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风趣使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1.幽默开启一种角度
世上人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但却拥有不同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人们对同一个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林语堂讲:“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达观的态度……幽默到底是一种人生观,一种对人生的批评……”“幽默是一种心理状态,进而言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幽默是一种眼光,是一种角度。是看世界的眼光,是看人生的角度。世界不光可以用好与坏去衡量,还可以用有趣无趣、可笑不可笑去评判。对自己也不光只是严肃的反省,还可以发现自己的荒唐之处,发现自己的滑稽与可笑。于是,在笑声中,世界与自我结成了朋友。在笑声中,一只手拉着世界,另一只手拉着自己,乐观、豪迈而积极地走上人生之路。
提及苏东坡,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仪态儒雅、气度雍容、满腹诗书的学者形象,而很少会想到一个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苏东坡,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苏东坡生活化的一面。实际上,苏东坡乃是个颇为幽默的人,从他生活中的一些幽默风趣的言行,同样也可以看出他看世界、看人生的角度。
苏东坡的性格真率,不善于做表面功夫,有话也藏不住,用他自己的话说:“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苏东坡的学生、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时常劝他慎言,以免因言获罪,苏东坡说:“我当年考试得仁宗皇帝提拔,以贤科入仕,皇上在便殿召见我,我所陈述的主张方略被采纳了不少。后来我屡次上书,常有规劝晓谕之言,皇上看了也不生气。如果我不担起应负的责任,尽我之能说话,还有谁还会说话?我没什么好怕的,大不了朝廷杀我而已。”
晁补之听了,无言以对,苏东坡突然话锋一转:“朝廷如果真要杀我,微命亦何足惜。只不过杀了我,对你也没有好处。”众人都被这句话逗得哈哈大笑,由这个沉重的话题所引发的压抑气氛,顿然被消弭于无形。
苏东坡天性委婉、容易激动,同时又善于观察、公正不阿,在他的目光下,随便什么琐碎、寒伧、渺小、卑微的东西都是无法隐遁的。他发现,就在自己身上这些缺点也是很多的。一个爱好幽默的人既然认识自己内在的价值,他就十分深刻地看到在他的处境中,在他的外表上,在他的性格里的一切渺小、无益、可笑、卑微的东西。
幽默的人生态度的前提,是对人间世事的大彻大悟和大智大勇。苏东坡能从人类伟大之处发现渺小,能从社会的圆周之处发现残缺,从悲剧中看出喜剧。
幽默的苏东坡,对生活永远充满自信,永远生机勃勃。他超脱达观,由于笑使他与世界拉开距离,而不是完全陷入是非琐事中去,对任何事情他都能看到它滑稽有趣的一面,因而他就不会过于计较,狭隘地、功利性极强地做一切工作。幽默是以悠然超脱或达观从命的态度来待人处世,这与那种从功利主义观点出发来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格格不入的。幽默使苏东坡超脱,使苏东坡忘我,也因之保全了他的“真我”。
幽默的苏东坡心灵宁静,他认真地、超脱地看待世界的,然后幽默地理解世界,深刻地、彻底地理解世界的人。
幽默的苏东坡心地善良,他的笑是那样温存,表达了对世界的爱。
气质洒脱、语言精妙、学识渊博、诙谐风趣的苏东坡,就如一首韵味十足的史诗,受到后世之人的喜爱,其实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东坡名诗】
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气,已觉团扇厄。不烦计荣辱,此丧彼有获。我琴终不败,无攫故无醳。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揠苗不待长,买菜苦求益。此郎独静退,门外无行迹。但恐陶渊明,每为饥所迫。凄风弄衣结,小雪穿门席。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朝来赋云梦,笔落风雨疾。为君裁春衫,高会开桂籍。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2.幽默凸现特有智慧
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因为知道那位高僧的习惯,大家就停在外面。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等他带着那个妓女进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时,老方丈一见此年轻人如此荒唐,显然是心中不悦。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敲木鱼的木槌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缒,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退,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这正是戏台上小丑的独白,连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
把女人与和尚分开是不可能的,至少在中国文学上是如此。和尚的故事,往往是女人的故事,而女人的故事也往往是和尚的故事。
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有一次,他曾判决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名叫了然。他常到勾栏院寻花问柳,迷上了一个妓女,名叫秀奴。最后钱财花尽,弄得衣衫褴褛,秀奴便不再见他。一夜,他喝得醉醺醺的,又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他闯了进去,把秀奴打了一顿之后,竟把她杀死。这个和尚乃因谋杀罪而受审。在检查他时,官员见他的一只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却今世苦相思。”全案调查完毕,证据呈给苏东坡。苏东坡不禁把判决辞写成下面这个小调儿: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钨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和尚被押赴刑场斩首示众了。而以上的这两首小调儿,因为是用当日的口头话写的,大家自然口口相传,对这位天才怪诗人的闲谈趣语更加多了。
一次,一个素不相识的文人去拜访苏东坡,携带他写的诗一卷,请苏东坡指教。那个可怜的文人自己高声朗诵,抑扬顿挫,铿锵有声,显然是颇为自得。他问:“大人,不知尊见以拙作为如何?”
