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择时而食:儿童四季健康饮食全书
26251200000024

第24章 冬季饮食保健(5)

肛测法:患儿取侧卧位,将肛门温度计头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体温计长度的一半即可,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此法多在小儿及神志不清的时候采用,最好由医护人员执行。

口测法。将消毒过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测体温较可靠,如果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则不宜使用。

此外,在测量体温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如在测量前,要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甩表时不能触及硬物,否则,易破碎;如患儿刚刚进过食,不宜测量,须休息半小时才能测体温,以免造成测量结果偏差;直肠疾病或手术后、腹泻、心梗患儿不宜从直肠测温,热水坐浴后,须待30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小儿贫血食疗

小华自小体弱多病,到了冬季,小华总是比别的孩子怕冷,穿得厚厚的棉服,依然手脚冰凉。为此,小华的妈妈曾带着孩子去医院做过检查,医生说,孩子怕冷与贫血有关,建议服用一些治疗贫血的药物。

可是,小华的妈妈担心长期服用药物会对正在长身体的小华产生副作用。于是,医生又建议多给小华吃些补血的食物,比如大枣、猪肝、菠菜,用食补达到补血的目的,既安全又营养,小华的妈妈觉得这个方法很稳妥,于是,就变着花样地给孩子做着吃。

冬季来了,寒冷再度回到我们身边,因为天气寒冷,很多孩子都不喜欢过冬季,特别是一些贫血的孩子,比其他健康孩子更怕冷,无论穿多少衣服,都不觉得身体暖和。那么,什么是贫血,为什么孩子容易贫血呢?

所谓贫血,就是红细胞数减少,或者血红蛋白量减少。八九个月到2周岁左右的小儿贫血,多因食物中缺乏足够铁质,多见于从母体中没有获得足够铁量的早产儿,通常生后一直以母乳为主,如不吃蛋类和鱼,就会缺铁,造成贫血。

学龄儿童有的因为爱吃精白米,不喜欢吃鱼、蛋及绿叶蔬菜,使铁质不足也会引起贫血。再加上处在快速增长期,因生长快,运动量大,尤其是女孩月经来潮之后,都需要增加铁的摄入,如供给食物含铁量少,又未及时从补铁的药物中获取,就会发生贫血。

对于贫血,父母千万莫大意,婴幼儿处于生长最快时期,一旦出现贫血,肌体供氧能力差,使胃肠道黏膜细胞分泌和转运动能减退,就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重肌体营养不良。此外,贫血时婴幼儿脑部供氧不足,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这样,营养不良及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加重,就会对小儿体重及身高的正常发育构成不利影响。

贫血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补血的最安全、可靠的方法是食补,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小儿贫血的食疗方法。

脊肉粥

猪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盐、香油、胡椒粉各少许。

(1)先将猪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锅内用香油炒一下。

(2)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烂熟时,加入盐、胡椒粉调味,再煮沸即成。

此粥补益人体,小儿常食可防止发生贫血。

杏仁苹果豆腐羹

豆腐3块,杏仁24粒,苹果1个,冬菇4只,食盐、菜油、糖、味精各少许,淀粉适量。

(1)将豆腐切成小块,置水中泡一下捞出。冬菇洗净,切碎,搅成蓉,和豆腐煮至滚开,加上食盐、菜油、糖,用淀粉同菜油调成芡汁,制成豆腐羹。

(2)杏仁用温水泡一下,去皮;苹果洗净去皮切成粒,同搅成蓉。

(3)豆腐羹冷却后,加上杏仁、苹果糊、味精拌匀,即成杏仁苹果豆腐羹。

此羹富含蛋白质和铁质,可提高婴幼儿免疫力,防止贫血发生。

菠菜枸杞粥

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粟米100克,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1)将菠菜去杂,连根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码齐后将菠菜切成小碎段,盛入碗中备用。

(2)将粟米、枸杞子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粟米酥烂,调入菠菜小碎段,拌和均匀.

