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男孩培养成男人
26045800000009

第9章 把男孩培养成自信的男人(1)

自卑是成长的绊脚石

自卑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缺陷,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在某种情境下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现象,对一个孩子来说,不仅会给他们带来一时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做为家长,要时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自卑心理一旦形成,要给予及时的疏导,引导他走出阴影。否则,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形成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对男孩子的影响尤为严重,以至于当他长大成人时,依然会带着这种自卑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一个自卑的男人,是无法成就自己的,自卑感也会越愈演愈烈,如此恶性循环,其后果可想而知。

有些家长会认为,小孩子没心没肺,过一段时间,就会把让自己感到自卑的那件事给忘了,可那不过是暂时性的忘记,孩子往往不会表现出大的变化,但自卑的种子,已在他的幼小的心里扎根了,像一枚变质的种子,侵蚀肌体和心灵。

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家长应关注自已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

案例——

一个11岁的男生,在别人眼里,他很少笑,也不爱说话,一点生机也没有。可这并不是他的性格。他原本也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特别喜欢和别人开玩笑,甚至还愿意搞恶作剧。可是现在的他,就连微笑也变得无力。

因为两年前的一天,他放学回家,妈妈急忙把一个塑料袋,塞到了他的手上,说是让他送到楼下的叔叔家。当时刚从外面跑回来,还呼呼的喘着粗气,没听清妈妈的话。于是,这孩子把妈妈给的东西,送到了楼上的叔叔家去了。

送完东西,这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准备接受表扬。谁知道,等待他的却是破口大骂。先说他是不是聋了,又说他笨,这么大孩子,送个东西,都能送错。他当时看见妈妈的表情,都吓傻了,由此感觉自己很无能。

后来的第一个期末考,这孩子考了班级第十名,这是他上学以来从未曾有过的好成绩。回到家,把成绩单往茶几上一拍,等着妈妈表扬。谁知妈妈看完成绩单说:“才第十名,离前三名差远了。”说完转身向厨房走,望着妈妈的背影,孩子困惑不已,由此越发自卑。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别让自卑侵蚀孩子的心灵

当下男孩的自卑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长相不好看、学习不理想、家庭条件差和成人的打击。长相不美是孩子自卑的最主要因素,一些男孩说,平时很少有人夸过自己的相貌,就连家长也很少肯定过自己的长相。

一位男孩来信说:“自从上中学以后,大家都瞧不起我,说我太矮,我听了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他每天围着家附近的小区跑3圈,跑了一年,也没长高多少。同学们听说了这件事情后,都哄堂大笑。妈妈知道了他的心事,给他买了“吃了会长高的药”,他吃了一个月,也没长高。因此他心里常常感到难过。

长相有缺憾,使孩子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压抑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孩子一旦自卑了,他们眼中的世界似乎就是一片黑暗,他们的生活感受就是一种煎熬。

来自成人的打击是另一主要因素,特别是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打击。很多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批评太多,使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有的父母批评孩子说话太“绝”,如“你一辈子也改不了这个缺点。”“你长大了肯定没出息!”“再没有比你更差的了!”

这些一时生气说出的话,孩子听了可是当真的,他们会感到自己真的没希望了,自卑便会产生。调查发现:在别人给中小学生负面的评价中,有80.2%来自家长。有些孩子就是因为别人总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也就渐渐觉得“我真的不行”了。这是暗示产生的结果。

有一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因为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妈妈就板着脸说:“你呀,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要不你该上哪儿去就上哪儿去,我可不想看到你。”爸爸则说:“现在把你扔了犯法,早知如此,还不如当你在你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把你打掉。”

听了这样的话,孩子能不自卑吗?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嫌弃的孩子,又何来的自信呢?

