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荣格心理术
26230800000039

第39章 虐待动物的人是因为性格有缺陷吗

在荣格早期对别人进行的性格分析中,有这样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荣格正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当听到敲门声后,他站起身打开房门,只见一个年纪在35岁上下的妇女面带焦虑之情开口说道:“荣格先生,我真的很苦恼,能帮帮我吗?”荣格让她坐下来后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这个妇女有一个7岁大的孩子,在孩子5岁时,妇女由于忍受不了丈夫长期以来对她实施的家庭暴力,选择了离婚。离婚后,她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由于妇女十分喜欢猫,于是便将波斯猫养在家中。一天,她从外面回到家后,眼前的一幕让她倍感意外:7岁大的孩子正在用剪刀按住波斯猫为其剪发,被剪到皮毛的波斯猫疼得乱叫,可孩子的脸上反而露出了可怕的笑容。还有一次,她发现孩子将猫扔到马桶里,用水泼它的同时还发出狰狞的笑声。对此,这名妇女感到非常生气,便教训了孩子。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并没有因为被打而停止虐待波斯猫的行为,反而虐待的次数越来越多。

听完这名妇女的述说后,荣格判断这个孩子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认为,孩子虐待波斯猫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缺少必要的关爱,或者说与其成长的环境有关。据这名妇女说,她经常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这样一来,当孩子在家庭不和睦、母亲被父亲殴打的环境中生长时,就会终日处于惊恐之中,并形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而随着父母的离婚,孩子内心更是缺少了安全感,此时他内心的精神压力也让其无法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事情,从而最终演变成为压力下的情绪爆发。

其实,孩子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情绪的转移作用”。人们或许听过这样一个关于情绪转移的故事:美国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受到领导批评后心里非常不舒服,但又无法和领导争辩,于是回到家后将气撒到了妻子身上。受了无名之气的妻子非常恼火,但她内心的怒火又无法向丈夫发泄,于是便将在一旁看电视的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受了莫名训斥的孩子感觉委屈可又无处诉说,于是踢了身边的小狗几脚。小狗不明白主人为何要踢它,被赶出家门后它跑到街上,见一个穿着皮鞋的人向自己走来,于是它冲向前咬了这个人一口后便跑开了,而这个被小狗咬伤的人竟然是小职员的领导。在这个情绪转移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会由于受外界或自身的影响而让情绪发生转移,虽然在情绪转移过程中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对别人是不公平的,但就是由于缺少处置情绪的能力,才会伤及无辜。

而妇女的孩子虐待波斯猫说明了她的孩子早年曾受过一定的心理创伤。比如看到父亲殴打母亲,内心充满愤怒却又难以释放,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无意识地通过虐待波斯猫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

经过以上分析后,荣格平静地对这名妇女说道:“你的孩子虐待波斯猫实际上是他的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你的孩子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以及发泄内心不满的一种方式。人类本来就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只不过这种本能通常是处于隐藏状态中的,但如果他们遭遇到挫折或者心理压力后,这种隐藏的本能就会被瞬间激发出来,从而做出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予以有力还击时,他就会寻找一个可以发泄的对象。显然,波斯猫成为他发泄的替罪羊。”

为了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荣格建议这名妇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找出让孩子产生虐待行为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出哪些压力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不适,然后根据孩子出现的具体情况去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虐待波斯猫的问题。

(2)不停地向孩子加强爱心教育。出现虐待小动物的行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说明孩子缺少爱心。因此,要对孩子讲述小动物对人类的有益之处,引导孩子主动爱护它们,并对其充满同情心。如此一来,孩子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可以大大减少。

(3)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荣格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要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也同样重要。例如,可以多和孩子沟通,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并对其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让他们成长在被关爱的环境中。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避免出现性格畸形的情况。

(4)必要时要采用奖惩手段。荣格指出,在适当的时候对那些虐待动物成“癖”的孩子要给予一定的批评,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些孩子虐待小动物,是想借用以强凌弱的方式来显示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对此父母应该从严教育。而在惩罚时也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受惩罚,这样一来,当他们想要再次实施虐待时,就会想到上次的教训,以致放弃虐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