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25868800000027

第27章 自信源于对生活的态度

生活中,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可贵的。学习中的优劣进退,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树立起坚强的自信心。记得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与前苏联队的一次比赛中,在0:9的劣势情况下,她们没有丧失信心,一分一分地往上追,最后反败为胜,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她们靠的是什么呢?据袁伟民教练的分析,靠的就是“任何时候都没有丧失信心”。实现“三连冠”后,袁伟民站在领奖台上,深有体会地说:“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才可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自信心属于意志的范畴。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同时也一定会是一个具有自信心的人。相反,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就不可能具有坚定的自信心。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成长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朋友们可能都读过拜伦的作品,当你被诗歌中那充满激情的诗句所感动的时候,你可曾知道这字里行间的一字一句,都饱含着拜伦辛勤的汗水和苦涩的泪。

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英国的伦敦。他的母亲由于得不到他父亲的爱而痛苦,拜伦出生以后,这位精神不太正常的母亲常常把对丈夫的愤恨发泄到儿子身上。再加上拜伦从小是先天性跛足,在家中不仅经常受到母亲的折磨,而且还受到乳母的虐待。人们都说:“拜伦是在血和泪中长大的。”

拜伦成人后,在爱情方面则更加不幸。1815年1月7日,拜伦同一位女数学家安娜贝拉举行了婚礼,不料仅过了15个月的夫妻生活,安娜贝拉就提出同拜伦分居。从此,痛苦侵袭着他的心灵。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别了,祝你如意》的15节诗。很快,拜伦分居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伦敦,他的对手们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摇唇鼓舌,四处中伤,攻击拜伦乱伦无道。因而,平时交往的一些朋友们也开始疏远他了。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拜伦痛苦极了,他经常交抱双臂在苦苦地思索着。有一天,他忽然觉醒了,忍不住吼叫道:“无耻的家伙!你们就想这样把我打倒吗?告诉你们,我一个人的力量足以战胜你们这些毫无骨气的无耻之徒。谁胜谁负,咱们等着瞧吧!”拜伦决定离开这个“可诅咒的祖国”,到国外去漂流。他以坚强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心,在流落他乡短短的几年中,用自己的血和泪,写出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该隐》、《唐璜》、《青铜世纪》等杰出的、不朽的诗章。他挥动那激情如火的诗笔,震撼了19世纪的欧洲。

从拜伦这位诗人的苦难经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信心对他的事业成功是多么的重要啊!任何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在挫折面前丧失了信心,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在我们的周围,常有一些人因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或折磨,自暴自弃、精神不振或轻生自毙。这些现象都是缺乏自信心、意志懦弱的表现。因此,一个人要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由此看来,在培养自己坚强意志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自信心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人的成功经验可以效仿和借鉴。要善于学习人家的长处,自觉锻炼自己,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增强信心和勇气。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之后再选择与能力相当的任务。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着很大关系。一个屡屡失败的人,多半会导致对自己的估计过低,甚至完全否定自己现有的能力。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穷人家孩子懂事早。放学回家后,他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

他长得黑瘦,衣服比较破旧。那些衣着讲究、嘴里不停地吹着口哨的富家孩子们经常嘲笑他。为此,他非常自卑,常常郁郁寡欢。

虽然卡耐基不喜欢学校,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到本领,才能在社会上谋到一个好的职业,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

卡耐基在学习上的精力十分充沛。他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业外,还经常找来一些课外读物来读。他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他觉得从名人成长的经历中能够得到很多的启发。

他原以为,名人一定都有很优越的生活条件。看过一些名人传记后,他才知道,原来他们中也有许多人出身贫贱,从小也吃了很多苦。如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祖母曾在一个庄园里做了很长时间的奴隶;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有时穷得连买木炭取暖的钱都没有,冬天冻得没办法,只好将双手插在脚上的毛袜里取暖。从此以后,卡耐基不在自卑,他相信自己一定也可以成功的,只要有足够的自信。

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他从书籍上摘记了许多名言警句。他最喜欢卢梭的一句话:“爱你自己现在的生活。即使在穷人家里,你也可能拥有一次愉快的、令人激动的、光辉的时光。映照在贫民院窗户上的落日,与映照在富人房屋上的是一样的灿烂。”后来,卡耐基成为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

所以,我们决定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对自己都要准确估计,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千万不要怀疑和否定自己。另外,在坚信自己能力的基础上,不要过于计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更不要把他人的讽刺和讥笑当作精神负担。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都是有限的,对于别人提出的建议可以参考,需要时也可以采纳,但决不能失去个人主见,把别人的冷嘲热讽当作束缚自己的精神枷锁。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生活中也没有完美的人。这就是说,人的一生中谁没有失误呢?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失误,如何从失误中爬起来,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奋斗。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自信心的自然结果,又是重要成因。完成某项任务、学会某项技能、取得某种成绩,都属此例。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激励孩子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最好把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