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25960400000055

第55章 阿拉伯国家的统一与扩张

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起初信徒较少,而且是秘密活动;尽管如此,仍经常受到麦加贵族的迫害;两三年后,信徒有所增加,穆罕默德也开始公开传教。伊斯兰教的传布,因其否认部落神的信仰,影响了麦加贵族与富商的克尔白神庙及其市集的经济收益,同时威胁他们在麦加的宗教上和政治上的领导地位。以倭马亚家族的艾布·苏飞扬为首的麦加贵族着手反对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先以威逼利诱手段企图使穆罕默德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未果,接着下毒手杀害一些伊斯兰教徒,并企图谋害穆罕默德及其密友艾卜·伯克尔。622年,麦加形势愈来愈紧张,在雅特里布(一译“叶斯里卜”)的穆斯林支持下,9月20日穆罕默德、艾卜·伯克尔到达雅特里布郊外的库巴,在那里待了五天才进城,并在库巴建了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穆罕默德为它奠基。雅特里布此后改名“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在伊斯兰教史上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因此穆斯林称这次事件为“徙志”(“希吉拉”),并将这一年定为伊斯兰历的纪元元年。穆罕默德进入麦地那的第一天(9月26日),被定为伊斯兰教徒的“聚礼日”,从而使之取代了犹太教的“安息日”(星期六),也区别于基督教的“主日”(星期日)。

迁到麦地那后,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穆罕默德以麦地那为中心,联合一切反对麦加贵族的势力,建立起一个神权国家。这个麦地那政权,在迁往麦地那的麦加信徒穆哈吉尔(“迁士”)和麦地那改宗伊斯兰教的安沙尔(“辅士”)的支持和拥护下,组织起强大的武装力量,迅速统一了周围地区。凡信仰伊斯兰教的,不分部落与氏族,均以兄弟相称,“穆斯林皆兄弟”。狭隘的氏族关系被打破,“血亲复仇”被取消,也为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穆罕默德到达麦地那一年后,就着手组织反对麦加贵族的战争。穆罕默德组织一支袭击队,专门攻击、劫掠麦加的商队。624年,穆罕默德亲自率领一支约300人的队伍,袭击由麦加贵族艾布·苏飞扬带领的商队,袭击地点选择在巴特(Badr)。苏飞扬似乎早已获悉穆斯林的计划,派人向麦加报了警,因此在战争打响时,麦加方面的军队竟达1000人,是穆斯林的3倍多。但在穆罕默德的宣传鼓动下,平素在宗教仪式中训练出来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战争时发挥了关键作用,于是,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成了伊斯兰教宣传自己的最好的事例。这次胜利大大加强了穆罕默德的威信与势力,使得他能够采取有力措施对付那些反对他的人们。此后,穆斯林与麦加人及犹太人和阿拉伯—贝多因部落发生多次战争,双方互有输赢。627年,麦加人组织了约1万人的军队(包括部分信奉犹太教的古赖宰人),由艾布·苏飞扬率领进攻麦地那。这次,麦加军队行进迅速,穆罕默德仓促应战,但他大胆地利用麦地那城进行了一场保卫战。因为只有守城时,全体居民才有从军的义务。麦地那城三面都有房屋毗连,掩蔽性很好,仅城北一面没有屏障。据说穆罕默德听从了一位前波斯奴隶赛勒曼的献策,在城北掘了一条宽阔的壕沟,阻止了敌军骑兵的进攻。因利用壕沟作战以前在阿拉伯闻所未闻,故这次战役就以“壕沟之战”的名称载入史册。这次战役因进攻者在围困麦地那半个月之久以后,终因补给供应不上而被迫撤围。麦加在这次战争失败后,清楚地认识到以军事手段来战胜穆罕默德是不可能了。628年,穆罕默德与麦加当局签订枟侯德比耶条约枠,规定双方停战10年,并且每年准许有三天时间让非武装的麦地那的朝圣者到麦加朝圣,穆罕默德则不再袭击麦加的商队。枟侯德比耶条约枠的缔结,标志着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得以承认。630年,穆罕默德率领约1万人进军麦加,他的叔叔阿拔斯和他的主要敌手——倭马亚家族首领艾布·苏飞扬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因此,麦加方面没有作什么抵抗就屈服于穆罕默德。麦加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穆罕默德则保留麦加在宗教上的优越地位;克尔白神庙改为清真寺,作为穆斯林朝圣和礼拜的场所;清除里面的其他部落神,仅将黑陨石作为伊斯兰教圣物保留下来。

穆罕默德在离开麦加八年之后,又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这也是他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统一阿拉伯的最关键的步骤。随后两年内,半岛各地许多贝多因部落派代表觐见穆罕默德,宣布皈依伊斯兰教,少数拒不屈服的则遭到镇压,一些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则纷纷与穆罕默德订立和约,向他纳贡或改宗伊斯兰教。这样,在穆罕默德632年逝世时,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已经形成。

阿拉伯统一后,就开始以“圣战”的名义,积极向外扩张。从哈里发艾卜·伯克尔时期开始,阿拉伯人就发动对外战争,但阿拉伯人征服战争主要成果大都是在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获得的。欧麦尔在古莱西族中德高望重、深得民心,他意志坚强、精明强悍,他又深切了解阿拉伯人的性格,因此,他展开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以防止内战。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在东西两条战线均取得胜利。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朗、埃及等地,攻占了耶路撒冷、亚历山大里亚等宗教、文化中心,为其后继者的继续扩张奠定了基础。所以,到8世纪初,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已成为东起印度洋、西濒大西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人取得胜利的原因:

(1)这时期,阿拉伯邻国拜占廷、伊朗间连年战争,两败俱伤;再加上内部宗教纠纷,统治集团倾轧、腐败,内外交困、危机重重,国力削弱;它们对周围地区巧取豪夺、残酷压迫,许多其他民族人民把阿拉伯人视为“救星”,公开或暗中支持阿拉伯军队。

(2)以宗教热情鼓励阿拉伯人勇敢作战,并以实际战利品奖励战士。规定掠夺的财物,1/5归哈里发,4/5归战士分配(其中3/5归骑兵,1/5归步兵,因为人占一份,马占两份)。

(3)开始时,对被征服地区的剥削较松弛,宗教上也较宽容,除了要交纳人头税外,准许他们保持自己的宗教、语言和社会制度。美国学者汤普逊说:“埃及、非洲、叙利亚的居民生活在新月旗帜下比起在过去拜占廷统治下要快乐些。古文献证明,课税的标准是公平的,是依照纳税人的能力和状况而分出等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