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昌寄居王殿直天磷见过。偶说一事,闻之辛酸,为食不下。念非吾康叔之贤,莫足告语,故专遣此人。俗人区区,了眼前事,救过不暇,岂有余力及此度外事乎?天麟言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以故民间少女多鳏夫。初生辄以冷水浸杀,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闭目背向,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嘤良久乃死。有神山乡百姓名石拱者,连杀两子。去岁夏中,其妻一产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毙。报应如此,而愚人不知创艾。
“天麟每闻其侧近者有此,辄往救之,量与衣服饮食,全活者非一。既旬日,有无子息人欲乞其子者,辄亦不肯。以此知其父子之爱,天性故在,特牵于习俗耳。闻鄂人有秦光亨者,今已及第,为安州司法。方其在母也,其舅陈遵梦一小儿挽其衣,若有所诉。比两夕辄见之,其状甚急。遵独念其姊有娠将产,而意不乐多子,岂其应是乎?驰往省之,则儿已在水盆中矣,救之辄免。鄂人户知之。准律故杀子孙,徒二年,此长吏所得按举。愿公明以告诸邑令佐,使召诸保正,告以法律,谕以祸福,约以必行,使归转以相语。仍录条粉壁晓示,且立赏召人告官赏钱,以犯人及邻保家财充。若客户则及其地主。妇人怀孕,经涉岁月,邻保地主无不知者。其后杀之,其势足相举觉,容而不告,使出赏固宜。若依律行遣数人,此风便革。
“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诱谕地主豪户。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碉之。人非木石,亦必乐从。但得初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矣。自今以往,缘公而得活者,岂可胜计哉!佛言杀生之罪,以杀胎卵为重。六畜犹尔,而况于人。俗谓小儿病为无辜,此真可谓无辜矣。悼是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公能生之于万死中,其阴德十倍于雪活壮夫也……
“款向在密州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守。所活者亦数十人。此等事在公如反手耳。恃深契故不自外,不罪不罪。此外惟为民自重,不宣。”
苏东坡为此特地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向富人募捐,请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爱是一种活动的情感,不是静止的物体。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特殊的经验,要想拥有它,最佳办法是把它施舍给别人。一个人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有人之所以对生命做不到深刻透彻的认识,总认为做人难,是由于还没有意识到爱人的快乐。人与人都是以心交心,以心换心的;爱人,自然会被人所爱。
苏东坡在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仁爱精神,或者慈悲情怀,处处体现,他除去向朝廷请求拨款、发米,预防灾荒外,还给朝廷上了一道长表章,请求宽免老百姓欠朝廷的债务。当时由于地方上执行“青苗贷款法”,使得商业萧条,富户早已不复存在。而朝廷下达命令,要求必须以现款交税,以致货币在市面上已不易见到。国家的钱现在都集中在国库里,朝廷正用这些钱进行西北的战事。与20年前相比,杭州的人口已减到以前的百分之四五十。朝廷也在遭受困难。
目睹这一情况,苏东坡曾上表朝廷指出,酒税的收入已经从每年30万贯减到每年20万贯以下。国家资本派已经把小生意人消灭。让富人为穷邻居担保的办法,已经把很多富人拖累得家败人亡。意想不到的官司和纠纷,都由青苗贷款而起。有人,也许是在官员的纵容之下,用别人的名义贷了款。那些人或否认那笔贷款,或根本并无此人。而官家的档案竟是一团混乱。官家手中有千万份抵押的财产,其中有些已然由官方没收。没收的财产难道抵消得了借出的款项吗?足可以抵消本金和利息吗?利息到底怎么计算呢?更有好多人坐监,只因为,在官司纷乱当中,买了产业,不知那份财产真正的主权当属何人。每个人都欠人钱。地方法庭只忙于处理人民欠官家的债务案件,私人诉讼就搁置不闻不问了。民间贸易一向以信用为基础,现在因为人人信用不佳,生意也陷于停顿。官场的腐败到了令人无法置信的程度。杭州每年要向皇帝以绸缎进贡。有些质料差的绸缎往往为税吏所抛弃,他只愿全数收上品货。由于他抛弃了货色较差的,损失的钱还要补缴。当地太守要从抛弃的坏绸缎弄出钱来,于是强迫人民以好绸缎的高价钱买去那些坏绸缎。地方太守上遭上司的逼迫,下遭小吏的捉弄,那些小吏靠官方的“呆账”压榨百姓以自肥,正如同草原上的羊啃啮青草一般。
苏东坡希望皇上宽免百姓的官债,他的理由是,民脂民膏已挤干,他看不出来再从无力偿还的人民身上去收20年的老账,这样对朝廷还有什么好处。比如说,酒务方面欠债的1433件案子之中,经过官家20年来的催缴,尚有404件是人民弃家逃走,不敢重返故乡,而有关钱数不过约有134贯而已。即便情况一直不变,一直催讨,也不会收回此一笔欠债,何不立即宽免,以收民心?
