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居家自疗保健系列)
26251600000016

第16章 辨证论治,合理运用(5)

梳头疗法之所以被用于高血压治疗,是因为在反复梳头时,梳齿和头皮不断接触和摩擦,产生的电感应会刺激头皮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使神经得到舒展、松弛,从而缓解脑部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达到降压的目的。

同时,梳子也促进了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皮的营养及氧气供应得到改善,从而使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减缓头皮憔悴、分叉和早衰。从这方面讲,常梳头也可预防脱发。此外,梳头可以清除油腻和头皮屑,有利于头皮细胞的呼吸,因此可达到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思维和记忆能力,达到治疗神经衰弱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在梳头时,应当从额前梳起,朝后一直梳到枕部(后脑勺下)。像耙地一样,顺着头发平梳,贴紧头皮,着力适度,在2分钟之内梳大约100次,每天晨起梳200~300次,以头皮出现热涨麻感为宜。下午可再做一遍,临睡前不宜梳,以免大脑皮质过度兴奋,不易入眠。

取穴与施术

下面介绍两种通过梳头刺激穴位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

方法1

取穴:头部治疗区部分,神庭1区、百会1区、率谷2区、囟会2区。

施术:持梳呈45度角,梳齿深触神庭1区、百会1区、率谷2区、囟会2区,用厉梳法上下来回梳刮各3分钟,频率每分钟100次。

方法2

取穴:额中带、额顶带后1/3、额旁2带(左侧)、百会至风府、血压点(双)、太阳(双)、头临泣(双)、风池(双)。

施术:持梳呈90度角,厉梳百会至风府3分钟,发热为宜。

敷贴穴位,辅助治疗轻症患者

敷贴降压的原理

敷贴疗法是通过应用天然药物或泥、蜡等材料,在人体体表某一部位外敷或贴穴,通过肌肤吸收或借助对穴位、经络的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方法简便、适应广泛、安全有效,不仅能治疗所敷部位的病变,而且,可以通过经络达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额外功效。

但要指出的是,敷贴疗法虽然能治疗高血压,但药力较弱,只适合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对于重症患者,非本法所宜。此外,对于敷药部位皮肤有破损者和伴有其他重病的患者,也不宜采用敷贴疗法。敷贴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应用,能提高降压疗效。

敷贴疗法如何治疗高血压

敷贴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脐敷

取胆汁制吴茱萸500克、环戊噻嗪175克、醋制白矾100克、硫黄50克、朱砂50克、龙胆草提取物6克,混合研成极细粉末备用,每次用药粉200克左右,倒入肚脐内,敷盖棉球,外用胶布固定,每周1次。要指出的是,此方具有化痰、降火泻肝、镇静安神的作用,适宜高血压属肝热者,属虚者不宜使用。

或用葛根10克、夏枯草10克、黄柏10克、生山楂5克、将这些草药共研细末,每次10克填满神阙穴,用外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3天换药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

足敷

取吴茱萸10克、白菊花5克、白芥子5克、冰片1克研为细末,生大蒜5个捣烂,用食醋或生姜汁调成药糊,睡前敷贴双足心,用胶布固定,晨起除去,连用10天为1个疗程。此方的功能是:疏肝下气,引火下行。适合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

或取桃仁12克、杏仁12克、栀子3克、糯米14粒、胡椒7粒、全部捣烂、加一个鸡蛋的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于睡前敷于足心。

穴位敷

取明矾10克、莱菔子10克、草决明10克、泽泻10克、钩藤10克、川芎5克、共研细末,用食醋或生姜汁调成药糊,睡前敷足三里(双)、曲池(双)、中脘、关元等穴,用胶布固定,晨起除去,连用10天为1个疗程。

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注意局部消毒

敷药的局部皮肤应进行常规消毒,可用75%的酒精作局部擦拭,也可用其他消毒液洗净局部皮肤,然后敷药,以免发生感染。

注意辨证选药

外敷药也应根据病的证型来选择。

正确选穴敷药

在进行穴位敷贴时,所选穴位不宜过多,每穴的用药量宜小,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施用穴位为涌泉和神阙穴。要注意外敷药的干湿度,过湿容易使药糊外溢,过干又容易脱落。以药糊有一定黏性的状态为最佳。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若敷药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发痒潮红、小水泡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敷,对症处理。

