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生存环境中,除了应对环境的生存挑战予以应激反应,还有更多地为满足生存需要的主动性施加刺激行为,自我实现是主观能动性的高级体现。在生命生存行为中,主观能动性和被动接受共生,主观能动性的大小是生命进化级别的一个重要标志,植物的生存行为能动性就因为结构特征限制,普遍不如动物的生存能动性;普通动物的主观能动性因为神经系统的限制,普遍不如灵长类的生存能动性强。同样需要的满足,可以是被动形式也可以是主动的形式。婴儿饥饿用啼哭主动获取饮食,随着身心机能的成长,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长,由被自然环境、生存条件限制约束,到能主动影响自然存在和内心的完全自主,突出的表现如禅、佛、道家之高人心性。
人类的发展进化相对来说是一个逐渐脱离自然约束的进程。虽然,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弱势情况下表现出较多的被动生存行为及人格特征。被动和主动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界每时每刻给予人类大量的刺激,人类多处于接受、接纳的客观被动境地。但是,当人类发生主动获取自然生存条件、寻求新发现、控制刺激发生和接纳行为的活动,这就是人类主动性的表现。
很多刺激存在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认可接纳,而不是否认它的存在。这一情境下既有客观被动地接受又有主观能动地接纳。虽然主观能动性普遍存在,但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发展层次,个体所处主观能动性的层次不同,生存状态不同。
生物性需要满足的主观能动性是普遍存在的,但表现差异也很大。具体举例,如有的人只要吃饱可以不管吃的是什么、口味如何,有的人很讲究生活饮食的质量。精神上需要的满足主观能动性差异最大,有的人满足于眼前,有的人看得很远,有的人一辈子浑浑噩噩,有的人在为人类生存营造自我的价值。曹操云“不求留名千古、但求遗臭万年”,先不论观点倾向如何,单从这句话表达的发展需要,也可以体现出人类个体自主能动的表现。
四、人格存在及发展的特征主题一句话人格形成于人的群居环境,社会道德是人格属性之一。
【我把人格定义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人格科学我们在探讨人格的时候,多是排除人格的社会化存在因素。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群居性生存团体,我们总以人类发展的理性高度而自豪,并以此将人类自我区别于其他生命群体。基于人类社会化的属性,我们对人格因素的探讨,不能抛弃或排除社会道德的成分,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人格构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以“一个人没有人格”这样的评价贬低损毁一个人的自尊,意思是此人没有社会人应有的道德水准,缺乏人类应有的理性高度,如同低等的兽类一样。由此看来,人格的社会道德属性(理性高度)是人格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人类于其他类生命做根本区别的不可忽略的标准,而且这一判别的标准早已深深“约定俗成”在社会人的认知生活当中。人在生存活动过程中,与环境产生必要的交互作用,这一环境可以大致分为人际间交互过程和人与非人类事物之间的交互活动,两种倾向的活动存在,才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全部。人类社会内的生存竞争的激烈,使我们更多地关注于人际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人际过程对我们个人的生活存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一天每一时刻的感受和情绪等生存状态的发展变化。而人与非人类事物群体间的交互过程,虽然也非常普通平常,但因为它们处于远远低于人类的低理性存在状态,被人类认定为“服务于人类存在的财富”的实体,被人类忽略失之于平等交互的地位。这是人类的主观误解,是人类自大不自知生存状态阶段的反应。人类伴随环境气候多变进化发展到了今天,这一看法已经开始有巨大的转变,逐渐将自然环境(非人际环境)摆到了友好共处的“与人类平等交互的地位”,体现了人类群体性自我认知由非理性到更多理性的进步,体现了人类认知从潜意识趋向于觉意识发展的必然历程。主题一句话每个人生存的社会力量来源于自我构建的社会关系。
【人们静心思考什么是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时,职业、个人成就、物质条件比起我们所爱的人来总是排在第二位。确实,埃里克森和沙利文都认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尤其在青春后期和成年早期。】
