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26510200000033

第33章 合作的能力为你的成功增加筹码

合作的能力对于个人,无论在事业上、生活上抑或学业上皆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假如你拥有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就能利用众人的力量,站在集体的肩膀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进而更快地登上成功的高峰。

1.团结就是力量

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团结起来,才是明智之举。千百年来民间以最淳朴的教育方式告诉我们这种道理:一双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十双筷子在一起,就会牢牢不断。只有团结,才更有力量。

历史已跨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精诚团结,在共同的大目标下努力把事情做好。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社会里,但竞争,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北大的一位教授曾说:“企业需要发展,不能只靠某个人,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才能创造出成绩。”

中关村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关村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中国的信息产业,象征着高科技、先进的管理、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迅速积累的财富。中关村是一个传奇,1984年到1998年期间,中国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在中关村闯天下,曾创下了一年销售逾千亿的奇迹;在与IBM、微软等超级巨头的对抗中,它越来越强大。

的确,在当今这样一个神奇的知识经济的时代里,知识创造的正是一个个神话!而这些神话的书写者,就是那些人们称为“知识英雄”的人,他们或来自北大清华,或来自社会,也有归国学子;他们不仅拥有知识,而且善于动用知识去创造奇迹。

那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传奇故事。然而,他们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在求同存异中与他人合作,在集体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争取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今天,面对辉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团结协作,围绕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做事。

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和怎样做的:

王选(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软件是一项集体性的劳动,人才必须团结起来,围绕一个目标,才有价值。”

“中国不缺少有才华的年轻人,而是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

****之(同创公司总裁):

“同创在做一个大木盆。我们不会有更多的条件,有更多的长板。我们都很笨,但我们勤劳,很团结。我们在一起做一个大的木盆:虽然每块木板都很短,但合起来直径很大,盛水自然也比木桶多。”

“木盆难做。难在所需木板多,难在要形成合力,精诚团结。过去,大家只把同创当作是一个名词,现在大家都意识到了,同创的意思就是一帮短板子合在一起,盛更多的水。”

许志平(师腾公司总经理):

“我们总认为聪明人凑在一起,肯定会更加聪明。其实,一群聪明人凑在一起,还不如一个傻子加一个聪明人。因为,聪明人坚持人人平等,都是革命同志,我凭什么听你的。这样一来不但合力没有形成,反而造成了很大的内耗。”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科学的高度分化和交叉,所以需要知识分子密切协作,而社会领域则不需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无数企业家的成功谋略都证明合作精神、善用人、团结人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大亚湾健风集团及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企业家共82人的调查中表明,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是寡头企业家。因为他们的财富是由人创造的,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合作,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他们今日的成功,也充分地证明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这些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与同事合作密切,根据调查,他们从小就有较强的协作能力。他们与父母和老师总是愉快相处。对于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有较强的独立认知,附和老师意见的只占8.78%,但能以相对温和的态度接受老师意见的却占72.30%。由此可见,团结协作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共性。

但社会上却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要竞争,要取胜,要比同龄人强。“去幼儿园,可别叫小朋友欺负了,咱们不要怕他们。”“老师发水果时,要挑大个的。”等上学了,他们又被告知:“要有竞争意识,别的同学问你题目,不要告诉他,他会了就要超过你了。”“合唱比赛有什么意思?拿了第一名也不是你自己的荣誉,还是省点儿时间看书吧!”就这样,他们逐渐成为了自私者、极端个人主义者。

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一定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协作意识。若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就放弃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相信集体的力量,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作能力。

2.团队作战才能赢得胜利

讲求合作能力,已不仅仅是工作的要求和时代的需要,而是当今竞争社会生存的一种能力。你只有顺应这个趋势,以团队的精神去工作,才能生存,才能获得梦寐以求的成功。

“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对其素质要求的重要一项。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能够与同事友好合作,以团队利益至上,就能把你独特的优势在工作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就自然能够引起老板的关注,否则,将很难在现代职场立足,因为“独行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家很有影响的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9名优秀的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闯入了由公司老总亲自把关的复试。

老总在看过这9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之后,相当满意,但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所以老总就给他们出了最后一道题。

老总把这9个人随机分成了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3个人去调查本市的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3个人去调查妇女用品市场,而丙组的3个人被要求去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老总解释说:“由于我们录取的人是用来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去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都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老总补充道:“为避免大家盲目地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的行业资料,走时可以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两天以后,9个人分别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老总那里。老总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3个人,与之一一握手,并微笑着祝贺道:“恭喜三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老总看见大家疑惑的表情,呵呵一笑,说:“请大家打开我让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是不同的:甲组的3个人得到的资料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的也是一样。老总说:“丙组的3个人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六人却分别行事,抛开了队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这样的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六人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合作意识,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团队合作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基础!”

