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
26187600000015

第15章 当年只卖了30块钱的国宝

通过前面的介绍,相信小朋友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国家级文物,它们每一件都令人惊奇、让人感叹。现在再来看一件国宝级青铜尊,它曾经被当作废铜卖给废品收购站,只卖了30块钱呢!

意外之中得到的宝贝

陈家老二,原是陕西省宝鸡县贾村人,全家住在固原,因饥荒他们又从固原搬回宝鸡老家。一天大雨过后,陈家老二在院子里突然发现,院子后面人们常取土的山崖已被雨水冲塌,有一块约1立方米的大土块突出来,他恐怕这大土块掉下来会砸伤人,便上去用镢头把它挖掉。不料没挖几下,大土块就掉了下来,里面埋着一件锈迹斑斑的青铜瓶。

陈家老二把大青铜瓶悄悄藏在阁楼上。后来因生活窘迫,决定回固原谋生,考虑路途较远,便把家里一时带不走的东西,包括那个大青铜瓶,一起存放在大哥家中。

是谁卖掉了宝贝?

陈家老二走后,陈家老大家中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难,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想起了老二留下的东西。他翻来翻去,看那个铜瓶子很沉,或许能卖几个钱,于是就扛到废品收购站,论斤卖了30块钱,买回粮食,暂解无米之炊。几年后,陈家老二回到宝鸡,想把那个大铜瓶拿走。陈家老大告诉弟弟,当年为了吃饭,早把大铜瓶卖给废品收购站了。陈家老二有些生气,但也很无奈。

小朋友,请不要讥笑那个将国宝青铜器当废铜卖了的人,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盛行收藏古玩,把青铜文物当做废铜,卖给废品收购站,是当时最常见而且只能这样做的行为,不仅在陕西,就是在北京也时有发生。著名的青铜器国宝班簋(guǐ),就是程长新老先生从废品收购站中拣选出来的,而且找到班簋时,已被废品收购站砸烂成几块了。

真的是件宝贝吗?

当时的文博人员会常去废品收购站,看看是否收到什么文物,这也是日常工作之一。而当时的废品收购站一旦收了老东西,也要及时通知文博部门。这日,废品收购站收了一件铜瓶,赶快向当地文物部门汇报。几名工作人员赶来鉴定,确认是西周初期的青铜尊,因其上有铭文l2行122字,大意是何姓贵族得到周成王的训诫和赏赐感到荣幸,铸尊以作纪念,故定名“何尊”。

“何尊”有何珍贵之处?

何尊是一件精美的青铜器,高38.8厘米,瓶口直径是28.8厘米,重约14.6千克。尊的口是圆形,器身是方形,长颈,腹部略微鼓起,下边是高高的圈足。

尊体的侧面,有四道大扉棱,其上有镂空纹,尊身的表面密布精美的雷纹,口沿下面是蕉叶纹,腹部和圈足则采用浮雕卷角兽面纹。“羊角”从尊身上突出来,显得粗犷威严,完全符合西周青铜器的时代特征。

何尊的铭文有l2行122字,记录了何姓宗族受到周成王的训诫、勉励和赏赐,感到很荣幸,铸造此尊,作为纪念。

何尊铭文,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十分精美,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格局,为世人瞩目。从已出土的周代青铜器铭文来看,风格最突出、书法成就最高者就是《何尊铭》了。

古代的青铜尊

青铜尊是古代一种盛酒器,以大口、大腹为特点,有方形、圆形两类。最著名的青铜尊有四羊方尊、龙虎纹尊等。青铜尊往往是礼制重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战国已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