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清十二帝
2656200000014

第14章 文武兼备的创业之君——清太宗皇太极(5)

天聪八年,皇太极发动入口之战,饱掠而归。他建立大清国政权之后,加紧了对明朝关内的侵袭。崇德元年,皇太极命多罗郡王阿济格等率军入关,凡56战皆捷,克16城,俘获人畜17万。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率军入关,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转战2000余里,攻克济南府城暨3州55县,获人畜46万;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派阿巴泰率军入关,横扫山东,俘获人口36万、牲畜32万余头。清军这几次对关内入侵,都是势如破竹,疾似飙风。皇太极命令他们:“凡遇人口,即行俘之……凡物,见则取之。”清军蹂躏了明朝广大地区,掳掠了大批人畜和财物,使明朝一次又一次地大伤元气。

汉军八旗的组建

努尔哈赤所建的八旗,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满洲人,又称满洲八旗,各旗也有少数蒙古人和汉人。皇太极即位后,一方面积极从事扩张政策,另一方面仍然注意缓和民族和社会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养人”的事情,尤其是对新掠取或来降的蒙古、汉人做好安置。归附皇太极的蒙古人和汉人官兵日益增多,以至满洲八旗无法容纳,于是皇太极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于天聪九年(1635年)建立蒙古八旗(2万5千人),此后又于崇德七年(1642年)建立汉军八旗(3万3千人)。加上原有的满洲八旗,合满、蒙、汉共二十四旗。

这就使八旗制度臻于完备,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汉军八旗的始创,须从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先后率众航海来归谈起。“三顺王”降后金是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极大地壮大了皇太极的军事力量,与皇太极编制汉军八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孔有德(1602~1652年)、耿仲明(1604~1649年),均为辽东人。努尔哈赤攻克辽东,孔、耿二人奔皮岛(辽宁南大海中)明总兵毛文龙麾下。由于毛文龙屡为后金所败,又骄纵不受节制,为袁崇焕所杀。孔、耿二人走投登州巡抚孙元化,孔有德任参将,耿仲明任游击。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率兵围大凌河城,孙元化派遣孔有德率兵3000渡海增援,在海中遭遇飓风,孔有德几乎丧命。渡海不成,十一月,孙元化又派孔有德率800骑兵从陆上赴援。孔有德心中愤恨,行到邹平县(山东邹平)滞留月余。后来又到吴桥县(河北吴桥),遭遇大雪,没有吃的,军心混乱,士兵们便掠夺百姓财物。这时,正好遇到孙元化派遣去塞外购买马匹的参将李九成,两人密议,宣布叛明。孔有德率军回师,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县(均在山东济南市北)。第二年正月,孔有德等挥师登州城下,耿仲明为内应,内外夹攻,迅速攻克登州。孙元化自杀未遂,孔有德念及旧情,没有杀他,让他乘船离开。孙元化航海到天津,崇祯得报,下令就地处决。

不久,又有驻旅顺的明朝参将陈有时、广鹿岛副将毛承录等率部分官兵造反,渡海到登州,加入孔有德部队。孔部兵势大盛,共推孔有德为王。孔有德谦让不受,自称都元帅,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从此,他们率军在山东一带攻城略地,明朝调集大批兵马前来镇压,孔有德等退守登州。明将祖大弼率兵数万将登州包围,双方相持五月有余,李九成战死。孔、耿军队终因众寡悬殊,无法打破明军的围攻。两人感到力不能支,决计突围投奔后金。

五月,孔、耿率众抵镇江,遣人向皇太极报告起程赴沈阳日期。太宗马上传令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兵速往镇江迎接,并带去2000匹马,供孔有德部众上岸乘骑。与此同时,宁远、登州、旅顺口明兵乘船从海上尾追而来,朝鲜也出兵助威。正好济尔哈朗等率军也赶到镇江,与明兵夹江立营。明兵与朝鲜兵见后金兵强盛,不敢开战,便悄悄撤走了。

