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28

第28章 传统农业的局限与变革(20)

中国入世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主要是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受到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部分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面临新的挑战。就平凉地区来讲,主要面临“四个挑战”:一是经济管理方式不适应WTO规则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靠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而入世后要求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因而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上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特别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地方保护、部门利益、行业垄断的情况比较普遍,新的政府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是农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弱点更加突出。总体上看,市场主体分散而弱小,农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优势产品少,农产品质量不高,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小麦、玉米、油料为主的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在国内的销售转化也受到一定影响;草畜、果菜、中药材、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入世后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标准等技术壁垒,对这些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产品卖难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将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产生直接影响。三是地方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将更加困难。从总体上讲,中小企业存在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入世后,除了煤电、建材、建筑、制革、房地产开发等基础产业和新型产业外,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轻纺、商贸、机械加工和电子等传统工商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更大挑战,社会就业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四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少,行业及区域间人才需求失衡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从人才需求总量看,每万人当中有各类人才440多人,只相当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四分之一。从人才需求结构看,严重缺乏管理、信息、外语、法律、医疗、畜牧等专业人才和熟悉世贸规则的国际贸易人才。入世后,在激烈的人才争夺大战中,人才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入世将对传统农业产生直接冲击:中国加入WTO后,面对质优价廉的国外大宗粮油产品的强劲涌入,面对投资困境、基础困境、技术困境和市场困境,传统农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具体而言:一是传统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普通农产品的盲目生产和生产过剩,市场占有率不高,导致农业生产下滑,农民直接货币化收入减少;二是国际大型农业跨国集团的进入,对现有弱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造成强劲冲击,竞争形势更为严峻,经营环境更为紧张,加重了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剩余劳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将更为严峻;三是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才的流动加速,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实行人才本土化后,其先进的管理体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良好宽松的用人环境及优厚的物质待遇会加剧现有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人才流失;四是面对更加广阔的世界农业市场,组织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难度增大,并将成为长期应对的复杂课题。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入世后对宏观经济和传统农业带来的严峻挑战。

把握机遇

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领域的扩大,资源优势的互补,信息交流的加速,必然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就平凉来讲,主要有“四大机遇”:一是有利于观念更新和政府职能转变。平凉是一个西部内陆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封闭保守,经济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入世后,新的经济理念、新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观念更新和开拓创新,有助于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助于推进体制创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入世后,农产品出口环境的改善,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将给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和农产品出口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对有竞争实力的煤炭、电力、建材、建筑、制药、轻纺、食品工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三是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平凉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土地、矿产、劳动力、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加速资源转换是加快发展的切入点。随着入世后市场空间和市场领域在更大范围的开放,将为招商引资创造更多机遇。四是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世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而特色经济的发展将会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农业上讲,畜牧业的总体优势要强于种植业。平凉是甘肃和西北重要的畜牧生产基地,草产业和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产业有很大优势。“平凉红牛”的品牌开始走向全国,竞争优势非常明显。静宁、泾川的苹果已成全国名牌,初步打入俄罗斯、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潜力巨大;从工业上讲,入世后,有色冶金产品将扩大出口规模,有利于拉动平凉煤电产业加快发展,尽快形成煤、电、冶一体化的产业链。皮革制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经形成了年产60万标张的生产能力,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市场前景广阔;从第三产业上讲,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上,崆峒山、王母宫、古成纪、古灵台等重点名胜古迹文化底蕴深厚,开发潜力很大。加入WTO将为优势资源产业和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提供有利条件。

