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基地,推动联合,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全市98户龙头企业中,企业与基地、农户关联度松散,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产业基地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品种上都远远不能适应龙头企业生产的需要,无法给龙头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果菜、畜草支柱产业基地建设中进行了有益尝试,对龙头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加速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在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的联合推动下,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在这方面山东寿光和武汉的模式值得借鉴。山东寿光有15个规模达数10万亩的蔬菜连片基地。在武汉,2001年农业龙头连片基地达271.4万亩,其中万亩以上连片基地133.3万亩,千亩以上连片基地138.1万亩,以基地为依托形成了产值过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7个,产值达5000万的龙头企业14个,整体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是龙头企业发展的动力。龙头企业发展的巨大挑战是人才问题、资金问题和品牌问题。品牌建设是产品走向市场的桥梁,实施品牌战略,就是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经济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靠的是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必须解决资金和人才的问题,而资金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只有在体制创新中得以实现,因此,要实现品牌、人才、资金的最终突破,必须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在龙头企业发展中,百兴集团制革厂高薪聘请技术人员研发的陇东“明珠牌”、“雅虎”牛革系列产品获得了省十大名牌产品称号,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明显提高。经国家注册的平凉“红牛”、静宁“陇原”、泾川“泾龙牌”苹果行销全国,品牌效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龙头企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滞后,限制了品牌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从而削弱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必须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中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寻找出路、提供动力。
五是立足市场,促进流通,是龙头企业发展的灵魂。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系于市场,建立市场机制、开拓市场领域、健全市场体系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平凉素有陇东旱码头之称,但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市场仅有东郊蔬菜批发市场,列入果、畜、药材、洋芋、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的专业市场还未形成,市场流通的不畅,影响了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省,张掖、酒泉、定西等地,就是通过建设大市场,实现了产品的大流通,带动了产业的大发展。在国内,邯郸市有年贸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12个,实现年贸易额4.7亿元,有2个专业市场列为河北省重点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年服务收入200万元以上的中介组织2个,形成亿元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19个,走出了一条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大流通带动大发展的路子,值得借鉴。
改善发展环境,加快发展速度
2001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到了中央的仪事议程,提到了农村经济工作和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根据龙头企业发展的状况和面临的发展环境,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意义,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放宽政策,放手发展的方针,研究和营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龙头企业发展摆到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认真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市委“三抓”精神,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认识。目前,既要解决好畏难松劲情绪,又要解决多头管理,相互依赖的体制问题。龙头企业的特点是,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肩负着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共同致富的重任。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当作一项盈利、创汇、可持续发展的强势产业,做到思想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龙头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都应把支持产业化经营作为自己的责任,从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稳定的大局出发,增强服务意识、协调意识,加快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建设的项目论证、立项审批、资金筹措、跟踪服务的协调发展机制,全面实施“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位主管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奖励办法”的“五个一”工程,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制定龙头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要把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作的战略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格局;要立足主导优势产业,坚持一手抓基地建设,一手抓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研究制定畜草果菜四大产业及龙头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发展措施,培育一支拉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创建推介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占有市场优势的品牌产品,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农户总数的60%以上。
三、建设基地,创新机制,加快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一体化进程。龙头企业的发展与产业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机整体,龙头企业的发展要靠产业基地的支撑,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只有产业基地发展了,农业增产了,龙头企业的原料才能得到保证,同样,龙头企业发展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这是产业联合的利益基础。因此,要借鉴发达地区龙头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坚持自愿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尊重利益主体的经营自主权,推动自主联合,规范合同行为,建立龙头企业与产业基地和农民的一体化经营机制。要科学地、稳妥地、务实地推进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契约加盟、联合协作、原料供应建立利益共同体;要采取兼并、联合、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负盈亏、运转灵活的企业机制,不断壮大辐射带动产业大发展的龙头企业。要引入多元投融资体制,积极促进城市工商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家投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突破龙头企业发展的体制制约和资金制约;要探讨政府补一点、龙头企业拿一点、基地农户出一点的风险基金制度,防止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大起大落对农民造成的利益损害。
四、市场引导,政策扶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在认真执行国务院8部委和省上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完善制定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发展的配套倾斜政策,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和配套服务水平。对龙头企业的立项审批、建设用地,要特事特办,简化手续,优先安排。要加快乡村道路、电力、小城镇基础建设和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要减少龙头企业的收费、参观活动,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二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保护、小城镇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国家和省上已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地方财政按政策要求加快设立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和新产品研发基金;要改善信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加强龙头企业的诚信建设,尽快成立信用担保机构,解决龙头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要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三要积极引进新的投资主体,为龙头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开放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市场化。采取股份合作制、外资嫁接、兼并联合、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筹措社会化和市场化。四要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龙头企业任职,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开发园区。
五、组织农民,合作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坚持“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指导方针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以产业、行业为龙头的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研究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要不断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收益分配、风险保障和投资积累制度,促进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突破生产、加工、流通的分割局面,形成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新格局,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服务;要在信贷税费、登记注册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内强素质外争市场,加强龙头企业自身建设
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推进市场农业,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要把龙头企业建设放在全市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龙头企业的发展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外,其发展的核心是内强素质、外争市场,要坚持放宽政策,大胆扶持,放手发展的方针,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规模经营的路子。
一、坚持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首先,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要以优惠政策、科研项目、联合开发为动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使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型载体。其次,要加强科技培训和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本领。要发展集体、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队伍。要坚持把龙头企业发展同产业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融为一体,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实力。一是提高龙头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要从产业基地做起,抓优质农产品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从工艺流程管起,抓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具有资源优势、技术含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农产品。二是重铸企业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把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品质。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品牌的带动效益。要以品牌产品为龙头,把品牌建设渗透到产、加、销一体化的全过程,发挥品牌的市场带动效应,扩大品牌的规模效益。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要把特色资源优势、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的宣传推介融为一体,打造推介龙头企业的自主品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也就没有效益。一是学习标准化经济技术规范,树立标准化生产质量意识。龙头企业要率先推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把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带动农户和产业基地的标准化生产,争取国家和市场的质量认证,创造品牌优质产品。二是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全面实行国家标准,靠拢推进国际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生产工艺规范和企业产品标准。三是加快标准化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要把标准化生产经营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建立安全、优质的创汇农产品基地。
四、坚持规模扩张,壮大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以基地建设和资源整合为重心,实现小经营向大规模转变。推进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龙头带产业的路子,实现龙头企业的规模扩张,形成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新型产业群和企业集团,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二是实现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实现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引入高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从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改变初级产品投放市场的状况,提高龙头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以政策推动和招商引资为平台,实现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参与国际竞争。把民营资本、城市资本、国外资本吸引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
五、强化市场营销,加快市场开发力度。市场营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弱项,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突破市场营销这一瓶颈。要多渠道、全方位拓展产品销售市场,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协会,鼓励发展专业营销公司和民间中介组织,培养销售经纪人和营销大户,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和市场营销队伍;要有计划地开辟和扩大市场领域,科学谋划市场布局,有重点地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创造条件建立跨地区、跨省、跨国经营的营销窗口,扩大产品的市场空间;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产品销售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企业营销的组织化程度。
(根据2003年10月《平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调查》一文整理)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其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传统农业的经济技术改造,加速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潮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被动局面,就需要正确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客观地分析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