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三界尊,皈命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特此药师经。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愿与诸众生,同证琉璃身。诸位法师,各位居士:首先请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我们今天进入到《药师经》第九次的学习,昨天我们讲过了,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能够有四种灭恶的功德,能够让众生断贪、嗔、痴、慢;有四种生善的功德,如果要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要念药师如来,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来示其道路。
我们知道娑婆世界环境太复杂,障碍也很多,修行要想成就,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理想的、适合予修学的、不退转的安身立命之处,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果对于能否往生,还没有把握,我们可以修持药师法门,昨天讲到是“而未定者”。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日: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药师佛不单是能够帮助我们今生今世消灾延寿,身、心、灵健康,而且能够帮助众生,要想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能够决定往生。
愿生西方没有把握的众生,能够听闻到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以后,能够有信心,至心称念,依此称念药师佛名的功德,以及如来的本愿加持力,就可以获得助力,当“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这些大菩萨,菩萨摩诃萨,都会“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开示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示其道路”,能够一弹指顷就于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杂色众宝莲花之中自然化生出来。
我们看《弥陀经》上所说的,极乐世界众生都是莲花化生,其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能够自然化生出来。
而且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如果单修净土,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迎接。如果我们加修药师法门,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来迎接,来指引。当然我们就可以明白:我们如果能够求生净土,同时兼修药师法门,此生此世,消灾免难,当来往生净土的把握也就比较大了。阿弥陀佛在前面,“佛垂金手放毫光,接引往西方”,长垂金手迎接我们,接引我们;药师如来就在后面推,帮助我们,把我们往上推。这样当然能够很顺利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我们要求生净土就更容易了。
但是如果有细心的同学,应该会看出这里面还有两个细微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看菩萨的名号,我们前面一直都在说是,“曼殊室利”,“佛告曼殊室利”,而这里面突然就变成什么了?“文殊师利”。为什么会有不同?因为这段经文,本来玄奘法师的译本里面是没有的,而是后来的法师们把最早的译本里面的八大菩萨名号插进去的,添进来的,所以名号就有不同,当然是同一尊菩萨,都是指文殊菩萨。
在玄奘法师的译本和义净法师的译本之中都是没有八大菩萨他们具体的名号,没有标出来的,都只是说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没有说八大菩萨的名号。
我们现在流通的本子是依据《药师经》最早期的译本,就是东晋时候来华的帛尸梨密多罗三藏法师所翻译的《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这个是属于杂密的经典,总共有十二卷,最后一卷就等于是我们现在的《药师经》的内容。帛尸梨密多罗,他是龟兹国的王族出家的,名号译为中文,就是“吉祥友”的意思。他翻译的经典里面有八大菩萨的名号,所以后来的大德们就觉得把名号加进去更完整,因此就把它添加进来了。我们可以看到,他翻译的时候名号的微细差别。
第二个问题是,列了八大菩萨的名号有何密意呢?为什么单单要选这八大菩萨的名号列进来,不会列其他的菩萨呢?没有说到地藏菩萨,而特定地只是写八位大菩萨呢?
