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对孙膑的生活倒是照顾得很周到,使孙膑觉得靠庞涓生活,就得报答他。 有一天,孙膑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咱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 孙膑想了想,只好答应了,孙膑只能躺在那里用刀往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 他虽背得滚瓜烂熟,但若想写下来,却不容易,再加上孙膑对受刑极为愤慨,所以每天只能刻十几个字。 这样一来,庞涓沉不住气,就让手下一个叫诚儿的小厮催孙膑快写。 诚儿见孙膑可怜,便不解地问服侍孙膑的人说:“庞军师为什么死命地催孙先生快写兵法呢?” 那人说:“这还不明白,庞军师留下孙先生的一条命,就是为了让他写兵法,等写完兵法,孙先生也就没命了。”孙膑听到了这话,大吃一惊,前后一想,恍然大悟,霎时间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疯了。 只见孙膑捶胸拔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写好的兵法扔到火里,还把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 从人连忙奔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
庞涓急忙来看,只见孙膑一会儿伏地大笑,一会儿又仰面大哭,庞涓叫他,他就冲庞涓一个劲地叩头,连叫:“鬼谷老师救命! 鬼谷老师救命!” 庞涓见他神志不清,但怀疑他是装疯就把他关在猪圈里,孙膑依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 过了许久,还是如此,庞涓仍不放心,就派人前去探测。 一天,送饭人端来了酒菜,低声对他说:“我知道你蒙受了奇耻大辱,我现在瞒着军师,送些酒菜来,有机会我设法救你。” 说完还流下了泪水。 孙膑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谁吃你的烂东西,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一边说,一边把酒菜倒在地下,随手抓起一把猪粪,塞进嘴里。那人回报了庞涓,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 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疯子白天躺在街上,晚上就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而笑,而又嘟嘟囔囔,也听不清他说些什么。 这样久了,魏国的都城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有人怀疑他了。 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同自己竞争了,就没再动杀他的念头。 孙膑活了下来。
有一天夜里,有个衣着破烂的人坐在他的身边,过了一会,那人揪揪他的衣服,轻声对他说:“我是禽滑里,先生还认得我吗?”孙膑大吃一惊,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禽滑里,便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我自以为早晚要死在这里了,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你。 你得小心,庞涓天天派人看着我。” 禽滑里说:“我已经把你的冤屈告诉了齐王,齐王让淳于髡出使魏国,我们全都安排好了,你藏在淳于髡的车里离开齐国,我让人先装成你的样子在这里呆两天,等你们出了魏国,我再逃走。”
禽滑里把孙膑的衣服脱下来,给他手下的一个相貌与孙膑相近的人穿上,躺在那里装作孙膑,然后禽滑里就把孙膑藏到车上。第二天,魏王叫庞涓护送齐国的使者淳于髡出境。 过了两天,躺在街上的孙疯子忽然不见了,庞涓让人查找,井里河里找遍了,也未见踪影,庞涓又怕魏王追问,就撒谎说孙膑淹死了。
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一见便如获至宝,当即想拜他为军师,孙膑说:“庞涓如知道我在齐国,定会嫉妒,不如等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再出面不迟。” 齐王同意了。 后来,孙膑陆续打听到了自己的几位堂哥都已无音讯,才知道原来送信的人也是庞涓派人假装的。 前前后后,这一场冤屈全由庞涓一人导演而成。
后来,孙膑带兵连败宋、 鲁、 卫、 赵等国。 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 “减灶法” 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 魏国从此衰败,并向齐国进贡朝贺。 在杀死庞涓后,孙膑便辞官归隐,专门研究起兵法来。孙膑的装疯避祸使他最终得以除掉庞涓,完成自己的心愿,也为中国历史增添了一部名扬四海的 《孙膑兵法》。
5.隐忍行事,有朝一日帝业成
