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姓陈的住院病人,懂得电工修理,见医院的电灯线路年久失修,时常有短路停电现象发生。于是他就自备工具,在出院前为医院所有电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修。
白云苍狗,逝者如斯。随着时间的推移,沅陵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但是关爱病人,逢难必帮的传统却一直保持着,没有丝毫褪色。
1990年6月21日,沅陵县发生了被称为“6.21”的特大洪涝灾害,沅陵县人民医院在这场洪灾中也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损失,医院财产被洪水毁坏,医生护士家庭被洪水淹没或冲毁。但是面对更多的受灾群众,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困难,积极踊跃捐资捐物捐粮,帮助灾区百姓分担苦难。这次医院全体人员,共为灾区捐款3576.70元,捐粮票534斤,捐衣服128件。医院也克服困难,紧缩开支,为灾区捐助1000元现金和价值800元的药品,同时抽调人员,组成救灾队、固定医疗队、巡回医疗队、救灾慰问队分赴各个灾区,帮助群众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院长王东阶的妻子长期患病,还有两位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但是在为灾区募捐中,他第一个带头捐款。在抽调人员组建医疗队深入灾区时,他又亲自带上20几位医务人员,到农村灾区去帮助群众生产自救。
还有副院长颜家富、科主任赵世泉、医师刘玉秀、刘梅珍、护士朱湘湘等人,他们自己的家也在洪灾中遭受到严重损失,但是在灾区群众需要社会关爱和帮助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对自己家庭的关照,积极捐款,坚守岗位,在生产自救的几个月时间里,没有一天请假,没有一天离岗。
1995年,医院收治了一名白血病患者曹某。为了帮助她凑集治疗经费,医院在职工中发起关爱生命,拯救曹某的募捐行动。短短半天时间,就募集爱心捐助2000多元。募捐行动经过沅陵电视台报道,在全社会引起反响,爱心人士们开始主动为曹某捐款。在曹某住院期间,每天有上百群众来到医院看望她,鼓励她,让她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充满爱心的人间真情。
据1996年的数据统计,因沅陵这一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自发开展各种捐款活动5次,累计为灾区百姓群众奉献爱心捐款2.5万多元。1997年到2011年的档案,每年都记载有或多或少的爱心捐助的故事,有的是捐献给灾区困难群众,有的是捐赠给住院困难患者。在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活动中,医院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医生为困难群众扶贫解困,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医院干部职工在2004年到2005年间,就先后为白田乡五保户捐衣服100件、钱400元,给白田乡沼气池建设捐款1700元,给北溶受灾户捐衣服300件、新床上用品10套、捐钱17450元。给残疾人捐款6420元,给印尼海啸捐款6890元,为沅陵防洪捐款26950元,为助残捐款15700元,给科协扶贫图书捐款684元,给凉水井镇计生扶贫捐款1500元,给扶贫定点乡张家坪捐款6000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000元。
令人感动和敬畏的的不是受捐者是谁,也不是捐赠数额的大小,而是医院全体人员通过捐助活动的参与,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一种奉献的快乐。这种贯穿医院整个发展过程的博爱之心,像润物无声的春雨,在医院每个员工的血管里潜行,养护着每个人的心灵,也滋润着沅陵县人民医院的灵魂,使她百年不老,风姿永在。
巡回义诊
走出医院,深入农村乡镇或城市社区,免费为困难群众看病送药,是沅陵县人民医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博爱之举,也是医院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早在教会医院时期,为传播宗教,两家教会医院就开始了在沅陵农村甚至是花垣、乾州等湘西边远各县的巡回义诊。沅陵解放后,教会医院合并进入沅陵人民医院,取消了出县巡回义诊任务。沅陵人民医院的巡回义诊,主要在县域辖区内的农村乡镇和城区进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巡回义诊大多是以卫生支农的组织形式开展,任务基本上是以卫生局布置的为主。医院根据任务,安排人员组成支农卫生小分队,分赴各个指定乡镇,和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的同时,还兼顾对农村赤脚医生的培养。留守医院的医生,也适当参加医院偶尔组织开展的街头义诊活动,利用一天半天的时间,在街头义诊现场,为城区群众看病送药,接受群众的健康咨询。
八十年代后,沅陵县乡村卫生院所普及,大规模的卫生支农活动越来越少,对农村的巡回义诊渐渐转为医院自主开展。沅陵县人民医院每年都坚持开展2到3次得巡回义诊工作,每次2到3天不等,下乡入村,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上门,帮助群众缓解看病难的问题。遇到旱涝灾害或其他灾情发生,医院则集中组织设备和技术力量,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为群众进行防治。
城区街头义诊,一般在有关节日举行,内容主要是向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和专家建议,宣传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城区的送医送药工作,主要是针对敬老院和福利院的老年群体。
每年医院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即是为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也是对医院员工进行一次博爱精神的传统教育,使博爱精神通过这些行为,如随风潜入的夜雨,无声的滋润着每个医护人员的心田,悄无声息地浸入每个员工的血液里,实现代代传承。
1996年,人民医院到敬老院、福利院、街头以及农村乡镇义务咨询6次,义诊6500人次,送药2000多元,组织抗洪救灾医疗队5次到农村抗灾。1999年10月10月11日至6日,国家医疗队专家教授3人来医院开展“中国视角第一行动”,这个行动是由中国残联、国家卫生部、国际狮子会303分区组织的面向边贫山区白内障患者的“视角光明行”活动。为配合好这个行动,帮助更多白内障患者早日恢复光明,解除痛苦,人民医院主动投资医疗器械7000元,修理钢丝床30架,床头柜20个,输液架2件,对活动给予支助。活动共收治245人,手术227例。
医院趁此活动开展之际,也同时组织22名医务人员开展对农村白内障患者进行义诊。五官科主任劭沅江亲自带领本科人员逐乡逐村调查摸底,发现近6000名白内障愚者,经过医疗小组鉴定,初步确定全县可实施复明手术的有220人。在一个月的义诊活动中,收治住院病人228人,施行274复明手术(只眼),脱盲率100%,脱残率92%。
2000年,人民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组织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大门,到农村去,到边远穷山区去,直接送医送药到农户,更好地为农民防疾治病,全年下乡6次,为农民义诊2000多次,做小手术8人次。为响应国家“视觉2020”行动,五官科主任邵沅江主动深入全县50多个乡村,深入展开白内障病人普查登记,在县残联的帮助和省恩吗医院眼科专家指导下,为全县100多名的白内障病人免费开展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受到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2006年10月,人民医院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调整,但是医院传承百年之久的博爱精神不但丝毫没有减弱,而是越来越旺盛。平时,医院利用节假日,为县城社区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医疗义诊活动,每年参加义诊的人员达到100多人次。院长、副院长、临床科室主任,都积极亲自参与到送医送药下乡,为农村群众义诊活动中去,平均每年都要深入农村集镇巡回义诊3到5次,在加强卫生宣传的同时,为农民朋友免费送上价值不菲的各种药品,仅2008年下半年,医院就组织力量到全县各个乡镇进行巡回义诊20余场次,送医送药上门,解决了边远山区的人民群众看病难的实际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医院近五年来,先后组织力量为群众进行巡回义诊近200场次,参加的医务人员超过2000人次,累计为困难群众免费发送价值达40多万元的药品。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为医院赢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