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文明史简编
25960400000011

第11章 亚述和新巴比伦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在苏美尔时期,塞姆人建立了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城邦。当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统一王权衰微之时,亚述逐渐兴盛,其连续2000余年的历史历经古亚述(前25世纪—前16世纪)、中亚述(前15世纪—前9世纪)和帝国(前9世纪—前7世纪)三个阶段。中亚述时期末国势一度转衰。帝国阶段,社会生产力有较快发展,亚述是西亚较早使用铁器的国家。因邻近铁矿丰富、冶铁技术发达的小亚山区,能广泛使用铁器并以铁制武器装备军队。亚述是一个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其政权具有赤裸裸的军事侵略掠夺的性质。历代国王穷兵黩武,建立起当时西亚最为强大的军队,分成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工兵等不同兵种。凭借这支强大的军队,不断对外发动征服战争。亚述那齐帕二世在位25年间发动侵略远征14次。亚述的征服给两河流域及其周围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惨重的灾祸,军队所过之处毁城灭族,居民或被杀,或被掳走;对战俘不仅随意屠杀,而且施以各种酷刑;对征服地区横征暴掠,夺取无数金银财宝。国王辛那赫布里(前704—前681年)某次在南部的征战,占领和毁灭75个城市,劫走20畅8万人,还有无数财宝。他出征腓尼基和犹太国时,也掳俘20多万人。亚述在历次战争中俘获之众,为其他古代国家所未见。最初,亚述军事奴隶主统治集团对俘虏采取屠杀政策,除了人力物力遭破坏和激起更强烈的反抗外,并无收获,后来把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迁往异乡,分散安置在另一些地区,大多数归国王或政府掌握,成为王家奴隶;不少被分给各地神庙、军政贵族甚至战士,成为大小奴隶主的奴隶;也有的以大小不等的家族为单位,向国家领取土地、交纳各种赋税并担负各类劳役。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奴隶。亚述帝国后期出现空前规模的农业奴隶使亚述的奴隶制经济达到繁荣的阶段。亚述帝国长期处在战争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并没有创造性的贡献。只是亚述最后一位国王亚述巴尼拔在位时,在首都尼尼微的王宫建造了一座王家图书馆。这是迄今发现的古代西亚最大的图书馆。亚述巴尼拔的图书馆藏有大约2畅5万块泥版文书,每块大小约24厘米×16厘米。图书置放于专门的柜子中。这些泥版文书的内容包括各种宗教铭文、文学作品、天文学观测记录、医学、数学、化学、植物学及其他科学著作。还有历史文献条约、法律、书信等等,所有泥版文书都按不同的主题排列,馆内墙壁上还注明泥版文书的目录。可以说这是亚述巴尼拔对人类文化事业的一个功绩。公元前612年,米提和迦勒底人攻克亚述首都尼尼微,皇宫被付之一炬,图书馆也被毁。所幸藏“书”是由泥土做成的泥版文书,所以长期埋在废墟中而不变形。19世纪中为英国和土耳其考古学家发现。在地下沉睡2400多年后,这些图书终于重见天日。

公元前605年,迦勒底人消灭亚述的残余力量,建立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和亚述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奴隶制私有经济特别是奴隶制工商业十分发达。出现专门经商的富有家族。如穆拉树家族拥有12个矿坑、13所房屋和3个建筑区。许多大奴隶主往往拥有奴隶百人至数百人。奴隶主剥削奴隶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奴隶主常常采用种种让奴隶独立劳动的剥削方法。在农业方面,奴隶主常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自己耕种,奴隶每年不仅要交一定的地租,还必须交一定的“人身租”。“人身租”是奴隶主对奴隶人身所有权在经济上的表现。工商业方面,有的奴隶主允许奴隶经营自己的经济,例如让奴隶从主人处贷取资金,开设自己的店铺、小作坊甚至钱庄,向主人缴纳年贡,一般为奴隶身价的1/5.奴隶既然能独立经营,就可能在事实上有不同程度的积蓄,有的甚至颇为富有。但是他们的“财产”并不是真正的“财产”。他们本身还是奴隶主的财产。这是一种类似代役租的奴隶制。奴隶如有条件也可以赎身获得“解放”,但是被“解放”的奴隶同原主人仍得保持一定的关系,他的人身和财产仍被视为主人所有。新巴比伦时期形成的这些剥削奴隶的方式,以后各时代仍然沿用,使西亚各国的奴隶制延续了很长时间。

新巴比伦王国第二位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4—前562年)在位时,国势达于极盛,其领土东起扎格罗斯山,西至地中海,并占领巴勒斯坦、叙利亚、腓尼基等地。尼布甲尼撒二世投入极大力量重建千年古城巴比伦。巴比伦城建有3道城墙,城墙分别厚为7米、7畅8米、3畅2米,城墙上能四马并行。主城墙长达24公里,内侧两道砖砌城墙略呈方形,方圆16公里,共有300多座塔楼。城外筑有深沟,还有一套复杂的水力建筑工程,平时作灌溉交通用,战时可淹没城周围地区。幼发拉底河贯穿巴比伦城,把它分割为旧城与新城两部分。“圣道”贯穿旧城,直达城北伊丝达城门。壮丽的伊丝达城门是献给伊丝达女神的。由于内侧城墙有两道,所以伊丝达城门也筑成两座,并由两座突起的塔楼加以拱卫。塔楼下部砖壁面上覆有一层光彩鲜明的釉瓦,上面雕绘似牛似马带翼的奇特动物形象。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巴比伦城内建造了无数的宫殿、庙宇。尼布甲尼撒二世还造了一座“空中花园”。这花园建于公元前6世纪,毁于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称之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是一座建筑在略呈方形的底座上的阶梯式多层建筑,层层增高但又层层收缩。建筑物高约22畅5米,每一层都由坚固的砖砌弯拱支撑,上面栽有大树、灌木和花草,有一根空心柱子从底部直通到顶上,内有唧筒,通过建筑物底部的水井,将幼发拉底河的河水汲上来灌溉花园。

巴比伦城的城市建筑是古代两河流域晚期建筑艺术的代表,它的遗址位于今伊拉克共和国首都巴格达以南数十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