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由鲜牛奶或羊奶加工制成,它含有能满足儿童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特别是含有大量的钙质,蛋白质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
而麦乳精是用麦芽糖、乳制品、麦精、蔗糖、可可等原料加工制成的,它的蛋白质含量仅是奶粉的1/3,而且,这些蛋白质中,约有25%是来自可可粉和麦精。植物蛋白质的生理效价比动物蛋白质的生理效价低。
另外,麦乳精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含量比例不适宜婴儿饮用。一般说来,1周岁儿童对这三者的比例要求是1∶0.83∶3.55,而麦乳精中这三者的比例却是1∶2.7∶9。这种高糖、高脂肪食物,除了能增加点热量外,不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对婴儿的生长发育不利。
因此,不能用麦乳精代替奶粉喂养婴儿,以免婴儿发生营养不良。
新生儿配奶粉不宜太浓
新生儿出世后,母乳还没有分泌或母乳不足,可用全脂牛(羊)奶粉喂哺,但配制不宜太浓。
目前,全脂奶粉或强化奶粉均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如稀释不适当,可使钠摄入量增高,给血管增加负担,使血压上升,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抽风、昏迷等危险症状。
强化奶粉还补充了加工制作中损失的维生素与牛奶中容易缺少的元素,更应加以稀释,才能适用于新生儿。
另外,奶粉中的蛋白质,虽经过高温凝固,相对较牛奶中的蛋白质好消化,但新生儿的消化能力差,奶粉如过浓,仍不好消化,故必须稀释才可代替母乳。
将奶粉按重量以1∶8,按容量为1∶4的比例稀释,则得到的为全奶成分。按重量较为精确,按容量“虚”与“实”差别悬殊,不好掌握。
调制的具体方法是:将所需奶粉放入锅内,把计划好所需水的一小部分先倒入,调成糊状,再倒入全部的水,搅匀,即为所需全奶。
然后根据新生儿周龄,适当加水稀释(生后1周加水1/2,2周为1/3,3周为1/4)。煮沸消毒后,加入5%~8%的糖,待温度适宜即可喂哺。
喂婴儿不宜用牛奶加米汤
目前,很多家长在牛奶中掺些米汤、米糊或糕干粉给孩子吃,其实,这种吃法是不对的。
实验证明,将牛奶与米汤混合后,分别置于各种温度下,结果维生素A损失的程度很惊人。
食品学记载,维生素A不宜与淀粉混合。孩子如果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体弱多病。因此,喂养孩子时,最好把牛奶、奶粉与米汤或糕干粉分开来吃。
喂婴儿不宜用牛奶加果汁、巧克力
有的家长喂婴幼儿牛奶后,再给吃点果子露、橘汁之类的酸性饮料,这对小儿营养的摄取是有害的。因为酸性饮料容易把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成凝块状,极不利于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橘子汁的饮用要注意与喝牛奶间隔一段时间,一般应在喝牛奶1小时后为宜。
有的家长怕孩子营养不够,常常在牛奶中放些溶化的巧克力或吃奶后再给孩子巧克力吃,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之后,可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溶于水,如果长期食用,容易使孩子的头发干燥而没有光泽,此外还经常腹泻,并出现缺钙和发育缓慢的现象。
不宜用牛奶煮奶糕喂养婴儿
牛奶和奶糕都是较好的婴儿食品。但是将两者混合后煮成糊状食物喂养新生儿,是不利于婴儿健康的。
实践说明,如将两者同时煮,因牛奶煮沸温度是90℃,为保证奶糕也能煮熟,势必要延长牛奶的煮沸时间,这样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长期用它来喂养婴儿,会造成婴儿的营养不良。
同时新生儿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又缺乏淀粉酶,对奶糕中的淀粉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所以,不宜用牛奶煮奶糕来喂养婴儿。
忌用炼乳作为婴儿的主食
炼乳是用鲜牛奶经加热浓缩,使水分蒸发制成的。一般炼乳的体积只是原牛奶的一半,如加一倍的水,又可变成牛奶。
炼乳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40%的糖,含糖量大大高于小儿身体的需要量。如把甜炼乳加1倍水稀释,其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牛奶一样,适合小儿食用,但甜度太大难以入口,必须再加4倍的水,把含糖量稀释到10%以下。
这样,炼乳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却只有2%以下,远远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因此,长期用炼乳哺育婴儿,会使婴儿营养不良、贫血、水肿、抵抗力降低,易患各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所以,不宜用炼乳作婴儿的主食,应以牛奶作为婴儿的主食。
吃奶的婴儿忌缺水
有的父母认为,吃奶的小儿无须喝水,这是错误的。
年龄越小,体内水分比例越高,婴儿期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求量相对也较多。母乳和牛奶中虽有大量水分,但远远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缺水时孩子往往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哭闹,睡眠不足,严重时可引起惊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吃母乳或牛奶的婴儿都应补充水。
