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画像和人们心目中民间流传的东坡像有着很大差距。不说别的,就说这把大胡子被“还原”没了,这就难以被人接受。民间流传的东坡画像大都浓眉朗目、方面大耳、鼻直口方、天庭饱满,身材魁梧、一把彰显东坡仙风道骨潇洒飘逸的大胡子在胸前飘洒。这个东坡像与那些被人们供奉的佛陀像、罗汉像、圣贤像颇有相似之处。
那么,流传在民间的东坡这些画像哪一幅最形神兼具呢?
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是东坡的朋友,他曾画过一幅苏轼的画像。东坡在去世前两个月,看到了这幅画,于是在画上题诗云:
目若新生之犊,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把自己被贬谪三州自嘲为平生功业,无奈之中显露更多的是旷达和洒脱。东坡对这幅画像很满意。《金山志》。
宋人杨万里著《诚斋诗话》写有一件与此有关的事。杨万里过金山时,曾看见妙高台上挂着一幅东坡像,上面有东坡亲笔自赞题诗:
目若新生之犊,
身如不系之舟。
试问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崖州。
李公麟还作有一副《扶杖醉坐图》,东坡拄着手杖,戴着帽子坐在一块石头上,略有醉意。黄庭坚在《跋东坡书帖后》说:“庐州李伯时近作子瞻按藤杖,坐盘石,极似其醉时意态。此纸妙天下,可乞伯时作一子瞻像,吾辈会聚时,开置席上,如见其人,亦一佳事。”黄庭坚说,庐州李公麟所画的东坡拄着藤拐杖坐在石头上,十分向东坡喝醉了的样子。这幅画是最好的。我也想请李公麟画一幅东坡的画像,我们这些人聚会时,把他置放在席子上,就好像看到了东坡一样,这也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清代学者翁方纲考证过,说这个画和东坡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
其实,喜爱苏东坡自是喜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如何美化自己心中的偶像,都是每个人自个的事。有的人就喜欢苏东坡峨冠缚带长髯飘拂,这不关他人风和月。没必要强求,也没必要统一标准。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孔子,都有自己臧否的历史人物,其好与坏,实难统而言之。这是无法统一的,也无需统一。
林语堂说:“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爱他。喜爱哪个诗人,完全是由于哪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三军可以多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每个人的喜爱、兴趣、志向,那是人家自己的事。
这样说来,东坡长得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千百年来,人们敬仰喜爱苏轼苏东坡,觉得他是我们人群当中一个很普通的人,就如我们的邻居,他就是那位和蔼可亲的老头。他给我们的印象是达观自我、关注民生、又无时不体现一种高空流明清澈见底的气质;面对挫折、打击、艰难,又无无时不表现出所畏惧超然物外的襟怀。这些在他身上水乳交融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而人见人爱。就让那些喜欢东坡的人,每个人的信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幻像好了。
千百年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像苏东坡这样,能在各个领域里边,都展示出一种特别卓越的才华。东坡那无以复制的人格魅力,如同孔子、庄子和孟子,已俨然成为后世的人们精神和心灵的家园,是滋润我们精神世界最不可或缺的食粮。东坡所创作的大量的诗文作品,已成为渊源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千秋苏子瞻,万代苏东坡。
东坡爱茶有多深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古往今来咏茶第一名句
宋哲宗元佑五年春,时在福建任转运判官的曹辅给他的老朋友苏东坡寄了些壑源山上的新茶,并附了一首自己的七律。东坡品尝佳茗后诗兴顿生,作了上面这首《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予以答谢。曹辅是名谏臣,他多次上书切谏宋徽宗不理国政的事,并因此被徽宗下诏遣送郴州。因为这首和诗,曹辅而为天下茶人所共知。但在东坡诗句如日当空的照耀下,曹辅那首律诗内容是什么早被东坡的光芒掩盖了。
古往今来,自有了茶这个不可或缺的生活品后,关于茶的比喻可以说五花八门:嘉木、佳人、叶嘉、瑞草、灵草、灵芽、雀舌、龙团、清友、花朵、扇子、雏鸟、琼蕊浆、忘忧草等等,也有抽象的说茶像人生,像命运、像爱情。笔者以为,其中最具创意和形象思维的,当数“佳人”莫属。
到了东坡这里他以浪漫诙谐的笔调锦心绣口喻茶为“佳人”,将茶的喻说换了天地,“从来佳茗似佳人”。自东坡这句诗一出,古今所有关于茶的比喻,都立刻相形见绌,黯淡无光,都成了一堆俗脂庸粉。这一诗句被誉为是“古往今来咏茶第一名句”。东坡之前,谁能谁又有胆量把茶比作美女来品赏呢?这千八百年过去了,还有哪一句能出其右呢?谁又能吟诵出比这更好的诗句呢?
