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在逐渐扩大。母亲们把这视为对孩子无私的爱。实际上,看看“溺”字的写法,当“爱”泛滥成灾,如水一般淹没了孩子,那么孩子得到的只是一个“弱”字。
首先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自我服务意识差,个人生活料理不好,势必给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太多不便。
大学新生入学,我们会看到庞大的送亲团,帮孩子拿行李、办入学手续、收拾床铺都是司空见惯的。近两年,竟然还出现了到大学报到时带保姆的现象。为什么?孩子的生活无法自理啊!
一位即将毕业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学校选送到美国某名牌大学深造。谁知他却一口回绝,说什么也不愿出国。原因是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买东西、不会烧饭、不懂得与别人交往,也就是说,他根本无法独立生活。一了解,大家发现,大学四年中,他的衣服铺盖都是妈妈定期到学校来取回去清洗。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其次,对孩子心理发展不利。他们会认为父母什么都包办是理所应当的,我的衣服就该妈妈洗,我的事情就该别人做,渐渐把自己当成了“小皇帝”。如此形成只是自己着想的自私心理,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一位妈妈深爱自己的孩子,平时可以说在孩子身上耗尽了心血。可是有一天她生病了,躺在床上动不了。孩子放学回来,一个劲喊着饿了。她爬了几次没有起来,就对孩子说,拿点钱到外面买点吃的吧,妈妈做不了了。没想到孩子很生气地一甩手:“凭什么不给我做饭?不行!”妈妈伤心地泪流不止,孩子怎么能这样对待爱她的妈妈呢?
这都是娇惯溺爱带来的后果。
母亲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有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义务,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供给孩子,但是千万不可以代替本应由孩子去做的一切,如果那样就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剥夺孩子生长的空间。孩子是要走向未来的,而未来社会是能力型社会,孩子的生存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自学能力、身心自我调节能力等决定着他未来的发展。这诸多能力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生活实践、交往实践、学习实践中才能获得。所以,当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该做、他们能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大部分母亲认为,孩子上学的时候,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做家务这样的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何必现在牵扯孩子的精力?这种思想还是建立在“学习第一”的基础上,导致的后果是孩子即便长大了也不会照顾自己。做家务或许学会了,可是依赖性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也不是立即就能生成的。那些上大学带着保姆的孩子,恐怕永远也长不大。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打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是孩子学习的一门课程。如果您真正爱孩子,那就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每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乐意做事。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做家长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总之,只要是孩子能做的、想做的、愿意做的,就要大胆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他们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独立自立的。如老母鸡一样看护着孩子,自己很累,孩子也很累;放手给孩子照顾自己照顾家人的机会,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很快就成长起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都明白,年轻一代预示着国家的未来。梁启超先生当年慷慨激昂地陈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掷地有声的话是否能让我们警醒,我们该为国家培养怎样的年轻一代?我们的母亲们是不是要承担教育出“跨掉一代”的责任呢?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历史和现实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论证了这两句名言。但为什么优越的外界条件总是会令人走向衰亡呢?因为安逸环境对人的意志有不易觉察的瓦解作用,我们成年人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太过休闲的生活有时让人觉得莫名的空虚,人也会变得敏感而脆弱。当大风大浪袭来时就手足无措。就像那开水中的青蛙,长期的温度适宜使他丧失了警觉和应变的能力,当紧急情况来临只能坐以待毙,多么可悲!