(3)加精盐、味精,再煮至沸,淋入香油,搅拌均匀即成。

滋养肝肾,补血健脾。对幼儿生长期及青少年贫血病人尤为适宜。

儿童贫血与饮食密切相关,因此,父母应该关注一些饮食常识,多给孩子吃一些补血的食物,这对预防贫血有一定的帮助。

蛋、奶对贫血者并非越多越好。

牛奶够营养,但含铁量低,人体吸收率只有10%。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蛋黄补铁好,但其铁的吸收率仅为3%,并非补铁佳品。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因此,蛋、奶对贫血者并非越多越好。

贫血患儿不宜吃菠菜。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菠菜含铁质、胡萝卜素极为丰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贫血患儿应吃多动物血液和动物肝脏。

因为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市场上出售的血豆腐,是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一种好食品。肝脏富含各种营养素,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食品。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且易被人体吸收。

贫血患儿不宜吃豆制品,其补铁效果不佳。

这是不正确的,每100克黄豆及黄豆粉中含铁11毫克,人体吸收率远较米、面中的铁吸收率高。

贫血患儿应多吃木耳、蘑菇、海带、紫菜。

木耳和蘑菇中铁的含量很高,尤其是木耳,是补血佳品。海带、紫菜等水产品也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食品。

贫血患儿不宜吃芝麻酱。

芝麻酱富含各种营养素,是一种极好的婴幼儿营养食品。每100克芝麻酱含铁58毫克,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脂肪。

过量喝茶,特别是浓茶会让人体内的铁流失,造成贫血。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大量饮用浓茶后,鞣酸与铁质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对铁的吸收。因此,儿童要限制饮茶量,淡品茶水。

缺铁性贫血就应立即补充铁剂。

即使确诊为缺铁性贫血,也不能立即补铁治疗。因为缺铁的原因很多,有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及丢失过多等。特别是慢性失血,可能为胃肠道恶性肿瘤,如果诊断不明,就盲目给予铁剂,其贫血症状可能会暂时改善,但会影响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贫血不可盲目补铁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受一些补血广告的误导,很多父母认为应该给孩子多补铁,补铁无害,多多益善。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体内铁负荷过重,即出现“补血”过多的现象。

一般没有导致缺铁的病因存在,正常人每日铁的排泄量约为1mg,但小儿因不断生长发育,每日所需铁量相对较多,一般出生后4月~3岁每天需约1mg/kg;早产儿每天需约2mg/kg。各年龄的孩子每天摄入总量不宜超过15mg。

如果过量补铁,就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出现多种脏器功能异常,最终发展为血色素沉着综合征。当人体内铁过量时,首先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呕吐、恶心、食欲下降、腹痛、便秘等,还常伴有头痛、头昏、出汗、心慌等,甚至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因此,父母切不可盲目给孩子补铁。

小儿盗汗的食疗

一到冬季,芬芬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出汗,有时连枕巾都会湿透,一觉醒来,好像孩子刚刚进行了一场大运动量的活动,大汗淋漓的。为什么孩子会出这么多汗呢?是不是晚上睡觉盖的太多了呢?于是,妈妈少给孩子盖了点,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于是,父母急忙将芬芬带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出汗多是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原来,芬芬的妈妈认为孩子增强体质就要补充营养,常给孩子吃鱼、肉,从而导致体内热量过多而常出汗。

芬芬的这种情况称之为盗汗,那么,什么是盗汗呢?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盗汗多属虚劳之症,尤以气阴虚者多见,多发生于1~6岁形体消瘦的儿童,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生病了才会出现盗汗的情况,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盗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盗汗的发生率很高,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求更迫切,但小儿脾胃功能还没有完善,便会产生对水谷精微需求量大、而脾胃功能未健全的矛盾,容易被饮食所伤。

加上有些父母一味让孩子吃多、吃好,片面追求高营养食品,或过于宠爱,任其进食生冷、甜腻、油炸及不消化食物,以致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及转运功能,日久食积于内,郁而化热,便出现了盗汗。一般生理性小儿盗汗及缺钙引起的盗汗,可用食疗方法纠正。

对于盗汗患儿,父母不但不能滥用补品,恰恰相反,应调整饮食,控制患儿的荤食、素食,让儿童多吃些蔬果,纠正孩子偏食的毛病,专吃鱼肉鸡类,爱吃巧克力,不吃青菜,这种饮食习惯易生内热,应避免。

小儿盗汗,除了生活上的注意和护理外,还需要通过食疗进行辅助治疗,下面就介绍几则食疗法给大家,以供参考。

泥鳅鱼汤

泥鳅鱼200~250克。

(1)用温水洗去黏液,去头尾、内脏,用适量菜油煎至黄色。

(2)然后加水适量,煮汤至半碗,再加盐适量,喝汤吃肉,每日一次,年龄小者分次服食。

本方治疗因营养不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钙、佝偻病等引起的盗汗,效果良好。

炸气鼓鸭子

鸭肉200克,鸡蛋150克,黄油25克,盐、胡椒粉、苏打粉、味精各1克,番茄沙司35克,小麦面粉、植物油、生菜各50克,胡萝卜、菠菜、菜花各65克,土豆100克。