一般情况下,婴儿每天的饮水量大约是每千克体重120~150毫升,应去除喂奶的量,余量一般在一日中每两顿奶之间补充水分。可给婴儿喝白开水、水果汁、蔬菜汁等,夏季可适当增加喂水次数。
新生儿患肺炎的喂养禁忌
忌营养缺乏。
当新生儿患肺炎后,多出现拒乳、拒食现象,因此,要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及蛋白质等,如果患儿极度虚弱,还要给予增强小儿肌体抵抗力的物质,如输些血浆等,以利于肌体所需。
忌水分摄入不足。
病后患儿因发热而容易造成脱水,不能单靠静脉补液。因此,要注意多给患儿喂水,以弥补肌体脱失的水分。
忌溢乳。
由于患儿容易出现呛奶、溢奶现象,所以要控制吃奶速度,不要采取平卧位喂奶,防止呛奶或吸入气管。同时,喂奶不要过饱,喂奶后不要过度摇晃患儿,否则会发生溢乳。
新生儿腹泻喂养四不宜
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应不食牛奶。
牛奶过敏的急性反应,是吃奶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出现荨麻疹,口腔黏膜水肿,严重者喷射状呕吐和腹泻,可导致脱水,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牛奶过敏的慢性反应是引起结肠炎、顽固性腹泻、有黏液便及血便,也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可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对牛奶过敏而引起腹泻的小儿,要禁食牛奶。
喂奶不宜过量。
腹泻的新生儿应调整喂奶时间及喂奶量,以便减轻小儿的胃肠负担。对于严重腹泻的小儿,可适当禁食,一般为6~12小时,然后再少量授乳,慢慢加量,或暂时改喂乳酸奶、脱脂奶等。
不宜使用不洁器物。
人工喂养的婴儿,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讲究卫生。对患儿的饮食器具、各种用品都要严格消毒,保证食物新鲜卫生,否则不利于患儿康复。
乳母饮食忌不良。
乳母的饮食直接关系到乳汁的质量。母亲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品后再行哺乳,容易造成婴儿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因此,母亲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影响患儿。
婴儿忌夏季断奶
婴儿由吃母乳或牛奶过渡到断奶,这意味着婴儿的胃肠道要容纳许多还不适应的食物,即要向原来只靠奶汁喂养的婴儿提供各种半固体食品,并逐渐增加食品的硬度、数量及种类,使婴儿达到能吃固态食品的能力。
婴儿要适应这种变化,除了他自身健康、强壮,具备良好的消化能力外,外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如气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春天和秋天是断奶的最好季节,婴儿容易适应因断奶带来的变化,不会因吃新的食物而造成消化不良。而在夏天,特别是七八月份,天气炎热,人的食欲一般都下降,如果这时断奶,让孩子改吃其他食品,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也容易发生腹泻等,从而影响孩子健康。
因此不要在夏季断奶,可适当延长一两个月,等天气凉爽了再断奶为宜。
不宜过迟给婴儿断奶
断奶时间可在婴儿长到10个月时进行,最晚1周岁左右就应断奶。否则,由于婴儿月龄较大,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会不断增加,单纯依靠母乳就不能满足要求,势必妨碍婴儿的生长发育。
断奶最好选择气候适宜的季节,避免在夏季炎热和冬季寒冷时断奶,可以稍稍推迟一两个月,以春秋季节断奶为宜。因为夏季断奶,婴儿易得肠胃病,严冬断奶,婴儿易着凉。另外,在宝宝生病期间不能断奶,因为断母乳,改吃牛奶和辅食后,宝宝的消化功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此时宝宝的抵抗力有可能略有下降。
给婴儿断奶应该逐步进行,可以一天或数天之内减少一次母乳喂养用奶瓶、奶杯或小勺代替乳头,逐渐增加副食,逐渐减少哺乳量,慢慢地过渡到新的喂饮方式。不可采取强硬的方法,以免造成婴儿心理上的痛苦和恐惧。若突然改变婴儿的饮食习惯,肠胃不能适应,对婴儿健康有害。
忌强行给孩子断奶
给孩子断奶要慢慢来,让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从4~6个月开始就要添加辅食,逐渐使辅食变为主食。开始每天先少喂一次奶,用其他食品来补充,在以后的几周内慢慢减少喂奶次数.逐渐增加辅食,最后停止夜间喂奶,以至最后完全断奶。
有的父母给婴儿强行快速断奶,结果婴儿哭闹不停,很容易上火。吃不好,睡不好,影响健康。
也有的平时不为小儿断奶做准备,要断奶就往奶头上抹辣椒水或红药水,以此吓唬孩子。这种突然断奶的办法不好,它会使小儿感到不愉快,影响情绪,容易引起疾病,也有的会因为不适应其他食物,造成营养不良。
在目前有一种新观点,称为自然断奶,即不断诱导孩子吃其他食物,而且还允许小儿吃奶,逐步使婴儿自己停止吃奶。
忌不给4个月以上吃奶婴儿添加辅食
4个月以后的婴儿不再安于只吃乳类,喜欢品尝各种味道,这是对除了奶以外的其他食品的敏感期,此时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接受其他食物的能力,及时地加辅食能养成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
加辅食的原则是先要综合考虑宝宝的身体状况、消化能力和对营养的需求,再决定何时加、怎样加和加什么。