苏东坡说:“百分。”
那个文人脸上欣然色喜。苏东坡这时又说:“诵读之美七十分,诗句之美三十分。”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宰相吕大防。吕长得很胖,苏东坡到时,他正在午睡。苏东坡等了好久,非常烦恼。最后吕大防出来了,苏东坡手指向客厅中一个大瓦缸里背长绿苔的乌龟。
他向主人说:“这种东西没有什么稀奇,难得的是一种三对眼睛的乌龟。”
吕大防眼睛瞪得圆圆的说:“是吗?会有六个眼睛的乌龟?”吕大防心想不对,自己一定被捉弄了;但是苏东坡学问如此渊博,定在什么书上读到过。
苏东坡回答说:“当然,在唐中宗时,有一个大臣向皇帝进献一个乌龟。皇帝问他六个眼睛的乌龟有什么好处。大臣说六个眼睛的乌龟有三对眼,普通乌龟只有一对。所以,你看,六眼乌龟午睡时,他要睡三个普通乌龟的觉呢。”
苏东坡常向朋友钱辩得意洋洋地夸耀,说他多么喜爱他在乡间过的那种简朴生活。他说吃饭时只有米饭、萝卜和清淡的汤,可是他十分快乐满足。一天,钱辩送给他一个请帖,请他吃饭。请帖上说:“将以三白待客。”苏东坡从来没听过那种东西,不知三白为何物。那天他一到,只见钱辩为他准备的只是很简单的一餐,只有三件白东西摆在桌子上:一碗白米饭,一盘白萝卜,还有一碗无色的汤。苏东坡忽然想起自己的夸大,知道是受人愚弄了。苏东坡等过了一些日子,他送给钱辩一张请帖,请吃“三毛餐”。钱辩去赴席,发现桌子上一无所有。苏东坡请他坐下,两人都坐下。过了好久,还没有菜上来,钱辩抱怨说饿了。苏东坡大言不惭地说:“咱们开始吃吧,不用等了,快吃‘三毛餐’吧。‘三毛餐’就是毛米饭,毛萝卜,毛菜汤。”(毛读如没)苏东坡这样报复之后,他也宽恕了那个朋友,二人开怀吃了一顿盛餐。
做翰林学士时,苏东坡常在夜里值班宫中。有一个极为崇拜苏东坡的人,喜好搜求苏东坡的字,苏东坡每一个短简便条若由苏东坡的秘书交给他,他就给秘书十斤羊肉。东坡已经风闻此事。一天,秘书对友人的口信请苏东坡回复,东坡便口头回复了。秘书第二次又来请求,苏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秘书说:“那人一定要一个书面的答复。”
苏东坡说:“告诉你那位朋友,今天禁屠。”
论语里有个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与司马光同姓。一天,苏东坡为国事和司马光争吵得很厉害,而司马光仍是坚持己见。苏东坡回到家,把长袍扔在躺椅上,向朝云叹了口气说:“司马牛!司马牛!”说司马光是一头犟牛,朝云听了不由得咯咯笑起来。
【东坡名诗】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3.幽默增添了亲和力
闲来无事,苏东坡就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地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苏东坡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东坡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东坡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着对黄庭坚说:“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着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着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着佛印就座,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还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东坡愣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东坡非常喜欢谈佛论道,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
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东坡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东坡:“你看我是什么?”
苏东坡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
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东坡很得意地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自认为很满意的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偈赞叹佛的定力,哪怕八风劲吹,佛也照样不摇不动,端然稳坐在紫金莲上。这既是对佛的定力的称赞,也是苏学士对自己定力的评价。偈写好后,东坡越看越得意,心想:“此偈一定能受到老和尚的另眼相看。”于是决定送给佛印观赏。
苏东坡派小厮送偈,并一再叮嘱小厮听候佛印的回信。不久,送偈的小厮回来了,只说偈已送给和尚,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苏东坡急了,忙问:“和尚的回信呢?”
小厮说:“没有回信。若有回信,小的怎敢不呈给老爷呢!”
苏东坡又问:“那么,和尚看了我的偈后说些什么话,你总该记得吧?”
小厮说:“没说什么呀!”
苏东坡火了:“放屁,这样好的偈,和尚看了能一言不发?”
小厮一见主人生气了,这才结结巴巴地解释说:“其他的话没有,‘放屁’这话儿倒是有的。老和尚看了之后,就说‘放屁’,然后便把偈文丢在地上了。”
“胡说!”东坡听了气得七窍生烟,连骂小厮不中用,又说佛印和尚老昏了头。最后索性划船,亲自去找老和尚算账。
苏东坡气冲冲地去见佛印,老远就嚷道:“印老,刚才我呈偈请教,有什么不妥,望明白开示!”
佛印笑着问:“真的是‘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说:“当然,当然!”
佛印又问:“那怎么一个‘屁’就把你‘吹’过江了呢?”
苏东坡不禁哑然失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哈,又栽在你的手里了。”
【东坡名词】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
4.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欢乐
苏东坡在自己的弟子面前,绝不是一个扮着面孔一本正经的人,他同样与他们开玩笑。
一天,苏东坡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幽他一默,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东坡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诗与苏东坡并称为“苏黄”。苏东坡与黄庭坚经常以斗嘴为乐。
苏东坡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为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东坡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知道他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
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
苏东坡拉长着脸回应道:“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
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
苏东坡说:“也可。”
黄庭坚接着说:“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
苏东坡说:“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
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东坡,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