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学一本全
2656800000234

第234章 不同家庭状态的投资规划(1)

(第815节)20多岁的“二人世界”的投资策略

20多岁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年龄,也是人生财富的重要积累期。不过,20多岁走出校门的时间不长,也许正面临着几十个人竞聘一个岗位的尴尬;或者是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经济上入不敷出,常常成为“月光家庭”,而婚姻大事又提上了日程。这一切,多么需要金钱的支撑!而且这一群体中最长的已35岁,如果不出意外,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他们要抚养小孩、住房按揭、赡养双方父母,承担的责任更是重于泰山。难怪有70年代出生者发出这样的感慨:三十而“栗”!赚钱理财,似乎成了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那么,该如何巧妙理财,让钱生钱,才能使自己变得富有,真正做到三十而立呢?

吴虹雨生于1978年,两年前大学毕业,在一家医药公司做业务代表,月收入3000元。其实,在花销上她还算不上大手大脚,为了减轻房租压力,和同事合租了一套房子;为了节)省生活费开支,常常和朋友等到晚上8点以后才吃饭,为的是享受洋快餐的打折优惠;在穿衣打扮上,小吴也没有过多的奢侈,极少买名牌,基本上都是常换常新的“大路货”……虽然如此“节)俭”,但到了月底,小吴的工资依然花得光光的,毫无结余。她说,刚到单位的时候每月只有1000元的实习补贴,可那时还多少有点结余,现在收入高了两倍,反而成了“月光家庭”,我的钱都上哪儿去了?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毫无积蓄的处境呢?分析:从小吴月收入3000元依然“月光”的例子来看,其原因并非收入少所致,根源是个人的理财、消费观念有偏差,以及没有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财技巧。可以肯定,小吴的花销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花钱虽然不是“大手大脚”,但也算不上“精打细算”。比如,她和朋友经常等到晚上8点吃打折的洋快餐,看上去似乎很“节)俭”,但洋快餐即使打五折,能赶上自己做饭便宜吗?小吴买衣服虽然没买名牌,但买衣服的频率肯定很高,有时贪图便宜打折,今天买一件,穿不了两天就扔到一边,明天再买。这样还不如按“少而精”的原则适当购买经典款式、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较高档服装,从而延长淘汰周期,达到省钱目的……类似的花钱误区还可以找出很多。

理财建议:

1.量入为出,掌握资金状况

“月光家庭”首先应建立理财档案,对一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记录,看看“花钱如流水”到底流向了何处。然后对开销情况进行分析,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开支,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开支,哪些是不该有的开支。俗话说“钱是人的胆”,没有钱或挣钱少,各种消费的欲望自然就小,手里有了钱,消费欲立马就会膨胀,所以,“月光家庭”要控制消费欲望,特别要逐月减少“可有可无”以及“不该有”的消费。

2.强制储蓄,逐渐积累

发了工资以后,可以先到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账户,每月发了工资,首先要考虑到银行存钱;如果存储金额较大,也可以每月存入一张一年期的定期存单,一年下来可积攒12张存单,需要用钱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支取。另外,现在许多银行开办了“一本通”业务,可以授权给银行,只要工资存折的金额达到一定数额,银行便可自动将一定数额转为定期存款,这种“强制储蓄”的办法,可以使你改掉乱花钱的习惯,从而不断积累个人资产。

3.别盲目赶时髦

追求时髦,赶潮流是年轻人的特点,当然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例如看到别的手提电脑是奔四,他非弄个无线上网的奔五;看到别人的的手机刚换成CDMA,他明天就换个立体声彩屏……很显然,如果总是这样,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工资就会在追求时髦中打了水漂。其实,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种时尚永远也追不上,有这些精力和金钱还不如琢磨一下如何理性消费和规划自己的理财人生。

(第816节)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如何投资

爱情结晶的呱呱坠地,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你的生活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养儿育女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今社会,把一个小孩抚养成人,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除了费心费力外,各种开支,比如参加补习班、兴趣班,教育经费高得惊人。子女教育支出大约占一生总得的20%以上。但究竟花多少钱,很难预料。准备子女教育金要尽早预算、从宽规划。由于通货膨胀和费用增加,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费用较低,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所需要的费用会越来越多,因此,要想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必须进行规划。