——人格科学人际关系的建立在一个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中有着支撑价值,虽然人类对此有所重视,但这种重视仍然处于一种自然非自觉的潜意识活动,属于通常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潜意识)”活动范畴,而未来发展为“集体觉意识”将是必然。群体化生存是人类战胜自然环境、凭借协作建立起的个体生存社会人际支撑力量体系,个体的人际体系构建了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个体出生后获得独立生存能力的必修课程是完成社会化。反之,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的,或者社会化过程出现障碍的,将因为缺乏良好社会人际的支撑力而被社会所驱逐,甚至淘汰。我们明确个体社会化的核心是人际关系的融洽建构,将社会化从我们的潜意识需要变成我们的觉意识需要,以促使更多人类个体拥有更加“智慧理性”的人生,促进人类群体综合协作能力的形成和集聚,实现人类社会的高速进化。简单概括为,个体的生存需要个体人际关系的力量,群体的生存需要群体人际关系的力量,关系不是力量,但生存的社会力量来源于社会关系的存在,依赖于社会关系滋生。个体社会化的完成,社会关系支持力量的获取及其意义,是部分人“秘而不宣的法宝”,总体是以个体的自主能动性为基础的,并为个体主观的需要和体验所制约。具体地说,关系的建立需要自主努力,对关系状态的体验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判断选择。但客观论断,人类拥有的能动性状态也属于自然自发水平阶段,所以,发展人类的能动性,促使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养成能动人格,实现以觉意识对抗潜意识行为心理产生弊端的最大化效果,通过优化个体生存状态,实现人类群体生存状态的巨大进步。主题一句话潜意识和觉意识是相互转化的,在意识的任何一种模式下产生的规律化、稳定性行为,都存在模式化意义。
【尽管荣格主张不同人格类型的根源和结构是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但后来的荣格派心理学家发现,他们通过被测者对自己行为和情感的自述,能够确定他的人格类型。】
——人格科学人格表现为个体较稳定的行为模式总和。人格行为在个体经历生存活动中体现出模式化,每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都是在意识的作用下完成的。有的行为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行使,有的行为是觉意识引导下的表现;对于那些为觉意识引导的行为,也是一个人认知模式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在意识的任何一种模式下产生的规律化、稳定性主体行为,都存在模式化意义。潜意识和觉意识是相互转化的:当新的行为已成为习惯方式表现,觉意识作用下的行为就转变为潜意识作用的行为;当稳定的行为需要调整时,觉意识起到调整的作用;潜意识和觉意识在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因为个体的“当前活动需要”,促使行为意识在潜意识和觉意识的不同类属中自由自然地实现转换。当我们从人格的角度探讨行为,会发现个体的行为模式通过人际关系作用施加于他人,并通过他人的“镜面”反映作用关系和自我反省途径形成对自我人格模式的认知,并将这一认知储存于觉意识当中,这是对人格存在的元认知过程模式。
五、人格的维度——五维人格的性质主题一句话人格五维划分仅是将组成人格因素的一个标准的划分概括,一个探讨的视角。我们可以进一步综合维度,如可能性、发展性、社会性三维,或者先天和后天的两维等。
五维人格系统(模式之和)
遗传维度(可能性)
情感维度(发展性)
认知维度(发展性)
行为维度(发展性)
道德维度(社会性)我们之所以将人格维度确定为这五个方面,依据是这五个维度包含了影响人格存在发生、发展、变化的所有因素。
首先是决定人格存在的遗传维度。遗传通过基因完成,将前辈的生存机能通过遗传的信息化方式传递到后代。这些信息包括:肢体的发育信息和心理机能的信息。人格的遗传因素就包含在心理机能的信息范围里。延续的个体有了遗传获取的身心机能的信息,就为个体在当前生存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活动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没有遗传的信息,延续个体的身心机能就不存在任何发展和倾向的可能。所以,我们把遗传成因的性质确定为可能性,即为个体的存在发展提供倾向性发展的前提和可能。之所以将遗传维度定型于“可能性”,还有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存在。任何遗传的仅是提供发展延续的可能,身心机能都是延续的可能性存在,延续后代通过遗传获取的身心机能,如强壮的身体、超凡的智力,在个体发育的最初,都仅是身体强壮长寿或者智力超凡可能发生的前提,但绝不是必然。伤仲永是对智力超常个体的最好概括,突发的瘟疫对身体侵害的偶然性是强壮得以遗传的天敌,很多疾病都是健康身体的克星。有了良好的遗传前提,至于遗传个体能否在当前生存环境中获取强壮身体、优异智力、杰出能力的现实“现世”结果,还需依赖当前生存环境对遗传可能的挖掘。可能性是对遗传作用于人类生存发展价值的客观认定。
至于其他几个维度,情感、认知、行为、道德都是在遗传维度上发展而来的人格因素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人在当前生存环境中,具体的人格表现,是通过“情感特征、认知特征、行为特征和道德特征”得以具体表象的。道德属于个体社会性的表现,但因为其同样体现了社会道德存在于个体机制中的发展过程特点,所以将这四项并列。虽然在此处将人格的社会化因素和“情感认知行为”人格的主体维度并列论述,但并不是忽略人格社会化属性的存在,不是忽略人格道德因素、人类理性因素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主题一句话人格模式的具体化有很多种表现,其中,基于自我存在感的人格表现可以分为“控制”和“接纳”
型。
【荣格认为这种差异反映了两种基本态度,他称前一种人为内倾的人,其主导倾向是把精神能量向内排放,内向者倾向于把注意集中于自己的内部世界。他们是内省型的,在社交上表现退缩。第二类人的主导倾向是把精神能量向外排放。他称其为外倾的人,其特点是外露、积极、对任何外部世界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