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421,假如历史可以重来(历史新知书系)
26309000000025

第25章 英国走向辉煌

英国人是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后第四个海洋霸主。

在哥伦布时代,在西方人的概念中,当时印度的概念包括整个远东,中国座落在印度大陆上,日本是印度洋的一个岛。当哥伦布经过长达70天的航行,多数队员疲惫绝望,濒于瓦解哗变之际,他们从晨曦中望见了一个小岛,并举行了庄严的占领仪式,把那个小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此后他又到达古巴、海地、牙买加、波多黎各、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和巴拿马附近。哥伦布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所以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这个历史上的大错误就一直沿袭下来。当欧洲列强企图占据这些地方而殖民时,都以当地的名称来为其殖民贸易公司命名,故都称作印度公司。然而这两地相隔实在是太远了,且风马牛不相及,为了区分,把设在远东的公司命名为东印度公司。把设在美洲的公司,命名为西印度公司。欧洲列强通过这些印度公司,把罪恶的殖民触角伸向远东、美洲乃至整个世界。

英国在16世纪,特别是在英王伊丽莎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毛纺织业由初期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步过渡到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东部和西南部的诺福克郡的诺里季,林肯郡的波士顿和埃克塞特成了制呢业的中心,英国的呢绒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占居首要地位。与此同时,采矿业、造船业也发展很快,出现一批采煤中心和造船中心。各生产中心输出频繁,国内市场大为发展,伦敦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在对外贸易方面,过去威尼斯和汉萨同盟的外国商人操纵着英国对北方国家和北欧诸国的贸易,到了16世纪全部对外贸易都已由本国商人经营。商人从国王那里获得特许,组织贸易公司,专营海外某一地区的贸易。1554年,莫斯科公司成立、专营范围由俄国扩展到中亚和波斯。继之而起的,有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兰公司,经营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有1581年成立的勃凡特公司,经营地中海沿岸的贸易;有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专门由非洲输出黄金和向美洲贩运黑奴。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激起了一种在各个领域大胆进取的精神,使英国航海家和商人空前活跃起来,一些船长从事东方海域的贸易远航,并成功到达印度。英国通向印度的第一个重要措施,是1600年12月31日女王伊丽莎白向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状,授予它以15年东方贸易专利权,后又把15年期限改为永久性授予。

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是普通的商业公司,除有贸易专利权外,在其成立以后的数十年中,还逐渐从国王那里得到许多贸易以外的特权,且不但国王授予,后来国会也授予。

首先是对公司职员的立法和司法权。公司可以制定法律,对违犯者处以罚款和监禁,甚至死刑;其次是建立要塞、武装防卫和任命官员的权力。公司可设防,建立武装力量,派遣战船,运送炸药,任命官员和指挥官;允许英国军官士兵为东印度公司服务,允许招募陆军和海军;允许公司建立铸币厂,铸造印度货币;允许公司对非基督教民族宣战和媾和;有权自行处理战争所得领土决定交还、占用及其他处置;有权建立政府和法院,即对占领土地享有统治权等等。

英国东印度公司既然有那么多贸易以外的权利,就不再是纯粹的商业机构,而是一个集商业、政治、军事、司法于一体的组织了,其特权比荷兰东印度公司更加广泛。这样一个机构正是英国对东方进行殖民侵略所需要的工具。

东印度公司第一个考察团团长兰开斯特上尉与亚齐(苏门答腊岛)的苏丹签订了贸易合同。他回来的时候,带来了苏丹呈交伊丽莎白的信和少量的胡椒,考察团的成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兰开斯特在途中遇到并抢劫了装运有900吨香料的一只葡萄牙货船,这船贵重的货物使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次考察获得成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设在伦敦,由股东全体大会选举出来任期一年的董事长1名和24名董事组成。

为了分享香料贸易,英国东印度公司初期的航向主要指向苏门答腊、爪哇和摩鹿加群岛。16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使者霍金斯前往阿格拉晋见莫卧儿皇帝,递交英王书信,要求通商,受到莫卧儿皇帝贾汗吉的热情款待,但他们试图在印度建立商馆的要求因遭到葡萄牙人的反对而作罢。由于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东印度公司主要利用经济的手段渗人印度。17世纪期间,东印度公司对大莫卧儿帝国主要采取派遣使节团、送礼、贿赂和帮助的手段,取得了在印度建立商站和经商的权利,以后又取得降低的、统一的关税,最后就完全免税,只是一年一度的要向莫卧儿王朝纳贡。英国人为了攫取当地商人的相当高的代价和贿赂,便赋予伊斯兰教商人和印度教商人以在英国旗帜下不支付国内关税进行自主贸易的权利,从而使当地商人集团和高利贷集团争相投进了东印度公司的怀抱内。这些商人集团和高利贷集团后来成为英国奴役印度的帮凶。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免除各种捐税,在英国商站周围建立起广泛的土著中介人的集团。英国商人便通过他们来剥削广大的小手工业者群众。公司以租用村落来建立商站的简单形式获得最初的土地,然后以漂亮的借口把商站变成堡垒。

1613年,莫卧儿皇帝准许英国人在苏拉特居留。英国冲破了葡萄牙的阻挠,在苏拉特建立了永久性的商站。1615年英王詹姆士一世任命托马斯·罗为大使常驻莫卧儿宫廷。托马斯·罗是一位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而又仪表堂堂的人物,在他的努力下英国人陆续在阿格拉、艾哈迈达巴德和布罗奇等地建立了商馆。托马斯·罗1619年回国。1668年英国又获得了孟买。就这样,英国人逐渐掌握了红海诸口岸和波斯贸易的控制权,孟买也成为英国人在西海岸的主要殖民地。

此后,英国东印度公司积极将触角伸向东南沿海和东北部,不久就建立了设防的商馆——圣乔治堡,并使之成为科罗曼德尔海岸英国殖民地的总部,管辖着东北部所有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等殖民地。鉴于莫卧儿王朝的孱弱招致的内忧外患,英国在印度逐渐推行“运用手里的武力来经营一般的商业”,“建立一个拥有军政力量的政体,并设法取得充足的财源,保证这两者,将成为未来一个永世长存、幅员广大、组织健全、安定稳固的英属印度的基础”的新战略。

随即,1686年,英国派出10艘战舰和千余名士兵炮轰胡格列、希季里、巴拉索尔,封锁孟买和西海岸的莫卧儿港口,劫掠莫卧儿的船只和去麦加的香客,试图占领吉大港。但英国人低估了莫卧儿的军事力量。奥朗则布大怒,下令对英国商馆发起总攻,占领了巴特纳、卡锡姆巴扎尔、穆苏里帕塔姆、苏拉特等商馆,使英国人陷入困境,不得不向奥朗则布求和。英方答应归还全部劫获的莫卧儿船只,并赔偿15万卢比,保证今后只从事和平贸易,获得了重新从事贸易的许可。

1707年奥朗则布去世以后,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英国人乘机提出更多要求,扩大其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