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费、智力开发费。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这一阶段,你应进行积极的投资,将资金合理分配于基金、保险和国债等各个投资渠道。保险应考虑定期寿险、重大疾病险及终身寿险。随着收入的增加,每年应保持年收入10%的比例投入保险才算合适。

在投资方面鼓励可考虑以创业为目的,如进行风险投资等。购买保险应偏重于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这一阶段里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那些理财已取得一定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家庭,完全有能力应付,故可继续发展投资事业,创造更多财富。而那些投资不顺利、仍未富裕起来的家庭,则应把子女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作为投资的重点。在保险需求上,人到中年,身体的机能明显下降,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要求较大。

不少父母有了孩子后会考虑买车。购车要根据经济承受能力,不可冲动。应估算自己每月节)余多少钱,是否有能力养车。车子并非越贵越好。购新车困难时,可考虑二手车。一般情况下,只要新车一“落地”,价值上就会打七折。成长期的家庭每月可能还要还房贷。如今宏观经济正处于高增长的年代,有钱并不一定急着还贷,完全可以利用房屋的杠杆效应,获得比房贷利率更高的回报。

如果你不想整日拼命工作仅仅是为了生活需要和应付购买奢侈品的储蓄,那么你应该先用你的收入去投资,再以投资的收入去购买奢侈品。这样购买奢侈品的欲望不但不会成为你财务危机的原因,反而会是增加你财富的动力。

此时的理财优先顺序:首先考虑子女的教育问题,然后才考虑资产的增值问题,接着应该考虑的是健康保险的问题,再接着是应急资金的问题,最后才是各种特殊目标规划。

(第817节)夹心族家庭:全面开花,稳中求富

理财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理财目标,比如买房、结婚、生子、孩子教育、改善家居、旅游、退休养老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不同的理财规划。即使面临同样的目标,每个人又因为家庭结构、收入高低及生活水平的不同,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制订计划。

处在夹心族家庭,就意味着你是夹在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之间生活,这些的年龄大都在30岁到55岁之间,往往和配偶一起同时负担三代人的生活。在家庭中,这些人属于肩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他们的使命感和幸福感全都来自“三代同堂”,当然“痛并快乐着”。在生活中他们常常需要面临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尤其是来源于生活财政上的压力。

“夹心族”人到中年,要照顾四位老人,外加一个孩子。赡养老人、培育孩子,这样艰巨的任务对于处于“夹心族”家庭中的人而言除了需要爱心,最现实的就是经济问题。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家庭状况——-刚刚添了宝宝,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又因为购买新房不久,还有沉重的房贷,如何既兼顾到孩子,又考虑到父母,还有房子问题是“夹心族”们甚为关注的问题。

在广东一家宠物公司任职的刘女士今年32岁了,收入不低的她税后年薪约10万元。她结婚五年了,丈夫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税后年薪刚过12万元。

夫妇俩年前刚刚生了女儿,孩子的开销令家庭财政支出大增,而双方父母远在山西,每年孝敬老人还要开支万余元。夫妻现居一套二室公寓,无贷款,市值约70万元。另还有一套房,贷款80多万元,目前出租。活期存款及现金有14万元,股票本金、基金还有若干,但市值亏损较大。目前,全家人都还没有商业保险。

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收支结构的改变以及中短期目标的出现,使刘女士有必要结合自身目标和现阶段财务能力,适当调整家庭大类资产的投入比例:

目前家庭流动性资金过多,可留5万元准备金,购买货币基金,收益既高过活期存款,又具有非常灵活的变现方式。目前股票、基金大幅缩水,可是暂时不抛出。还有9万元,建议将其中的30%用于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债或货币型基金等低风险、流动性较高的产品,不仅可以随时兑现,还可获得高于储蓄的收益率。50%的资金用于投资信托理财产品、债券或投资险等金融产品,可长期持有、择机增减调整,这部分的收益比较稳定,虽流动性差些,但长期的收益和风险相对稳健。最后的20%资金可投资于股票型基金或股票等高风险类。

理财,需要科学规划:家庭资产,需要合理配置。而这一切,都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对于这一阶段的女性来说,理财投资需要全面开花,稳中求富。

规划教育金,定投越早越好。子女教育金是个长期规划,且属刚性需求,不能顺延或者提前。子女教育支出主要由教育金和抚育金组成,但是子女教育规划的目标和最终的完成进度是因人而异的。