磁穴辅疗,明显降压

磁穴疗法简称“磁疗”,是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或患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我国对磁石的认识非常久远,用于医疗也有悠久的历史。据载公元前239年,文献中就有“磁石招铁”的描述。在中医传统应用上,磁石的另一治疗方法是体现在外治方面,利用磁石与穴位相结合,后人则将此法称为“磁穴疗法”。

磁疗降压的原理

磁穴疗法是应用磁场代替毫针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它可以通过磁场作用于穴位来调节神经功能,使小动脉痉挛解除,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具体来说,就是人体血液内的钠、钾、铁、镁等顺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发生物理性变化,改变了电荷的排列方向,并可使红细胞发生旋转现象,从而降低了血流阻力。此外,磁力线通过人体组织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也可使血管扩张,血行流畅,循环改善。

临床实践表明,磁疗作为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手段,除了可以直接降低血压外,还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促进睡眠、减少降压药剂量和减轻药物副作用。

磁穴疗法的种类

磁穴疗法有很多种,以下三种是目前常用的。

以不同规格的磁片或磁珠敷贴穴位或耳穴。

用交流或脉动直流电通过带铁芯的线圈,将其所产生的交变电磁或脉动磁场敷压在穴位上。

将某种强度的磁片置于一个圆盘上,并用电动机带动圆盘运转,产生旋转磁场而作用于穴位。

因为磁场对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均能产生一定作用,因此可用于对多种疾病的治疗。资料显示,磁疗对一期高血压和二期高血压疗效较好。一般来说,贴敷法可以连续贴2~3天,休息1天后可以再贴,以4周为1个疗程。

要指出的是,强磁磁片最好不要靠近信用卡、手机、手表等物,以防消磁或磁化。

取穴与施术

以下是几种具体的磁穴疗法介绍。

方法1

主穴:曲池、内关、百会、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风池、太阳、太冲、神门。

施术:可用交变电磁法或旋磁法,每次选2~4穴,治疗20~30分钟,1日1次。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先采用磁性强度较低的磁片,并少选几个穴位,时间宜短,待观察无异常反应后再逐渐增加。

方法2

取穴:取三组耳穴,第1组神门、心,第2组肝阳、肾,第3组降压沟。

施术:耳穴磁珠敷贴治疗,第1周敷贴第1组穴位,以后每周轮换一组,1~3组循环敷贴。每周测量血压1~2次,直至血压降至正常或恢复到一定程度,再继续敷贴1个月以巩固疗效。若治疗9周后血压仍未能降至标准者,则应停止治疗。

方法3

目前市售磁疗降压手表对高血压病也有一定疗效。其优点是将磁片制成手表状,敷贴于手腕之内关、外关穴位,甚为简便,可以选用。

磁疗的注意事项

任何治疗方式都应该依据病情施治,磁疗也不例外。应用磁穴疗法治疗高血压,可采取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的方法。磁疗一般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在两天内复诊(副作用大部分在两天内出现)。

副作用一般有心慌、心悸、恶心、呕吐、暂时性呼吸困难、嗜睡、乏力、头晕、低热等。副作用轻微且耐受者,可继续治疗;若副作用严重,不能耐受,则应中止治疗。

患者如果平时白细胞数较低,在磁疗中应定期复查血象。

当磁片贴敷时间较长时,由于汗液浸渍,可使磁片生锈,因此在磁片和皮肤之间应放一层隔垫物,以免磁片或铁锈刺激皮肤。

另外,以下人群忌用磁穴疗法。

白细胞总数特别低的人;急性严重疾患,如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出血、脱水等;体质极度衰弱、高热者;皮肤破溃者;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磁疗后副作用明显者;孕妇。

沐浴温泉和日光,治疗早期高血压

温泉疗法是利用温泉水内服外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起始于远古时期。我国温泉资源非常丰富,仅以温泉来说,现已发现的达3000多处,其中有文献记载的就有972处之多。由于本疗法简便易行,有一定的防病治病和保健功效,一直很受欢迎。

