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这样的语言:“等你长大了,自然会了解父母的苦心。”“你懂什么……父母都是为了你好。”“听话,大人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呢!”从这些语言里,我们不难看出,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对孩子的“包办”,完全是为了孩子着想。可是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未必就是好的。
鞋穿在自己的脚上,是不是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虽然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但是毕竟不能代替孩子生活,所以这样主观臆断的“包办”,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遇事不敢决断或犹豫不决,这种负面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这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多半会造成孩子社会适应性差,独立生活能力弱。
因此,家长要把眼光放远一些,多让孩子参与决策问题,不要事事替孩子作主,要经常向孩子提供有益的信息,对锻炼孩子果断处事能力大有帮助。
案例——
高女士正在楼下和邻居唠家常,她最喜欢说的就是关于孩子的话题,因为自己的儿子特别乖,已经小学六年级了,从来没有让她生气的时候。她说让儿子去学画画,儿子就乖乖的学画画,她说画画没前途,去学习书法修养气质,儿子便不再画画,去学书法。
正在高女士滔滔不绝的夸着聪明乖巧的儿子时,小彦垂头丧气的走进了小区大门。
“儿子,怎么啦,垂头丧气的。”高女士看出小彦脸色不是很对。小彦摇摇头,直接往家里走。见儿子不理她,高女士也无心聊天了,追问儿子:“怎么回事?同学欺负你了?”小彦依然是摇头,也不说话。
“你这孩子,性子怎么这么慢,一点不像我,快说,怎么回事。”见妈妈有些生气,小彦不得不把白天发生在班级里的事情和妈妈说了。
原来今天小彦被全班的同学嘲笑了。下午上体育课,老师决定让班里的21个男生踢足球,可是问题来了,多出来一名男生,于是老师决定,让学生们自己选择。老师让男生们都站在足球场中间的圆形线里面,然后老师说开始,大家选择去左边还是去右边,选择的最后结果必须两边人一样多,最后没有选则的那个男生做替补。
老师一说开始,大家都迅速的做出了选择,只有小彦,一时间竟然傻傻的站在那里,动也不动。几乎在几秒钟内,大家就组成了两个队。
体育老师走过来,问小彦为什么没有选择去某一边。小彦这才愣愣的答到:“我不知道去那边好,正思考呢!”话音刚落,全班男生发出了分贝极高的笑声,小彦一下子脸红的低下了头。
“你怎么这么笨,随便选一个不就得了?”听完小彦的讲述,妈妈气氛地说。“可是你从来没让我做出过什么选择呀。”小彦有些委屈的说到。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家长千万不要只图省事
想要让孩子作出一个决定,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总是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纠结的没完没了。所以,很多家长为了图个省事,就直接替代孩子决定。
很多孩子确实没有自己做决定的能力,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很多事情只是爸爸妈妈让他做,他便照做罢了,这种做法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愿意思考,家长也为了省事,就直接帮孩子决定。表面上决定是正确的几率变高了,而且还节省很多时间,可是实际上的效果却变低了。因为这个决定往往不是孩子真实意思的表达,所以家长的代劳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孩子自己做的决定,虽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但是因为是孩子自己愿意去做的,所以他从主观上悦纳,便会从中得到很多快乐,也会对这件事情格外的负责,如若是家长让孩子去做的,便不会有这样的心理认同。
其次,孩子自己选择的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选择是一种能力,可以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并且能锻炼孩子抉择的能力和果断的意识。这些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培养锻炼,在孩子的阅历经验的累积中得来的,所以家长不能为了图方便,或担心孩子没有决断能力,而帮孩子作出看似正确的决断。
2.不要剥夺孩子的决定权利
不管是面对喜欢让家长做决定的孩子,还是总是反对家长做决定的孩子,家长总喜欢把本来属于孩子的决定权,揽在自己身上。就如中国古代的包办婚姻,本来是结婚的人自己决定的事情,可是为了显示家长的威严,偏偏要由家长决定儿子要娶谁。这件事情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三妻四妾的产生,这是古人对家长独断作出的一种反抗,虽然极端了一点,但是从理论上讲,这是必然的现象。
有时候,家长所做的决定只是代表他们的意见,而忽视孩子了感受,孩子自然就会有不满的地方,只是孩子还小,没办法反抗家长,于是乎导致了两种现象的出现。
第一种孩子称之为被支配型,从小所有的事情都有家长来决定,已习惯于家长安排,凡事不用自己考虑,慢慢地就会发现,他失去了自己做决断的能力和意识,就如同案例中的小彦,很简单的一个选择,对于他却变成了极大的难题,因为他没有这种决断的意识。
另一种就是自主型的,很有主见的孩子,碰到家长的权威,往往选择“地下活动”,这样的做法,往往是与家长所愿背道而驰的,孩子和家长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自己做的选择,在没有家长的监护下,变得盲目,甚至会刻意地走向家长的对立面。这样的心态,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困惑。