目前,许多银行推行一些以孩子教育为主体的基金定投产品,在保障收入的同时,与孩子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让时间复利发挥作用的好机会,利用好这个机会可以更轻松实现孩子教育经费的积累,而投资与孩子智商、财商一起成长的产品是较好的选择之一。孩子越小,投资越早,对实现定投目标就越有利。定投金额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每个月的定投金额300~500元均可。少儿保险也可累积教育资金,购买保险也是父母为孩子设定教育基金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理财工具。它具有储蓄、保障、分红和投资等多项功能,并且由于育儿资金拒绝风险,显得较为稳定。住房支出可分为住房消费和住房投资,刘女士已有两套自住房产,希望再购买一套200万元左右的大房方便孩子就学。结合房地产市场现状,建议3~4年后购房。为了日后每个月还款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把现有自用住房出售,减少贷款额度。由于是(第二套房屋贷款,利率上浮,所以在购房之后会面临一段比较辛苦的供房阶段,在这段日子里,开源节)流将成为生活的要点。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工作负担重,良好的理财规划至关重要。理财需要知识,更需要经验。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族”家庭中的女性确实很不容易,以上方案只是一个基本的组合。理财其实只是一种理念,生活中的各种投资理财的知识很多,但更需要的是经验,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心得,合理安排资金,快乐幸福地生活。在此要提醒处于“夹心族”家庭中的你早做安排,理财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开始,祝愿你们未来的路越走越好,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第818节)丁克家庭:稳健投资最重要

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拒绝生育,于是不要小孩的丁克家庭数量日渐庞大。据统计,中国大中型城市已出现60万个“丁克家庭”。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IncomeNo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在汉语中就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随着现代社会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不生小孩儿成为丁克家庭中的一员。

丁克家庭有丁克家庭的好处,在现如今教育费用如此昂贵的今天,丁克家庭与那些有孩子的家庭相比,可以省却养育子女的大笔开销,生活质量肯定高于普通家庭。

王洁今年37岁,全职家庭主妇。她的丈夫刘先生42岁,是一名自由作家。两人不打算要小孩。家庭总资产约122万元,主要包括商铺一间(市值35万元),出租房一套(市值28万元),自住房一套(市值38万元),存款2万元及股票市值19万元。王洁的先生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月收入约6500元,另房租收入每月3800元(商铺出租3000元,住房出租800元)。家庭月支出约4250元,家庭每月结余为10300-4250=6050元。家庭无任何负债。

王洁和她丈夫商量想趁目前房价相对低时购买一套约150平方米的自住房,且因为不打算生小孩,但是他们很担心如果换房子,家里的商铺、出租房、自住房该不知如何处理,没有小孩,也不知道以后如何保障老年时候的生活。

经过测算王洁家的几项核心财务指标,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为0,支出率(年支出/年收入,51000/123600)为41.26%,流动性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20000/4250)为4.71。她表示,合适的指标是,家庭的资产负债比率在50%以内,支出比率小于40%,而流动性比率小于3。由此可以看出,王洁家庭财务明显有三个不足:资产的负债安全度过高;金融资产投资组合单一,风险偏大;无医疗及养老保险,家庭风险防范能力较弱。王洁与先生均无一般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等保障。刘先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遭遇变故,家庭生活质量将会急剧恶化。

中国家庭一直讲究“养儿防老”,处于“丁克”家庭的人必须考虑家庭理财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管理工具——保险,尤其是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不想要小孩,希望将来生活得宽松一些。但是对于丁克家庭而言,没有比养老更重要的理财规划了。为确保步入晚年后能够从容地颐养天年,养老计划应该尽早实施。

丁克家庭在年轻时的理财具备相当大的自由性,因为原本占家庭支出比重极大的孩子的教育支出不复存在,他们可以剩余下来的钱进行理财投资。一般来讲,一个家庭的应急准备金不低于可投资资产的10%。虽然没有教育支出这部分的花销,在家庭中也需要将应急准备金准备出来,以备家庭突发状况的发生。其余的资金应当及时转为投资基金,如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购买基金可以采取“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同债券基金的“看似安全,实则危险”相比,系统化投资于股票基金可以说是“看似危险,实则安全”的。但基金一定要长期持有,如果投资一二十年,投资报酬率远远比储蓄险赚钱快,也有助于更快达到理财目标,同时也为以后夫妇的养老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