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受欢迎的人。但是,每个人的文明礼貌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培养下逐渐形成的。因此,家长应在思想上应该重视,在平时的教育中,抓住时机,强化细节,精心培养,从小养成孩子的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尊重自己的孩子
有位教育家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题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任何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倒外,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心理动力,只有建立起了自信,才能建立自爱;有了自爱,才能建立自尊,而自信、自爱和自尊正是一个的人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将决定人一生的成就。呱呱落地的孩子为父母带来了创造生命的喜悦,同时也给父母带来将幼小生命抚育成人的沉重而神圣的责任,父母对孩子有教育的权力和义务,首先必须要尊重孩子!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每天下午,女儿贝贝放学后都是到我办公室做作业。昨天女儿放学后,叫了我一声,我因为忙,没顾得上理她,她也很知趣地找了个桌子去做作业了,临下班的时候,我还没理她,她就开始烦躁,开始摔书、踢凳子,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看着她,她又开始一个人唧唧呱呱的数落怎么这么多作业,我本来事情就多,也很烦躁,心头的火也一串老高,本来想噼里啪啦地也数落她一顿的,但忽然想起电视里说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看她今天的状态,仔细想想前段时间,也是因为工作忙,女儿问问题,我也是不耐烦地摔书、数落她。这不是我身教出来的结果吗?于是按耐住内心的火气,让她先发泄完,然后我问她为什么发火呀?7岁女儿嘴里蹦出一句话,没把我吓死:“妈妈,我恨你!”“啊?那么你为什么恨我呢?”“反正我恨你。”我知道这时是问不出什么原由的了,于是我沉默了。
下班了,收拾好东西回家。秋天的夜晚已经来的很早了,街上华灯闪烁,阵阵凉风缓缓袭来,也许是孩子易忘事,也许是街头的环境的改变,女儿又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儿一样,在匆忙的人群中蹦跳地穿梭着,我却一直思考着孩子的那句话。我终于忍不住再次问她“你为什么恨妈妈呀?”女儿这时似乎忘了,略微停顿了一下不满意地说:“我进办公室跟你打招呼,你怎么不理我?半天不看我一眼,像我是真空人。”“哦,是这样,”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妈妈太忙了,要赶个表出来,不然妈妈就不能按时下班了。妈妈做错了,以后改正吧,你能原谅我吧?”女儿小大人似的说:“恩,算了吧,我不恨你了。记住,以后不要这样了。”俨然我跟她说话一样的口气。
案例中,妈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向贝贝道歉,这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把对待孩子像对待其他同事、朋友一样热情,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下面是一个相反的例子,相信会给你带来启发。
在电信局交纳电话费时,有一对双胞胎男孩子进来排队。其中的一个男孩子跟另一个男孩交代:你在左边排队,到时候谁快就去谁这边。这个时候,等在电信局门口孩子的妈妈大声招呼另一个小男孩出去,说干嘛要两个人排,有一个人排队就行了。于是,排在左面的那个小男孩出去了。结果,左面的队伍速度很快,而右边的队伍一动也不动的。时间过了很久,那个排在右边的小男孩还是没有前进一步。孩子在那等得是焦急。这个时候,门口的妈妈又大声吼了起来:你笨死了,怎么老半天还没有轮到你?外面的那个小男孩说:本来我可以排到了,里面的小男孩也附和着说就是,这个时候,孩子妈妈冲着小男孩撩起拳头骂“叫你顶嘴!”