降压原理

温泉水是一种来自地壳深层的地下水,它不同于地表水和一般的矿泉水。它有一定的地温,并含有特殊矿物质成分和气体。通过不同的洗浴方式以及饮用、蒸汽吸入、含漱和灌肠等方式,温泉水能治疗范围相当广的疾病。

温泉之所以能治病,主要在于泉水的化学成分、温热和泉水的特殊压力、浮力,它们综合作用于人体的表面和内脏,特别是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各地的温泉,由于所含的化学成分及水温的差异,所主治的疾病也不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氡泉、碳酸泉、硫化氢泉较为适宜。

此外,研究显示,经常沐浴日光,对于缓解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效果。

温泉浴

温泉水通过静水压、浮力及温泉水中液体微粒运动对皮肤的按摩等机械作用以及温热效应对皮肤、呼吸、心血管系统、胃肠功能及免疫机制带来有益的刺激,具体来说就是水中的阴阳离子、游离气体、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质不断地刺激体表及体内感受器官,改善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病调养的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通过温泉疗法,可以改善大脑皮质和心血管功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同时,温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使血压下降。另外,温泉浴还能调节患者情绪,消除疲劳,这对高血压患者也很有效。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温泉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数据显示,95%以上的一期高血压患者和70%的二期高血压患者通过温泉疗法均可使血压下降,并稳定在一定水平,浴后一般平均降低收缩压3.6千帕,舒张压2.4千帕。

温泉浴疗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仅选择常用的、简便易行、疗效较好的三种方法予以介绍。

全身浸浴

躺在浴盆内,放入泉水200升,水深不应超过乳头,水温37℃~39℃,在水中应静卧不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5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一般可连续2到3个疗程。

局部浸浴

又称高弗氏浴,分手浴和足浴两种。病人脱去衣服,将身体用毯子包好,坐在椅子上,将两手或两足浸入水温34℃~36℃的温泉水盆中,然后向盆中逐渐加入热泉水,10~15分钟后使浴温达到40℃~42℃,保持此温度6~8分钟,每日1次,15次为l个疗程。

淋浴

水温38℃~40℃,每次3~5分钟,10~15次为1个疗程。

温泉疗法注意事项

进行温泉疗法还有以下问题要注意:

高血压患者进行温泉疗法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浴后出现温泉反应,即头昏、疲劳、胸闷、脉搏加快或食欲不振等现象,一般是温泉疗法开始几天的正常反应,持续数天后,可自行消退,无须作额外处理。

两餐之间是入浴的最佳时间,空腹和饱腹时均不宜入浴。这是因为空腹饥饿状态入浴,容易引起虚脱、眩晕、恶心和胃频繁收缩,而刚进食后也不宜立即入浴,由于这时候血液流向体表,导致胃肠血液相对减少,容易引起胃肠消化不良。

一般来说,饭后两个小时是最佳的入浴时间,这时候胃内食物大部分已消化,也还没有饥饿感。

出浴的时候,动作不宜过猛,应缓慢坐起,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昏倒和跌伤。

浴后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这是由于人在沐浴过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汗水蒸发散热加快,此时如果室内温度太低,就会引起体温下降,导致感冒。因此,应该注意使室温保持在22℃~25℃,另外,及时擦干身上的汗水,穿上衣服也很重要。

浴后要喝点盐开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在温泉疗法的过程中,由于大量出汗,会导致钠离子、维生素B、维生素C大量丢失,因此应及时补充水分。

此外,要提醒的是,合并心脏病的高血压患者须小心进行温泉疗法。

日光浴

日光浴是一种通过沐浴日光来达到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日光浴之所以可以降低血压,是因为日光中的红外线和可见光的温热作用,可以使皮下组织的温度升高,从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对于早期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缓解高血压。

日光浴的时间

日光浴最好在早晨10:00之前日光温和时进行,行浴时应慢慢增大裸露的面积,循序渐进。一般而言,日光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每次沐浴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刚开始时可每次沐浴5分钟左右。

日光浴的地点

简单的日光浴可以在自家的阳台上进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到空气清新、靠近江边的野外草地或海边沙滩上进行。

进行日光浴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进行日光浴时应适时地改变体位,以使皮肤均匀地接受日光的照射。

饭前和饭后不宜接受日光浴,冬季进行日光浴应注意保暖。

进行日光浴时,应戴上墨镜,以保护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