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纸上的文字是:“这钱是我送你的礼物。你不欠我什么。我经历过你现在的处境。有人曾经像现在我帮助你一样帮助过我。如果你想报答我,就把这份情传下去!”
女招待读着餐巾纸上的话,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那天晚上,她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着那老太太留下的纸条和钱。那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她丈夫正在为钱犯愁呢?下个月孩子就要生了,费用却还完全没有着落,她和丈夫一直都在为此担心。现在好了,老太太真是上帝派来帮助她们度过难关的天使啊!
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她知道他也一整天都在为赚钱犯愁。她侧过身去给他轻轻的一吻,温柔地说:“一切都会好的,米拉,我爱你。”
阅后警言:
活在这个世上,我们要感谢的东西太多太多!把每天当作感恩节,让心中充满感激: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
当心中充满感谢的时候,我们就想自己能有什么来帮助别人的,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人,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这种付出,也会传递给他人;重要的是,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这种感激、帮助的受益者。说到底,这就是善的循环,是爱的回馈。
每个人都是负债者
哈佛故事:
卡洛斯在纽约参加过两次募捐,每一次都让他感悟至深。第一次募捐是卡洛斯先生在纽约的第25道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他们都只有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的伙伴募捐”。其中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卡洛斯先生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先生,你喜欢孩子吗?”“先生,你的孩子都上几年级啊?”一连串的问题,使卡洛斯先生放弃了戒备的心理,他们像朋友一样聊起天来。擦完鞋,卡洛斯先生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5美分也行。”其中一个补充道。
当卡洛斯先生把10美元放到他们胸前的布袋里时,他俩争着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大声说:“谢谢您,非常感谢!我们希望有一天再能见到你。”一边说一边把一个红白两色的脚印形纸牌别在卡洛斯先生的衣服上,并告诉他:“其他孩子们见到这个标志就知道你已经捐过了,不会再给你擦鞋了。”
随后,卡洛斯看见许多人胸前都佩着这个小小的脚印。到处都有孩子们冲他说“谢谢”。卡洛斯觉得孩子们的笑容溶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一个十字路口处,他遇到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各种老式军装,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奖章,每人手里都捧着一束鲜花,路过他们身边的行人都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卡洛斯先生看了一会儿,有人投一两元,有人投几百元,还有人掏出支票填好后投进木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告诉他,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废军人及烈士遗孀,每年一次;认捐的人可谓踊跃,气氛庄严。有些地方,捐款还需排着队。卡洛斯先生想,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包括他们信仰自由在内的许许多多。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满足。可卡洛斯先生两次把那些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感到的只是自己向他们做的还债。
阅后警言:
其实,每个人都是负债者,不管他是穷人还是富翁,对此,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从来没有向谁借过钱,赊过财物,我亏欠谁的?对此,我们会正告他,假如你穷的分文没有的时候,你吃谁的、穿谁的、住谁的?假如你是一个有钱人的话,你凭什么赚的钱?你赚的又是谁的钱?除此之外,你生活的环境,你吸收的新鲜空气,你付费了吗?所以,细究起来,每个人都是负债者,或负人,或负上帝。
世间自有真情在
哈佛故事:
才20岁的小伙子丹尼尔因不满意,包括家里所有人对他的冷落离家出走了一年多了。这一天,他坐一辆货运列车东行。车厢里所有的乘客都沮丧地靠着车厢坐着,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都用木然的眼神看着窗外,看上去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在纽约,年轻人找工作并不难,但丹尼尔却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纽约,离开了家。
丹尼尔听烦了父辈们乏味的故事,厌倦了家中单调的生活,甚至为家里人说他没出息而感到愤怒。于是他发誓离开纽约,不干出点大事决不回家。
太阳下山的时候,货车缓缓驶进了洛基山。一阵寒气袭入车厢,丹尼尔裹了裹身上的破大衣,两眼盯着脚上的鞋子。那鞋是硬皮子做的,鞋带系在脚踝以上。这鞋曾伴他放过牛,伐过木,捕过鱼。一年来,这鞋底已磨得像纸一样薄,鞋底与鞋帮已经裂开了。
这时,另一个流浪汉走过来跟丹尼尔搭讪:“我知道前面这个小城里有个地窖,今天咱们可以在那里过夜。”丹尼尔点点头,于是跟着其他人跳下车。在雪地里,他的袜子全湿了,脚趾很快就麻木了。七八个流浪汉踏着月光挤进地窖里。
丹尼尔蜷缩在地窖的一角,脚太冷,根本没法入睡,他试着用手搓搓脚趾,可怎么也搓不热。“怎么啦?”旁边有人轻声地问。丹尼尔抬头看了看,问他的是个近30岁的瘦子。“我的脚跟冻僵了。”丹尼尔指了指鞋子,“鞋漏了。”丹尼尔没有心思跟这个陌生人聊天。经过一年多的流浪,丹尼尔已不再相信有谁会真正地关心自己。老板们言而无信,苛扣工钱,流浪汉们为了几文钱或一件衬衫争吵打架他每天都在经历着。
“我叫厄尔。”问话的人告诉他,“来自堪萨斯州的威治塔城。”他边说话边伸过手来。“我叫丹尼尔,从纽约来。”丹尼尔迟疑地伸出右手去握厄尔的手。接着厄尔就跟他谈起自己的生活。厄尔说话的时候丹尼尔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这些流浪汉们搭上了去堪萨斯的火车。很快,火车穿过高山区进入了大草原。天气越来越冷,丹尼尔实在受不了便使劲跺脚。“脚很冷吗?”厄尔关心地问道。“没什么。”丹尼尔简洁地回答。因为他深知,不能在别人面前显示你的懦弱或胆小,否则别人会利用你的弱点。
火车走了一天,漆黑一片。自小在城里长大的丹尼尔很少见到如此的黑暗,不免黯然神伤,不禁咕哝道:“等我弄到点钱有了双好鞋我就回家。”过了片刻,丹尼尔突然感觉到有样东西重重地打在他的脚后跟上,他看清了是厄尔一只鞋,那鞋底很厚。
“穿上试试。”厄尔说。
“干吗?”