应对措施

从宏观经济的发展看,做好加入WTO的应对工作,应集中实施“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制,发展规模经济,增强竞争实力,拓展发展空间”为核心的应对措施。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入世首先是政府要入世。要以地、县、乡机构改革和撤地设市为契机,按照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要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内部制度,实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彻底清理和废止不符合WTO规则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行业垄断,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大力扶持发展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服务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重点把煤电、草畜和果蔬这几个产业做大做强,把平凉建成全省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巨型畜牧基地和优质苹果基地。同时抓好旅游、小杂粮和豆类生产,使这些特色产业和产品能够成批量地打入国内外市场,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全面营造“三个环境”,吸引内外投资,提升产业开发水平,为参与国际竞争打好基础;要大力推进流通和外贸体制改革,通过外贸渠道,积极组织小杂粮、牛羊肉、杏仁、地毯等传统出口产品的生产加工,扩大出口总量;要以信息化促进技术创新、质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发端于市场,成长于市场,成就于市场。是中国加入WTO后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发展民营经济要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舆论环境,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要允许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金融、电信、旅游等新兴服务行业,兴办民营企业和民间中介服务组织;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加大市场投入,规范经营行为,壮大企业实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切实转换用人机制。要全面研究人才发展规划,完善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要坚持看实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市场竞争,突出解决平凉经济管理、信息、外贸等方面高级人才短缺的问题;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与人才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真正体现人的知识资本价值,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

六、坚持弘扬先进文化。加入WTO以后,文化思想领域同样面临着冲击和挑战。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善于从思想政治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认识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防范和抵御入世后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庄浪精神、华煤精神和杨晓明精神的活动,培育人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从对传统农业的挑战看,中国加入WTO,是传统农业走向市场,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农业的重大历史契机。必须超前准备,积极应对,把挑战转变为动力,把机遇转变为载体,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路子。结合平凉的实际,在诸多应对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结构,最关键的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最核心的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最基础的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从这几方面人手,传统农业才能趋利避害,快速发展。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如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等,形成优化的粮经饲三元结构;二要加快发展牛羊兔等特种养殖,突出发展肉牛和牛奶等绿色产业;三要改变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养殖模式,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四要发挥资源优势,推介打造名牌,突出特色名牌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面对西方高差价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产品质量,才是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的基本途径。对此,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力度,既充分利用自身开发潜力,又有效利用外部科研力量,力争在优势产品的育种、病虫害防治、加工、包装、贮运及检疫检测等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和科技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质量意识,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贯穿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

三是扩大规模经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当前,国际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特点和现代化程度高,市场交易效率高,单位信息成本低的优势,而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自给自足的成分较大,防范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弱。因此,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劳动力资源转移和土地流转,适当集中农业生产资料,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已刻不容缓。

四是围绕主导产业,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市场农业,走区域化、产业化、国际化、集约化道路,是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传统农业区域要突出发展支柱产业,培育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同时,要按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生产基础。

五是培育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市场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和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中介和载体。为此,加快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步伐,既要加强包括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县区综合农产品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的市场网络“硬件建设”,还要完善市场功能的“软件建设”,用法律和制度管理市场,以保证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

六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小规模和分散性,必然造成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无序化,这种状况无法适应入世后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建立健全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新的市场主体,为分散弱小的小农经济提供了技术、投资、供销、管理、信息等服务,增强了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七是加强农产品的标准化研究,抢占国内外市场。加入WTO后,市场的开放程度高,但市场准入的经济技术门槛却不低,“敲门砖”就是产品质量。因此,政府、企业、农民三者要共同努力,在农副产品的营养、安全、适用性和产品包装、贮运等方面提高标准化程度,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八是利用世贸规则,争取国家“绿箱政策”支持。世贸组织原则规定,其成员国不得对农业提供对生产直接相关的财政支持,但允许用于救灾、环保、病虫害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等一般性服务和与生产不直接挂钩的财政支持,如结构性调整援助、区域援助计划、环境规划计划等政策性扶助,这些允许性政策统称“绿箱政策”。我国运用“绿箱政策”支持农业的空间很大,就目前情况看,国家将加大“绿箱政策”扶持农业的力度,特别是对传统农业区域的扶持力度。因此,要深入研究世界农业形势,及时掌握国家政策,最充分的争取国家各项政策支持,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的转变。

加入WTO,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也是一场新的考试。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三增一稳”、“五个加快”、“四大产业”和“一个保证”的总体思路,不仅符合平凉的实际,而且是加入WTO后的重要对策,要牢牢把握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实现平凉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快发展。

(根据2001年12月30日《努力做好入世后的各项应对工作》和2002年7月26日《在地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WTO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