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很小,比一个镇大不了多少,叫城,有点夸张。但是,既为城,就具有了所有城的特点。这儿,有浮躁的喧嚣,有飞扬的尘土,有刺耳的音乐,当然,也少不了争斗、劳累,还有压力。
小城无啥可看,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小城落日。
看小城落日,应在城后山上。
在一个下午,完成了手头所有的工作,从作业堆里抬起头,望望窗外,天光如水,霞光如酒。想,去看看落日吧,借此放松一下心情,调节一下身心,也未尝不可。于是,一个人,伴着自己的影子,扯一路寂静,去了。
小城后面的山,不知叫什么名字。远看,微微隆起,如女人的眉毛;到了稍近,才看出,蔚然而深秀,一角亭子立在山岩上,如展翅的鹤,跃跃欲飞。
沿着台阶上山,一路无人,只有苍翠的颜色直映上人的衣裳,让人眉眼沁绿。有鸟鸣,一声一声复一声,把山林的空寂叫得响亮澄澈。
人的心,在这一刻,也清亮亮的,一地鸟鸣,看落日,最好的地方,应在山顶亭子前。亭子较新,隐在树林的葱郁中。亭中悬一古钟,却锈迹斑斑,老态龙钟,是明代铸造,一见之下就让人产生一种怀古之情,一种山河依旧、人事沧桑之感,水一样漫上心头。
怀古,是一种略带酸楚的情怀,当然,还有悲壮,更何况,是在夕阳下。
夕阳就在西天边的一角,一抬头,看个正着,红通通的,仿佛天地间所抒发的一声空旷的浩叹,是叹宇宙的无穷?是叹天地的广大?是叹时间的久远?谁也说不清。
夕阳,在这一刻,红得怵目惊心。夕光汹涌地流淌下来,淹没了山,淹没了树,淹没了亭子。人,也成了夕阳中的一粒浮萍,随着微风,思绪浮动。
站在山上向下望小城,人烟辐辏,车马往来,人如豆粒,车如甲虫。一切,都淹没在夕阳的余辉里,如画。
小城的落日,有一种阳刚之气,一种悲怆之美。而另一个地方的夕阳,则有一种婉约的美,有一种女性的温柔,这个地方,就是我过去工作的一个小镇。
那是一个江南般的小镇,白墙灰瓦,小巷深深,五条水穿过小镇,白白亮亮地流淌,如唐诗宋词中沁出来的一般。
在小镇看夕阳,当在水上。
沿小镇下行二三里,就有一湖,长长窄窄,平静得如一片不起皱纹的梦。几只洁白的水鸟,拍着翅膀,在夕阳下飞舞,把阳光划出一个又一个圈。
而此时,最让人醉心的,无过于水面的夕光。
水,倒映着绿树青山的影子,碧荧荧的。可是此时,夕阳洒下,斜铺在水面上,从天边铺过来,一波波滚动着,跳跃着,幻化成几十种红色:黑红、醉红、脂红、淡红——
湖的四边很静,只有人家的烟囱上,扯起一缕缕炊烟,在夕阳的映射下,变成紫色。
没有声音,没有风,但是水无风自动,粼粼的,一丝一线。水光,在夕光的映衬下,含情脉脉,如恋人的眼光,让一颗劳累的心,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找到了安慰,融化在这片山光水色中,与水天一色了。
突然,一声山歌,打破了宁静,也打破了沉思。一条小船,驮一个打渔人,一桨一桨,把一种归家的幸福,和一种岁月的闲适,驮入到暮霭苍茫中去了。
自己,在这一刻也醒了,知道自己不是归人,是一个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