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34

第34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发展(4)

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也就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野蛮时代以动物的驯养和繁殖,植物的种植为标志。其低级阶段,以学会制陶术开始;中级阶段,以驯养家畜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高级阶段,以铁的冶炼开始,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并由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纪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出现,货币产生,夫权确立,阶级对抗,国家诞生。人类进入了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且不论蒙昧时代和文明时代。在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铁如同弓箭对于蒙昧时代、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和工具。这样,以铁的冶炼和使用为标志,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也就称之为铁剑和铁犁铁斧的英雄时代。所谓的“铁剑时代和铁犁铁斧时代”,是根据唯物主义——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基本原理,即“人类谋得物质资料的方式或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决定整个社会面貌和社会形态,”这样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的、明确的、完善的、典范的公式而确定的。因为“生产上的技能,对于人类的优越程度和支配自然的程度具有决定的意义;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达到了几乎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人类进步的一切伟大时代,是跟生存资源的各个时代多少直接相符合的。”在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仍然是由生存资料而引发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危机,即食物、猎物的获取和争夺问题。这样:一方面由于生活资料的匮乏,邻人的财富刺激了部族的贪欲,获取财富已成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这时铁的出现,铁剑的制造在人类狩猎和氏族部落之间争夺猎物和财富的战争中成为力量、英雄和主宰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铁剑时代;另一方面,即使在野蛮社会的高级阶段,人类为了获取食物的刀耕火种仍然是制约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瓶颈,铁的出现与工具的制造使开垦广阔森林地区和大面积的农田耕作成为可能,铁斧加速了砍伐和垦荒,使耕种面积迅速扩大,铁犁改变了农耕方式,提高了农耕效率,增加了农业产品。铁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人与土地的结合中加速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缓解了人类的生存危机,这就是所谓的铁犁和铁斧时代。这也就是铁的最后的最重要的革命性作用。然而,即使这样,人类因争夺财富的战争危机和生活资料的短缺造成的生存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除,生存和饥饿、战争和掠夺仍在继续,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矛盾仍在延伸。就是在这一人类从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向文明时代过渡的历史时期,马铃薯以其适应性、高产量的物种优势,有效缓解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并满足了发展要求,将人类从战争和杀戮中解救了出来,将人类从饥荒和生存危机中解救了出来。人类自身的发展,剩余产品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使交换成为需要和可能,从而结束了英雄的铁剑时代、铁犁和铁斧时代,人类结束了野蛮,进入了创造文明的时代。如果说,铁——加速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的话,那么马铃薯则结束了人类的野蛮时代,并伴随人类一起走向了文明。因此,马铃薯是人类从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继铁之后的,最重要的起到革命性作用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马铃薯的出现不亚于任何一次科学发现。

伴随剩余产品的出现,加速了以夫权制为核心的家庭和私有制的确立,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品质,人类开始告别野蛮走向文明时代。马克思在高度评价铁在人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最后的最重要的革命性作用时,指出“所谓最后的,是指直到马铃薯的出现为止”,从而给马铃薯以划时代的地位,即一个对人类进步有过直接的历史贡献的物种,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种少有的殊荣。如果不是出于偶然,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找到关于马铃薯的着述,那是难以想象的。然而,恩格斯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中历史地、必然地确立了马铃薯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革命的、划时代的历史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先哲们给予马铃薯由小土豆走向大产业,从定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奠基。我们不仅应该了解,而且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在对马铃薯的文化思考中,一个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它与生俱来的物种优势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一般规律的结合问题。那就是,马铃薯之所以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渡中起到了继铁之后的重大历史作用,是由于它特有的高产量、易栽培、易储运和规模种植的物种优势,直接满足和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要求,这样就从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奠定了马铃薯的产业基础,展示了马铃薯广阔的产业前景。

不应该忽视的是,在自给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目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的局限性,马铃薯顽强的生命力和高产量的生物特性和物种优势,使其常常出现生产过剩,好的年景便充当饲料,不被人们重视,也不为人们所珍惜,也就无法实现其价值和商品价值。但是每当灾难和粮荒的年代及人类在最困难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到它。或者说,经历过贫困和饥饿的人都不会忘记它。马铃薯不是牡丹开花,也不是锦上添花,而常常是雪中送炭。在近代可考证的大灾之年,马铃薯以顽强的生命力伴随人们度过了无数次灾荒,这是人们不能忘记的马铃薯的文化品质,这种品质和我们民族的品格一样应当引起国人的认知。

对马铃薯的人文思考,就是要解决对马铃薯和发展马铃薯产业的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多少年来,我们种着马铃薯,吃着马铃薯,用着马铃薯,将来我们还要靠马铃薯脱贫致富。但我们有的同志看不起马铃薯,嫌小,怕土,甚至认为种马铃薯就是落后,吃马铃薯就是贫困,谈马铃薯就是无知和愚昧。这是对马铃薯缺乏历史知识和人文思考的原因,是对马铃薯的物种优势和产业前景缺乏财富意识和市场敏感的表现。有人把牡丹花开与马铃薯相比,是赞美。但这还不够。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中,马铃薯开辟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新纪元,它养育了人类,曾拯救过人类。今天,马铃薯不仅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中大有可为,而且它以独特的物种优势,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中,把我们的农民真正推向了市场,这是无法否认的历史功绩。对我们定西来说,它好比一棵菩提树,就看我们怎样念好这本经,看我们把马铃薯种植、销售、加工的产业链条伸向何处。这就是我们对马铃薯产业人文思考的基本落脚点。

