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真实监狱故事之相爱莫及
25881000000035

第35章 当上犯医,艰辛之旅

一到晚上锁门之后,吴莫急就心神不宁,他期待的是一个安静的夜。

自从当上犯医后,他的责任从白天贯穿到深夜。晚上偶尔会有犯人突发疾病,干部往往会把他和病犯一起带到医院。

因为监狱规定夜晚时分禁止带一名罪犯流动,那么干部就要多带一些犯人,至少带两名犯人外出流动,而犯医就是不二选择。

不管多晚,只要有突发疾病需要就医,干部都会把莫急叫醒,让他陪着去医院。监狱的规定对莫急来说就是这么坑。

这还没完,监狱还规定夜间流动的犯人必须戴铐,莫急往往和病犯铐一起,打包送往医院。

干犯医,吴莫急的每月分数是八分,但由于莫急不缺分,干部把他的每月奖励分控制在六分。

吴莫急兢兢业业的干着,干部对其越来越器重。一些定期要上报的罪犯思想动态、病犯情况汇总等等都让莫急来写。

吴莫急自然干的很好。渐渐的,干部偷懒,把本应该自己写的材料也交给莫急写,如“十必谈”,民警队伍建设等等,并叮嘱他别被上头领导发现。莫急自然心领神会,就像当秘书那会儿,局长的材料全是莫急一手操办,只有署名是局长。

仿佛又回到了当秘书埋头写材料那会儿。当然主业还是犯医,一天要发三、四次药。

外面普普通通的一包红南京或一袋方便面在监狱可是稀缺资源,药品更不例外。只是药品不能当饭吃,稀缺程度不如食品和烟。就像商铺没有住宅房好卖,一个道理。药品不如别的东西实惠。

在监狱,最普遍的病要属痔疮。因为犯人平时不是坐就是蹲,只有晚上才有机会自由活动。久而久之,痔疮自然找上门。

除了痔疮就是腰肌劳损,很多人长期坐着干活,不注意自我调剂,腰部渐渐不好。

这两种慢性病都不好治,难受了吃吃药,效果也一般,只能靠自身修养。

除了一些轻松一点的后勤人员,大部分犯人都被这两种毛病折磨的欲*仙欲*死。

当了犯医才知道监区病人不少。几个乙肝、丙肝,几个糖尿病,十几个心率不齐,几十个高血压。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浑身是病,动不动就往医院送。

每天头痛脑热感冒发烧的更是家常便饭。偶尔还会有手被剪刀伤的,鲜血淋漓。

虽然不是医生,但莫急感觉自己的作用还是很大。对得起犯医这个称号。

除了琐碎,偶有突发情况,干犯医还有别的烦恼。

很多犯人对自己身体很紧张,有事儿没事儿都问吴莫急要药吃,把药当补品。药就这么多,况且要随时储备,自然不可能跟白送似的发药,不然再多的药都能发完。有时候莫急就会说两句,拒绝给一些没啥病的人发药,对方就会恼羞成怒,或当面或背地骂一些很难听的话。吴莫急只好当没听见。

有一些特权,固然好,但总会遭人非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嘛。有时候看看满柜子的药罐,莫急觉得自己很富有,可惜药不能当饭吃。这么多药,一部分是病犯吃剩下的,一部分是请医生额外开,以备不时之需的,还有一部分是家属送来的。

但有一些奇葩的犯人真的打起了药的主意。先是有人拿喉片当糖吃,既解馋又润喉。可惜喉片不多,就几盒,很快被抢完。渐渐的,大组长、小岗等特岗犯们预定了喉片,使得喉片更加稀少。于是有人冲板蓝根当糖水喝,反正板蓝根的储备量很大,犯医也很容易从医院开到一大包。

最过分的是有人拿藿香正气液当酒喝。虽然藿香正气液属于酊剂,它不以水为溶剂,而是采用一定浓度的酒精溶解,所以有股酒味,但味道不是一般的酸爽。只有一些资深酒鬼实在解不了酒瘾,只好拿藿香正气液安慰自己了。吴莫急对此也深感佩服。

但逐渐,医院发现了问题,板蓝根的消耗快的离奇,每个犯医每次去医院都会请医生多开几包板蓝根。因为板蓝根是常用药,医生开始也没觉得异常,直到年底发现最便宜的板蓝根居然开销最大。一调查,发现许多犯人拿它当水喝。虽然板蓝根没啥毒性,但医院怕长期这样犯人会吃出问题,而且也太浪费钱。于是渐渐的拒开板蓝根,最后将板蓝根剔除药单、拒之门外。

其他药品也尽量少开,不让犯人有浪费的机会。之后,莫急对药品收的更紧,不随便发药了。但有些犯人很操蛋,专门向莫急要一些贵的好药。

家属送来的药自然物有所属。好的药都是医生开给病犯用的,病犯吃的也不剩多少。那些没这方面病或病很轻的人自然不可能让医生开到药,于是便想蹭。

可惜一些高端的药早就被特岗犯们预定了。都是后勤岗位,莫急自然要照顾到,颇有点官官相护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