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真情永不死亡,永不败坏,与高贵的神性和谐统一,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效能,获得自己无上的幸福。许多人并不深入真我,去开发那些供给身体力量的源泉,因此他们的生命往往是了无生气的。如果我们深入真我,那么就可以获得启发神性的活水。生命的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做人要完成真我,显示真我,惟有自生至死始终保全这份与生俱来的真性情,这样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东坡名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4.做无愧于心的善事
封建皇权体制,培养了很多尸位素餐的平庸的人,他们在官场上混、玩、钻、斗,事情少做、不做为好,到时间领俸禄就是了。像苏东坡这样“不合时宜”的人,要做一些有利于国家与人民的事,是很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是,以苏东坡的个性与良知,他却乐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尽管事后没有达到他希望达到的效果。
1090年,春季风调雨顺,看来年成有望。农民们借钱施肥勤耕,满希望夏季丰收。可到了夏初,杭州一带大雨滂沱,多日不止,民家积水将及一尺。农民的盼望眼看悉成泡影,随便有点儿常识之人,都能看出来,一旦存粮吃光,势将挨饿。苏东坡派人到苏州、常州去视察,接到的报告是两地全境淹水。水库崩裂,部分稻田被水淹没,农人在划船抢救残存物品。抢救的潮湿稻子还可烧干,稻草用以喂牛,必须设法以济时艰,而且刻不容缓。
苏东坡事前早有准备,他一向相信常平仓制度远胜过饥荒之后的救济,所以他早就不断购买谷子存满粮仓,好来应付荒年。因为霍雨连绵不绝,他越为奋战不懈。在半年之内,自七月开始,他给皇太后和朝廷上表七次,陈述实情,吁请急速设法。前两次表章叫“浙西灾伤第一状、第二状。”后面五个叫“相度准备赈济状”,七个表章合成一个情急的呼吁。他呼救不停,直到朝廷人人觉厌烦了。他这种做事风格却是不符合官场游戏规则。别的官员,还有那些朝廷的特使,却照吃照玩,一言不发。
上级接到苏东坡的报告,不以为然:现在比平常多下了一点雨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是苏东坡认为现在做好预防,比将来救济要减少很多经费,只要在当地买粮,或是由外地进口,这样不断存粮,以防食粮短缺,并随时卖出以平定粮价,饥荒是可以防止的。把粮食向贫病与饥民施舍,永远是浪费无用,只能触到疾苦表面,根本办法则是预防。在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由于没有人事先做何防备,结果大饥荒来临。神宗皇帝要拨出125万担食米设立粥厂救济贫民,竟有50万穷人饿死。除去人受的灾难之外,朝廷救济、减免税款和各项岁收,一共损失了320万贯。苏东坡指出,比照之下,他去年只用了六分之一的粮食就稳住粮价,防止了灾情。现在第二次饥荒会更甚于第一次,就犹如第二次发病会比第一次严重。人民少量的存粮已经逐日减少,必须立即设法解决。
令人悲哀的是,除去苏东坡一个人外,别人都是无动于衷。好多浙江和邻近的地方官都在春天奏报丰收有望,但无一人陈明新近的暴雨和水灾。有一名官员名叫马碱,苏东坡屡次写信约他会商,因为此事须与各地区配合协调。但是此人回信说,他正忙于他事,将因公外出,冬日始可返杭。苏东坡在一道密奏太后的本章里曾说:“臣近者每观邸报,诸路监司多是于三、四月间,先奏雨水匀调,苗稼丰茂。及至灾伤,须待饿便流亡,然后奏知。此有司之常态,古今之通患也。”他请朝廷下令调查全部灾区,希望奏准以修缮官衙的款项购买食米,因为救饥荒第一。
同时,苏东坡在给他正在浙东为官的一位好友钱般的一封信里说:“虽子功旦夕到,然此事得聚议,乃济数舍之劳,譬如来一看潮,亦自佳事,试告公此意劝之,勿云仆言也。”在七月的报告中,苏东坡只请求拨米20万石。那项计划也很简单。杭州本为产米地区,每年只需向京都缴米125万到150万石,杭州仍然很殷实,能够付得出那个米额的价钱。如蒙允许保存一部分米,杭州可以改缴同值的绸缎银两。他只盼望朝廷准他们留下一部分充做皇粮的米,转到当地谷仓,也就可以了。
夏季,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苏东坡无法入睡,又写了“浙西灾伤第二状”。20天后,公文才到达苏东坡手中。他连忙看,发现自己请求处理的最重要部分已遭删除。他只得又上文户部,请求联合调查,又要求那些认为不致有饥荒出现的人,应当签署保证文件。在大雨还有停下来的情势中,苏东坡感到情况越来越可怕,他将请拨的米由20万石提高到50万石。这些米是预备稳定粮价的。即使朝廷每个赔10文钱或1石赔1文钱,朝廷全部的损失也不过5万缗。恐怕饥荒真正到来,那时朝廷即便花上10倍或20倍的钱,也不能救那些饥民。于是,苏东坡请求朝廷命官员在河南安徽买米,储存在扬州,以备在饥荒来临时发与湖泊地区的灾民。他的计划是,米要存在途中地方,万一不需要,仍可再运往京都。杭州则可以用同等值的钱货代替每年的供米。
“若来年人户原不缺食,不须如此率画,则臣不合过当张皇之罪,所不敢辞词。纵被诛谴,终贤于有灾无备,坐视人死而不能救也。”苏东坡在奏章中说。在他看来,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绝不可视雨灾为儿戏。
苏东坡的认真,在别人眼里却是“天真”,他的建议与计划,不是被上级打了问号,就是打了折扣,以致他的美好的想法无法实施。他写信给好朋友孔平仲说:“呜呼!谁能稍助我者乎?”
