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成再留美一年,转学欧洲一年,然后归来最好。关于思成学业,我有点意见。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为多用点工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再者,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不独朋友而已,即如在家庭里头,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这封信你们留着,也算我自作的小小像赞)我这两年来对于我的思成,不知何故常常像有异兆的感觉,怕他渐渐会走入孤峭冷僻一路去。我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境界,固然关系人格修养之全部,但学业上之熏染陶熔,影响亦非小。因为我们做学问的人,学业便占却全生活之主要部分。学业内容之充实扩大,与生命内容之充实扩大成正比例。所以我想医你的病,或预防你的病,不能不注意及此。这些话许久要和你讲,因为你没有毕业以前,要注重你的专门,不愿你分心,现在机会到了,不能不慎重和你说。你看了这信,意见如何(徽间意思如何),无论校课如何忙迫,是必要回我一封稍长的信,令我安心。(民国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解读 这封信写于1927年,比上一封晚了近两年。此时家庭的风波已经过去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留学生涯也渐入佳境。梁启超担心的不是儿子的心态,而是他的学业,以及将来的发展前途。这种心情,跟天下父母如出一辙,但梁启超毕竟不是普通父母,而是大学者,是影响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对于学习和事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也很有启发。
首先,学习不能太专门了。这话看起来有点费解:我们通常认为,学习知识就应该专而精,如果什么东西都只学个皮毛,怎么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没错,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而梁启超也并非让孩子不深入学习,只图混个洋文凭的意思。他的真实用意是,希望学习理工科的儿子,多一些人文修养,具备一些人文情怀;他担心儿子一门心思陷入自己的建筑学专业里去,把生活弄得太单调,这样不仅乏味,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容易厌倦,由厌倦而导致内心苦恼,甚至堕落。不仅是梁启超,实际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有不为人知的文艺爱好,例如,爱因斯坦的小提琴就拉得很好,音乐修养不低。没有人确切知道,对音乐的喜爱,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但如果爱因斯坦对音乐一窍不通,他的生活该是多么乏味。
以上是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另外即使单从交友、家庭生活的角度而言,学习兴趣广泛,趣味多样,在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即使是自己的父亲、爱人)时,才能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这里,梁启超似乎还有所暗示,但这话没有说来:儿媳林徽因是个心思敏感、细腻,感情丰富,能诗善文的才女,如果儿子成天仅仅只能研究些冷冰冰的建筑,夫妻之间难免缺少共同语言,即使能够相敬如宾,恐怕也少了一份家庭应有的欢愉。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梁思成对父亲的用意理解极为深刻,他不仅在建筑研究上成就斐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功底,与妻子之间一直相处融洽,事业爱情双双丰收。
梁启超选择在儿子快毕业的时候写这封信,可谓煞费苦心。在信的末尾,他这样解释道:“这些话许久要和你讲,因为你没有毕业以前,要注重你的专门,不愿你分心,现在机会到了,不能不慎重和你说。”看来他很清楚一点,兴趣固然要广泛,但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去学,结果很可能是什么都学不好。在一定的时期内,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千万不能弄巧成拙。
附:梁启超子女成就一览
梁启超有9个孩子,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具体情况如下。
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12年科学远景规划”起草工作,负责起草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长远规则。1956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系统研究室主任。是我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进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是我国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
梁启超的另外几个子女也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人才:
长女梁思顺: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是诗词研究专家,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和中央文史馆馆长。
次女梁思庄:着名的图书馆学家,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1936年,任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编目组组长、主任,后任图书馆副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
三子梁思忠:他先后在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回国后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在淞沪抗战中表现出色,后因病去世。
三女梁思懿:着名的社会活动家。先后任齐鲁大学女部主任,山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四子梁思达:着名经济学家。
