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人表现为恐惧;有的人表现为强迫;有的人表现为焦虑;有的人表现为抑郁;有的人强迫、焦虑和抑郁都有。
就拿恐惧来说吧。有的恐惧广场;有的恐惧狭小巷;有的恐惧红色;有的恐惧黑色;有的恐惧人;有的恐惧动物;有的恐惧死亡;有的恐惧患艾滋病;有的恐惧结婚;有的恐惧离婚;有的恐惧上帝、佛陀、鬼神等外力;有的恐惧交通工具;有的恐惧地球的爆炸;有的恐惧猪肝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的恐惧一种声音;有的恐惧血。一般大学生会害怕自己成绩不好,有个大学生恐惧自己考高分,因为他恐有“高分低能”之嫌……
心理问题表现的多种多样,总是让求助者担心,我这种心理问题是不是唯一的?有没有人同我一样的情形被治愈的?我是不是同别人不一样?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治疗倾向性刚好吻合了人们的这种担心,有的心理咨询师说他适合做婚姻咨询;有的心理咨询师说他适合做亲子关系;还有一些心理咨询师说他适合做人际关系;有的心理咨询师专门做自信心训练。如果一个人遇到人际关系紧张、害怕贫穷、又没有自信心、婚姻关系又不好,他该如何是好?
心理问题的复杂性让我们很多人不可理解。有一个母亲先是对孩子不理解,觉得孩子不争气,后来到了某医院做了心理测评,知道问题有些严重后又非常着急,她心急如焚地对我说:“我的孩子是研究生毕业,各种大考小考都经历过,为什么这么一条小河沟,我的儿子就迈不过呢?”她儿子就因为别人说他现在住的房子质量不太好,容易造成坍塌而害怕自己会被砸死,刚开始就是害怕,后来出现失眠,进一步发展成恐惧。
心理问题复杂性的另一方面是很多问题我们尚不知道其发病的机理,许多心理疾病尚处在一种推测阶段。
就拿抑郁症来说吧,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因为大脑缺乏某种物质。是不是缺乏某种物质?到底缺乏什么物质呢?是什么原因造成大脑缺乏这种物质呢?我们并没有找到答案。
有一位医生、博士生,患抑郁症多年,吃了15年的抗抑郁药,几乎吃遍了所有的抗抑郁药效果都不好,他在最严重的时候想轻生,因为他被抑郁折磨得实在是太痛苦了。作为一个医生,抑郁严重的时候,他已经连看化验单的能力都没有了,别的医生看一眼就明白了,而他20多分钟还看不出结果。显然十多年来他没有找到治疗补偿他大脑所需要物质的药物。
同样很多人吃了多年的药都不敢停药,一停药病情就反复,在我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停药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愈合的呢?是不是说我们大脑缺乏某种物质,是因为我们内心对抗造成的呢?或者说我们仍然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理,从而补偿我们大脑所缺乏的某种物质呢?
统计学原理也让心理问题变得扑朔迷离。有些患心理障碍的人其父辈或祖辈有心理障碍,很多统计工作者就根据这种现象认定心理障碍有遗传性,其实他们并没有做遗传测试,他们所下的结论也只是一种推论,他们忽视了其他因素,如教育,成长环境等。
美国当代一位知名度非常高的心理大师维恩提出“基因是一个大谎言”,当然他的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学术上的争论。
到底心理疾病是不是遗传?是百分之百遗传还是部分遗传?以哪种方式遗传?是直接遗传还是隔代遗传?目前的科学水平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也许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心理学的多种分支也增加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有的从试验方面研究;有的从统计方向研究;有的从假设和推理方向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因为很少有人同时进行多种方向研究,这就造成了各种研究派别互不承认。
如医学上就认定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病,同一般心理问题有不同的病理,而有的心理学派则认为神经官能症同一般的心理问题属于同一病理现象,他们是发展过程的连续谱系。这种研究的不同方向让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让有心理障碍的人更是难于决定治疗方向。
有一个抑郁症求助者,他在同我联系的基础上,一会儿听医生说要吃药,一会儿听从美国回来的说我的方法比较科学。他这样反反复复进行了两个月,最终从华东某市来到我的咨询室寻求帮助。
