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听乌龟壳讲国宝的故事
26187600000010

第10章 奇怪的铜佛像

小朋友们一定在寺庙中见过佛像吧?佛像大多数是正襟危坐、庄严肃穆。然而,有个佛寺却供奉一尊躺着的大佛,佛像侧身躺着,神态安详,像是睡着了一样。佛像为何要选侧卧的姿势?是谁铸造了这尊佛像?小朋友,跟我一起去北京卧佛寺探秘吧!

一尊躺着睡觉的大佛

在北京香山公园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植物园里,有一座千年古刹“卧佛寺”。一听寺名就知道这座寺庙中应该会有一尊卧佛吧?嗯,你猜对啦!

这尊佛像的正式名称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像。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教徒尊为佛祖。他最终因年老而死去。不过佛教不说“死”,而说“涅槃”,也就是从人世间解脱,到另一个世界去过幸福生活了。所以释迦牟尼涅槃像被塑造成右侧而卧的样子,双眼微微闭着,面相安详。右手托着头,左臂自然地搭放在腿上,手指作吉祥印。佛像下面是汉白玉莲花台座。

“卧佛寺”最早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寺名为“兜率寺”,庙里有檀木雕佛像。元代英宗把这座寺庙扩建,并用铜铸造佛像,把寺庙改名为“寿安禅林”,清代又改名为“十方普觉寺”。但无论怎么改,这里面一直是一尊铜卧佛像,老百姓一直把这座寺庙称为“卧佛寺”。

为什么要铸躺下睡觉的佛祖像?

对于卧佛独特的姿势,人们在猜想,佛祖像为什么要采用躺下睡觉的姿势呢?

现在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佛祖“四游”中的一种方式,叫做“卧游”;第二种说法是表现佛祖圆寂时的情景,佛祖知道自己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对弟子嘱咐后事,之后便躺下涅槃了。涅槃像只是佛祖造像中一种,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

小朋友们想一想,寺庙中供奉的十八罗汉,也是各种姿势都有的,特别是济公,以逍遥自在的姿势立在房梁上。佛祖涅槃像周围还有12尊弟子站像,为佛教中的“十二圆觉”。

除北京卧佛寺外,全国各地也都建有卧佛寺,都供奉佛祖涅槃像。

铸一尊佛要花12年!

对于北京这尊约54吨的卧佛来说,最该赞叹的是它长达12年的修建过程。

扩建寺院铸造铜佛时,元英宗还没有继位。他是建寺铸像开始后的第二年才继位,当时有一些大臣上书反对铸造铜卧佛,认为是劳民伤财、耗费国家财产。元英宗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反而加大投资力度。开始时便征用劳役约7000人,拨千万贯钱,冶炼铜约50万斤。元英宗没料到铜卧佛像还没有完成,自己就逝世了。之后,继位的皇帝仍想继续修建佛寺,同样遭到一些大臣的激烈反对,导致建寺铸佛像的工程时而进行时而停止。就这样,一直到了元文宗的至顺二年才完工,一共花费了12年的时间。

铸造铜佛像工程本身就有很大难度,当时没有重型机械和大熔铜炉,只能靠人工来一点点完成。专家推测,当时工匠应该是先建造一个大平台,在平台上制坯、翻模、浇铸,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修整,最后再对佛像进行精心修饰,因而用时较长也是可以理解的。

什么是圆寂呀?

圆寂,就是和尚“去世”。没想到吧?中国的文化就是这么博大精深哦。古人对死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主要是要避讳一个“死”字。

一般人去世,会用“去”、“走”、“逝”等字代替,皇帝死了叫“崩”,大臣死了叫“卒”,僧尼去世就用“圆寂”。“圆寂”一词由梵语音译而来。僧尼属于佛门弟子,死后不会成为鬼,生命也不会结束,所有的功德圆满了,灭了所有的邪恶,达到了修行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