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多地指责孩子,特别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数落孩子的缺点。教育孩子时,不要重提孩子过去的错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只要擦掉孩子心灵上的灰尘即可,不要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

2.父母是孩子的心灵保护伞

孩子自卑的始作俑者,往往就是最爱自己的父母。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就是这样,正是妈妈的指责和打击,摧毁了儿子的自信心理,由此形成自卑。我们都从小时候走过,那时的我们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肯定,即便自己做错了,也希望父母能安慰,而不是一通指责谩骂,小时候被耻笑、奚落、指责,会给幼小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心理阴影,这种心理阴影会伴随孩子一生。

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开始拒绝与人交流,害怕和人沟通,无法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成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到最后甚至日常的沟通也成了问题。还有的孩子,表现的异常敏感,别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都觉得是在影射自己,而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男孩身上,因为男生从小就会被灌输,长大了以后要养家,要做大事,家长有意无意的话,会成为他们的压力,压力往往也会促使孩子的自卑感增长。

所以,我们的家长不仅不该是孩子心灵的摧残者,而应该是保护者。对自卑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多分析,多开导孩子,而不要打击孩子。有许多孩子说:“我平时学习都不错,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掉链子。”像这些孩子,他们并不笨,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不帮助孩子分析并开导他们,而是一阵打击,那孩子就会自卑与胆怯起来。

有自卑感的人易产生孤僻性格,自信心和荣誉感易受到抑制。譬如,有的孩子连续几次考试不及格,便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后,认为自己总比别人矮一头,再也不会有出息了,干脆“破罐子破摔”。

自卑是一种精神摧残剂,自卑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它严重地压抑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我们应努力防止和去掉孩子身上的自卑。

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看到一切就会相差迥异。所以我们应客观地看待事物,包括对人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的评价。人无完人,同样的道理,这世上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

当用客观、全面的眼光审视我们的孩子,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许多被忽略的优点。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古往今来的成功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信。

自信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成就动机,激励自己去发挥特长,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有自信心的人,既不自卑,也不自负,能正确认识自己。在恰当地评价自己的知识、能力、品德、性格等内在因素的前提下,相信自己各方面都有可取之处,相信自己能弥补各方面存在的不足,能够看到自己各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和发挥。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美国作家爱默生的一句名言,生活告诉我们: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终将一事无成。东子年少时就以此激励自己,一个十几岁的农村辍学少年,就是这样揣着“自信”一路走来。

自信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面对人生不同阶段挑战的勇气。只有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才会积极进取,才会勇往直前。

在生活中,一个自信的人,肯定是自强的人,他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当然也清楚自己的不足,所以有信心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一个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走远,而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却能走遍天涯海角。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

在我们周围生活中,不难发现,那些自信心强的人,能抓住机遇,充满自信心地去迎接挑战,想方设法获得成功,而那些自信心弱的人,往往是退却顺从,成为生活中的弱者。

由此可见,培养男孩的自信心,对他们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自信是男孩成才的必备心理素质。要使男孩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成为一个成熟有魅力的男人,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案例——

一位爸爸在训斥他的上初中的儿子时说:你看看隔壁邻居家的飞飞,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可你呢,什么都不会。暑假里我们花钱把你送到少年宫去,想让你学棋。可你没去几天就不去了,跑到叔叔的小店去打工了。我们把你揪回来,问你为什么不去少年宫,你说:“学棋不如去打点工,赚点钱来着实在呢,再说这也是勤工俭学嘛。”

我们把你送到少年宫去,是为了培养你的特长,希望你也能像人家一样成为多才多艺的人。而你小小年纪不想着学点真本事,就想赚钱了。哎,你这孩子就是没有人家有出息。

这时,妈妈在一旁插话道:你们班上的某同学每次考试都比你好,而你的成绩从未赶上过他,你知道为什么吗?人家放了学后回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看书。而你放了学先玩游戏,再看电视,就这样你还能学好,你跟人家差远了,你知道吗?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告诉孩子“你很棒”

看了这个案例,让我想起全球家喻户晓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就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比尔·盖茨在创办微软公司后,给他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你们从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尽管我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别的孩子,可你们总是会对我说:孩子你不比任何一个孩子差,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正是你们阳光般的鼓励,使我拥有了强胜的自信心做动力,让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成功,走向人生的辉煌!”