心理问题除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外,心理问题的复杂性莫过于心理的内心感受。心理的内心感受最有迷惑的是感受的真实性,这种感受让人感觉到像真的一样。
死亡恐惧让人感觉到死亡就在眼前,他为此紧张得大汗淋漓;一个抑郁症患者,无论他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抑郁让他自责不已,他也可能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心情可以低落到万丈深渊;一个焦虑症患者,他心烦意乱,如坐针毡。一个极小的心理问题可能因心理感受而让其变得极为复杂,一个在国外的学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他可以因为别人没有给他回短信而整天焦虑不已,而且自己毫无对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上没有小问题。
没有心理障碍的人因为没有痛苦的内心体验,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他人的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同妻子关系非常融洽,但是有一天他突然睡在床上不想起床,而且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这让妻子非常生气,觉得他怎么变得如此没有责任心了呢?她发现这段时间丈夫还特别容易发怒,并且摔坏了她的手机。她决定要好好惩罚他,从此开始一连几天主动疏远他,连话都不同他说,有一次丈夫因为焦虑实在忍受不了,并且痛哭起来,妻子看到这个情景说:“你总算开始悔悟了,我就是要让你明白你错在哪里。”
心理感受的真实性往往让理智变得苍白无力,我在美国做了很多研究,我知道我的内心的恐惧来自我的内心感受,而非外部世界让我恐慌,但是当恐惧来的时候还是非常害怕。
有一次,我去了罗德岛州一个由韩国人组织的禅宗佛堂,我在那里打坐了两个小时,天快黑了,在我驱车回家的路上恐惧开始发作了,我的全身恐惧得发抖,在这之前我还做了一段时间的宣誓练习,但是在这种强烈的恐惧冲击面前,一切的理智显得那样无能。
从理智上说我知道我是安全的,但是内心的这种恐惧体验又让我非常害怕,可以说自己就是一只惊弓之鸟。
在美国留学的日子里,有一天晚上,我突然非常恐惧,好像整个地球要爆炸了,天也要塌下来了,人的整个身体和心理完全处于一种恐慌之中,接着就是身体在颤抖,在颤抖完之后就是恐惧后的余悸,在庆幸恐惧结束的同时又担心它会卷土重来。
每年有一些心理疾病患者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忍受长期的心理痛苦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张国荣、陈宝莲,韩国影星李恩珠以及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都选择了结束生命这种方式。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长期忍受这种煎熬,当人们满怀希望时,这种暂时的煎熬是可以忍受的,因为他们此时内心感受到的是希望,其他痛苦的感受暂时被搁置了。
如果他们认识到这种痛苦是不可逾越的并且长期关注这种痛苦时,他们的精神就会受到巨大的摧残并加剧他们内心的恐惧,当完全不能看到希望时,他们唯一的方式可能就是轻生。
当然心理治愈难度也让本已复杂的心理问题更加扑朔迷离,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神经症治疗时间长,治愈率在统计上又非常低,让很多人更是不知如何是好?一些大牌明星的轻生对人们的治疗信心也产生了很大的打击。
有一个抑郁症求助者,第一次寻求我的心理治疗时,她心理恐慌非常严重,不敢回家,家里两个人在宾馆里守候她,当时我同她说:“你可以找医生开一点药,让自己的惊恐得到控制,在服药的同时接受我的心理咨询治疗。”
她说她不想吃药,本着帮助她人的愿望出发,又恰逢春节前夕,我对她说:“我给你一个特别的春节礼物,这段时间我给你做一个密集的咨询。”
用了一个多星期,让她的恐慌得到控制,并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了春节。在随后的几个月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她总是希望症状立即消失,我同她讲抑郁治疗有一个过程。
有一天,她急急忙忙地给我打电话:“冯老师,我到底吃药还是不吃药?”我感到有些奇怪,她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怎么现在突然问这样的问题呢?