上表之后,苏东坡等呀等,等了108天,也没有等到皇上的回复。他不得不又上一本,追问以前所上的表章,有何下文?强调20年来商业萧条,官家只有恢复老百姓的信用和存款,税收才增收有望。这一次他是上太后的机密本章。太后交给了中书省,饬令速办。可是事过两年,朝廷仍然毫无行动。
这期间,江苏湖泊地区逐年歉收,饥荒酿成巨灾,苏州、湖州、嘉兴地区,人民死亡半数。大批逃荒的难民渡江北来。后来虽然积水渐退,田界全失。苏东坡说:“有田无人,有人无粮,有种无牛。潭死之余,人如鬼腊。”苏东坡认为,若能得到朝廷尽量扶持,此地区需要10年才能恢复经济。倘若当初朝廷采取他所建议的措施,所需款项不及后来赈济所需之半数。
元祐七年(1092年)五月十六,苏东坡又再谈宽免官债一事。他在自己治下,不管别的官吏如何,他把圣旨照自己的看法解释,宽恕了圣旨所列的一切案件,情况不明的疑案,则延期一年再办,等待朝廷决定。他深信人民的信用若不恢复,情况的严重不会和缓,商业也不能复原。巨债高利则像百姓项间的石头枷锁。百姓的信用一旦毁灭,商业必然随之瘫痪。万恶必由此而生。苏东坡又上了一道长50字的表章,仔细论述处理呆账的办法。有些人为买公产而欠债,还有青苗贷款债、官谷债、春税和秋税债,也有入欠市易局的债,而市易局已经废止,朝廷下令分10期(半年一期)清还,有人因旧债还不出而又欠了新债。此等情况和在杭州所上表章中列举的四种债务,共达10种之多,朝廷终于先后下令部分宽免。苏东坡回顾一下全部情形,拟定了详尽的办法。最后,他说:
“臣顷知杭州,又知颍州,今知扬州。果见两浙、京西、淮南三路之民,皆为积欠所压,日就穷建。死亡半年,而欠籍不除,以至亏欠两税,走陷课利,农末皆病,公私并困。以此推之,天下率皆然矣。
“臣自颖移扬,舟过壕、寿、楚、泅等州,所至麻黄如云。臣每屏去吏卒,杀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日,犹以生。若丰年举债积欠,青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城民……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车,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这道表章呈上去一个月之后,他又上一道私人表章给皇太后,建议太后颁布如他所拟的一道圣旨:“访闻淮浙积欠最多。累岁灾伤,流浮相属。今来淮南始获一麦,浙西未保丰凶。应淮南、东西浙、京田诸般欠负,不问新旧,有旧官本,并特予权住催理一年。使久困之民,稍知之饱之乐。”随后,他又请太后按照他前一道详细的表章分别拟定条文,处理债务。
元祐七年(1092年)七月,苏东坡不断催请的那几点,朝廷正式颁布施行;表章中所提的公债,也由朝廷下令全部宽免了。苏东坡总算如愿以偿了。
苏东坡如此反复地上表,图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小人浅见,只为朝廷惜钱,不为君父惜民。”
【东坡名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做人不可缺少志向、志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一旦领悟了全力以赴地工作就能展现自己才智的秘诀,你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能处处以主动尽职的态度工作,即使从事最平庸的职业,也能增添个人的荣耀。
无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因为它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不要满足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得没有差错,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人永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在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不断提升自己水平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要求的标准会越来越高,工作也就会做得越来越好。
对任何人来说,顺其自然都是平庸的。如果你可以在一年之内做好某件事情,就一定不要借用第二年的每一天。而一个人如果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尽心尽力。这样,人们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
粗劣的工作标准,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这样的态度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劣的工作态度,是会摧毁理想、阻碍前进的。
超越平庸,追求卓越。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有太多的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坏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导致一生只从事一种平庸的工作,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绩,而且也只能一生平庸。
要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要抱着非做好不可的态度。而不只是做到“尚佳”为满意,或是做到半途便停止,要把它做到最好,要超越自己,更要超越别人对我们的期待,这样,我们才会取得成功。
一个积极的欲望是成功的标志。苏东坡在不利的环境中,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能安下心去做自己的事吗?
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我们是能够做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从而怀疑自己的实力。如果我们相信并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够做到,而且一定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