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26510200000005

第5章 心动更要行动(2)

“决不拖延”理念的一个倡导者,约翰·丹尼斯本人同时也是一个不拖延的典型。在他的办公室里,传真机是24小时处于接收状态的,因此,他及时掌握着总部的指令、欧佩克石油政策的调整变化,以及石油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并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些最新的经济情报告知每一个需要他告知的人。这是他的工作之一,他知道拖延告知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雷蒙德说过这样的话:“当供求相当接近的现代市场,你所处的境地,是任何因素都会被价格机制放大。如果我拖延了,那么就会对整个公司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外部每一分钟的变化,都决定着我们必须对整体规划做出相应调整。”

他还说:“在我们的员工心里,应牢记拖延是人的一个不良的品质,是一切失败的根源。它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不仅影响拖延者本人的前途,还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心理活动。”

约翰·丹尼斯先生的副手乔治·哈里森先生也曾经说过:“拖延是一种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行事的精神状态,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意志缺陷,它对人一生成败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

不能立刻克服拖延的习惯,拖延就会像腐蚀剂一样侵蚀着人的意志和心灵,消耗着人的能量,阻碍着人的潜能的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严重影响着自己对团队的融入和个人事业的成长。现在就做,绝不拖延,你才能把握好生活的脉搏,成为积极的成功者。

3.行动改变现状

行动,是治愈焦虑、紧张的良药,是改变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的唯一途径。就像在百米跑道的起点处,运动员不免紧张慌乱,但一旦枪声响起,迈出第一步后,就没有了所有的焦灼不安,而是一步步地靠近终点。

被动的状况所有人都会遇到。但不能在遇到被动时就一味怨天尤人,看着别人的成功,而自己却不能跳出现实的泥潭。要知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改变现状,就要立刻行动,也只能立刻行动。

一天,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大学邀请了一位重要的人士来学院演讲。演讲者还没有到场,整个礼堂就坐满了兴高采烈的学生,并对有机会聆听到这种大人物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在州长经过简单介绍后,演讲者走到台前,目光对着听众,向周围扫视了一次,然后开口说道:“我的生母是个聋子,因此没有办法说话,我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否尚在人间,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去做事。”

所有的听众都呆住了。

“如果情况不如意,我们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演讲者继续说,“一个人的未来会怎么样,不是因为他生下来的状况,”她轻轻地重复刚才说过的,“如果情况不如意,我们总可以想办法加以改变。”

“若想改变眼前的不幸或无法尽如人意的情况,”她以坚定的语气说,“只要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我希望情况变成什么样?’然后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动,朝着理想目标前进即可。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只有——行动,行动,再行动!唯有行动,才有改变!”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她就是阿济·泰勒·摩尔顿,美国的财政部长。

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对现状不满,从这个故事中应该得到启示,那就是,要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必须想办法并采取行动,并没有其他的方法可循。

行动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使原先可能糟糕透顶的一天变成愉快的一天,使得你不好的现状得到立刻的好转。

卓根·朱达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就是这样做的。一年暑假他去美国观光,旅行路线是到华盛顿做一天的游览。

卓根抵达华盛顿以后就住进了“威乐饭店”。他在那里的账单已经预付过了。这时他真是乐不可支,突然这个青年遇到了晴天霹雳。

当他准备就寝时,发现他的皮夹不翼而飞,皮夹里不但装着他所有的钱,还有他的护照和证件。他立刻跑到柜台那里。

“我们会尽量想办法的。”经理说。

第二天早晨他的皮夹依然没有找到,卓根连两块钱的零用钱都不到。他孤零零地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怎么办呢?是打电报给芝加哥的朋友求援,还是到丹麦大使馆报告遗失护照?或是干脆坐在警察局里干等?

他突然对自己说:“不行,这些事我一件也不能做。我既然到了这里,就要好好看看华盛顿。说不定我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来这儿了,但是现在仍有宝贵的一天时间可以待在这个国家。”

于是他立刻动身,徒步参观了白宫和国会山庄,并且参观了几个大型博物馆,还爬到华盛顿纪念馆的顶部。行动让他忘记了所有的不快,度过了美好而充实的一天。

等他回到丹麦以后,这趟美国之旅最使他怀念的却是在华盛顿漫步的那一天,如果他没有运用做事的秘诀——立刻行动,他就会白白让那一天溜走。

顺便把这个故事说完吧,就在他丢钱那天过了五天之后,华盛顿警方找到了他的皮夹,并且送还给他。

总之,立刻行动带来的改变是立竿见影的,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如果下定决心立刻去做,往往会激发潜能,从而收获到意外丰盛的回报。孟列·史威济正是如此。

史威济非常喜欢打猎和钓鱼,他最喜欢的活动是带着钓鱼竿和猎枪步行50里到森林里,过几天以后才回来,尽管精疲力竭、满身污泥,可他却快乐无比。

这个嗜好不便的是,他是个保险推销员,打猎钓鱼太花费时间了。一天,当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他心爱的鲈鱼湖,打算打道回府时突发异想:在这个荒山野地里会不会也有居民需要保险?那他不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在户外逍遥了吗?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他立刻行动,着手调查,结果他发现这里真的有这种人:他们是阿拉斯加铁路公司的员工。他们居住在沿线五百里各段路轨的附近。他能不能沿铁路向这些铁路工作人员、猎人和淘金者推销保险呢?

史威济在想到这个主意的当天就开始积极计划。他向一个旅行社打听清楚这个情况后,就开始整理行装。他没有停下来让恐惧乘虚而入,害怕不立刻行动,一会儿后自己就会认为自己的主意很荒唐,以为它可能失败,然后放弃。他也不再思前想后找借口,他只是立刻开始了他的行程。

史威济沿着铁路走了好几趟,那里的人都叫他“步行的史威济”,他成为那些与世隔绝的家庭最欢迎的人,并和他们都成为了朋友。同时,他也代表了外面的世界。不但如此,他还学会了理发,替当地人免费服务。他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烹饪美食。那些单身汉吃厌了罐头食品和腌肉之类,他的好手艺当然使他变成最受欢迎的贵客。与此同时,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令自己快乐的事:流连于山野之间、打猎、钓鱼,并且过他所说的——“史威济的生活”。

在他从事的人寿保险这个行业里,对一年卖出100万元以上的人设有一个光荣的特别头衔,叫作“百万圆桌”。在这个故事中,最不平常而使人惊讶的是:在孟列·史威济把突发的一念立刻付诸实行以后,在独自动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后,在沿线走过没人愿意前往的铁路以后,他一年之内就做成了一百多万元的生意,因而赢得了“圆桌”上的一席地位。如果他在突发奇想时,有半点迟疑而没有付诸行动,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现在就去做”可以影响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能够改变你的现状——不论是糟糕的一天,还是不幸的人生——甚至还能为你带来意想之外的收获。当你不满于现状时,记住:有行动才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