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色文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人类产生性文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出现黄色文化,但当人们的性观念日趋保守与禁锢时,黄色文化也就随之产生,并且日益繁荣起来。由于黄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并且容易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各国一直都在控制或禁止黄色文化,然而不管各国治理的手段如何高明,黄色文化仍屡禁不止。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黄色文化的产生,并使之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第一,性神秘的存在促使人们产生性好奇。黄色文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对性的好奇心理,特别是在中国,人们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性讳莫如深,甚至达到了“谈性色变”的境地。在唐代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当中国还未盛行性忌讳和性无知,中国人还拥有开朗而坦荡的性观念和性心理的时候,中国并没有黄色文化。①就严格意义上的黄色文化来说,在当时主要表现为色情文艺,大致发源于宋、元时代,从明代开始繁荣,此后就蔚为大观。从中国黄色文化产生的过程来看,我们发现,黄色文化发生、繁荣的过程,大体与“男女大防之礼教”被强调并最后成为中国人沉重的精神枷锁的过程同步。当性忌讳盛行的时候,偏偏出现了色情文艺,那里面人欲横流,而且赤裸裸的渲染性与性交,全无半点忌讳。禁欲主张带来性忌讳,性忌讳导致普遍的性无知,性忌讳又和性无知一起造成性神秘,性神秘又引发人们的性好奇,当人们的性好奇不能够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满足时,就很容易将目光投向淫秽①江晓原著,刘心武主编:《中国的性神秘》,第6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江晓原著,刘心武主编:《中国的性神秘》,第64~65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制品。如果性被看成是司空见惯的正常事物,黄色文化的刺激性将会大大降低。尤其在如今我们的性教育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们的家长与老师对性还讳莫如深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性知识的缺乏与对性的好奇,很难抵挡住黄色文化的诱惑。
东方和西方的经验都表明,对黄色文化的简单禁止往往是禁而不止,越是明令禁止的作品,越是具有诱惑力。国外曾有一种意见,主张在加强性教育和保护青少年的前提下,对黄色文化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以减少它的诱惑力和神秘感。①正如我国维新派的著名人物谭嗣同所言,性神秘譬如将物品放置于匣子里,人越不能见而越想见,干脆将匣子打开,人们反而不大惊小怪了。在丹麦,色情文艺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已经合法化,色情文艺刊物因“得来全不费功夫”而由原先人们的竞相购买转向因失去禁忌的诱惑而销售量下降,并在取消限制色情文艺11年后,性犯罪大大下降。因而,性神秘以及由此引发的性好奇是产生黄色文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人的性本能需要补偿性性文化。补偿性性文化是指内容与性爱密切相关的艺术,如人体绘画、通俗歌曲、言情小说、爱情诗及有关的电影和电视等,此外,还包括性服饰和美容化妆。而黄色文化则是一种负面的补偿性性文化。人既具有生物性也具有社会性,他一方面具有生物的性本能,一方面又要遵循社会的性道德与性规范,控制自己的性行为。因而,人们始终由于社会的约束而受到某种程度的性压抑。而人作为一个高度性感的物种,其本能趋向是,即使不可能有性行为的自由,也要有性信息的刺激来作为精神补偿。正如莫里斯所说,人的这种要求是强烈的,在社会规范和人的本性较量之时,常常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有时会变得自相矛盾,令人啼笑皆非。③而黄色文化的出现就能够满足人们①谈大正:《性文化与法》,第27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谈大正:《性文化与法》,第2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谈大正:《性文化与法》,第27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性心理的精神补偿的需要。比如,对于那些未婚的适龄青年,有着对性的正当渴求;然而,没有合适的伴侣加之伦理道德的约束,色情淫秽制品就成为最安全、最能满足他们生理需求的可靠途径。
第三,人们的性本能受到压抑时,通常表现为窥淫狂症来得以排遣和宣泄。莫里斯指出,窥淫狂症是指从窥探他人的交媾中获得快感,但从逻辑上来讲,其词义可以扩大,从而包括对于一切性活动作壁上观的兴趣。他认为,所有人们观看、阅读、收听的这一类活动大多跟满足这一要求有关,而黄色文化正是人类窥淫狂症的典型表现。
第四,黄色淫秽制造业的巨大利润使得黄色淫秽制品供应不绝。人类对黄色淫秽制品的潜在需求为黄色淫秽制造业的出现提供了必要前提。尽管黄色淫秽品的生产与流通都在地下秘密进行,但是它强大的需求市场注定了该行业强大的生命力,也必然为这一行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甘愿冒着法律的风险来从事生产黄色淫秽制品这一行业。黄色淫秽制造业的巨大利润还体现在该行业生产成本的下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黄色文化的媒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按质量计算的成本急剧下降,这必将导致黄色淫秽制品的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带来更大的利润,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业。如此看来,人类对黄色文化的强大需求是前提,而该需求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是黄色淫秽制造业得以存在并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三、有关黄色文化的各种争论在西方,围绕着是否应当禁制淫秽品,即黄色文化物,有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各派政治力量和各种政治观点在这场争论中都有充分的表演。李银河教授对各种争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她指出,在关于淫秽品的争论中主要有三种立场:第一种是自由派的话语,认为淫秽品既是一种为某些人带来感官快乐的生活材料,又是免除禁制、偏见和权力压抑的力量;第二种是保守派的话语,它坚决主张禁毁一切淫秽品,其争论的角度总是诉诸道德,为家庭和宗教的价值观辩护;第三种是激进女权主义的话语,是从女性的角度提出禁毁淫秽品的主张。但是在女权主义阵营内部因为淫秽品问题出现了分化,一派是激进女权主义的观点,其立场是反对淫秽品和反性;另一派是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观点,其立场是反对检查制度和对性持肯定态度。以上三种立场中女权主义关于淫秽品的争论则尤为引人注目。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激进女权主义在美国发起了反淫秽品运动。1976年,旧金山湾区成立了一个名为“妇女反对淫秽色情和传媒中的暴力”的组织。在此之前,这一话题在女权主义运动中一直没有受到过如此的重视。女权主义阵营中新出现的这种对淫秽品的分析认为,淫秽品是针对妇女的暴力,或者会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淫秽品是与妇女的利益对立的;女权主义的态度应当是禁毁淫秽品。①这种新观点与女权主义过去的立场大不相同,过去的批评并不是要抛弃所有的文学艺术,也不是要求禁绝一切有性别主义倾向的作品,只是批评它的性别主义。而1976年开始的反对淫秽品运动却要求取消所有的淫秽品,认为淫秽品与女权主义的原则完全不相容。持这种观点的女权主义者认为,淫秽品是女性身体的客体化,是女性主体性的丧失,是女性的异化。从1983年开始,这一运动进入了借助国家权力来反对淫秽品的新阶段,其典型做法是向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提出反对淫秽品的提案。这个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激进女权主义者麦金农(CatherineMackinnon)和德沃金(AndreaDworkin)。持这一观点的人指出,淫秽品是男性对女性的性统治的实践。淫秽品的生产者通过自身的性快感表达出男①年版。
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第14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第14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性的性统治;淫秽品的消费者则从性统治的表达中获取性快感。接触淫秽品改变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之对强奸犯变得宽容,对妇女解放的支持率下降,对妇女的残忍倾向增强;使各种“异常性活动”的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