(根据1997年《洋芋工程:文化思考与产业推动》一文整理)

把马铃薯工程建设尽快纳入产业化轨道

马铃薯作为定西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和淀粉系列开发原料,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1996年,定西把马铃薯种植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明确提出来。一年多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决策符合定西实际,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了群众的愿望,是完全正确的。如何加快这一工程建设,使它在农民脱贫致富和县级财政增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并能带动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关键是要实现发展理念的反弹琵琶,核心的问题是尽快将马铃薯生产和经营纳入产业化轨道。

按照产业化要求加快马铃薯工程建设,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龙头企业(流通和加工企业)的发展,对马铃薯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尽快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这是近年来已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基本途径。临洮县马铃薯工程建设,已初步显示出这种雏形。1996年临洮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3.02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6%。建成了康家崖、新添、崖湾、城关等15个有一定辐射功能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去年成交马铃薯1.55亿公斤,成交额7323万元。鼓励发展了210户马铃薯贩运大户,从业人员4000多人。围绕马铃薯生产加工兴办了2个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了5个马铃薯淀粉加工专业村和150多个加工专业户。现在,种加销一体化生产,农工贸一条龙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从1996年马铃薯收获到目前每公斤原薯的价格没有低于0.40元,比周边县都要高,马铃薯的商品率已经占到49%。1996年仅销售马铃薯,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4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已出现了一批规模种植的专业村、社和靠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的典型农户。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推动马铃薯生产尽快步入产业化经营,就能使马铃薯工程建设得到较快地发展,并产生好的经济效益。从定西的实际看,特别是根据目前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实际,要抓好马铃薯工程就必须借鉴反弹琵琶的哲学思想,由过去的主要抓生产转向从市场入手,先抓流通,以流通促生产,走产业化的道路。

一是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实施马铃薯工程,除了解决群众吃的需要外,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换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前提条件,市场将对产业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是提高定西现阶段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需要。目前,从干部群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习惯来说,对抓生产比较熟悉,对抓流通比较生疏。因此要推动马铃薯工程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必须重视市场流通的研究,以适应市场对农业生产的要求。

三是建立新的农业发展诱导机制的需要。要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关键要搞活流通,提高加工增值能力。临洮县这两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有的山区乡村种植结构调到一半小麦一半马铃薯,有的农户一家就种二、三十亩,关键是效益起了作用。而取得好的效益关键是把流通搞活了,通过建市场,鼓励发展贩运大户,架起了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使马铃薯走向了国内、国际大市场,身价成倍提高。

反弹琵琶,把马铃薯工程尽快纳入产业化生产的轨道,目前要重点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建设既是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连接生产和销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近年来定西农产品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但就马铃薯销售来说,融信息、通讯、运输、贮藏等服务为一体的有一定规模、档次和水平的市场还没有形成。因此,要推动马铃薯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就必须按大生产、大流通、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市场建设。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定西巉口三个全省、全国性的马铃薯市场建设,必须坚持规模化、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使其能够拉动全区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带动其它农副产品形成专业化市场与规模化经营。像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一样,逐步发展成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中转中心,最终形成全国最大的以马铃薯交易为主的蔬菜中转交易中心。

二、加快加工工业的发展。要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产品深加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服务配套的综合牵动功能,同时又直接决定着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可从三个层次推进。一是高精产品的加工,如正在论证的利用马铃薯提取葡萄干露聚糖和雪花粉这样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加工项目;二是精淀粉加工项目,如现在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临洮兴达淀粉厂、定西精淀粉厂、陇西淀粉厂、临洮新型淀粉厂等加工企业;三是千家万户的小型加工,由加工淀粉到生产粉皮、粉条。由个体到群体,由小到大,由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最终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产品系列和产业群体。

三、提高马铃薯产品的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效益。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使定西马铃薯真正形成支柱产业,占领市场,必须重视产品质量。提高质量,首先要从品种和种植入手,关键是要按市场的需求种植。就是说不同的用途应该选用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建设不同的生产基地。

四、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技水平。只有采用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才能取得马铃薯产品的高产出、高品质和高效益,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地区已经成立了马铃薯工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产加销各环节的信息收集、技术开发研究,为产加销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要强化科技意识,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把先进技术运用于种加销各个环节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彻底解决和改变粗放种植、粗放加工、粗放经营的问题。

五、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尤其要进一步强化抓流通的意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把商品流通当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流通的重要性,强化抓流通的意识,认真研究市场流通,要把流通放在第一位,把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全局同市场联系起来,纳入国际国内经济的大循环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