(1)将胡萝卜洗净切条,菠菜、菜花洗净,再分别煮熟;土豆去皮洗净切成球状入油锅炸,做成炸土豆球备用。

(2)将鸭子剔出肉,切成长7厘米、宽1.5厘米的条,撒精盐和胡椒粉,腌渍入味。

(3)将鸡蛋磕开,将蛋清与蛋黄分放2个碗内。用筷子把蛋清朝相同方向抽打至起泡沫状。把蛋黄搅至黏稠,再把蛋清蛋黄倒在一起,加入面粉和小苏打,调匀,制成面糊。

(4)将煎盘内倒入油,烧到六成热,将鸭条均匀蘸上面糊放油内,炸至呈橘黄色时,滗出油,制成气鼓鸭。

(5)将土豆球码上长盘右上方,煮胡萝卜条、煮菠菜、菜花顺序码在盘边,将黄油浇在煮菜花上,镶上消毒洗净的生菜叶,气鼓鸭盛盘中间,番茄沙司装小碟内随菜一同上桌。

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治疗孩子盗汗很有成效。

猪心粥

粳米150克,猪心300克,大葱3克,姜2克,料酒5克,盐、味精各1克,猪油10克。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

(2)猪心洗净,对切成两半,再切成片,放入碗内,加入料酒、姜末、葱末拌腌。

(3)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放入,用旺火烧沸,加入猪油、猪心,搅拌几下,再改用小火熬煮。

(4)见粥将成时,下入盐、味精拌匀,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能够进行神经衰弱调理、失眠调理、补血调理、心悸调理以及自汗盗汗调理。

当归黄芪羊肉汤

羊肉200克,盐3克,当归6克,黄芪30克。

(1)将当归、黄芪洗净,羊肉洗净,切件。

(2)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或火煮沸后,文火煮三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随量饮用,羊肉佐餐。

补气血,预防盗汗。

民间有句老话:“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可见,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密切相关,儿童盗汗当然也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盗汗的儿童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些什么呢?

虚汗多的孩子应该多吃些山药。

因为山药能健脾补虚,清淡滋补,适宜虚汗多的孩子食用,可以给孩子做山药粥、山药汤。

盗汗的孩子一定要补,多吃些鱼虾。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盗汗并不等于出虚汗。的确,盗汗可见于体质虚弱的小儿,且以气阴两虚者为多,但是并非全都因虚而致。鱼虾吃多了,内热重,反而更容易让孩子出汗。

体虚盗汗的孩子应食用泥鳅。

泥鳅可以补气虚、暖脾胃、止虚汗,适合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体虚盗汗的孩子食用。

盗汗的孩子无需补充钙。

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出现盗汗,就是因为缺钙造成的,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

“盗汗”患儿养护三注意

“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有规律地生活,按时进食。

2.在饮食方面,如属血热、阴虚及阴虚火旺的患儿,不应食用辛辣动火的食物,切勿饮酒,应多食一些清热的新鲜蔬菜,将有助于汗腺的分泌功能得到恢复。

3.适当调节居住环境的温度、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

除此之外,常有盗汗的发生,应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因为盗汗常常是某种疾病的症状,盗汗是结核病、甲亢的常见症状,因此,治疗时应注意鉴别清楚及治疗原发病,避免误诊。当夜间出现盗汗时,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不可盲目服药,随意进补,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口干舌燥的冬季食疗法

冬季来了,但依然难以抵挡笨笨对玩的热情。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他也要到外面跑跑闹闹,回来的时候满头大汗,而且嘴巴都被风吹得干裂,有时还会渗出一点点血,哭闹着跟妈妈说,嘴巴好痛。

每次妈妈都会给笨笨抹上一点唇膏,但是笨笨很讨厌唇膏的怪怪味道,而且有时候不小心还会吃到嘴巴里,非常不舒服。要是被别的小朋友看见了,还会笑话他像个女孩子。见笨笨如此不愿意,妈妈就换了一个方法,通过食物来缓解口干的毛病,这让笨笨高兴了,因为他又可以吃到很多美食了。

冬季,气候干燥,孩子常会感到嘴唇干燥,有些孩子为了缓解嘴唇干燥,常常会用舌头舔上下嘴唇,让唾液湿润唇肤,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越舔越燥,口越干,疼痛难忍。这是因为唾液中有黏液素、蛋白质、淀粉酶等物质,舔在嘴唇上,风一吹,水分蒸发,就会使嘴唇更加干燥,而且舔嘴唇既不卫生,又不雅观。所以,父母要及时劝阻孩子,让他们不要用舌头舔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