,吸入羊水,一般在出生后1~2天内发病。
产时如果早期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也可使胎儿感染肺炎。婴儿出生后如果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也很容易受到感染。另外,也可能由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部引发肺炎。
新生儿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略少。新生儿肺炎与幼儿肺炎在症状上不完全一样,一般不咳嗽,肺部湿罗音不明显,体温可不升高,其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呼吸困难、精神委靡、少哭或不哭、拒奶或呛奶、口吐泡沫。
轻度肺炎在门诊可以治疗,吃点抗生素或打几针青霉素即可痊愈。重症肺炎必须住院治疗,患儿食欲较差,吃得很少,可通过静脉点滴输液来补充热量。
预防新生儿肺炎要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格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出院接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禁止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进入新生儿房间,产妇患有呼吸道感染时必须戴上口罩接近孩子。
怎样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的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脐部断端侵入体内而造成的急性严重性感染,患儿多数在出生后4~6天发病,主要症状为牙关紧闭,不能吃奶,全身肌肉抽动,面部肌肉抽动形成苦笑面容;严重的抽动可引起呼吸困难而导致患儿窒息死亡。
新生儿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接生时为小儿剪脐带时使用了未消毒的剪刀和敷科,或接生员的手没有消毒干净,将破伤风杆菌带入新生儿脐部所致。
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普及新法接生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只要对基层接生员加强培训,配备消毒的产包,就可以逐渐消除破伤风。
新法接生的关键是消毒和无菌操作。接生者的手,断脐用的剪刀、线绳,包扎脐带断端的纱布等,都必须彻底消毒。遇有急产或来不及消毒时,可将剪刀和线绳泡在2.5%碘酒内1~2分钟,或用火焰烧红剪刀冷却后再用,并将脐带残端多留一段,以便进一步处理。
对已经处理过但消毒不严密的,要在24小时内剪掉保留脐带的远端,近端用3%过氧化氢液或1∶4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涂以2.5%碘酒;同时给新生儿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或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单位。
对卫生条件差,还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地区,应于妊娠晚期给孕妇注射两次破伤风类毒素,再次间隔1~2个月,有过敏史者不能用。
怎样防治痱子
婴儿皮薄肉嫩,排汗功能也不完善,炎热的天气或包裹太严,就容易起痱子。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曾经长过痱子,一般好发在颈肩部出汗多皮肤褶皱多的部位。气温潮湿,婴儿穿得过多,出汗多时易发生,所以常见于出生在南方夏季的婴儿。
预防的关键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勤洗澡,使汗液排出顺畅,屋内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衣服被子不要厚紧。当婴儿皮肤生了痱子时,可以给患儿涂擦炉甘石洗液。顽固者可让婴儿在空调房内,只要外界温度下降,痱子很快就会消退。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铁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婴儿在出生后的半年内,可以依靠肝脏内贮存的铁。肝脏贮存的铁耗尽了,就需要每天从食物中来补充。婴儿的血容量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扩大的,血容量越大,需铁量越多。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体重每增加1千克,就要增加铁35毫克,婴儿发育过快就容易出现相对缺铁,而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所以也就出现相对缺铁性贫血。
预防婴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有效办法,是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品,如瘦肉、蛋黄、动物肝脏和肾脏,以及西红柿、油菜、芹菜等蔬菜,还有杏、桃、李子、橘子、大枣等果品。由于许多食物中的铁质不易溶解和吸收,所以应同时服用维生素C,对于尚无咀嚼能力的婴幼儿,可以喂些菜末、肝末和蛋羹等食物。
婴儿佝偻病的预防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缺乏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得佝偻病的孩子爱哭闹,睡眠不安,多汗,不爱吃奶,容易受惊。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方头顶、罗圈腿等现象,发育比一般孩子慢,抵抗力也低。
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钙、磷等矿物质,这些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都离不开维生素D。缺少维生素D,食物中的钙、磷不易被身体吸收利用,就会影响骨质的钙化,引起佝偻病。
早产儿和双胞胎易患佝偻病,因先天不足从母体里带来的钙少。其次是胖娃娃,骨骼粗大,需要钙质比一般儿童多。还有一些经常腹泻或长期吐奶的婴儿,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因钙质吸收不好,都容易患佝偻病。
预防佝偻病,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孩子多晒太阳,因为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在人的皮肤上,可以合成维生素D,所以常晒太阳的婴儿不会得佝偻病。
还要让孩子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鱼、蛋、乳类食品,要给孩子吃鱼肝油,尤其是早产儿或双胞胎,满月以后即应补充鱼肝油,每日3~5滴,或者口服丁维钙粉,每日1克。
怎样预防新生儿感染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口腔、鼻、皮肤、脐带等处抵抗病菌的能力较弱,即防御能力差,一旦有细菌或病毒的侵入很容易感染。
因此做好这些地方的清洁至关重要。婴儿居室要朝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孩子少和陌生人接触,减少探视,最好每天接触孩子的人要固定,母亲若患感冒时,不要对着孩子咳嗽,喂奶时要戴口罩,乳品、尿布保持清洁,定期煮沸消毒。
怎样防治小儿便秘
新生儿便秘有可能是消化道畸形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果在没有发现身体异常情况下,小儿便秘大都与生活习惯和喂养方法有关。如果生活不规律或缺乏有意识训练孩子按时排便的习惯,都会出现排便困难。
矫正便秘的方法,要以改善饮食结构、训练排便习惯和加强体格锻炼为主。排泄大便是反射性的动作,经过训练会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3个月以上的孩子,每天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儿坐便盆或用排便小椅,通常在清晨哺食之后,训练其按时排便。也可定时做腹部肌肉按摩,促进肠蠕动。
吃奶的婴儿便秘时,可多加些糖,并添加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和蜂蜜水等。正在断奶期间的婴儿便秘时,在增加辅食时,除了考虑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粗的五谷食品。将鲜牛奶改换为酸牛奶。同时,还要增加体育锻炼。
婴幼儿便秘时,原则上不要用泻药,必要时临时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如果新生儿因消化道畸形引起便秘,需要到医院检查,手术治疗。
新生儿发烧能不能用退烧药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因而比较容易发烧。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
因为新生儿在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如因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
所以父母一定要慎重,不可在新生儿发烧时乱用退烧药。
当新生儿发烧到38~39℃时(通常没有抽风的病症),先将新生儿的包裹或衣物松开,通过皮肤散温,并多喂些开水;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可洗温水浴,水温要比体温低1~2℃。一旦体温降下来,则应及时取消降温措施。
新生儿腹泻该怎么办
通常来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很少发生腹泻,这是因为母乳不仅营养成分比例恰当,适合于新生儿的需要,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防止腹泻的发生。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常因牛奶放置时间过长、变质或食具消毒不严而造成消化道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另外,气候骤变、牛奶或奶粉冲配不当都可造成新生儿消化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轻度的腹泻,大便为黄绿色,可带有少量黏液,有酸臭味,呈薄糊状;若每天大便多达10次以上,症状就会加重,出现明显脱水、小儿哭声低微、体重锐减、尿少等。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所以,新生儿发生腹泻时,切不可忽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