在古代夺取皇位的残酷的斗争中,明成祖就是靠着“忍” 字诀最终登上皇位的,大 “忍” 可成帝业,忍者无敌,能忍方能成大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许多儿子,其中朱棣为人沉鸷老辣,很像朱元璋,在太子朱标病死以后,朱元璋曾想立朱棣为太子,但许多大臣表示反对,理由为:如立朱棣为太子,对朱棣的兄弟无法交代,不合正统惯例。 朱元璋无奈,只得立朱标的次子(长子已病死) 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皇太孙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年龄既小,又生性仁慈懦弱,他的叔叔们各霸一方,并不把他看在眼里。 原来,朱元璋把自己的子侄分到各处,称作亲王,目的是为了监视各地带兵将军的动静,以防他们叛乱,后来就分封各地,成为藩王。 这样,许多藩王就拥有重兵,如宁王拥有八万精兵,燕王朱棣的军队就更为强悍了。 这样一来,建文帝的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一些大臣的鼓励之下,建文帝开始削藩。 在削藩的过程中,建文帝杀了许多亲王,燕王朱棣十分着急。
好在燕王朱棣封在燕地,离当时的都城金陵很远,又兼地广兵多,一时尚可无虞。 僧人道衍是朱棣的谋士,他对朱棣说:“我一见殿下,便知当为天子。” 相士袁珙也对朱棣说:“殿下已年近四十了,一过四十,长须过脐,必有天子,如有不准,愿剜双目。” 在这些人的怂恿下,朱棣便积极操练兵马。
道衍唯恐练兵走漏消息,就在殿中挖了一个地道,通往后苑,修筑地下室,围绕重墙,在内督造兵器,又在墙外的室中养了无数的鹅鸭,日夜鸣叫,声流如潮,就是为了不使外人听到里面的声音。但消息还是走漏出去了,不久就传到朝廷,大臣齐泰、 黄子澄两人十分重视此事,黄子澄主张立即讨燕,齐泰以为应先密布兵马,剪除党羽,然后再兴兵讨之。 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便命工部侍郎张呙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谢贵、 张信,掌北平都司事,又命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再命其他各路兵马守山海关,保卫金陵。 部署已定,建文帝便又分封诸王。 朱棣知道建文帝已对他十分怀疑,为了打消他的疑忌,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高炽、 高煦和高燧前往金陵,祭奠太祖朱元璋。 建文帝正在疑惑不定,忽报三人前来,就立即召见。 言谈之下,建文帝觉得除朱高煦有骄矜之色外,其他两人执礼甚恭,便稍稍安心。 等祭奠完了朱元璋,建文帝便想把这三人留下,作为人质。 正在迟疑不决之际,朱棣早已料到这一手,飞马来报,说朱棣病危,要三子速归。 建文帝无奈,只得放三人归去。 魏国公徐辉祖听说了,连忙来见,要建文帝留下朱高煦。 原来,徐辉祖是徐达之子,是朱棣三子的亲舅舅。 他对建文帝说:“臣的三个外甥之中,唯有高煦最为勇悍无赖,不但不忠,还将叛父,他日必为后患,不如留在京中,以免日后胡行。” 建文帝仍迟疑不决,再问别的人,别人都替朱高煦担保,于是,建文帝决定放行。 朱高煦深恐建文帝后悔,临行时偷了一匹徐辉祖的名马,加鞭而去。 一路上杀了许多驿丞官吏,返见朱棣。 朱棣见高煦归来,十分高兴,对他们说:“我们父子四人今又重逢,真是天助我也!”
过了几天,建文帝的朝旨到来,对朱高煦沿路杀人痛加斥责,责令朱棣拿问,朱棣当然置之不理。 又过了几天,朱棣的得力校尉于谅、 周铎两人被建文帝派来监视朱棣的北平都司事张呙,谢贵设计骗去,送往京师处斩了。 两人被斩以后,建文帝又发朝旨,严厉责备朱棣,说朱棣私练兵马,图谋不轨。 朱棣见事已紧迫,起事的准备又未就绪,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装疯。
朱棣披散着头发,在街道上奔跑发狂,大喊大叫,不知所云。有时在街头上夺取别人的食物,狼吞虎咽,有时又昏沉沉地躺在街边的沟渠之中,数日不起。 张呙、 谢贵听说朱棣病了,就前往探视。当时正值盛夏时节,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见燕王府内摆着一座火炉烈火熊熊,朱棣坐在旁边,身穿羊羔皮袄,还冻得瑟瑟发抖,连声呼冷。 两人与他交谈时,朱棣更是满口胡言,让人不知所以。张、 谢二人见状,相互对视了一下,就告辞了。
张呙和谢贵把这些情况暗暗地报告给了朝廷,建文帝有些相信,便不再成天琢磨着该怎样对付燕王了。 但朱棣的长史葛诚与张、 谢二人关系极好,告诉他们燕王是装疯,要小心在意,张、 谢二人还不大相信。
过了许久,燕王派一个叫邓庸的百户到朝廷去汇报一些事情,大臣齐泰便把他抓了起来,严加拷问。 邓庸熬不住酷刑,就把朱棣谋反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建文帝知道后大惊,便立即发符遣使,去逮捕燕王的官吏,并密令张、 谢二人设法围燕,再命原为朱棣亲信的北平都指挥张信设法逮捕朱棣。
张信犹豫不决,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万万不可,我听说燕王应当据有天下,王者不死,难道是你一人所能逮捕的吗?” 张信便不再想法逮捕朱棣,可朝廷的密旨又到了,催他行事,张信举棋不定,就来见朱棣,想看个究竟。
但朱棣托病不见,三请三辞,张信无奈,就便服前往,说有秘事求见,朱棣才召见了他。 进了燕王府,但见朱棣躺在床上,他就拜倒在床下。 朱棣以手指口,呵呵而言,不知所云。 张信便说:“殿下不必如此,有事尽可以告诉我。”
朱棣问道:“你说什么?” 张信说:“臣有心归附殿下,殿下却瞒着我,令臣不解。 我实话告诉你,朝廷密旨让我逮你入京。 如果你确实有病,我就把你逮送入京,皇上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如果你是无病装病,还要及早打算。”
朱棣听了此话,猛然起床下拜道:“恩公恩公! 生我一家,全仗足下。” 张信见朱棣果然是装病,大喜过望,便密与之商议。 朱棣又召来道衍、 王拱等人,一同谋划,觉得事不宜迟,可以起事了。于是,朱棣设计杀死了张呙、 谢贵两人,冲散了指挥使彭二的军马,安定了北平城,改用洪武三十二年年号,部署官吏,建制法令,公然造反了。 经过三年的反复苦战,朱棣终于打败了建文帝,登上皇位,并迁都北平,成为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皇帝。
6.能忍方可成大事