案例中,两个孩子的妈妈以为自己是大人,什么都对,小孩什么都不懂。其实,这个妈妈在此没有尊重自己的小孩,明明当初孩子的思考是正确的,却被他妈妈强行否定了,然后出现了问题,又反过来责怪孩子。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打骂出来的。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下午,一个不足10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天黑了,这个胆小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父亲见孩子很晚还没回家,就沿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在一片树林里,借着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有看见,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不远处溜达。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好像遇到了救星,马上从大树上溜下来,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我是独自散步,没想正碰上你在树上玩耍呢。”
据说,这个孩子长大后进入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成了一名作战勇敢的将领。
孩子爸爸很好的尊重了孩子的人格,保护了孩子的面子和自尊心。
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不尊重孩子隐私的事已司空见惯。有的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就说你真是个胆小鬼;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孩子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给人争气。有些父母看孩子不顺眼,总是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因此,父母要尊重自己的孩子。那么,如何才能体现尊重呢?
一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不应该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物,不要居高临下对孩子任意呼来喊去,更不要打骂、恐吓孩子,而要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看成是一个朋友。要倾听孩子的说话,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及时兑现,与孩子交朋友,就需要彼此有许多共同的语言,这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相互交流,在生活中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使孩子受到关怀、鼓励、爱抚和教育。
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和物体的内在动力,孩子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注意它、琢磨它、研究它。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是能及早地发现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并施以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使孩子的兴趣发展成孩子的才能。
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尊重孩子兴趣选择权的父母也很少,孩子大都喜欢看电视,玩电脑,阅读童话或动漫等书籍,能有几个孩子能按自己的兴趣去做呢?几乎都是依从大人的兴趣去做,参加各种补习班,学习班。实际上过分限制孩子,已是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孩子的权力。尊重孩子兴趣选择权,不是说父母对孩子不加任何要求,放任孩子,而是要求父母在尊重孩子兴趣选择的同时,帮助孩子将积极的兴趣发展成稳定的兴趣,并及时发现和制止消极的兴趣,从而使孩子健康成长。
三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同样需要尊重。“当面教子”是一种权威教子方法,是父母利用自己的权威教育孩子,而孩子在这种权威的压迫下只会走向父母教育初衷的反面。孩子做错事总是难免的,父母应该提醒、批评、教育他,但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不要棒打,不要恶言伤害,不应对其心理、心灵、人格造成太大伤害,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使孩子最大限度地接受父母的批评,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是尊重孩子的情感和隐私。孩子即使还小,但他也是有情感和感受。生活中常会发生类似的事:
小明有一只可爱的乌龟,精心养了一段时间后,突然死了。他跑到妈妈那里,伤心、哭泣地说:“妈妈,我的乌龟死了。”妈妈会说:“别难过了,死都死了,你也没有办法使它复活,明天再给你买只新的。”孩子可能会回答:“我就要那一只,我不要别的。”妈妈说:“好了,好了,别无理取闹了,你不可能再拥有它了,已经死了,面对现实吧!”
妈妈这种处理方法就不恰当,她没有感受到孩子的情感。如果换个方式是不是更好?“妈妈我的乌龟死了。”
“太可惜了,你那么爱它,那么喜欢它,你一定很难过。”
“我不懂它为什么会死的,我经常喂它,还常常看它,它为什么会死呢?”
