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2607800000008

第8章 令人生畏的办公室政治(1)

办公室政治是一把双刃剑,领导者在其中往往扮演操纵者、参与者乃至受益者或受害者的多重角色。任其发展,则会泛滥成灾,而且这种游戏的参与者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遏制它——即使你确实需要它,还办公室一片平静而和平的天空。

1.扼杀下属的前途

诸葛亮残杀刘封之事,虽出于政治考虑,但的确不是一个领导者应该所为。

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时收养的义子,“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德入川时,刘封不过二十来岁,却已“交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而上,所在皆克”,的确是一员虎将。刘备在阿斗未出生前,打算以刘封作为继嗣,对他十分看好。

关羽进攻襄阳之时,刘封和孟达驻守上庸。不久,关羽被困荆州,曾向刘封和孟达求救。因为当时吕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而曹兵又虎视眈眈,所以刘封“不承羽命”,没有发兵救援。关羽遇害后,刘备闻知刘封拒绝援助之事,恨得咬牙切齿,立刻下令召回刘封和孟达。孟达当初和法正共同策划献西川,法正红极一时,他却留在山城上庸喝西北风,因而心怀不满,加之他不与刘封不和、害怕遭到刘备的处罚,所以径直向魏国投降,反过来联同曹军攻击刘封。刘封虽奋力反击,到底势单力薄,被打得大败。孟达竭力劝降,刘封毫不为之所动,最后弃守上庸,退回成都请罪。

刘备虽然气愤刘封未驰援关羽,但终归顾及义子之情,所以不忍处以极刑。然而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即认为太子刘禅个性和顺,而刘封性情刚猛,骄奢强悍,名义上又是刘禅之兄,恐怕日后在继承事件上造成危机,难以管制。所以,他没有依法量罪,而是鼓动刘备下令让刘封自裁。

仅仅因为担心日后可能难以管制,便擅杀勇士,这简直就是十足的强盗逻辑!这与怕一棵小苗长成大树后倒下来砸倒屋顶而将其拔掉,担心一个小孩子长大后可以成为罪犯便将其掐死有什么两样?诸葛亮的政治手段,由此可见一斑。难怪“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虽然不是诸葛亮首创,却令人发指。

明争暗斗、互相排挤、结帮拉派、溜须拍马、结党营私……办公室政治是无处不在的既成事实。有时候,老板为某些特殊需要,也会制造办公室政治。可是,身为公司的负责人,如果不能认识到办公室政治的危害,使其发展成难以控制的局面,终将严重损害公司的利益,对员工和老板个人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个发展正常的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说到底还得依靠员工的齐心协力。作为一个成功的老板或负责人,绝不能感情用事,因为你的心情和行为,必然会影响到员工。你要是将工作和公司的任务放到一边,热衷于制造办公室政治,员工也会随波逐流,最终将小办公室搞得乌烟瘴气,成了古代君王堂前殿下争名夺利的“战场”。同时,当你发现员工们情绪不稳定,正陷入办公室政治的沼泽不能自拔时,如果既不去及时调整他们的情绪,也不去做好一些根本性的工作,自己反而插上一手,被办公室政治影响得情绪不佳,最终也将难以开展工作,造成公司利益的损害。

记住,作为老板或负责人的一个重要工作和任务,就是努力营造办公室里的人和局面。实际上,营造人和局面就是营造一种积极的企业管理文化,它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极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团队精神,将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融入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之中,形成一股强大的竞争力量。这是一种先进的经营理念,是一种塑造团队精神的必然途径。当你和你的员工都树立了一种“和企业同在”的理念之时,你就真正拥有了一支战无不胜的生力军。

俗话说:“堡垒易从内部攻破。”办公室政治的最大危害,就是瓦解企业的内部结构,如果纵容这种陋习,无疑是自掘坟墓,自断企业前途。竞争是必须的,也是一个团队保持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因此而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利益,必然会导致员工之间你争我斗,相互追逐,这就不是正常的竞争了。然而,令老板们担忧的是,一般情况下,公司往往并没有一种严格的制度来阻止这种不良竞争的发生和激化。这时,只能依靠老板个人自行解决和收场。聪明的老板,都能为培养一种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精神而有所作为,这正是他们能取得成功的最佳保障。一般而言,要营造办公室人和局面,强化团队精神,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一开始就挑选团队意识较强的员工。那些无法与人合作的荒野之狼,虽然敏捷凶猛,但一旦聘用,极易造成窝里互斗。最好还是让它们继续离群索居,吃独食去吧!

