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主并不等同“主观”,因为个体所有的行为都是主观意识加工的结果,不管是潜意识的还是觉意识的。而自主反应是指自我的能动性行为,是个体在经历进化应激反应体验的过程中,为改善生存、更符合自我意愿中的生存,通过经验积累发展出来,个体对存在环境施加积极主动的刺激作用行为。与应激反应的区别是,自主能动行为的发生先于环境的反应,个体是刺激的发生施加者,环境是刺激的接受反应者,于个体的应激行为发生方向相反。应激行为中,环境是刺激的发生者,个体是刺激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和环境是平等、对立、一体的交互关系体。
虽然应激行为和能动行为都是刺激和反应、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但因为刺激发生主体不同则产生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完全不同。对于任何生命个体的生存,个体和环境的关系最初是以被动的应激反应为行为主体,逐渐发展出以自主的能动反应为行为主体。观察人类今天的行为活动,人类对自然环境和个体对生存劳动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应激行为虽然仍占有重要的位置,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个人对劳动生活环境的能动选择及改造,无不体现人类行为和认知的自主进化。
随着人类的发展进化,人类行为中的能动性将在人类自我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加重要的价值作用,能动性强弱也是生命进化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体生存能力的标志——虽然在无限力量的自然环境、广漠的宇宙中人类还是个很弱小的群体存在、个体与社会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38、主题一句话刺激和反应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刺激引起一个反应是必然,但不一定会引起“个体行为”的发生或改变。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是起到不断微调的作用,如果把刺激和反应看做是微观行为,个体的行为改变可以相对看做是宏观行为表现。
【是因为他们感到焦虑。但是,斯金纳认为,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他认为,行为“不会因为(你感到)焦虑而改变,这一作用的过程正相反,行为的改变源于对厌恶的应变,而正是由于这一对厌恶的应变产生了感到焦虑的条件。感觉变化和行为变化同源”。(1974)】
——人格科学虽然刺激-反应可以被看做一个独立的行为互动单元,实际上事物存在是运动、联系、变化、发展的。一个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但这一反应的结果已成为下一反应的刺激因素的一部分。而且,某一行为的发生,是一个不断接受外界刺激不断调整行为的微观波动过程,不是一个刺激一个行为,而是一个刺激一个反应。
刺激对行为的微调始终存在,但行为的稳定性是受宏观的决策确定得以执行、发生的。斯金纳的说法忽略了经验形成的记忆刺激,或者说是内部刺激、过去储存的体验刺激,简单化了行为产生的刺激多样性。
39、主题一句话一切客观的都需要经历主观的过滤,每个人都是对世界主观的过滤器。教育培训是人类自我优化的行为改善方式,是人类社会的自主能动性表现。
【带来快乐的是那些能给我们强化的强化物。在斯金纳最富争议的一本书——《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中,他认为,我们一直赋予我们的行为以个人的自由和所谓的尊严,现在是超越这一幻想的时候了。我们选择做什么并不依据内心的决定,而只是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做出了高尚行为的人就赢得尊严,但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所以这种尊严也只是一个幻想。】
——人格科学我们不可否认,任何作用于个体的刺激都由个体加工刺激机制产生反应,而且,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个体发生的这一类行为反应是依赖于个体存在的活动机制得以发生的,是环境刺激作用于个体主观反映的结果——宏观上是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微观上每个行为的执行都是主观意识执行的结果,客观也仅是主观世界的“我意识的客观”。有对环境适应的行为,并不能否定另一类行为存在:行为发生是个体自主能动机制产生的、作用与环境的个体自主性行为刺激。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论述是片面的。
快乐是需要得以满足的情感反应,悲伤是需要未能得以满足的情感反应。强化物将需要的满足物化了——行为的强化既可以通过精神也可以通过物质。强化物,如对行为强化作用的代币物,仅是以个体的直接需要的物质满足,间接连带所强化行为的发生,而不是这一行为结果的直接强化。一种行为的结果和过程是因果关系,但代币物所代表的结果和强化的行为并无因果的联系,完全是人为或者对偶然现象曲解认知建立的关系。不管是因果还是相关关系,都可以对某一行为起到强化或抑制的个体存在塑造作用,这源于行为个体对行为发生发展主观认知的局限性,将表面相关当做了本质的因果存在。
