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觉意识能和潜意识相提并论。
——作者
1、主题一句话对人格类型的认知经历着由粗略到细致、由生活化到科学化认知定位的过程。
【A型者比B型者做得更多,但报告的疲劳程度要小于B型的人。在另一个研究中,当A型者突然受到电击或大的声音惊吓时,他们总是否认自己遇到了麻烦。(Pittner&Housten,1980;Weidner&Matthews,1978)同样的,A型的成年女性比B型的成年女性更少抱怨由于月经带来的身体不适。(Matthews&Carra,1982)为什么A型者拒绝承认疲劳或其他困难?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在追寻高成就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应付困难。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A型者特别不喜欢承认自己对某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失去控制。】
——人格科学事实上,A型比B型可能客观付出更多,但心态使他们恢复得更快,是心因性的心理动力作用,而不仅仅在于否认,更不是刻意地否认,是心理较强的控制感或支配感效应。“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这句话是社会人对自我行为事实的总结,比试验更具有客观说服力。可以这样确定,所谓的A型就是控制型或支配型为主导的人格维度系统,B型就是接纳型或者被动型为主导的人格维度系统。
最有意义的是,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人对自我认知的进步,反省的客观存在,个体生存需要支持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支持),这一切都在促使个体的人格向着更适宜自我生存的方向发展,更多的人格调适性发展事实存在,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再以属于甲或乙、A或B来简单定位区分认知,只能将个体具备的人格因素确认归类,进一步将核心和主导人格维度作为个体人格的标志。2、主题一句话集体无意识是群体人格的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素材,而且每一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根据荣格的说法,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物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集体无意识由初始意象(prlmorctialimages)组成。荣格将这些意象描述为以特定方式对外界进行反应的潜在性(可能性)。新生儿很快就能对他的妈妈做出反应,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都保留了妈妈的形象。同样的,我们对黑暗和神的反应,也是因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无意识的意象。荣格把这些意象统称为原始意象(archetypes)。荣格描述过许多原始意象,其中有很多是母亲、父亲、智慧老人、太阳、月亮、英雄、神和死亡。原始意象的数量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荣格认为,“有多少种生活情境,就有多少原始意象。”】
——人格科学人类普遍存在的潜意识行为就是所谓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体现了机能信息的遗传性,而并非确切行为的遗传。如刚出生的小鸭子会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做是自己的“亲人”,即使是大灰狼。这不是遗传了母亲的“意向”,而是遗传了寻求“母爱”的机能,这才是遗传的根本,即遗传的是行为的可能,行为的可能在于遗传获取的基本行为机制结构,在“当前”环境下刺激“再生”的机能表现——每一次再生都是一次变异。
3、主题一句话“三岁看老”体现出人格模式变迁的延续性,包括归因的模式。当我们面对未来还处于相对无知的状态下,每个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潜在价值,眼前的一切不代表未来。
【像其他人格变量一样,解释方式在时间上是比较稳定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对消极的生活事件的解释方式上有一种特别令人难忘的稳定性。(Burns&Seligman,1989)研究者比较了老年被试用于解释为什么不幸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归因和他们年轻时在信和日记中对类似事件的归因。结果发现,老年时做出的归因类型和在平均52年以前做出的归因类型之间的相关是0.54。】
——人格科学这项研究从另一侧面说明,认知模式、决策行为模式在发展的关键期形成作用或早期发展影响效能如此深远。但也并不是说,关键期对个体人格模式的构建是一成不变的,人格模式还是会在自主能动的作用下,环境施加刺激的作用下,向更有利于自我生存发展的趋势调整变化,认知的水平、行为的结果反馈,会不断地矫正关键期获得的人格各维模式。
任何心理行为模式的表现,或者说人格维度的各样特征,之所以成为模式和特征,与其关键期的发展获得密不可分。所谓“三岁看老”,及其他类似的说法,即从一个人童年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完全成型的人格模式,可以推测出一个人未来心理行为表现的特征。当然,不是说完全一样,而是有很多相似。有这样普遍的“认知”结论,一方面和“周围人的刻板心理、研究者期待心理”对号入座认知方式相关,更和一个人人格发展、模式变化的延续性分不开。