(2)批评教育故意制造办公室政治的员工。包括挑拨离间、阿谀奉承、妒忌成性,甚至大搞办公室恋情者,如果屡教不改,就应该炒他们的鱿鱼。你总不能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断送在这种人手中吧!

(3)不妨直接讲清楚。把你对办公室政治的憎恶当面讲清楚,甚至可以在办公室的显眼处写明白,让员工们自律。

(4)以身作则。最好不要轻易违背你自己所订的规划,员工们的眼睛可全都盯在你身上,而且他们一学就会。

(5)分配任务要合理。不要以为随便找个人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要知道这正是最敏感的问题。即使最懒散的员工,也不甘于被冷落。

(6)把握好与员工交往的尺度。公事公办,私事私办,在办公室里,最好一视同仁。让员工们体会到公平,包括感情上的平衡。

(7)协调好员工间的关系。特别是及时化解矛盾,不要让矛盾演化成激烈的争斗。

(8)建立合理而明确的奖惩制度。不能徇私情,不能让制度只针对某些人,该奖该罚,让制度发挥作用。

办公室是一个大家庭,有和谐,也会有矛盾,身为“家长”,老板应积极负责,及时了解办公室里的气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带头营造办公室人和局面一支团结的队伍,必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前进,让老板和员工实现“双赢”。

2.不能正视下属的缺点

对待下属诸葛亮虽然一般都能量才使用,可是,在对待彭羡其人时,却犯了对待下属表里不一的错误。

彭羡本来是蜀地广汉人,原属于刘璋部下。由于他“姿性骄傲”,虽然堪称俊才,却不被重用,最高也只做到“书佐”,后来又因别人的诽谤,遭到刘璋处置,罢为“徒隶”。刘备入川之后,庞统发现了彭羡的才能,加上蜀中旧老法正平日深知他的才气,所以二人共同向刘备举荐。刘备极其重视彭羡,经常派他宣传军事方略,指教诸将。彭羡果然干得十分漂亮,因此也得到刘备的赏识。刘备入主成都后,选拔蜀中人才,彭羡被举为治中从事。可见彭羡的确深受刘备器重,甚至被刘备称为“当与孔明、孝直(法正)诸人齐足并驱”。彭羡惟一的缺点,就是为人轻狂。被重用后,自感成为蜀中“人上人”,于是气焰嚣张,有些飘飘然。

诸葛亮身为军师,本应该及时指正彭羡的缺点,让他改正过来尽情施展才华。可是,诸葛亮对此既不挂在脸上,又不如实地指出来,而是“虽外接待?,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羡心大志广,难可保全”。他这一招可真是太不光明正大了。表面上应付,暗地里使绊子。再说彭羡只是犯了骄傲自大的毛病,也不至于“心大志广,难可保全吧”!不管怎么说,谁让人家是军师呢?“先主既敬信亮,加察?行事,意以稍疏,左迁?为江阳太守”。碰上这种事,哪个下属心理能够平衡?也怪彭羡不懂诸葛亮“表里不一”那一招,他一气之下向马超发牢骚,骂刘备“老革昏悖”,并说了一句不明不白的话:“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是个勇夫,立即向刘备告密,彭羡因此被关入监狱。他在狱中作书给诸葛亮,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作了千般忏悔,又对那句话作了万般解释,请求诸葛亮宽恕。诸葛亮既然早已对他心存偏见,又怎会轻易宽恕。《三国志》中写道:“羡竟诛死。”可叹彭羡“才具秀拔”之人,三十七岁的盛年竟然死在自己的轻狂之下。