要知道,佛经之中每一个字都不是随便安立的,这里面就表示了法身三德,表示了心法、色法、息法;也表示了药师法门的修行方法;也表示了身、语、意三密相应,得生净土的方法;也表示了药师如来的眷属都在其中了。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慈弥勒菩萨,这三尊菩萨是一组。
文殊师利菩萨表示十方诸佛的大智慧,在法身三德里面,他是表示般若德;在药师法门的修法里面,他是表示修心法的主尊,告诉我们在睡眠之中修的主尊,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所以我们后面讲药师如来的法门,修心法,修祖师禅,在睡眠的时候修,要观想我们眉间有一个三角宫,里面端坐着文殊菩萨,然后我们睡眠之中就可以入睡光明,可以起遍行,可以在睡眠的时候来学习、来增长智慧。
观世音菩萨表示十方诸佛的大悲,在法身三德里面表示解脱德;在三法里面是息法的主尊,在呼吸中间来修行。
大慈弥勒菩萨,在三德之中是表示法身德,我们的法身本体不生不灭的;是色法的主尊,在饮食中间修,指导我们在饮食之中修秘密禅的方法。
接下来: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这三尊菩萨又是一组。他们就表示身、语、意三密相应。
得大势菩萨是表示修真言的菩萨。我们知道大势至菩萨是法界净土宗的初祖,我们说中国净土宗的初祖是庐山东林慧远法师。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也有一些会推到其他的一些大德,比如日本人,他就比较尊崇其他的一些大德,我们一般的认为说,中国净土宗的初祖是东林慧远法师。从整个法界来说,净土宗的初祖是大势至菩萨。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禅,就是阿伽陀。阿伽陀药,就是无上的密咒。他可以说是专门持诵真言的菩萨,是修口密相应的菩萨。
无尽意菩萨,是表示修观想的菩萨,是教导我们修意密,与佛陀的慈悲智慧的精神相应的菩萨。
宝檀华菩萨,宝檀华是形容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也可以说是教导我们修手印的菩萨,教导我们身密相应的菩萨。
口密就是息法,意密就是心法,身密就是色法,还是修色法、息法和心法。
再接下来的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呢?他们与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是同体的,是表示药师佛的眷属。
所以单单将这八尊菩萨的名号列出来,他所表示的含义就是这样子的。
大家如果修上来了,进入到秘密层的学修和讲解的时候,我们应该会在一个庄严的药师佛的坛城之中来讲授八尊菩萨,他们在什么方位,起什么作用,他们的咒语、咒轮,相应的方法,是属于第三层,我们要讲第三层的时候才会讲解到的。现在知道她的提纲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要将弥勒菩萨标到最后面去?是表示法身本体包容一切,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切的相和用,都是从体上而起的,而且也还归到本体上去,所以要将弥勒菩萨的德号放在最后面。
接下来第二种利益,是得生天国益。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
药师法门利济众生,拔济有情,非常广大普及的。
或者有一些众生,他没有那个志向想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只是求生天上,对于这一类的众生,如果能够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也能够生于天上,“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能够生到天道去享天福。或者是他对于极乐净土法门的信心不太够,他听闻过药师佛名,电可以生天上。
听闻药师佛名以后生天上,与一般的生天道的众生不相同。他比那些一般生天的众生,还要更为殊胜。一般的众生生到天上,天福享尽以后,就要堕落下来,所谓“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祥尚自有风灾,纵然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一去来”,但是这一类众生由于过去生中,曾经听闻过药师佛的万德洪名,以此缘故,生天上是特别殊胜,享受天福。天上寿尽以后,本有的闻名而得生天的善根还没有穷尽,绝对不会再堕落到三恶道中间去了,所以“不复更生诸余恶趣”。
第三种利益是得还生人间的利益。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正,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从天上还生到人间来的这些有情,你看,前面是讲他在天上天福享尽了,但是善根还没有尽,不会堕恶道。不堕恶道当然就再生到人间来,所以“天上寿尽”,自然就“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从天上还生到人间来的有情众生,因为过去生之中,曾经听闻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万德洪名,成就了深厚广大的善根福德,所以再来人间的时候,大多数还是非常强有力的领导者,能够作金轮王。
转轮圣王有四种,最殊胜的是金轮王,他能够统摄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和南瞻部洲的众生。
“威德自在”,威德极大,权力无比,一切都能够如意自在。