当人们认识到刺激-反应的行为生成关系,巧妙地应用这一反应模式,定向化塑造行为个体,恰是人类能动性在改善个体行为方面的进化反映。社会存在各种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人类能动性改善自我生存素质的具体表现——虽然有很多是个体所不愿意的,如十年寒窗苦的生活,之所以趋之若鹜正因为这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相关之路,虽然不是因果必然之路(为需要所学才有自我行为的动力)。再如对水平的重视高于对文凭的重视可以算是社会的理性存在。
但我们人类社会中的许多个体,发展层次不一,特别是年幼的时期表现出更多的愚昧,所以,“代币物”式的学校控制体系的学习培训还是需要的。想到从师与孔子、从师与亚里士多德的“杏坛”之式,教学和谐,没有行为强制的痛苦,学习的本身、学习的收获就是学习行为的强化,完全的双向自由选择,想必这一改善自我的因果关系在社会发达的未来,会为真实再现。
40、主题一句话任何条件反射都是行为得以强化的模式反映,条件反射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可以是人为操作的,经典和操作的区别意义在于条件反射的稳定性程度差异。
【经典条件反射是在已经存在的S-R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与之不同的是,操作条件反射是从有机体(人类或低等动物)自发的行为开始的。当我们把老鼠放进一个新笼子时我们就会观察到这种操作性行为。这个动物不顾一切地乱动、抓、闻、挠,因为这些反应都没有被强化过,但是,如果这些行为中的一个总是跟随着得到一粒食物,这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
——人格科学操作性条件反射在非自然状态下,可以理解为是人为的对经典条件反射的能动性操作应用。
对于人类进化的自然历程来说,行为的强化或退化,条件反射是人类行为模式意义得以形成的基本机制。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自然状态下表现为新模式行为的发生机制,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经典条件反射的临时性条件反射机制,也就是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历固化形成所谓的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得以发生发展。
不管怎样的条件反射,根本的机制在于行为结果的强化和退化导致行为的模式形成。所谓的本能,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经过历代生物体长期生存遗传得以固化的结果,而习惯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于某一代生命体生存模式的表现——本能和习惯表现为不同稳定程度的生物性生存需要。
41、主题一句话把给予奖励称之为正强化,把消除惩罚称之为负强化,这是相对改变行为的施加者而言的。对于行为主体来说,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刺激,实质是没有区别的。
【心理学者发现了两种增加行为频率的基本强化策略。正强化使行为频率增加,是因为这一行为后面跟随着奖励。饥饿的老鼠在每次踩到杠杆之后都会得到一粒食物,于是它就不断地踩杠杆。学生在考试前努力学习,结果得了一个高分,他们就会在所有考试前都努力学习。
我们还可以用负强化来增加行为的频率,这时要在行为出现时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少。
老鼠可以在迅速拉动线绳时避免电击,于是老鼠学会了拉动线绳。人们在休息了几分钟之后不头疼了,于是人们很快学会了休息。】
——人格科学强化和退化导向行为的再次发生,强化物和退化物可以是所从事行为的直接结果,也可以是相关结果。如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本身及科学发现造福于社会对科学家来说是所从事科学行为的直接结果,它可以使科学家振奋;科学发现成果带来的社会奖励造福于科学家本人,则是间接结果。如同教师带出优秀的学生一样,家庭培育出出色的孩子一样,培养对象的优异及相关表现是教师和家长培育的直接结果,因培养所带来对自我的回报奖励则是间接结果。
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只要具备强化、退化性的效果,都对个体行为再发生起到刺激导向作用。特别对于高等智慧的生命,更加重视行为本身的或直接结果的刺激意义,低智慧的生命,则无以区分结果和事件行为的因果性和相关性——人类总是在探索世界的因果关系。正强化和负强化是相对施加者人为的区分定义,体现出同一强化行为两种途径相对存在: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对于行为个体来说都是有益的,所以有强化发生;对于个体本身的状态来说,正强化是增加了个体需要的利益部分,负强化是减少了个体存在的不利成分,这也是人类对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机制的发现及人为能动的拓展应用。