“你刚才不是说等你有鞋就回家吗?我这鞋虽不新,但还没洞眼。”厄尔没等丹尼尔开口又说,“穿上吧,至少现在可以保暖。”
丹尼尔把冰冷的脚伸进厄尔的鞋里,鞋子竟非常合适。
“我不能要,我要了,你穿什么呢?”丹尼尔说。
“你先穿会儿,我要穿时就跟你要。”厄尔边说边脱下另一只鞋扔过来。丹尼尔穿上鞋,系好鞋带,立刻觉出脚趾暖过来了。他已经有好久不知暖和的滋味了,随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节奏,他终于睡着了。
丹尼尔一直睡到第二天晌午才醒来,这时他发现厄尔已不在车厢里。他赶紧问其他人。“那个高个子吗?他已经下车走了。”有人告诉他。“但他的鞋还在我这儿。”“他说他从未去过纽约,他希望他的鞋去趟纽约。”丹尼尔难以置信地摇摇头,他似乎从没见过哪个穷人能这样慷慨地把自己的鞋送给别人。可是他马上想起他在纽约的邻居们,房东斯陀太太照顾生病的邻人,罗伊太太给失业者送吃的等等。只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她们,他们不是和厄尔一样有爱心和讲情义吗?其实,他们也知道给予别人并不是因为自己富有而是因为别人需要。
丹尼尔看着窗外堪萨斯州的稻田,猛然意识到厄尔给他的不仅仅是一双鞋,而是一种人情,他又找到了对他人的信任。
那天下午,丹尼尔搭上了开往纽约的货车。他到家时,一向对他冷漠的父亲激动地拥抱了他。
阅后警言: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因为在别人那里受到了一点委屈或被冷落和不理解,就认为每个人都是冷血动物,都是不能理解人的人,因此怀疑人生,因世态炎凉而憎恶这个社会。只要你善于寻找和发现,你会骤然发现这世间还是有真情的。
从小就要培养感恩意识
哈佛故事:
在洛杉矶的一家餐馆里,早晨顾客很多,餐桌上几乎都坐满了人,只有一个角落里只坐了3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这3个孩子中一个约摸十二三岁戴眼镜的男孩是老大,女孩八九岁是老二,另外一个小男孩五六岁是老三。乔治想吃点早点,看看人坐满了,就坐到了这3个孩子的桌上,他在与3个孩子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和母亲是暂时住在这家酒店里的,因为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
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乔治满脸疑惑。这3个小孩一大早要急着给什么人写感谢信啊?于是他问他们:“写给谁的?”“给妈妈。”乔治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他又问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乔治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每人手中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大多写的内容都差不多,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这让乔治心头一震。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感恩,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阅后警言:
有人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现实情况是,生活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感恩的心”。比如,人们看到了路边的野花,会觉得它们的存在是原该如此的,它们的美丽是理所当然!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它们开在了你必经的路边,让你看到了美,让你悠然自乐,你不应感谢它吗?其实,对于万物我们都应有感激之心才对。
最纯真的感谢
哈佛故事:
一次,感恩节的前夕,芝加哥的一家报社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们想感谢的东西,最后发专版印发。
当这位老师向她的学生宣布这一消息时,孩子们都开始认真地准备自己的图画,以期被选上。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老师看了深感意外:他画的是一只看上去既纤巧又温柔的手。
这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同学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养了火鸡。”
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这个皮肤棕黑、又瘦又小、头发鬈曲的孩子面前,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呀,老师。”小道格拉斯告诉老师。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要经常拉拉他黏糊糊的小手,送他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结果,老师提供的这张附有小道格拉斯的画被报社首选了。
阅后警言:
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感谢的东西,其中不仅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支持,比如一个亲吻、一个爱抚的表示、一句问候,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能在工作上取得好业绩,在学习上取得大的进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靠的不一定完全是我们已经掌握的规律和能力,而靠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感悟。由生活感悟所产生的力量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它可以一下子让我们走出长期徘徊不前的境地,感悟的要点在于实践、观察、联想和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