“从来佳茗似佳人”,是历代文士茶人耳熟能详的名句,这句诗不仅指代佳人,还喻指君子贤良。从此,历代与茶沾边的人,无论是种茶的、制茶的还是喝茶的,也无论是真风流还是假风雅,莫不争相传诵。即便大字不识的山野村夫,也一定会会意“佳茗”与“佳人”的妙意。
东坡俨然是位茶艺高手,煮茶、饮茶,在苏轼看来,能吃到上好的茶,就如邂逅一位佳人一样赏心悦目。把佳茗比作佳人,文字之美,尽在于此了。
东坡黄州当茶农
东坡不只是烹茶、品茶是个行家里手,他是个实践家还亲自栽种过茶。
东坡贬谪黄州期间,他的经济来源被掐断,干吃老本,生活困顿。老友马正卿替他向官府申请来一块荒地,东坡带领家人亲自耕种,以地上收获以解“因匮乏食”之急。在这块取名“东坡”的荒地上,他种了茶树。
周时记苦荼,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假此雪错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呵叱,筐莒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尚记桃花裔。
东坡在这首《问大冶长者乞桃花茶栽东坡》里,要展示他种茶的本事。
在另一首《种茶》诗中他这样写道: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
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咮。
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我囿。
东坡说,在松树间种茶,不易衰老但生长瘦弱;移植于白鹤岭,那里土壤肥沃再加上连日春雨滋润,很快便恢复生长,叶茂枝繁长势良好。
东坡还创作一首《水调歌头》,这首词记述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时的全过程,生动传神,十分令人向往。
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豪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以东坡为名的“东坡翠竹”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刚移居常州宜兴(秦置阳羡县),途中见一山坡满是葱葱郁然的茶树,唐朝时“阳羡贡茶”即产于此处。苏东坡见之大喜,采摘一大包鲜叶,回去之后,经过一番精心的煎、揉、焙、凉、晒等工序,将鲜叶制作成上品之茶,他请来自己的学生邵民瞻一同品尝。
邵民瞻细啜慢品之间,顿觉味美甘甜,茗香直透脾胃,连呼“好茶!好茶!大有先生所言‘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之妙意也!”邵民瞻再端起茶碗仔细观察汤色,只见茶汤不仅色鲜如新,且茶叶不沉不浮,竖立于汤中,叶也不散,其形状如节节翠竹状。邵民瞻大悟,惊喜道:“先生所制之茶,形、色、味皆远胜于唐时‘阳羡贡茶’。可取名为‘东坡翠竹’以享后人,岂不是一件功德之事啊!”
“东坡翠竹”外形扁平直滑,两端尖细,形似竹叶,叶绿均匀。内蕴馥郁,汤色碧绿,味甘醇鲜,入口香馥如兰,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美誉。
东坡的茶诗提及了许多名茶
东坡写了许多茶诗,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
双井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这个茶好的东坡都不敢让书童仆人过手,要他自己亲自沏泡,他要好好欣赏如雪茶汤仿佛生出玑珠美玉。
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环非环,决非决,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小凤团茶像环又不是环,像决又不是决。环状的团茶,烹煮由环变成决就缺了,这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再也圆不了。所以爱茶人“不忍斗小团”。
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宋时葛岭宝严院出产“垂云茶”,是形如“雀舌”的散茶,垂云茶当不是普通山茶,而是佛门上品茶。怡然送与东坡,东坡回礼以贡茶“大龙团”。《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东坡生活离不开茶
苏轼视茶为仙境妙地而沉醉于斯,茶充实了东坡的精神生活,寄身心于斯。
他睡前睡起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卧龙蟠屈半东州,万室鳞鳞枕其股。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张君眼力觑天奥,能遣荆棘化堂宇。持颐宴坐不出门,收揽奇秀得十五。才多事少厌闲寂。卧看云烟变风雨。笋如玉箸椹如簪,强饮且为山作主。不忧儿辈知此乐,但恐造物怪多取。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写作之时要喝茶,《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皓白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晚间工作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出自《次韵僧潜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