遗传性的当前改造变化是很微弱的,童年形成的模式如认知归因模式具有延续性,如果有所变化,也是环境施加的刺激和自主为了更好地实现从环境中获得最大利益所做的调整带来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前后发展相连通的,人格发展模式的变化也不例外。如果人格特征变化差异很大,则是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自我发展获得的良好调整能力共同作用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进化的存在,才有当前这一代生存的延续性价值。
客观地说,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价值就是在当前生存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不断地发展人类自主的能力,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人类生存的状态,一代就是进化的一小步——从这方面来说,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着难以评估的潜在价值。我们不排除你眼前的一个乞丐,他的子孙会统治未来的地球;也不排除眼前辉煌的那个人,他的子孙不会成为可怜的乞丐。
人类早已总结类似的“发现”,所谓“富不过三代”等等说法。
4、主题一句话归因的特征代
表认知发展的水平,完全归因于外或者总是归因于内都是主观极端性的表达,脱离客观实际,必然导致谬误:谬误的认知、谬误的情感、谬误的行为和谬误的存在。
【首先,我们可以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你可以把你的不能控制归因于某些个人因素,诸如能力差、动机低;或者归因于外部原因,如考试不公平。内部归因越多,你越可以体验到“习得性无助”。第二,归因可以分为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
——人格科学对事情成败的归因通常有两种倾向,所谓的内因和外因则是“对自我控制力”
和“对外界顺从性”的一个方面的体现。
所谓的内部归因指归因于自我的作用,自我的控制力作用于生存活动导致事情成败的效能判断,外部归因指归因于生存环境的制约作用,外部的力量对生存活动成败作用效能的判断;归因于外,体现出个体的顺从性,归因于内,体现出个体的控制感。
如果屡屡失败,归因总是指向自我控制的效能(否定自我作用力),控制感会逐渐丧失,也就是无力感的获得;如果屡屡成功,也总是归因于自我控制的效能,控制感会逐渐强大,甚而会导致狂妄(如历史上的秦始皇、成吉思汗、拿破仑、希特勒等)。归因于外是同样的道理,事情成功,总是归于外会导致更加的顺从;事情总是失败,归于外会导致无限的逃避和依赖,完全失去自我。
所以,归因于内于外,不可不分辨而论,“归因”对于个体的生存发展效能,不能偏执于一面。偏执于一面,个体的人格就表现出“不妄则卑”的健康缺失状态。
5、主题一句话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属于认知的疲劳:原因和结果总是延续不尽、相对转化的——结果是后续的原因,原因是结果的前身。然与所以然仅是延续的原因结果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段落。我们把能对事物发展多阶段、深层次原因结果的认知叫做“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短小片段的认知就叫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给自己的无法控制做出的解释就叫做归因。】
——人格科学知其然并要知其所以然,竟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机能!事物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这样是什么原因),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孩子从产生语言,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以最“省力”的方式寻求答案。随着个体社会化发展,认知等生存能力的增强,个体越来越依赖于自己寻找所见一切现象隐藏的答案,或者借鉴媒介,或者自己直接体验。不管以怎样的方式,也不管答案是否客观,个体都会给予自己一个“解释事物存在发展原因的答案”,这就是“归因”。归是归纳概括总结或者归属倾向,因是为什么或者原因。
归因是个体认知的基本机能和需要,即“为什么这样的存在”和“怎样的存在”、“我将怎么样”,构成认知的基本结构(怎样、为什么、我能怎样),充分体现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探索(“为什么呢”反映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对我怎么样呢”的潜台词)。
我们平日里常说很多人对某些现象的认知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归因的一种疲劳状态。
归因属于认知的范畴,遵循“参照累加”识别认知规律。新奇的现象总会引起认知的积极识别,以“新知”纳入并构建自我认知的系统;对熟悉的、熟视无睹的,或者为自己识别系统判定为熟悉的现象、未能发现其新异表征存在的现象,都会因为现象的“似曾相识”、事件原因在认知系统“相关已有”、认知模糊迁移机能自然抑制识别活动“明察秋毫”的积极性等,导致“知其然好像不知其所以然”。这里表现出的“不知所以然”是潜意识里对“自以为知其所以然”的替代,再次体现了迁移机能弊端的一面(也许这就是认知感受性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对事物存在原因的解释,不管是觉意识的“知其所以然”,还是潜意识的“自以为知其所以然”,个体对事物的状态都有“为什么”的答案存在于自我建构的认知系统之中。