从少到多。这样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添加蛋黄,宜从1/4开始,5~7天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增加到1/3~1/2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
由稀到稠。如从乳类开始到稀粥,再增加到软饭。
由细到粗。如从菜汤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喂碎菜。
由一种到多种。初期一次只喂一种新食物,待婴儿习惯后,再加另一种,不能同时添加几种。
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另外,不宜在两次哺乳之间喂食辅食,否则增加了饮食次数。由于婴儿在饥饿时较容易接受新食物,在刚开始加辅食时,可以先喂辅食后喂奶,待婴儿习惯了辅食之后,再先喂奶后加辅食,以保证其营养的需要。
6个月时,两次辅食可以代替两次哺乳。加喂辅食的同时要留意婴儿的大便及皮肤有无异常,例如腹泻、呕吐,皮肤是否出疹子或潮红等,如有不良反应可酌情减少或暂停辅食的添加。
婴儿食物不宜过咸
食盐,化学名为氯化钠。婴儿肾脏发育还不成熟,排钠能力非常弱,如果婴儿食物过咸,必然会摄入过多的钠。食盐过多会损伤肾脏,使体内钠离子增多,会造成钾离子随尿排出过多,从而引起婴儿心脏肌肉衰弱。
另外,婴儿时期食盐过多,会为其以后罹患高血压造成隐患。因此,婴儿不宜食用太咸的食物。
婴儿饮食不宜过甜
有些年轻的父母在给婴儿冲泡奶粉时,喜欢把奶粉冲得很浓,而且将大量的白糖也加进奶粉中,让奶甜甜的,认为这样适合孩子的口味,营养成分也高。其实,过浓过甜的奶汁不但对婴儿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
奶粉冲得过浓,容易引起婴儿脑部缺血、抽筋及昏迷,脑部缺血严重者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此外,奶粉中放糖多,还会影响婴儿对奶粉中钙质的吸收,而钙质是促进婴儿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成分。所以,婴儿不宜饮用过浓过甜的奶粉。
忌给婴儿吃固体食物方法不当
给婴儿吃固体食物和果汁不宜过急,应该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其步骤是每次只给予一种食物。
以新鲜的香蕉作为开始添加的固体食物是很理想的,因它柔软、味甜,似乎大部分婴儿都喜欢。蛋黄虽然富含蛋白质,但最初要小心试吃,因它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如果婴儿试用了新食物之后,发生皮疹、哮喘或排便习惯的改变,一星期内应避免再喂这种食物。如果再试食时,反应再度发生,那么婴儿就是对这种食物过敏,至少在6个月内不能再喂这种食物。等将来婴儿的消化道更成熟时,可以再行试试。
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已经开始给你的宝宝喂固体食物,因为他只吃几种极少量的固体食物,所以不可能单从此等食物中获得完整均衡的营养。
因此你最好继续以母乳或营养均衡的婴儿奶粉来喂你的婴儿。因为母乳或营养均衡的婴儿奶粉才能提供婴儿健康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母乳或营养均衡的奶粉是你的婴儿在第一年内所吃有限的固体食物的理想辅助品。
婴儿不宜早食半固体和固体食物
乳汁、豆浆、果汁、鸡汤等称为流质食物,稀粥、米糊、乳儿糕等称为半固体食物,软饭、面条、肉、蔬菜等称固体食物。
1~4个月大的婴儿,消化系统的功能还未发育完善,不能过早地添加半固体和固体食物,过早添加这些食物有以下危害。
婴儿消化道不能适应添加的食物,往往引起消化不良。
添加的食物易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婴儿肠道抵抗力又差,很容易导致感染性腹泻。
婴儿喂了半固体和固体食物后,会减少对母亲乳房的吸吮次数,减弱母亲体内的泌乳反射,使乳汁分泌量减少。
婴儿忌多食味精
通常来讲,成人适量食味精是有益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以内的婴儿(以母乳为主食),如果母乳内含有过量的味精,就会使谷氨酸钠进入婴儿体内。
谷氨酸钠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它能同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不能被肌体吸收的谷氨酸锌,随尿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婴儿体内锌缺乏,出现味觉变差、智力减退、厌食、生长发育迟缓及性晚熟等。
科学家告诫,分娩3个月内的母亲及婴幼儿所食的菜肴内不宜放过多的味精,最好不放味精。提高婴儿的食欲,应从辅食多样化着手,做到菜肴色、味、香俱全。
婴幼儿不宜只吃素食
一些家长害怕婴幼儿肥胖,便从小只让其吃素食,不吃或很少吃荤。
一些哺乳的母亲希望保持自己原来的体型,也只吃素食。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对孩子生长发育不利。
各种荤食都含有维生素B12,是制造血红细胞的必需原料,若只让婴幼儿吃素食,或者哺乳期的母亲只吃素食,就会使婴幼儿缺乏维生素引起营养不良症,婴幼儿就会长得较为矮小,体重较轻。
所以,对婴幼儿及给婴幼儿哺乳的母亲来说,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最好。
婴幼儿忌多吃动物油
婴幼儿长期食用过量的动物脂肪,会影响钙的吸收,并可造成成年后血脂与血中胆固醇不正常,导致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