42、主题一句话如果对动物行为的研究看做是单项行为,那么人类的行为就是复合行为。因此,将对简单现象的研究推广到复合的实际中去,需要把多样简单系统组合,才能客观描述人类的行为特征。如同看待“奖励”的效果一样,需因人而异。
【对一个情境,人能够考虑出多种应对办法,能够权衡各种可能性,能够对不同的强化做出评价,能够看到长远目标等等。这些批评者并不否定,人会对某一刺激做出不由自主的反应,也不否认人的某些行为是可以制约的。但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人类不大重要的行为。我们很难把动物研究数据向人类行为推广,在研究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影响的实验中就有这样的例子。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已经喜欢某一活动,当给他们奖励去促使他们参加这一活动时,反而会降低他们做出这一行为的频率。(Deci & Ryan,1987)】
——人格科学本例所提到“奖励”对行为的作用,是强化还是削弱特定行为的发生,不是决定于刺激施加者“认为的奖励属性”,而是由行为发生主体主观需要、认可刺激的“奖励”属性。换成通俗的说法就是,甲认为是好的,但对于乙来说不一定是好的,存在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评价差异。要用行为发生主体认为是好的刺激事物施加,才会进一步强化某一特定行为。
如某人参加一项喜欢的活动,他沉浸于活动本身的快乐,如果我们为了强化他的这一特定行为,施加了“另外的物质奖励刺激”,他反而会感觉受到了侮辱,会终止我们期望强化的行为——所谓的画蛇添足。中国古代诸子智慧中就明确强调这一点,如何具有针对性地施加刺激,以得到期望的行为发生发展:“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鬼谷子)”43、主题一句话控制和接纳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特征。
同一种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反应可能会有不同,这是个体主观性的反映。主观和自主能动性不是同一概念。不管个体行为是否具备自主能动性,但都具备主观的属性。
我们将行为区分为被动接纳性行为和自主能动控制性行为,仅是根据谁是强势刺激发生的主体、或人与自然间诱发单元交互过程启动的主体是谁,而确立的行为归类标准。评价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关系中,所有使人类不得不接受的活动,“自然环境”是强势刺激发生和交互行为诱发的主体;人类让自然环境不得不接受的所有活动中,人类是强势刺激发生和交互行为诱发的主体。使人类不得不接受“自然环境迫使”的所有活动中,人类的行为被归属为被动接纳行为“反应”;使自然环境不得不接受“人类施加”的所有活动中,人类行为被归属为自主能动行为“刺激”。这样区分归属仅是方便我们进一步探索人类行为的特点,进一步细化分析人类的行为意义。
被动逃避接纳性和自主能动控制性的矛盾在人类行为中得以融合统一:人类在被动接纳的行为过程中,因为个体行为主观的属性,客观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动性,如同太极图里黑鱼里的白眼;因为生存实际的需要,个体必须尊重客观存在,自主能动的行为中也必然包含一定的被动接纳性,如同太极图中白鱼里的黑眼。我们区分行为属性的标准,仅限于决定事件发展的主体性表现,而不是涵盖每一个细节,仅是白鱼和黑鱼的区别,暂而忽略眼睛的差异(儿童的认知能力处于非黑即白的二维割裂水平,不能将矛盾的两个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分辨不出白中之黑、黑中之白。太极图已经是很形象地表示了万事万物矛盾体共存的关系)。
44、主题一句话适应是一个描述个人和环境关系的生活化俗语,体现个体与环境间“适合而应”良好的双向交互关系。
【在西方社会,适应的标志之一是在校表现和在事业上的成就。】
——人格科学适应不是一个专有的心理学名词,在生活中有很多模糊的应用:相对于改变,适应是顺从,是生存能力弱势的表现,所谓“不能改变则适应”;相对于一个新环境,适应是指能良好地融入新环境,是生存能力强的表现。适应可以理解为一个中性词语,从字面上理解是“适合而相应”,可以理解为被动服从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主动控制的反应。适应体现了自我存在感的两个倾向:服从和控制。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是以这两种倾向的关系为主的。服从和控制的关系互相转化——自我对外界的高度顺应,就是自我对环境低度控制,自我对环境的低度顺应,就是自我对环境的高度控制;自我对环境的低控制,就是自我对环境的高顺应,自我对环境的高控制,就是自我对环境的低顺应。顺应和控制总是并存的关系,所谓的阴极返阳、阳极返阴,类似于“黑之淡极则白,白之墨极则黑”,在人与环境之间交互而变。
45、主题一句话如果患者更自主,就诱发他自主治疗的动力;如果患者没有自主,治疗师就是他的主人。治疗行为选择以疗效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