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33

第33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发展(3)

第一,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可使经济落后区域通过延长产业链条,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解决当前面临的农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矛盾和问题。结构变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积极的力量。而产业结构单一落后,比较效益低,是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也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据统计,1995年东部地区的每个农民在乡镇企业中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是470.9元,而中部只有157.8元,西部仅有98.7元。所以,走出传统农业,首先要改造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即由以种植业为主变为多种经营为主,由以农业为主变为农业与非农业产业为主,并最终实现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而使农村经济增长的总体格局实现质的飞跃,这是经济落后区域走出传统农业,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经济落后区域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通过延长种植业链条,实行农业生产与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的结合,在纵向上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为一体,形成一个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产业系统,从而使农业内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优化,使农业成为产出水平高、获利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的产业。各地的实践已表明,通过延长产业链的办法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运作过程中震动程度小,农民易于接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关经济理论也同时表明,当农民人均占有粮食在300—500公斤之间时,农村产业结构将会出现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其他产业会逐渐发展,这个阶段将成为农村产业结构变革最活跃的时期。从整体上讲,我国经济落后区域的大部分农村正处在这一时期,因此只要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就能够通过实施产业化战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二,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可使经济落后区域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解决当前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也是经济落后区域走出传统农业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分散的农户经营,由于规模小,要素配置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高,竞争能力差,难以进入大市场,难以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尤其在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潮流的冲击下,弱质的小农户经营不仅难以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因此,必须尽快探索和采用有效的组织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使分散的小农户与统一的大市场相适应,使小农户的分散经营得以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实施农业产业化,可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扩大生产加工销售的批量规模,降低交易成本,产生新的经济增量。通过产业一体化组织和服务系统,引导和帮助农户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经营之路,形成区域规模和产业规模,产生聚集规模效应,有力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户经营效益,从而形成农业自我积累机制,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甘肃省定西地区近年来把马铃薯、畜牧、药材等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组织千家万户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加工和销售,大大增强了农民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有效地克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三,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可使经济落后区域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解决当前面临的生产工具落后、科技含量低的矛盾和问题。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而且要实现物质装备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但在传统农业条件下,从产业结构水平到经济运行机制,都不适应物质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落后的产业结构和狭小的生产规模,甚至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产生本能的排斥。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组织农民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之路,从产品结构到运行机制以至农村积累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仅要求生产规模相应扩大,而且要求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相应提高,这就不仅使农业生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而且成为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凡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地方和区域,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在这些地方才真正成为现实。

第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可使经济落后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和利用,解决当前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矛盾和问题。据统计,1978年西部地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94.4%,1988年为89%,10年时间仅下降了5.4个百分点。所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的逐年增加,如何转移和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不仅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能否深入推进,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不可否认,这些年经久不衰的“民工潮”,不仅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劳动力支撑,而且也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外出打工的一般都是年轻力壮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能干人”,这些人的长年流失,对经济落后区域无异于大量“失血”。因此,需要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既能使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又能使“能人”有施展才干的舞台。而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就较好地创造和提供了这种环境和条件。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建“龙头”企业、立“支柱”产业,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全区乡镇企业已容纳农村劳动力40多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占剩余劳动力的一半左右,大大减轻了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压力,使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了20%以上。同时还必须看到,实施农业产业化是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互相联系,互为促动,是实施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是经济落后区域走出传统农业的正确选择。因为经济落后区域如果解决了上述四大突出矛盾和问题,就等于完成了走出传统农业的历史任务。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的转变,反映了我们对于走出传统农业战略选择的认识,从探索逐步走向实践的过程。但有观点认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尚不具备大规模实行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其理由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地理资源环境不是很好,土地分布零碎,农业投入资金匮乏,而且交通与信息运行成本较高,在现阶段较难大规模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建议“在这些地区可以考虑采取鼓励农民之间自愿联合,以互助合作的方法,或者以社区集体公共出资进行一些规模不大,相对技术构成不高,且有地方风味,面向小区域市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一般农副产品加工,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见《了望》1996年第33期韩永文《农业产业化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文)不可否认,提出上述观点的出发点是良好的,是想从经济落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选择和采用一些能够适应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和路子。但是,对这种观点我们是不能同意的,因为这种观点等于说除了东部发达地区外,农业产业化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不宜推行。这实际上是要中西部地区放弃农业产业化战略的选择。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搞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不仅可以较好地发挥当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而且可以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联结起来,提高对农户的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逐步形成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实践证明,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既是转变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达地区要走这条路子,贫困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经营方式落后,更要解放思想,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子。”(1996年9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地处我国西部的甘肃省,在张掖等地区这些年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于今年初制订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决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计划到“九五”末初步构筑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框架;到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殷切期望着甘肃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成功。