一个人在成就大事之前如果不能忍,将无法成就伟大的理想,如果勾践忍受不了百般耻辱而逞匹夫之勇,说不定只能一世为奴甚至性命难保,哪有后日的风光? 一个“忍” 字,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成就了千秋伟业。
凡能 “忍” 者,必能成大事,这是一种典型的成功性格。 为了自己的抱负、 事业,什么都能忍。 从一朝诸侯王到为人奴仆、 从锦衣玉食到粗茶淡饭,为人养马,给人尝便,都忍了,为的是日后的崛起。 正所谓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的忍使他成了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国王、 侍从、 霸主这三者的更替变化为勾践画出一条奇妙的命运轨迹。
勾践性格能忍,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最终也没有白忍,终于大仇得报。 其实,这本算不上什么报仇不报仇,诸侯国之间相互蚕食攻伐在春秋战国时是很正常的事,这里所要探究的是勾践能忍的性格,而最终凭此成就了复国大业。
勾践能忍,是分两个阶段的,一是在吴国为奴时。
吴越两国本为邻邦; 吴国趁越国王允常新逝世之际,发兵攻越结果大败而归,吴王阖闾受伤而亡。 这样两国就结下了仇怨,其实,这种仇怨的实质并非什么国恨家仇,实则是双方都想吞并对方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加国势而已。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为了替父报仇,他丝毫没有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经太湖杀向越国而来,越国一战即败,勾践走投无路,后来走伯嚭的门路达成了议和。
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来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 吴王夫差让勾践夫妇住到自己的父亲吴王阖闾的坟旁,为自己养马。 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那里生活了3年。 除了每天一身土,两手粪以外,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 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嘁嘁喳喳地讥笑:“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这实在是够能忍的了,由一国之君变成奴仆,忍了,到为人养马备受奴役,忍了,而他之所以会强忍着这所有的一切屈辱,为的就是日后的崛起。 勾践高明之处就在这里,面对一切屈辱,从容自若,因为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忍,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勾践不但性格能忍,而且还工于心计,他抓住了吴国君臣贪财好色的弱点,让留在国内的大夫文种不断地向吴王进贡一些珍禽异兽,瑰宝美女,同时还不断给伯嚭送些贿赂。 伯嚭得了越国的贿赂,不断地在吴王夫差面前为勾践说情,吴王夫差对勾践也产生了好感。勾践这一招的确厉害,他以忍来激励自我,同时还用计使吴王君臣纵情声色,荒废朝政。
后来有一个绝好的机会为勾践回国创造了条件。 吴王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在伯嚭的引导下,去探视吴王,正赶上吴王出恭,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 这件事在吴王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 或许是勾践真的懂得医道察言观色能看出吴王的病快好了; 或许是勾践有意恭维吴王; 或许是上天垂青勾践,总之,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勾践此时已彻底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见勾践真的顺从自己就把他放了。
勾践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忍辱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我们不排除勾践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国,就其这种行为的确让人自叹弗如。 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忍,是极其恭顺的忍。 因为勾践很明白,这种为人奴仆的生活可能是茫茫无期,也可能近在咫尺。 何也? 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吴王,只要吴王高兴,对自己所做的事满意,那么自己则有可能会提前获得自由,所以勾践极尽恭顺讨好吴王。 当然,勾践这里面有阴险的成分,这是人格的问题,我们自然不提倡,但勾践的忍却值得后人敬佩和慨叹!勾践的忍性的第二个阶段是回国后的忍。
这一时期勾践的忍是怀着极其强烈的报复心理的忍耐。 勾践的性格原来也是很残暴的,仅有一例就可以说明:当他刚刚继承王位时,吴王阖闾带兵来伐,兵临城下,他命人组成一群敢死队,皆袒胸露乳,手提利刃来到阵前,面对吴兵,切开胸腹,把肠胃等物尽皆取出。 勾践用这种办法吸引吴兵注意力,然后乘机杀出而取胜。这充分地暴露了勾践残暴的性格,以及他后来称霸成功后,杀功臣,无一不是残暴、 阴险的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