6、主题一句话在了解自己归因的模式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应用归因,调节自我认知行为,完善自我的人格表达。
【一个人对未来事件的反应依赖于你知觉到的理由的稳定性。……归因模型同时还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比较简单的提高成就动机的近路——改变人们的归因。有一组研究人员曾在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上做过这样的实验。(Wilson和Linvile,1982)】
——人格科学归因也体现了对一种结果的接纳。
归因的倾向不同引起继续行为的心理动力也不同。归因的诱导是调节心理动力的有效方式。
针对不同人格倾向的个体采取不同的诱导倾向,不够自主的人不能再过多地否定自主,极端自主的人不能再过多地否定外界和偶然的作用。
7、主题一句话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
“认知狭隘”的状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是某些个体独有的,任何个体都有可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认知和情感的活动机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制约,人在大喜大悲时的认知能力和平时差异很大,每个人都是这样。少数人在少数时候能在大喜大悲前“心态安定如一,保持清醒的认知”。
【自我复杂性的个体差异与应对行为有何关系?我们有很多朋友在经历了一次挫折后就一蹶不振。例如,一个小伙子被恋人抛弃了,就认为他的整个生活都是一团糟,像一个三岁小孩对意外事故的反应那样,推论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灰色的。自我概念简单的成人可能容易在自我评估上走极端。】
——人格科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反应是否是“自我复杂性”的原因?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认知机能的提升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协调,在这里表现为良好的认知机能,有助于个体尽快脱离“负面情绪的困扰”。
对于同一个个体的一生来说,挫折总是不断(交互出现的顺利也是不断),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多次的挫折就是多次认知提升的过程,首先是对挫折本身的认知,应很快脱离“一叶障目”的心理制约。
但事实并非如此,认知机能在这里体现出的调节效果远远不够。根源是我们忽略了和认知伴存的“情感情绪活动机制对认知机制的影响作用”。情感情绪的活动在一定情况下对理性认知产生制约(一定情况下产生推动作用),面对挫折,情绪机制相关性连带诱发负面情绪连锁反应,导致挫折感无限地膨胀扩大(反之喜悦感亦然),理性认知活动产生阻塞或被抑制,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认知现象总会重复发生于同一类个体。
8、主题一句话合理情绪
疗法的实质在于通过认知结果的改变带动情绪的调整。这样疗法的效果明显,但效果也是暂时性的。治疗的根本在于模式的改善,而不是暂时性行为表达的改变。治疗师首先要能立足于“思想者”的地位,才能胜任认知治疗的方式。
【理性情绪疗法的目标可分成两步:首先是要患者看到他们自己依赖于什么样的非理性观念,并找出自己所列举原因的错误;第二步是治疗师与患者一起用合理的观念取代非理性观念。】
——人格科学如果认为改变患者一时的不合理想法就算是认知心理治疗了(患者知道某种想法的“不合理”,但情感上不一定能接纳),那么人人都可以是认知心理咨询师了。
个体认知、情感、行为是从属于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相关存在,个体的人格倾向、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模式是一致的、一体的,仅是对个体意识的认知或者观念的改变就想达到心理治疗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认知治疗和其他治疗模式一样,仅是侧重点不同,认知治疗侧重于认知的方面,流同于“说服诱导”教育的效果。不仅认知的观念需要调整,认知过程依托的方式更需要调整,认知模式的根本改变才是认知治疗的根本目标。
而心理治疗的目标则是综合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情感治疗、生物治疗等方式,达到身心系统综合调整的健康目标。改变一个想法很容易,令他不再这样想或者改善如何去想则较困难。
从认知疗法和患者症状关系来说,患者的认知层次和能力对认知的疗效有显着的限制影响,有的患者可以通过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或认知方法角度从而达到“自我认知治疗的目标”。
而咨询师在认知治疗中扮演着导师教育者、长者的角色,没有较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则难以胜任认知心理治疗方式。
9、主题一句话在竞争环境中,个体出于自我保存的需要,产生压抑自我自由表达的习惯,形成自由联想表达的困难。
【但自由联想不易实现。因为自我已调动大量的能量,压抑某些想法,不让它们进入意识。
有时病人只是陷入长期的沉默,报告说脑子里什么想法也没有;或故意叙述一些无关紧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