苏东坡的计划是在那年冬天出卖官米。果不出他所料,米价飞涨。冬季一到,他开始出卖官仓存米。但是在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他被调离杭州,又被召至京都充任翰林学士。他离杭州时,所做的事尚未完成,他写信给继任的林太守,请他与所有的有关官员联系,以做决定。他告诉林太守,在前一个月,他曾经请求保留朝廷的50万石贡米,林太守应当暂时保留此米。林太守以等待前任苏太守最后上朝廷表章的批示为借口,当然可以将解来进京一事安然拖延一段时日。那批米如不急用,到六月再送出,也不算太迟。
苏东坡在赴京途中,顺便看看苏州及邻近各地的洪水灾区,以便与各省同僚会商办法。他发现整个地区尚淹没在水中,因为洪水尚未消退。那时正是春天,农人还希望水能及早退去,以便春耕。农田之在低处者,显然无望,在高处的农田里,他看见老翁与女人昼夜忙于往外放水,以人与天气对抗,似乎并无把握。因为雨还在继续下,刚刚淘去些水,不久水又满了。饥荒已然来临,人民开始吃稗糠,平常都是喂猪吃的,现在与芹菜或其他青菜混合煮食。由于缺乏干柴,人民只好生食,好多人因此患肚胀。苏东坡在表章里曾说:“并是臣亲见,即非传闻。春夏之间,流殍疾疫必起。”
苏东坡去了,饥荒来了,人民多病饿而死。真难以令人相信,苏东坡到达京都后,竟遭弹劾,说他夸大灾情,“论浙西灾伤不实。”苏东坡问心无愧,因为他没有不实之言;他又问心有愧,因为他虽尽心尽力做了他该做的,可还是不能拯救深陷饥荒中的人们。
【东坡名词】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5.寻找避免平庸的方法
苏东坡的人品才学毕竟还是有人赏识的,除了一些追随他的朋友外,还有历朝皇后。例如仁宗皇后救过他的命,英宗皇后提拔他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这离宰相只差一个级别。苏东坡以自己的资质赢得了他该有的位置,有权之后,他开始思索为什么科举培养了很多平庸的读书人?有的人实际上是非常有才能的,可在官场一泡几年,要么成为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要么成为老奸巨猾的阴谋家。
人才在官僚体制中浪费,于国于民都不利。
一天晚上,苏东坡正在一小书斋中坐着,他对政客的嫉妒已是十分厌恶,已经请辞此职务。皇太后宣他进宫草拟诏命。年轻的皇帝正坐在祖母身旁。苏东坡在一旁毕恭毕敬地立着听记吩咐。在告诉苏东坡草拟圣旨任命吕大防为宰相之后,皇太后突然问他:“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几年前你官居何职?”
“常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回答。
“现在身居何职?”太后又问。
“臣承乏翰林学士。”
“你为何升迁如此之快?”
“仰赖太后的恩典。”
“这与老身无关。”
苏东坡略一停顿,然后说:“一定是皇上的恩典。”
“与皇上也无关。”太皇说,面露笑容。
苏东坡想了一下,说:“也许是有老臣推荐。”
太后说:“与他们也没关系。”
苏东坡这时实在不知道太后内心的想法了,他做人的率性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他说:“臣虽不肖,但从不运用关系求取官职。”
太后笑道:“这是我老早就想对你说的。这是神宗皇帝的遗诏。先王在世之时,每当用膳时举箸不下,臣仆们便知道是看你写的文字。他常说起你的天才,常想用你,但不幸未及如愿便速尔崩逝。”
苏东坡听到这话,心里有些感动。是啊,自己靠的是真才实学,才有了施展抱负的位置。国家需要人才,并且天下并不乏人才,可人才却是特别地难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通过了解历史与对照现实,苏东坡发现堵塞言路是造成阻碍人才发展的原因之一。他从小就读过《史记》、《汉书》,熟知汲黯的故事。
一次,河南某地失火,武帝派汲黯去视察。汲黯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不计其数。汲黯不畏矫制之罪,便以皇帝使臣的名义,持节开仓放粮赈济贫民,人民大悦。
太后弟武安候田蚡为丞相,仗势恃骄,目空一切,朝臣来拜,多不为礼。汲黯对他这种傲慢的态度看不惯,遂与之亢礼,见而不拜。大将军卫青,其妹为皇后,人皆敬畏,而汲黯见他,揖而不拜。有人对他说:“自天子下尊贵莫过大将军,你为何见而不拜?”汲黯说:“以大将军之尊,而门有常揖者,表明他能降贵礼贤,这将使他的名声更加提高。”卫青闻后,对他更加尊重。
汲黯指责丞相公孙弘是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以自为功”;痛斥御史大夫张汤是“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当面斥责他们“怀诈饰智,惑君乱国”的罪行。
一次,汉武帝召集群儒说:“我欲振兴政治,效法尧舜,如何?”
汲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怎么能效唐虞呢?”
武帝听了尖锐的批评,怒而罢朝。当时很多朝臣为汲黯担心,纷纷劝他自爱保身。汲黯慨然说:“天子设公卿大臣,不是为了匤正错误,难道是专作阿谀奉承的吗?我既在其位,总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见错不说,使皇帝陷于不义之地。”
从历史回到现实,苏东坡脱口而出:“广开言路!”于是他向太后指出来,朝廷有道,皇帝一定是想办法接近每一个人。比如说,唐太宗在位时,他许每一个人到宫廷进言,甚至无官无职的老百姓也在内。若有人说有话要见皇帝,宫门的守卫人员不许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