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男孩培养成男人
26045800000027

第27章 把男孩培养成尽责的男人(2)

因此,当孩子有了做家务的能力和热情,做父母的一定要鼓励他们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逐渐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也就是说,要孩子做家务,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家里的每个人做事。从而,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

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打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是孩子学习的一门课程。如果您真正爱孩子,那就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务是一门艺术,也需要创造性,可按自己的想法随意发挥。千万不要小看做家务活,从做家务活中可学到许多生活技巧和知识。让孩子从小受这门艺术的熏陶,可提高未来生活质量,增加生活乐趣。案例中这个家长的做法虽然值得肯定,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一个主要原因就说没有及早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以至于10岁了什么都不能干不愿意干,如果在孩子三五岁的时候就培养他做家务,那么到现在不仅能做愿意做,而且会做得很好。所以,培养孩子家务劳动也要趁早。

孩子之所以不愿做家务事,究其原因,是从心里认为做家务不是他的责任,如果做了,也是在帮父母在做,家庭也是社会的缩影,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任何人都不应不劳而获。社会有社会的分工,家庭有家庭的分工,当然,由于社会体制等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分工的严重倾斜,但这不应成为家长做为帮凶的借口。家长首先做到不随波逐流,别人的孩子都不做家务,去学习对付应试教育,家长明知道对孩子没好处,也一样而为之,难怪案例中的孩子想不明白,别人都不做为何我去做,整个社会都进入一个盲从的恶性遁环。一个家长不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现状,但有能力改变家庭决策,如果每个家长都能用健康科学的理念来教育孩子,那么社会会慢慢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让孩子学着打理家务,久之,这种义务和责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这种习惯中体味到劳动的快乐,和被人信任的幸福,还有能为家里人做事情的自豪感。要强化归属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是父母的“助理”,无论为家里做什么,都是应该做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常常采取物质奖励或者付酬的方式。这样做,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他会认为,做家务是一种有偿劳动,是替父母、帮父母干的,所以要得到酬劳。今天你因为孩子扫了地而给他钱,明天他会因为铺了床要报酬,后天他就会想自己穿衣裤也该得到报酬。当然,如果孩子做的很棒,或是做了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的事,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可行的。

3.要鼓励肯定孩子做家务

虽然要让孩子尽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但是也不要过于苛责孩子。在锻炼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孩子往往做的不是很让人满意,错误会时常发生,甚至有可能把屋子搞得一团糟。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生气,更不要对孩子发火,只要孩子不是故意这么做的,那他就不应该接受严厉的苛责。

因为苛责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在孩子心里面产生负面的信息,使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厌恶感。一旦如此,孩子便会讨厌做家务,逃避责任。所以,当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要本着多表扬的态度,使孩子喜欢上做家务。

比如孩子第一次帮助妈妈洗碗,妈妈一定要及时的鼓励孩子,夸奖孩子做的很好,即便是孩子并没有把碗筷洗干净,甚至还弄了一身的水,这都没关系,只要坚持让孩子做这些,总有一天他会做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第一印象是认知这个事物的基础。看到一个人,这个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便是你对他评价的基础,遇到事情也是。而之后的印象,都会是在第一印象之上,叠加起来的。

孩子对于分担家务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当儿子第一次做家务,爸爸妈妈一定要给予相应的鼓励。得到表扬的孩子,往往对自己做的事情也产生了好感,于是便会喜欢做这些事情。让孩子树立起做家务是自己职责的意识,男孩将来就会成为有责任感的男人。

回馈父母之爱是孩子的义务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养儿为防老”。那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科技不发达,以农耕为主,男子是主要的社会劳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养老已不单纯的依靠儿女,出现了养老保险、养老院、敬老院等各种养老的方式,家长年老时对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但是,父母养育孩子是对生命的延续,而孩子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也是他的责任,并且是法律范畴内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孩子回馈父母之爱,尽赡养之责是应尽的义务,就像父母又对孩子的抚养教育之责一样,这是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基本责任。父母养大了孩子,当他们年老的时候,也正是孩子长大之后,自然要将自己的爱回馈给父母,这是做一个尽责的男人,必须做到的。如果连对自己的父母负责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又有怎么可能对他人他事负责呢?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最宝贵的,离开生命谈其他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父母对孩子有再造生命和养育之恩,孩子应懂得知恩图报。乌鸦尚知反哺之情,虽然它只是一只为人讨厌的丑鸟,却能在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的时候,四处寻找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其实,回馈父母之爱绝不是非要等父母年迈的时候,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随时都可以表达这种爱,可让父母少操一点心,在他们疲惫及生病的时候给他们一些照顾与安慰,让辛劳的父母得以心灵的慰藉。

案例——

9岁的小格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总是早出晚归,所以孩子大部分在家的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度过的。

听爸爸说,他小时候爷爷对他的管教特别严,可如今爷爷对小格却十分的宽松,甚至是放纵,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简直就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则被他呼来唤去的。

这天,小格正在玩电脑游戏,爸爸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来。爸爸平时工作很忙,今天难得早回来,见着儿子在玩电脑,就问他作业做完了吗,小格告诉爸爸做完了,爸爸微笑地点点头后,就倒在沙发上,刚躺了一会,起身打开了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电视。过了一会儿,爸爸有些口渴,因为饮水机在电脑旁边,于是唤儿子给他倒杯水过来,小格盯着电脑对爸爸说:“打完这关我就给你倒水去。”