“是啊!你那样精心照顾它,失去一个朋友的确让人心痛,我也心痛。”
在后一种处理方法当中,妈妈接受了孩子的情感和感受,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失去乌龟这个事实了。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如果父母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抓住生活中的细节
卢梭说:“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所决定的。”很多父母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放任孩子傲慢无礼可以培养孩子的野心,增强其支配别人的愿望。所以,他故意放纵孩子。这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不少孩子,智商虽然不低,却常常不懂礼貌。从他们的嘴里,常常会吐出诸如“变态”、“神经”、“死老头”一类的词语;在公共场合,常常可以看到他们与人争抢座位,嬉笑追逐、大肆喧哗的身影;彼此间还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甚至拳脚相向。这些都是父母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中没有及时教育,正确引导的结果。
心理研究表明:思想决定行为,行为是孩子思想的表现。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主要孩子的行为细节,及时进行教育,让孩子从生活中养成礼貌的习惯。
一是在“心理”上,只有在心理上有文明礼貌的意识,才可能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因此,父母要时常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教导。
二是在“态度”上,在交往过程中,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体现出这个人对别人的礼貌如何。比如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谦虚待人,实事求是地评论人或事,都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平时父母应在这些细节方面积极引导。
三是在修饰上,个人的修饰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人品,还能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好感。出入公共场所而连头垢面、不修边幅、不擘喜损舀己的形象,也是对别人的不礼貌。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穿衣、交流应该详细指导。
四是在“名字”上,没有任何语言能比亲切地称呼人的名字更能打动人心,所以,给别人取绰号、滥用贬称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不礼貌。
五是在“时间”上,如果要参加一个聚会,就应当准时赴约;如果要去上学,就应该准时到校,否则,这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父母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
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教育孩子,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改善孩子的思维习惯,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对的。当然,在生活中,除了要抓住这些细节,父母也要注意细节,找到方法。下面这些方法值得参考:
注重身教,父母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注意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父母待人彬彬有礼,孩子就不会粗鲁莽撞;父母遇到长辈能亲切问候,孩子见了长辈也能主动问候;父母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影响、打扰他人,孩子自然也不会吵闹、喧哗。
《心灵鸡汤》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少年随着父亲排队买票看马戏。排了老半天才到售票口,中间只隔着一个家庭。这一家有10口人,8个孩子手牵手跟在父母身后。他们叽叽喳喳谈论着马戏场里的小丑、大象。今晚必定是这些孩子最快乐的时刻。他们的父亲查理神气地站在最前端。售票女郎问他要多少张票,并开出了价格。查理的嘴唇发抖了。显然钱不够,但他又怎能转身告诉那8个兴致勃勃的小孩,他没有足够的钱带他们看马戏?
少年的父亲目睹了这一切,他悄悄地把年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让它掉在地上,又蹲下来,拾起钞票,拍着查理肩膀说:“对不起,先生,这是从你的口袋里掉下来的!”
查理当然知道原因。他深深感激有人在他绝望、心碎时帮了忙,他用双手握住少年父亲的手,嘴唇颤抖着:“谢谢,谢谢您!先生,这对我全家意义重大。”
父子俩就这样花掉了身一上仅有的20元。那晚,他们并没有进去看马戏,也没有钱看马戏,却收获了极大的快乐。
故事中,查理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用身体例行告诉孩子,要懂得尊重,也要有礼貌,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帮助别人,这也是一种礼貌。
光注意身教并不够,还要重视言教。不但要示之以言,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使孩子明白事理。如对公交车上看到的让座与抢座行为进行讨论,让孩子学会判断哪种行为才是正确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分清是非,自觉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做出正确的举动。
此外,父母要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一旦孩子做出文明礼貌的事,应及时肯定、鼓励,让孩子明确并强化这种良好行为。如孩子能对客人使用礼貌用语,父母应立即说:“你这样尊重客人,爸爸妈妈很高兴!”孩子能为老人让座、吃东西讲谦让,父母应及时肯定,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文明礼貌中感受到愉悦。
教孩子掌握礼貌常识
礼貌,是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在行为方式上的体现。它要求一个人严守社会公德,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具体来说,态度要和蔼诚恳,言语要温和亲切,办事要顾及后果,行为要合乎公德。对老人要尊敬,对幼儿要爱护等,一些这样的文明、礼貌的常识。
仪容风度,也是人体美的一种表现。它是一个人在其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养成的,它与一个人自幼所受思想教育、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它属于人的外在的形态美,但又是人的内在美。
待人以礼,讲究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应当自幼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使他们能够继承发扬我们民族的这个传统美德。能够做到待人以礼,是具有优良道德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心灵美好的反映。但这种习惯,特别需要从小培养,通过家庭培养。小时未养成这种好习惯,长大了再纠正,就非常费力了。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列宁让路给女工,体现了文明礼貌这一行为,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因此,父母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强调注重个人礼仪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
1.仪容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