“就招聘员工而言,我们有一套很严格的标准,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精神。”微软研发部的一名经理说,“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团队精神很差,这样的人我们不敢要。IT业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由于团队意识不够,所以每个人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wsXP时有500名工程师共同奋斗了2年,总共有5000万行编码。开发软件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因此,员工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无论在哪个行业,都需要我们以团队的意识去考虑问题,向团队的目标看齐,执行团队的命令,保全团队的利益。因为只有你的团队获胜,你才有衣锦还乡的荣耀;只有你的团队价值得到实现,你的个人目标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3.宽容理解是与人合作的金钥匙

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指出:成功者的道路千千万万,但总有一些不同之处。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并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无疑,宽容和理解,是开启人与人合作成功之门的钥匙。

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生活在群体中,需要生活在人与人之间。这就需要与人交往合作。而谁又愿意与自私的人交往呢?抱着理解、容忍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集体的接受,才能更好地在集体中生存,从而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自己的成功。

假设你喜欢古典音乐,而你的朋友喜欢流行音乐,你可以大谈古典音乐的高贵典雅,但却不必嘲讽流行音乐的浅薄;假设你喜欢阅读《红楼梦》,而你的朋友喜欢看《萍踪侠影》,你可以深入研究红学,但也不必诋毁武侠小说;假设你是个热情洋溢的外向型人,你的朋友沉默寡语,性格内向,你可以整天嬉笑玩闹、蹦蹦跳跳,但不要强行邀请你的朋友参加你的欢乐活动;假设你好谈,总想找个人倾诉,偏偏你的朋友不愿意倾听,转过身子,不理不睬,就算你感到恼火、感到尴尬,也可以礼貌地打声招呼,回头再聊。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以宽广的胸襟、包容的气度去理解、体谅他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减少摩擦,在合作中得到别人的认同。

以宽容的心态合作,需要你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之处,多看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容易看到他的短处,这样反感的感觉就强烈;与自己同类型的人,就容易看到他的长处,正所谓意气相投。其实,长处与短处是相对存在的,不要只看见对方的短处而抹杀了他的长处,不要因为他曾经很凶地对你说话就从此认定他无教养。不喜欢多言的人与健谈者相处,对沉默寡言者来说正好可以学一学对方侃的艺术,对善谈者来说则正好可以学一学对方深沉的城府。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到头来自己会赢得尊重。

我们与人交往合作,在不同中要尽量寻找相同点。假设双方都没有大同之处,那么有一丁点儿的小同也行,只要找到共同点,就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友好交往合作的第一步。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有这份诚心,总是能够从彼此当中找到共同的东西的。即使是在两军交战的双方,在一定的时机也有握手言和的可能,更何况,个人之间本来就不该成为敌人。假如在合作中存在分歧,双方持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争得面红耳赤,想一想彼此都是为了搞好工作,找到了这个共同点,就应该停止争执,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好好去谈。

不善于宽容别人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合作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持一种大度、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融洽。

有位学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

“我们要以容忍、谅解的态度去爱别人,而不是等待他们来服侍我们,更不是给他们机会去表现他们的缺点。我们自己要积极主动地容忍别人和讨人喜欢……以一项对别人友善及有益的计划来发展我们自己、我们的能力以及个性,会使我们的品质更高贵,也更容易融入到集体中去。”如果我们这样去做了,恶邻和“损友”也有可能成为善邻和好友,谁说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呢?

要想和别人的交往更顺利,与他人的合作更高效,就要有“容人之心”,经常换个角度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考虑考虑。合作的本质就是要借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和集合多数人的力量办大事。把自己放进集体的唯一办法就是眼睛看着大局,包容他人,克制自我的不满和自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算懂得了合作的内涵。

只要你在与人交往合作过程中坚持用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对待他人,你就会有所收获,并一定能感受到合作给你带来的乐趣和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