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
26187600000021

第21章 唐代美女为什么都胖乎乎的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是古代形容美女常用的八个字。有人认为是分别指古代“四大美女”“沉鱼”指西施浣纱,“落雁”指昭君出塞,“闭月”指貂蝉拜月,“羞花”指杨贵妃赏牡丹。其中唐代美女杨玉环的体型是胖乎乎的,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美!这是怎么回事?

满是美女的《簪(zān)花仕女图》

小朋友们,要知道杨玉环的肥胖之美,在历史上称做“环肥”,代表了唐代人的审美观念。

有一幅《簪花仕女图》是唐代画家周昉所画,画的是五位仕女和一名侍者,在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

画中仕女都梳高髻,簪牡丹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肥胖,这是唐朝中期美女的典型形象啊!几位仕女乍看很相似,但各有特点。在这幅没有背景的画中,作者把唐代美女画得形象逼真,用来衬托美女姿态的小狗、蝴蝶等也恰到好处。

六位胖美女

这些仕女的服装、体态、眉目、表情各不相同。

画右边的第一位仕女,穿着朱红色的长裙,外面披紫色纱罩衫,上搭朱色披风,头上插着一枝牡丹花。她的身子向右边倾斜,左手正在拿着拂尘逗一只小狗玩。

第二位仕女,身披浅色纱衫,朱红色长裙上饰有紫绿色团花,上搭绘有云凤纹的紫色帔子。她右手轻轻地提着纱衫裙领子,仿佛因天气很热而心中烦闷的样子。

第三位仕女手持团扇,一看就知是一位侍女。因为画中她衣着和发式并不突出,神情安详而深沉,与其他嬉游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四位仕女,鬓角上插一枝荷花,身上披着白格纱衫。右手掐一枝红花,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着。

第五位贵妇人看上去像是从远处走过来。她头戴海棠花,身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衫,双手紧拽纱罩,头饰和衣着特别华丽,因此她的身份一定在其他人之上,神情透着一种傲气。

第六位贵妇人发髻上插芍药花,身披浅紫纱衫,束裙的宽带上饰有鸳鸯图案,帔子上绘有彩色云鹤。她右手举着刚刚捉来的蝴蝶,虽然周身丰腴,但仍不失婀娜的姿态。

以胖为美的唐朝美女

看来,杨玉环名列“四大美女”还真不是选错了,名画《簪花仕女图》中的唐代仕女也都是胖乎乎的!

虽然各个时代对美女的标准不一样,但唐朝以“环肥”为美,也确实令人感到有些奇怪。而且据资料可知,盛唐时期女子不仅要身材丰满才算美,就连瓷器或者其他物品的造型,也都是“以胖为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认为,盛唐时期,经济繁荣昌盛,农业有很大发展,物质生活较丰富,人们吃得饱穿得暖,日子也过得很太平,人们普遍胖了起来,所以“以胖为美”,便成为唐代普遍的审美观念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当时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很多,其中西域各国与唐朝的交往尤为密切。西域人的身材特点与中原汉族不同,他们高大丰满,对盛唐的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唐代人爱穿“胡装”,爱跳“胡旋舞”,爱听西域各国的音乐,便是明证。

第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鲜卑族的体型丰满健硕,所以皇室都喜欢身体丰满的人,也就是杨玉环那种体型。既然皇室以“环肥”为美了,当然会影响到民间百姓的审美观念!

总之,盛唐时期形成了“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不论是身材丰满的女子、宏伟的宫殿,还是牡丹等,都与这种审美观相符合。

仕女和侍女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可不要把“侍女”和“仕女”弄混了!“侍女”是服侍别人的女孩子,又叫“丫环”“婢女”“使女”。“仕女”一般是有人服侍的女孩,大多数是指古代官宦人家的女儿。

另外,中国画中有一种专门画漂亮女子的绘画,统称“仕女图”,画中的女子都称做仕女,但她们的身份不同,有的是宫女,有的是贵族女子,当然也有看不出身份的女子,但她们都是漂亮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