什么是爱孩子,每一个母亲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在中国,许多母亲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但是,我们的母亲们往往用包办代替来解决问题。以为替孩子做了,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了,殊不知,孩子在安逸面前逐渐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这样的爱能说是伟大的吗?真正的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己去创立人生和财富。
“因为我非常爱你们,所以我决定你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才是对伟大母爱的诠释。
不要一味迁就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物质要求也应得到相应提高,这也无可厚非,但母亲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日益迫切,为了孩子,苦了自己,一味娇惯孩子,迁就孩子的各种要求,使孩子养尊处优,一个个变成了唯我独尊的“皇帝”、“公主”。
我的一个朋友,女儿都上中学了,从来没有独立在家里待过。暑假的一天,父亲出差了,母亲有事要出去很长时间,不得不让她一个人在家里。因为不放心,临走时母亲对她是千叮咛万嘱咐,可是傍晚回到家一看,孩子昏沉沉睡在沙发上,腮边还挂着泪。叫醒了问她这一天怎么过的,个头都快比母亲高的女孩子哇哇大哭。原来妈妈给她准备的午饭,因为不会放到微波炉里热,就没有吃。饿着肚子什么也干不下去,没办法想起泡方便面吃,结果不小心让开水烫伤了手。想给妈妈打电话,又觉得没面子,就这样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她扑到妈妈的怀里,委屈地哭着:“妈妈,我饿!”闹得妈妈像哄三岁孩子一样哄了她很久。
我女儿班上有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每天上学必须带饮料,白开水是不喝的。对于孩子的这种非分要求,他们的母亲竟然有求必应,从不打折扣。一天,我送女儿上学,在学校门口和女儿告别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小男孩拽着他妈妈的手在哭,而且还不断地跺脚、耍横。他妈妈一脸无助的表情,想发火又憋回去了,只是一个劲的哄劝。从谈话内容中我了解到,原来是孩子的母亲今天忘记给孩子带饮料了。孩子到了学校门口发现书包里没有每天必带的饮料,就缠着妈妈去买。而妈妈又没带钱,就劝他说,上午渴了就先喝水吧,等中午来送饮料给他。可孩子不干,于是乎就哭闹。我一直在旁边观察,直到看着那个妈妈找着个熟人,借了钱买来了饮料,把孩子送进了校园。这样如此无原则的迁就孩子,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来呢?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妇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因为儿子在家“赋闲”,没有工作,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聊天、打牌、玩游戏。父母不堪继续供养他,催促他找工作,可他没有勇气接受用人单位的种种考核。没办法,母亲只好跑出来代儿子求职。
相信每一个做母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雄鹰”,将来能独立于世,勇敢地翱翔于蓝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不是在培养“雄鹰”,只是在造就“雏燕”。
孩子到学校打扫卫生,妈妈扛着工具跟在后面,到了学校不让孩子动一下手指头,所有的活都是妈妈包了,言称:不舍得让孩子做,累着了可怎么得了?
孩子想出去玩,妈妈们一个比一个态度坚决:我们没有时间陪你,你自己怎么可以出门玩呢?太危险了,还是在家里玩吧。
周末,母亲要加班,要孩子一个人在家,怎么想都不放心,只好东托西找,要么把孩子送奶奶姥姥家,要么托朋友照顾,再要么干脆带到单位去。
一见到孩子受了委屈,妈妈们无不分外焦急,紧着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争着抢着为孩子解决问题……
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自己打扫卫生,做他该做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下楼去玩,不必总要妈妈陪?为什么就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让孩子吃饱;宁肯自己累死,也不要孩子吃一点苦;宁肯自己饱受风雨,也不要孩子走出温室……
让我们看看国外那些声名显赫的成功者是如何培养“雄鹰”的:
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一个人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日薪2.5美元;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
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三分之二,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
