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
26187600000003

第3章 清代大典才使用的纯金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编钟,它气势宏大,奏出的乐曲十分美妙,令世界为之惊叹!你可知道,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了一套清代金编钟?这也是世上少有的珍奇乐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播放的《东方红》,就是由这套金编钟演奏的。关于这套金编钟,发生过不少故事,小朋友,想听听吗?

奢华的纯金编钟

历代出土的编钟,都是青铜钟。

清乾隆五十五年,是弘历皇帝八十岁寿辰,各省总督聚敛大量黄金,由宫廷匠人精心设计铸造了一套十六只黄金编钟,作为“万寿节”贡品,用以炫耀盛世豪富。

这套金编钟虽然没有曾侯乙编钟那么大的规模,但以小巧精致取胜。

造型独特的金编钟

这套金编钟的造型非常漂亮,金钟的外形大小基本相似,最高只有约28厘米,都是椭圆形,中间部位向外鼓起,造型庄重又典雅。每个金钟背面都刻着“乾隆五十五年造”字样。金钟上的花纹分成三个部分,各部分由一条飘带纹隔开。最上边是云纹,中间是游龙戏珠、龙游四海纹饰,在花纹中间刻有音阶名,标明了金钟的音阶,有12个正律和4个倍律(低音)。12个正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ru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4个倍律从低到高依次为:倍夷则、倍南吕、倍无射、倍应钟。最下边是8个供演奏时打击的圆形音乳,在两个音乳之间有上下对称的云纹装饰。

编钟的架子顶端是两条缠绕在一起的龙,龙头分别在架子的两端,龙身形成穿系丝绳的孔,整体造型非常有装饰感。钟体上的龙、云等皇家纹饰,更显出了它的华贵不凡。乾隆皇帝很喜欢这套金编钟。

金编钟能奏出音乐吗?

中国古代编钟都是通过钟体大小来调节音阶的。听到此处,小朋友一定会问:“这套金编钟不是一般大吗?怎么能发出16个不同的音阶呢?”呵呵,这就是金编钟的奇特之处!不同的音阶,可通过金编钟的壁厚来调节,同样大小的金编钟,壁越薄,发出的音调越高;壁越厚,发出的声调越低沉。能用黄金铸造并能打击出不同的音色,成为精美的乐器,真是世间罕有。平时,这一套金编钟置于太庙中,遇有宴会、祭祀大典才拿出来配合玉磐(pán)奏乐。

金编钟的漂泊

1922年,宣统皇帝溥仪举行婚礼时,是金编钟最后一次在宫中盛典上敲响。

之后,溥仪的岳父将金编钟以四十万元的价格抵押给盐业银行。盐业银行则将金编钟转移到一处不为外人所知的外商银行仓库,密藏起来。当时各路军阀政客对金编钟无不垂涎三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本人占领。盐业银行将金编钟和一批故宫珍宝,转移到盐业银行天津分行地下库房。1937年7月,日本占领天津,日本领事馆开始四处寻找金编钟。护宝人陈亦侯、胡仲文英勇机智,提前转移了金编钟,金编钟在国家危难中逃过一劫。1945年和1946年,军统局长戴笠两次到天津,搜查金编钟,后因戴笠葬身火海,金编钟又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成立人民政府,并同时成立了军管会。1月18日,胡仲文就把金编钟和故宫珍宝的清单,交到军管会的金融管理处。在胡仲文上交的这份故宫珍宝的清单上,16只金编钟列在首页,上面详细记载着每只金编钟的含金重量和名称。当年被卖出皇宫的珍宝共四千多件,其中有两千余件在流离失所中遗失或被倒卖出国。1954年,金编钟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向公众展出。

什么是音阶?

音阶是以全音、半音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也可以理解为乐器的发音,如同声音的阶梯一样上升或下降。钢琴和电子琴上都有黑白键键盘,每一个键就代表着一个音阶。

现在一般使用do、re、mi等音阶,是国际标准的十二音阶制。中国古代使用“五阶制”,专用名称是:宫、商、角、徵(zhì)、羽。

外层镂空

内层可以

旋转的瓷瓶

清代乾隆皇帝十分喜欢瓷器,他希望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瓷瓶,皇宫上下为这事费了老大心思,还是没能让皇上如愿。终于有一天,皇上最想要的这个瓷瓶诞生啦!原来是只内层可以旋转的神奇瓷瓶,这瓷瓶是谁制作的呢?小朋友们,你们想想看,它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