要说缺点,恐怕谁都有,但是,作为上司,要着重看一个员工的优点,看他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效益;至于缺点,毕竟可以让其改正,最起码也应该晓之以理,像诸葛亮这样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地对待下属,实在不可取。

如果一个员工有了缺点,上司不论其对公司有多大贡献,也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就开门扫地,炒了他的鱿鱼,恐怕到头来连一个员工也留不住。聪明的上司,不但能帮助员工改正缺点,还能化员工的缺点为优点,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聪明才智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越是才能显著的人,其自身的缺点往往也更明显,因为他们最容易顾此失彼。如果一个上司只重视别人不能干什么,而不重视他能干什么,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上司。

在人际关系学里有一句名言:“你要雇用一个人的‘手’,就要雇用他‘整个的人’,因为他的人和手总是在一起的。”如果你想利用下属的聪明才智为你创造利益,你就得容纳他的缺点。

还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强将手下无弱兵。”这不仅是因为强将能吸收强兵,也因为强将可以激励弱兵,能将下属的弱点弃于工作之外,让所有员工都发挥作用。作为优秀的上司,要具备“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也应具备吸引人、感染人的才能,用自己的良好口才、文才激励员工改正缺点,奋发向上,让他们的缺点隐藏甚至消失于事业心、成就感之下。

同时,公平正直也是一个上司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它可以让你心态平静地看待员工的缺点。如果将这一品质发扬光大,扩展开来,视企业如生命,视员工如手足,勤奋廉洁,公正无私,必然会赢得员工的信赖和敬重。而他们自身的形象,也能转化为一种道德影响的良性辐射,督促下属们恪尽职守,同心同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很难想象,一个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上司能培训和领导一批正直的员工。

很多老板或负责人都信奉一种管理“艺术”,那就是习惯用嘴巴来激励和管理员工,将这种只动嘴皮子的管理方法视为老板驱驾下属的法宝。孰不知,员工们并不只是埋头苦干,他们也会向高处看一看,观察一下那些大唱高调的上司的所作所为,是否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实际上,优点和弱点往往是一个人的两个对立面,然而,它们是统一的。同时,“人的特性具有二重性”,从某个方面看是很好的优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可能成了不好的缺点。比如一个员工的胆识和开拓精神,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职场中,是十分必要的素质和作风,可换一个角度,可能会被认为是狂妄自大、主观专断、脱离团体,显然又变成了毛病。科学、合理、有效地用人,其基本出发点是谋求人和事的良好结合,所以,在对待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只能是用人所长。或许缺点不可以改变,但是完全可以设法让其不发生作用。

3.对下属的冲突视而不见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赞美成一位“神”,能掐会算,无所不知,似乎连“天”都听他的。书中说诸葛亮早就看出魏延头上长有“反骨”,天生就是个“反贼”,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诸葛亮对魏延的“反逆”要负相当责任倒是真的。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因脾气不怎么好,所以人缘不佳。荆襄城被攻破以前,曾一直追随刘备,但后来失散,魏延南下长沙降于黄忠。在关羽攻打长沙郡陷入苦战时,幸赖魏延说服黄忠归顺,才逼得长沙太守韩玄投降。刘备攻下汉中称王之后,临回成都前,选中了不被大家看好的牙门将军魏延,提升其为镇远将军,担任汉中太守,镇守汉川。这是因为汉中战役时,魏延虽附属于黄忠军团,但作战力甚强,建功甚多,所以才得到刘备的赏识。当刘备问魏延在守汉中期间有何打算时,魏延豪气干云地表示:“曹公若举天下之兵而来,我将为大王拒之,曹公如果令偏将领十万之众到来,我将为大王吞之。”后来,魏延果然将汉中治理得有模有样。他被认为是蜀汉继关羽之后的首席猛将,独立作战能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