孔、耿部众这才靠岸,将携带的大量兵器枪炮全部搬运上岸。

孔、耿这支庞大的队伍历经艰险,顺利来归,这对后金是个巨大的鼓舞,皇太极隆礼相待,关怀备至。六月十三日,皇太极按孔、耿原来的自封号,正式宣布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赐给敕印。其他各官也视功劳分别封赏。不久,孔、耿率军协同八旗满洲攻克了旅顺城。

天聪八年,明朝广鹿岛副将尚可喜率数千名官兵和百姓叛明来归。尚可喜,辽东人,崇祯时为明东江总兵官(驻皮岛)黄龙部下。孔有德登州叛变后,黄龙提升他为广鹿岛副将。孔有德、耿仲明引后金兵攻旅顺,黄龙兵败自杀。明以沈世奎代黄龙为总兵,部校王廷瑞、袁安帮构陷尚可喜,尚可喜还据广鹿岛。尚与孔、耿都曾是毛文龙的部下,彼此交往很密切。不久他即效法孔、耿的行动,投降了皇太极。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相继叛明,明朝用以牵制后金的辽东沿海防线土崩瓦解,而且人心大乱,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影响。

孔、耿、尚归附后,皇太极对三人极为优待,为他们营建府第,同时保持他们军队的编制,让他们继续统帅,旗下汉兵没有遭受满人歧视之感。这一措施得到广大汉兵的拥护,“故其将卒皆用命”。对后金来说,这比将汉兵分散到满洲各旗管辖更有利。另外,皇太极发现三人的军队“谙水战,习地利”,在这些方面均非满族骑兵可比,确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努尔哈赤时代,采取的做法是“俘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隶”,到了皇太极的时候,随着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皇太极意识到单征满洲兵的局限性,开始打破民族界限,着手将他统治下的辽人及归顺的明兵武装起来,创建汉军编制。

崇德元年,皇太极接受尊号为皇帝,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将汉人组成的部队特许三人独立分管,使他们获得类同八旗旗主一样的权力。因此,孔、耿、尚等人来归,成为皇太极编制汉军旗的最好契机。不久,即天聪七年七月一日,皇太极令分隶满洲各旗所属汉人壮丁,每10名抽1丁披甲入伍,共得1580人,组成一旗汉兵,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用黑色。这是正式建汉军旗之始。

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太宗又把一旗汉军分作左右翼两旗,以汉官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都按照满洲八旗的样式编壮丁为牛录。崇德四年(1639年)六月,再分二旗为四旗,合计7000人左右。

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也就是皇太极去世的前一年,他将原四旗改编为八旗,称为八旗汉军,旗色、名称、官员设置一如八旗满洲之制,所不同的,前者的旗主可以由皇帝随时撤换任命,后者则是世袭。同年八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奏请“以所部兵随汉军旗下行走,上允其请”。他们虽然没有编入八旗,但应属于八旗汉军的一部分。至此,皇太极完成了对八旗汉军的创建。皇太极说:“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

皇太极创建汉军与蒙古八旗,既增强了清朝的武装力量,也对满、蒙、汉的广大人民实行了深一层的控制,同时给予汉族、蒙古族的历史地位以某种肯定,缓解了满、蒙、汉三族之间的矛盾。蒙、汉与八旗满洲并立,这就从法律和制度上把这种联合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下来,标志着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与汉、蒙封建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基础更广泛了。

皇太极创立的汉军八旗,对后来清朝夺取全中国的统治权具有重要意义。

皇太极晚年,他的子侄们在他面前发牢骚说太祖时诛戮汉人,而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而满洲宗室却有为官者,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但这位远见卓识的大清帝并未因此动摇其满、蒙、汉并立的国策。这一国策也为后代的顺治、康熙等帝王所继承,为清朝260多年的统治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至于为汉军八旗的创建立下大功的“三顺王”,最后的结局却都悲惨。