不管您的儿子是什么样的性格,家长都应该把孩子的决定权交还回去,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只是做个参考意见,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抉择能力,又不会让孩子偏离轨道。即便是孩子还小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家长也要争取孩子的意见,做出符合孩子自身情况的决断。
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我们平时总能听到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强,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与家长的不当教育有关。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课外班办的风声水起,孩子上课外班很大程度是代表家长的意图,家长(尤其是母亲)爱子心切,常常替孩子安排了一切,从早到晚不给孩子留一点支配时间。既然家长已为他设定了所有的程序,孩子又怎会有自主的选择呢?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成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决定自己的事情,希望把事情的决定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
虽然孩子并没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也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这是每个人生来的本能,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单方面的决定孩子的事情,认为孩子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
家长总是以为,自己给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孩子的眼光不够长远,不能考虑到以后的事情,可是家长有没有意识到。家长的有些决定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如果那不是他的真实所愿,未来生活的不如意,即使孩子不怪你,家长自己心里也会不安。
孩子无论大小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现在虽然要靠家长的抚养,但是他依然有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想法,家长不妨试着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与其说是给,不如说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能够按自己意愿做出决定。
案例——
硕硕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爷爷是文化局的退休干部,现在每天都在练书法,爸爸妈妈也都是搞文字工作的,每天下班回来,总是捧着书看。可也奇怪,这孩子的性格并不像父母那样喜欢安静,他喜欢动,喜欢踢足球,可是爸爸妈妈非叫他学书法,画国画。他也曾和妈妈讨论过,关于学习书法和国画的问题,他不喜欢这些东西,每次去老师家练习书法,总觉得异常的痛苦,感觉中国字这么难写,最后连语文也划进了他讨厌的范畴。
又是周六下午,这一天是硕硕学习国画的时间,中午他拎着一大堆画画用品出门了,出门前妈妈还向往常一样,交代儿子要认真学习。硕硕家到老师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并且不用过横道,一般步行15分钟就能到。在他出门一个小时后,老师打电话来说硕硕没有来上课,这下可把家人给急坏了,家里意外的热闹起来,爸爸出去找,妈妈在家里给儿子的同学家打电话。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孩子踏进家门的那一刻结束了。
爸爸妈妈见到儿子回来之后,心里面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气愤。全家人围坐在客厅里,中间站着硕硕同学,很有一种“三堂会审”的感觉。因为爷爷奶奶也在,所以妈妈没有立刻发火,而是压制着怒气,问他这两个多小时干什么去了。
11岁的硕硕眨巴着大眼睛,根本没有看出家里紧张的气愤,好似经历一段奇妙之旅一样,讲起自己的去向。原来他刚一出小区的门,便看到同班同学小凯,小凯说自己正要去学跆拳道,今天是道馆开放的日子,可以带自己的朋友一起去学习。于是他就和小凯去了跆拳道馆,最后还表示,自己对跆拳道特别感兴趣,想要学习。
听完硕硕的解释,爷爷奶奶起身回了书房,妈妈狠狠地责备了儿子,对于他想要学习跆拳道的要求,自然是被拒绝了,说那些打架的勾当没什么好学的,还是学琴棋诗画更有用处。遭到拒绝的硕硕心里非常难过,由此他更加讨厌书法和绘画。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孩子都是生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中,不管父母平时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还是会期望孩子可以过的更好。这是家长的共识,几乎每个父母是“完美主义者”,尽管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优秀,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比其他的孩子都好。
拥有这样的心态的家长,对孩子的苛求和为他做决定就是自然的事了。为了让儿子能比别人强,爸爸妈妈总是给孩子安排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可是很少会问问孩子的意见。他们觉得孩子还小,缺乏主见,所以就擅自做了决断,决定孩子的喜好甚至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