十分钟过去了,爸爸口渴的厉害,也不见小格倒的水,一问他说自己忘了。爸爸催促了两次,也不见儿子倒来的水,于是变得不耐烦起来,对儿子的语气也很不好,可是小格却仍然不动地方,专注于玩游戏,后来甚至“教育”起爸爸来:“你在看电视,我忙着玩电脑,干嘛非要指使我。”

爸爸听到小格一副认真的口气,很是生气,然后严厉的批评他,说他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儿子却不甘示弱,不断地还嘴,气急了的爸爸最后甩给了他一巴掌,这一巴掌像捅破了天一样,小格惊天动地的喊叫声,引来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为了给孙子出气,联合把这个“欺负”自己孙子的人骂了一顿,孩子才消了气……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家长要试着依靠孩子

现在隔代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不应被忽视,因为老年人因年老体衰,带孩子有些体力不支,有时候只要孩子不闹人,就由着孩子的性子为所欲为;思想僵化,教育方法与方式跟不上形势;再者对孩子过多袒护,有时甚至为父母管教孩子设置障碍。案例中的小格绝不是个别现象,责任二字在他心里一点概念都没有。

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不管是少年时代,还是长成一个男人之后,他的心里面都会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我是男人。这个声音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一直没有停止呼唤过,可遗憾的是我们的溺爱淹没了孩子的呼唤。所以,要想让孩子懂得回馈父母之爱,不妨家长对孩子示弱,试着依靠着孩子。

比如说家里面需出体力的事儿,让孩子多参与,让孩子感觉到男人是有力量的;天黑的时候,陪母亲外出,让他感觉到男人是勇敢的;向孩子请教一些电脑知识,让他感觉到男人是智慧的。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儿子去做,即便是一起爬山的时候,如果孩子在前,也可以让他回身伸出小手拉一把你的大手。依靠孩子,让他感到助人的快乐,回馈父母的幸福,能为的自信。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旅居大连时的一件事:

一天深夜,一个朋友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她的儿子离家出走了,而后给我讲述了出走的原因:当晚朋友带15岁的儿子到从国外回来的同事家做客,临走同事给他们母子带了很多东西,朋友大包小裹的提着下楼,打车回家,上楼时依然是自己提着这些东西,身高170多厘米的儿子,一直只是跟着随行,没有帮妈妈搭一把手或提一件东西。到家后,朋友埋怨儿子不懂事,不知道帮妈妈拿东西,儿子不服气的顶撞妈妈,于是母子俩为此争吵了起来,最后儿子愤然离家而去,两个小时后,已过子夜时分,未见儿子回来,当妈的有些着急了,于是给我打来了电话。

我帮朋友分析了一下情况,并安慰了她一番后,也对她提出了一些批评和建议。

朋友是一所重点大学的教授,儿子6岁时与先生离婚,为了儿子,近十年未嫁。像大多数离异孩子的家长一样,对孩子有一种弥补心理,一味对孩子奉献,从不告诉孩子要付出,要有爱心有责任感,渐渐地孩子就养成了自私的心理。

其实,这些东西虽然是送给妈妈的,但是儿子也是其拥有者和享用者,某种程度也是属于他的,他拿这些东西并不是在帮妈妈拿,而是他应该承担的义务。退一步讲,即便此物与其无关,眼看着妈妈提着重物累得气喘吁吁,而自己却无动于衷,这该是一个知道回馈、有责任、懂感恩的孩子该做的吗?

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应多依赖一下儿子,让他感觉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保护母亲是他的责任,现在不但指望不上,还让母亲操心。看来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好的回报,对待孩子方面,付出是要讲究策略的,不然,回报你的只有伤心而已。

我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案例中的男孩,还是朋友的儿子,之所以这么大了,连帮父母拿东西倒杯水都懒得伸手,归根到底还是做家长的教育不当所至。所以,前车之鉴,新手家长当戒啊。

2.家长也对孩子撒撒娇

父母对孩子撒娇?

可能您会觉得东子搞错了,很多人都知道,“撒娇”这个词总是弱者对强者做出的一种行为,为了某事或者某人通过示弱的方式而达到心理预想的目的,是一种女性化的表现,也用于为人处事的时候一种可爱的表现。撒娇一般情况是子女对父母,恋人之间亲昵行为,可父母对子女又如何撒娇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男孩的心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感觉到自己一天天的进步起来,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大,也慢慢明白,男孩儿和女孩儿的不同,他们总是把自己比作是正义的化身,好像长大了之后会成为另一个“超人”、“奥特曼”、“蜘蛛侠”……

父母对孩子适当的“撒娇”,有如下益处:其一,可以满足儿子成为强者的心理;其二,给孩子回馈父母之爱的机会;其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其四,拉近两代人的距离,融洽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父母是需要他们的,同样需要自己的保护和照顾,而不是一直庇护着他们。

由此,他们会更愿意帮着爸爸妈妈,久而久之,他便会形成一种习惯,只要爸爸妈妈需要他了,他便会立刻去做,在他的潜意识也会形成这样的习惯,慢慢的,孩子便会把照顾父母当做自己的责任。

回馈父母之爱绝不是绝不等同于当你有了经济有力为他们买多少东西,给多少钱,买多大房子。父母有时对儿子的精神依恋更多一些,哪怕儿子少玩一会游戏,多陪父母聊一会儿天,也会让家长欣慰,万不要留有“自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男孩子就要从点滴小事开始做起,与家人相互照顾,回馈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