孔有德入关后随多尔衮进攻李自成起义军,又下江南镇压南明政权,顺治三年封定南王,九年为李定国围于桂林,自杀。

耿仲明入关后,跟随孔有德进攻李自成,下江南镇压南明政权。顺治六年改封靖南王,领兵入广东,以匿逃人罪自杀于吉安。

尚可喜于顺治元年随阿济格西追击李自成,三年又随孔有德南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驻广东。康熙十二年,乞归海城。三藩起事,他仍然忠于朝廷,封平南亲王。十五年因子尚之信叛,忧而死。

松锦之战

皇太极称帝之后,一方面不断派遣大军入关,深入明朝腹地,沉重打击明朝的有生力量;一方面,又在关外宁锦一线与明朝展开激烈的争夺。

锦州是明朝设置在辽西的军事重镇之一,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设在这里。自从明清(后金)交战以来,锦州的战略地位日益显得重要。明朝派遣重兵驻守,加固城池,力图使锦州成为阻止清兵西进的一座坚固堡垒。

皇太极知道“以大军屡入塞,不得明尺寸之地,皆由山海关阻隔;而欲取关,非先取关外四城不可”。而锦州则首当其冲。皇太极很清楚,只有先打下锦州,然后从山海关进攻北京,才能给明朝致命一击。

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鉴于漠南蒙古归附,朝鲜称臣,后顾之忧已解除,经多次绕道入关作战,消耗明廷实力后,决计以10万兵力攻取锦州,打通辽西入关通道。皇太极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右翼主帅,多罗贝勒多铎为左翼主帅,各统兵开赴义州驻守,筑城屯田,筹措攻城器具,对锦州形成合围之势。规模巨大、震惊全国的松锦决战很快拉开了序幕。这是继萨尔浒激战之后,明清兴亡史上又一次战略性的大决战,它把皇太极的军事实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实行围困,是对付明军的较为有效的措施。明朝对辽东的作战方略屡有变化。实践证明,袁崇焕提出的唯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守为正,战为奇,最为有效,它迫使清兵舍长取短,很少成功。袁虽冤死,但他的这一方针却继续下来,明兵就是坚守城池,不肯轻易出城与清兵较量。十几年来,清兵无可奈何。现在,皇太极进兵义州屯种,目的也是为长期围困锦州提供后勤支持。

当时,辽东名将祖大寿镇守锦州城。他本来在天聪五年(1631年)大凌河之战中已投降后金,当时他诡称妻子在锦州,要求迎取妻小,同时作为内应,智取锦州。太宗放他回去,结果他一去不返,还当上了锦州的守将,祖大寿之甥吴三桂为副将。祖、吴在辽东拥有强大实力,是明朝倚重的军事集团。崇德三年,清军发动入口之战,皇太极亲自领兵攻向宁远、锦州,祖大寿打败多铎的军队,皇太极要求祖大寿来见,祖大寿推辞不见。第二年,皇太极又领兵围攻松山,旁及连山、塔山、杏山,崇祯召祖大寿救援,皇太极却要他来投降,也没有成功。祖大寿坚守锦州,清军屡攻不克。

从崇德六年起,济尔哈朗开始令诸军包围锦州。祖大寿向明廷告急。四月,皇太极亲往义州、锦州察看地形和明军态势,决定对锦州采取长期围困之策。这一年,清军攻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清军轻松地取得了锦州的外城。

此前,明朝已调洪承畴(1593~1665年)入卫京师。洪承畴是福建南安人,明万历进士,历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是明朝晚期不可多得的一位帅才。此时由于受到清兵的极大威胁,崇祯帝正式任命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这是准备决战的重要一步。

洪承畴十月出山海关,调集曹变蛟、王廷臣、自广恩、马科、吴三桂、杨国柱、王朴、唐通八总兵,13万步骑,4万马匹,东来解锦州之围。祖大寿驻锦州,以松山、杏山、塔山三城为犄角。清朝也把孔、耿、尚的军队调来助围锦州。