经济落后区域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走出传统农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还需要国家和各有关方面予以帮助和支持。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在区域的流动是区域差别缩小的必要前提。阻碍我国区域间要素流动的原因是基础设施和户籍制度。由于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经济增长未能从沿海扩展到内地,使沿海支持内地的战略很难落实,再加上经济落后区域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引进利用外资比较困难,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投资和技术扶持力度,尽快改变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这些区域的合理流动。只有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真正发展起来了,才会有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经济的腾飞。

(根据1997年1月《经济落后区域走出传统农业的战略选择》一文整理)

洋芋工程的文化思考与产业推动

马铃薯:一个曾经改变人类命运的物种。

一次把人类从野蛮引向文明的发现。

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

1997年定西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计划200万亩,商品率达到50%以上;2000年达到250万亩,商品率达到66%以上;全区淀粉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定西巉口三个全省乃至全国性批发市场;外销能力达到总产量的30%以上。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农业产业化方向确立的背景下,推动定西农业走向产业化的一项重大举措。那么,在实施洋芋工程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产业文化的重建。

马铃薯,老百姓习惯上叫做洋芋,是定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遍布全区的山乡村镇,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范围极广,17世纪这里就有种植。国内外专家的考察结论是,定西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马铃薯产区之一。1996年,我们把马铃薯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首,确立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实施洋芋工程、壮大支柱产业,把定西的小土豆推向省外、推向全国、推向大市场的奋斗目标。按照抓龙头、建基地、树品牌、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工作由对抗型向适应型,由适应性向主动型的转变,洋芋工程和马铃薯产业在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典型引路和样板推动作用。这里,当我们把一个传统的农副产品确立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把一个小土豆变成强区富民的战略工程和大产业,并进行产业战略研讨时,就应该把产业文化的构筑纳入产业战略的序列,让我们的小土豆插上市场与文化的双翅,飞向交流与产业的远方。

长期以来,马铃薯的种植与消费是民间的事情。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对马铃薯的关注也仅限于土壤学和栽培学的试验。近年来,凭借市场经济的温床,农民开展尝试马铃薯的营销,也还算不上经济学的研究。迄今为止,我们还从来没有涉足过马铃薯的文化思考,从而忽视了马铃薯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用唯物史观评价马铃薯在人类进步史中的地位和价值,或者说用马铃薯在人类进步史中的地位佐证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走在了人类的前头。一百多年前,1884年5月,恩格斯完成了马克思的未竟事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研究、写作和出版。就是在这部社会主义的划时代的少数巨着中,恩格斯在阐述人类社会从史前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中,给予了马铃薯历史的、革命的、划时代的地位。他指出:“……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一切文化民族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剑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时代。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所谓最后的,是指直到马铃薯的出现为止。”就是说,马铃薯是野蛮时代高级阶段继铁之后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又一具有决定性、革命性作用的一个物种、一种原料、一次发现。马铃薯出现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它以独特的物种优势把人类从战争危机和生存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因此,它是一个曾经改变过人类命运的物种,是一次把人类从野蛮引向文明的发现。在当代,它以独特的物种优势,在与市场的结合中,将起到把农民从计划引向市场的作用,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业。

认识马铃薯在人类进步史中的这一历史地位,首先需要了解《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史前史的建立和史前各文化阶段的划分,及其历史文化形态。唯物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在研究人类从史前蒙昧时代经历了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中,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又把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划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发展阶段,并给予了标志性诠释。

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其低级阶段,是人类的童年,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以果实、坚果、根茎作为食物;中级阶段,以采用鱼类和使用火为标志,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高级阶段,从弓箭的发明开始,到新石器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