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小鸟在一天天长大,日渐有了离开妈妈怀抱和暖巢的能力,母亲们要舍得放手让小鸟自己去飞。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独立生活,独立面对人生的风雨,这是对孩子理智的爱。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照顾孩子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远离我们独自走今后的路。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的。谁能保证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所以说要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
那么怎样去培养呢?那就是我们的母亲们不要娇惯溺爱孩子,让孩子尝受过饥与渴的滋味、并让他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有苦、辣、酸、甜滋味;让孩子知道如何去笑对人生,怎样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这样,使孩子能在今后的艰苦环境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与恢复能力。这样他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这些经历将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之一的刘素敏,青少年时代有着坎坷经历,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长大,曲折中形成的母爱观,使她知道母亲的关爱与培养对孩子的作用将是巨大的。
1987年,当一个孩子10岁、另一个才8岁时,刘素敏应聘当上了安徽临泉一个濒临倒闭的酒厂厂长,这时工作的繁忙是可以想象的,但劳累疲倦的母亲没有放弃对两个孩子的爱护和培养,再苦再累都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烧饭、缝补衣服、照料孩子。
孩子的教育更是母亲关注的重点,因为没有空闲时间,她就在每天吃饭时教育孩子。讲故事,开启孩子的思维,批评孩子的不良倾向等,长年累月,从不间断。刘素敏爱孩子,可她始终坚持把爱的天平放在中间,疼爱但不溺爱。
为了教育好孩子,刘素敏通读了儿童生理学、营养学等书籍,为了孩子她还掌握了睡眠、饮食、卫生等多项专业知识。而且每年她都要孩子到农村,帮助有病的二舅和小叔子干些农活,在农村搞些社会调查,让他们知道一些农村的艰苦生活。吃穿方面,她也要求孩子不要奢华。以至于孩子大学期间,一教授来信调查他们家庭是不是特别困难,因为孩子不但吃穿简朴,而且勤工俭学。
孩子从需要被照顾和保护,到自己独立生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父母的一定要克服“爱心”,不过多照顾和保护孩子,而是有意识给孩子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想,去努力,才能使孩子逐渐形成独立的观念,并以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经常挨过打的孩子是不幸的,而从未挨过打的孩子是更加不幸的。因为从未挨过打的孩子,有百分之百的溺爱成分。这句话很显然在告诉大家,教育孩子还是需要打骂,从不打孩子和经常打孩子相比,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弊端更多。
有人说,不管怎么说,打孩子是不对的,你一个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一个成功家教典范,怎么可以鼓励打骂孩子呢?
我这样说自然是有理由的。
第一,对于那些从小生长在蜜罐中,被长辈娇惯的一身“骄娇”二气的孩子来说,“打”是一种砺炼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方法。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心疼地捧在手心里,不舍得拍打一下,就连板起脸来训一句都不忍心。结果,孩子在家里受不得一点委屈,在学校受不得一点批评,心理脆弱得如同蛋壳。老师稍微批评了,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踏上社会,势必被随时而来的不如意打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当然要贯彻赏识教育,对孩子呵护备至,但是也不应忽视“硬手段”,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教育离不开惩罚,这是我一向坚持的观点。当说服教育显得虚弱无力的时候,“惩戒教育”会起到强大的警示作用。成年人犯了错误要扣工资、受处分,甚至判刑,孩子犯了错误一样要受到惩罚。只是这惩罚有轻有重。轻者可以口头批评,重者就要适当地加以身体惩罚。比如,有的孩子从小被娇惯的很骄横,目无尊长、说一不二,很多时候相同的错误犯了又犯,甚至是明知道错了还故意去做,这种情况下就是“不打不成器”了。
我曾接触过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家里是称王称霸,吃饭的时候妈妈往他盘子里夹菜,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就蛮横地抓起盘子朝着妈妈使劲摔,弄的妈妈一身菜;他看电视的时候,谁都不能换频道,即便别人拿起遥控器,他也会大发脾气,无理地喊:“别动我的电视!”面对这样的孩子,我在心里想:打他几巴掌,是拯救他,否则孩子的未来可以预见。
当然,有理由不等于就鼓动大家打孩子。这里需要强调一个“度”,而且还要把握几个前提,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不得不动手,又如何动手。
说实话,女儿成长到11岁,挨过我几次打。我打孩子的前提是:第一同样的错误犯了两次以上,纠正过批评过,孩子也保证过,但事后不重视,依旧犯,那只能挨打;第二,主观故意犯错,这就更不能姑息迁就了。但对于依依来说,几次挨打都是因为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