洪承畴采取“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待敌自困,一战解围”的战略,于崇德六年即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率兵进驻松山与锦州间的乳峰山,两军初战,“清人兵马,死伤甚多”,清军失利,几乎就要溃败了。失败的消息传到盛京,皇太极见形势危急,事关重大,于崇德六年八月亲自领兵进战。史书上记载:“上行急,鼻衄不止,承以椀”,鼻子流血不止,用椀(碗)接着,昼夜兼行500余里。有人建议“徐行”,皇太极说:“朕如有翼可飞,当即飞去,何可徐行也!”经过6天急行军到了松山。

皇太极亲征,大大鼓舞了清军的士气。他部署清军自乌忻河南至海,横截大路,绵亘驻营,再在高桥设伏,围追堵截,处处有备。明兵虽号称13万,能战者只有白、马、吴三总兵所部。洪承畴不愿急战,但崇祯及朝中不少大臣皆轻躁促战,洪氏被迫进兵,初获小胜。

皇太极作出部署,命令埋下伏兵,断去敌人的退路;袭劫明军的积粟,使明军的粮道丧失;清军在高桥设埋伏,袭击明军的逃兵;在大路列阵,截击明军的援兵。皇太极采取大包围的攻势,挖深濠困住了明军,洪承畴正欲决一胜负,而诸将以无饷为由,商议回宁远取粮。洪承畴看出:“战亦死,不战亦死;若战,或可冀幸万一。”但部将各怀异志。还没等下令出击,王朴等总兵得悉皇太极亲征,慑于其声威,纷纷乘夜率领本部兵马撤退,遭到清军的伏击,明13万兵被斩的就有5万。经过激战,皇太极获得大胜。洪承畴只剩下1万余人退守在松山城内。曹变蛟、王廷臣突围入松山城,与洪承畴与巡抚邱民仰在松山坚守。松山城内缺粮草,外失救援,处于孤立绝望的境地。洪承畴几次欲突围而出,都遭遇失败。

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明朝松山副将夏承德暗地里投降清朝,密约清军为内应,二月十八日清军入松山,生擒洪承畴、辽东巡抚邱民仰等重要将领。皇太极马上下令就地杀掉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押解洪承畴到都城沈阳。三月初八日,锦州城内的祖大寿因孤立无援,率领锦州守军降清。四月,清军又攻克塔山、杏山,并毁二城。至此,持续两年的松锦之战结束。

自万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在抚顺明朝与后金的第一次交锋开始,至崇祯十七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在近30年间,有三大战役对明清兴亡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们是萨尔浒之战、沈辽之战和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明朝在辽东从有利转为被动;沈辽之战,明朝在辽东的势力几乎终结,后金在辽东确立统治;松锦之战,明朝失去关外的所有一切。清朝人说,萨尔浒之战是“王基开”,而松锦之战是“帝业定”。

皇太极为定鼎燕京、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松锦之战还有一大意义是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归顺。皇太极俘虏洪承畴回沈阳,想尽办法劝说他投降。洪承畴开始大义凛然,不肯屈服。皇太极派范文程劝降他,发现他爱惜衣服,梁上掉下一点灰尘,撒在他的衣服上,他拍了又拍,由此可见他更爱惜生命。听了这个报告,皇太极便亲自去看洪承畴,将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睁大眼睛感激地看着皇太极,叹息说:“真命世之主也!”便归顺了清朝(《清史稿·洪承畴传》)。

后来,洪承畴隶属汉军镶黄旗,顺治二年到南京总督军务,经略湖广、广西、贵州。顺治亲政后,他积极贯彻顺治的怀柔政策,成绩显着。由于他的诱降,永历政权中很多官员投降了清朝,这对于瓦解西南抗清力量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