四女梁思宁: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8年蒙受冤屈,被开除党籍,一直到1983年才恢复党籍。
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成功是运气的话,那么一群孩子都成功,那绝对是教育的成功。“梁氏家学”的底蕴和内涵不仅让我们佩服,更引我们深思。
6.诸葛亮:智者与忠臣的化身
先生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封光荣称号:忠武侯,所以又称诸葛武侯。
诸葛亮出生在官吏之家,历代先祖在西汉时候已多朝为官,父亲诸葛圭做过泰山郡丞。但不幸的是,诸葛亮3岁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8岁时候父亲又去世,他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亲,只好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这位叔父也做官,但官路并不通畅,几经辗转,他们最后在荆州落脚。到16岁时,叔父也过世了,诸葛亮只好在隆中过起了耕读生活。可贵的是,不幸的遭遇和坎坷的经历并没有消磨掉他的志气,他胸怀大志,潜心学习,并且始终关注着天下大势,终于以一篇才华横溢的《隆中对》打动刘备,辅佐他成就了蜀汉霸业。
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倍加推崇,将他描绘成了智慧的化身,有点神乎其神了,而真实的诸葛亮当然不是神,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生活中兢兢业业地扮演着慈父、忠臣、贤相的各种角色,而且每一个角色都很成功。
学习,让人生无悔
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一版本作“慆”[tāo],怠慢)慢则不能励(一版本作“研”)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解读 这是诸葛亮写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很短,连标点才100来字,这很符合诸葛亮的风格,以简驭繁,力求切中要害,而不追求长篇大论。诸葛亮一身的学问,文学修养很深厚,但传世的作品却不多,最着名的就是《出师表》和这篇《诫子书》。
要从字面上理解这封书信,并不难,虽然是古文,但用语浅近,再加上适当的翻译,很容易就弄懂了。但要从精神实质上理解,并将它的理念消化进去,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不那么容易了。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往往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东西,要掌握起来就越难,本文也恰是如此。
这里我们抓住“静”和“俭”两个关键词来谈谈。这两个词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侧重于修身养性,后者侧重于美好的品德,但实质上是相通的:“静”不仅指身边环境的安静,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有没有试过晚上睡不着觉的情景?四周静悄悄的,但脑子里塞满了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这显然不能叫作“静”。所以,静的最大内涵是“心静”。
而“求俭”的目的也在于此: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好东西,满脑子想着各种奢侈品,他能静下心来安心读书,深究学问吗?所以,“俭”既是着一种美好品德,也代表一种价值观——就是说,你觉得什么东西才是值得自己追求的。物质生活,是为了保证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在这个基础上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如果直接把物质需求当成自己的终极目标,就谈不上什么理想和追求了。由此可见,文中的“澹泊明志,宁静致远”都是由这两个词引申而来的。
鉴于“静”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必读书,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第一步,就是教后辈子弟先学“止静”的功夫。甚至,一些宗教信徒练习打坐也是在修炼“静”这门功夫。不过,“静”和“俭”都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学”,再深入下去,“学”的目的是“成才”。
为什么必须学习呢?因为每个人的一切才能都来自于此。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做生意也好,做官也好,做科学研究也好,都离不开学习,虽然生活中不乏天才,但那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天降的可造之材。
“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这个逻辑很清晰,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但诸葛亮觉得仅仅是正面说理还不够,他还从反面告诫儿子:偷懒、不用功是没有出息的。“慆慢”“险躁”两句稍微难解。着名的台湾学者,当代文化大师南怀瑾是这样解释的:怎么叫险呢?偷巧,听一点认为都懂了,都是冒险、偷巧来的,心浮气躁,不宁静,修养不够。“躁”也是不能理性……要做大事必须照规矩来,不能蹦蹦跳跳地玩聪明,以为学问多了,这都不对。这个“躁”是足字旁,跳起来、虚浮——多么形象啊!
也许是觉得光说道理,有点枯燥,诸葛亮在文章结尾也形象了一把:如果你不努力,年龄跟着时间一下就跑掉了,人生的意气、志气,跟着年龄老化,勇气没有了,就会像枯枝败叶一样凋零,到时候守着个破房子哀叹又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很可怕的一种情景,要拒绝它的上演,就从现在开始吧,加油!
附:诸葛亮的儿子的情况
本文的收信人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之子,精通书画,记忆力强,17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大权。三国后期,蜀汉衰落,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迎战,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其子诸葛尚也于阵前自杀,一门忠烈,连魏军将士也佩服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