比尔·盖茨的父母用鼓励和赏识,使他拥有了自信,成就了事业,而案例中的这对中国家长呢?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比尔·盖茨的父母恰恰相反,常常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和别的孩子的优秀之处相比,以为这样能使自己的孩子努力的去赶超。

这就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这就是中国式的对比法。

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或是不足,比别的孩子的长处或优点,甭说建立自信了,孩子不自卑就不错了。这样的对比教育方法是不妥的,长此以往用此法,不但不会激发孩子奋起直追,反而会产生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差,没有自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不要拿两者作比较,更不要让孩子有自卑的心理。要善于去发现你的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和鼓励,让孩子拥有阳光般的自信,成就自己的人生。并且要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很重要,父母眼里肯定、和善的神情,会让孩子感到信心十足。试想,如果连父母都不认为自己的孩子行,孩子又到哪里去找信心呢?

如果我们经常对孩子说:“宝宝你真棒!”“爸爸相信你能行!”“妈妈认为你很优秀!”孩子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说:“放心吧,我能行!”或者当别人要帮他的时候,很干脆地拒绝:“我自己可以的!”脸上就会显现出坚定的自信表情。而不会说:“我不行”,“我不敢”,“我不会”等消极的话语。

2.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信心

自信源于积极的心里暗示,自卑源于消极的心理暗示。

人积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风帆会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极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时消除,就会影响一生的成功。

当孩子做事失败了,我们要告诉孩子,失败是正常的,不要泄气,要充满信心重新开始。孩子会在我们的鼓励中很快树立信心,会记住:失败一次,不等于永远失败。

要想让孩子自信,作为家长首先要自信。很难想象一个不自信的家长,会培养出自信的孩子。我经常给对孩子讲,我这个小学毕业的爸爸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孩子通过我的艰辛成长历程,感受到了一种来自爸爸的力量,所以她做事如我一样,充满自信,从不轻言放弃。

即便孩子做得不好或做错了什么,我们也不应该盲目的批评孩子,而是要问清楚事情的过程,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并且鼓励他下次一定做好。这样,孩子才能把做错了的事情,当做经验,引以为戒。而不是因为做错了,就不敢再去触碰相关的东西了。

在这种环境里,孩子的心智会慢慢的长成,自信心也是这样慢慢的养成的。小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长大之后,自信便成为一种性格,一种孩子具备的品质,很多人说自己天生就自信,其实不然,性格这种东西,本来都是小时候培养的。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枝末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自信。

少一些干涉多一些鼓励

当我们放手要孩子自己去做事情的时候,孩子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或者不如我们意的时候。这时候,做父母的应该记住一点:“少一些干涉和指责,多一些鼓励和赞扬。”既然让孩子独自处理问题,就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就应该尊重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在孩子做错了的时候,只需委婉地不动声色地加以引导就可以了。训斥、指责只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自主做事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想要再树立信心就难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很多事情,孩子不经历,便不能学会。在漫长的探索之路上,孩子有可能分叉,走到误区里面。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的家长应该要冷静的面对,不要自以为是的否定,而是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把那些原本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变成一种工具,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正如,孩子学走路时总要摔跤,爱迪生做实验,也是失败了之后,才取得成功的呀。孩子,又怎么可能不犯一点错误呢?关键在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再有效的引导一下,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若是家长横加干涉,孩子不但不能理解,还会因为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事情也是很常见的。

案例——

一个叫“果果”的男孩上小学四年级,学习不错,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老师总是说这孩子聪明伶俐。可是果果妈妈发现,儿子经常和班里学习成绩不好,淘气的孩子在一起玩。他怕那些孩子把果果带坏了,所以阻止他们往来,让儿子不要和那些坏孩子待在一起。那几个孩子来找果果的时候,妈妈也用各种说辞拒绝了。本以为这样几次下来,那些孩子也就不会找自己儿子玩儿了。可是没过几天,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里来,请家长到学校去一趟。

妈妈赶忙跑到学校,看见儿子和那帮小孩儿站在一起,旁边还有邻居家的小孩子。老师说,果果和另两个孩子,把邻居家的小孩儿打了。老师对果果进行说教,果果还振振有词的说,是邻居家的小孩破坏了自己和哥们儿的友谊,所以不承认自己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