原来她又找了另一位医生,医生说:“你这是间歇性的焦虑症,赶快吃药吧!”听了这话,她心理增加了负担,才急急忙忙地给我打电话。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实在不好回答她的问题,特别像我们这样从美国回来的更知道哪些是我们应该说的,哪些是我们不能说的,因为在美国咨询师同医生是有严格界定的,医生管看病吃药,心理咨询师解决心理问题。
但是对这位女士,我对她的情况实在太了解了,我不希望她走更多的弯路,让她本已复杂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于是我委婉地对她说:“吃药的问题,你去问一个你们家熟悉的医生,最好是口碑比较好的。”
碰巧的是,她最后找到了一位中央电视台记者,这位记者以前也有心理问题,他讲了治疗的体会,听了这些话,她才踏实地坚持改变心理并最终彻底走出来。
选择治疗方法也无疑增加了心理问题的复杂程度。选择治疗方法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心理问题就不同了,求助者在选择某种心理治疗失败后,会打击求助者的治疗信心。一般来说,求助者随着治疗方法不断被试用而内心体验无效的话,求助者求助愿望会减弱,甚至出现悲观和绝望。
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药物见效比较快,能比较快地稳定病情,但是药物也存在弊端:
一是疾病很难得到根治,有的人服药多年,一停药就造成病情反复,这就导致很多人长期依赖药物,有的甚至是终身服药,某青年报做了一个药物疗效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是靠药物的治愈率不到10%;
二是药物的副作用大,没有吃过的人感受不出来,有的人一经服药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或减少达几十斤;有的药物让人心跳加快;有的药物让人便秘等等;此外这类药物很多还是成瘾性的。
对药物的正确认识是,需要药物治疗的时候就用药,不需要的时候绝对不要用药。
当这个人已经出现惊恐或心情低落得不能控制时,转治到医院是有必要的。从辩证的角度来讲,药物的成瘾性也是相对的,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副作用也随着医药研究水平发展而不断减小,所以该用药的时候吃一点药也无妨。
很多的心理医生出于保守起见,求助者一来,就是开药,有的人根本不需要吃药,但是一到了医院,就会开很多药给求助者,这是对求助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江苏徐州医学院的一位教授给学生作了一场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这位教授语重心长地对即将成为医生的同学们讲,心理健康最好靠心理调节,而不是靠药物。
这位教授在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多年,这既是他工作的体会,也是对求助者负责。
对这位教授的话我深有体会,我曾经在美国吃过氯丙咪嗪,这个药对我当时抗焦虑和恐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因为保险的原因,当我只剩下六颗氯丙咪嗪(每天服一颗),而我知道我还有20多天才能得到处方药的时候,此时的恐慌和焦虑已经不是原来的每天一颗可以制服的。
但是奇怪的是,当我带着豁出去的心态的时候(当时想,大不了打911急救电话,不就是住院吗,在福利如此好的国家还能不让我吃药。)我不吃药也就坚持过来了,这说明药物作用是相对的,“心病还靠心药医”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治疗的优点是治愈比较彻底,治愈后不易复发。但是心理治疗对咨询师的要求特别高,不是说文凭要求高,而是心理咨询的手段要求高。
美国虽然说咨询师的文凭很高,但是真正能解决别人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师也不到从业人数的10%,所以我们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中国留学生,在接受美国心理咨询师的多次咨询后,同我一样都是失望而归。
我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我国现在每年培养的心理咨询师达万人以上,但是从业的不超过5%,主要原因是其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心理的原理,很多人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已很茫然,面对别人的心理问题则是可想而知了。很多人之所以盲目地用几千元去学习心理咨询,主要是受到心理咨询培训的宣传误导,如“21世纪的金领职业”,“新世纪的十大热门职业之一”等等。
我的一个朋友他自己尚有很强的焦虑,他征询我的意见看他能不能从事心理咨询这个职业,我委婉地对他说:“如果你现在每天比较开心,你做咨询也会很开心;如果你现在不开心,你做了金领,赚了钱也未必会开心。”
心理问题是极其精细而微妙的,世界上所揭示的心理理念都是很科学的,从精神分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冲击疗法等等,这些疗法仅仅是工具,作为心理咨询师,首先要知道它用在什么时候,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什么反应,面对反应如何有效地调节,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驾驭心理咨询工作。
由于心理咨询的这种特殊要求,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咨询同文凭没有关系,心理咨询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的求助者会有这样的看法,心理咨询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是简单地同我们聊聊,这就是心理咨询的现状。
心理咨询就像游泳一样,不会游泳的人要成为一名游泳教练,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肯定要比会游泳的人多得多,当然会游泳的人最有可能成为一名游泳教练。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好的心理大师都曾有严重心理创伤或者曾经患有心理疾病,如弗洛伊德曾经是一名神经质患者,森田也是曾经患有神经症。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咨询了一对母女,母女关系不和。咨询师在听取了母女的情况后断言,女儿的问题主要是母亲造成的。此时的女儿已经是30岁的人了,听到这里,这位女士越想越生气,觉得她的母亲害了她,让她一辈子都很抑郁。抑郁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在不断加重,原因是仇恨加重了。
面对如此复杂的心理问题,它们有没有一个共性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