“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转轮圣王出现于世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行十善的政治,以十善法来教导人民。在他治理之下的世界,都是十善普及的世界,他能够引导人民都修十善,身三、口四、意三。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能够不贪、不瞋、并且不邪见。这个十善业,老百姓都能够在转轮圣王的教化之下能够修行,所以都能够获得美满安乐的人生,人人都能够道德高尚,思想净化,身心康泰,智慧圆明。
经典之中说,转轮圣王很多都是菩萨的化身。中国儒家的理想也是内圣外王的大同世界。这个国家的领导者内心修养很高,是圣人;外在的事业就是能够王天下,能够以善法来教化天下。
对于那些福德比较大的众生,能够生到人间来做转轮圣王,稍微差一点的,“或生刹帝利”,或者生到武士和贵族的阶层;“婆罗门”,或者生在宗教祭司阶层,作婆罗门;或者生在居士大家,就是自由民,吠舍,自由民之中的实业家,企业家,就是“居士大家”。
他们的特点是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产业很丰富,“多饶财宝,仓库盈溢”。第二个方面是外相庄严,形相端正。外在的相貌很庄严,众生见了以后都生钦仰心、喜悦心。第三个方面是“眷属具足”,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儿女,等等的眷属,都具足无缺。药师法门一定能够让我们现生“眷属具足”,不是说越修就越变成孤家寡人,那样子修有偏差了。第四个方面,内心有智慧,“聪明智慧”,“聪明”是外在的用;“智慧”是内在的体。能够“聪明智慧”,知书达礼。第五个方面,教化众生,他能够具有一些很好的德行,比方说勇敢,敢于担当,这是勇;并且他的身体健康强壮,身心堪能利益众生;并且有大力量,众生都愿意接受他的教化,并且心悦诚服,服从他,威猛无比,这个叫做“勇健威猛”。像大力士那样子能够摧伏一切。这个是再生到人间来,虽然不能够做转轮圣王,但是有这样子五种网满的显现,能够给大家做榜样。
第四种利益,得转生为大丈夫的利益。
前面的那些,再生到人间来以后,他能够有这些圆满相。当然一方面他过去修了这些福报,所以能够拥有美满幸福的人生;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药师佛功德力的加持。
【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如果是女人,她对于女身生起厌离心来,得闻到药师佛的名号以后,至心地领受奉持,就能够永远地不再受女身,“于后不复更受女身”;并且能够以大丈夫身精进修行,趋向于佛果。
《妙法莲华经》上面,舍利弗尊者说,女人身有五障:一者转轮王身,二者梵王身,三者帝释身,四者国王身,五者佛身。
现在来说,国王身以女身现的肯定有了,你看,英国女王这些都是。因为药师如来的加持力,就能够转女成男,能够快乐,自由,有智慧,尽未来际更不受女身,能够圆满成就。更重要的是心理上面要能够转女成男。北宋时候赵匡胤把四川一个割据的政权,也就是孟昶的国家消灭了,把盂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俘虏到王宫里面去了。然后就问她,你们蜀国不是也有很多军队吗?为什么会投降?为什么会给我们打败呢?花蕊夫人很会作诗,她就作了一首诗来回答他,最后两句是说: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就是说没有这种勇猛威力。虽然外相是男子,事实上就跟女身一样。所以从心理上面能够成就出离心、菩提心,能够勇猛精进,这样子是转女成男。
到此地,我们就把闻药师佛名,断四种恶,得四种快乐:能够得往生、得天福、得人间福报、得转女成男,四种功德利益都讲说圆满了。
底下是持咒治病的利益,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佛观病苦;佛陀观察众生的病苦。第二个是入定说咒;第三是持咒灭苦;第四是结劝受持。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这一段是说持咒治病。这一段在玄奘法师的译本之中也是没有的,是从义净法师的译本之中添人进去的。
释迦牟尼佛宣说了,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万德洪名,我们众生能够听闻,就能够得到无量的利益。释迦佛已经宣说圆满了。现在又叫着当机请法者的名号说:“复次,曼殊室利,彼东方净土的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当他证得无上菩提的时候,由本愿力,因为他过去无量劫、无量生,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最初发的菩提誓愿,有这么个愿力,要救度那些病苦的众生,所以现在能够观诸有情。”
我们前面学的药师如来十二大愿,第六愿就说,“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这是药师佛的愿力:能够灵巧,有智慧,相好端正,并且六根具足,“无诸疾苦”,没有病苦。第七愿也说,“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因为因地有这些愿力,所以成佛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因地的本愿故,就观有情的病苦而来说咒,令众生解除病苦。
“观诸有情,遇众病苦”,药师佛以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限、佛眼,来观察一切众生的病况和所受的种种病苦,种种痛苦。底下就列举了一些恶病:“瘦挛、干消、黄热等病”。
“瘦挛”就是肺病。肺方面的毛病,《药师经》里面称为“瘦挛”。经上面电有讲到她治病的方法。比方说肺结核、肺气肿、肺癌,这些都会让人越来越瘦,很虚弱、很黑,这个叫做“瘦挛”。在中医里面叫做痨病,肺痨病。
“干消”是指糖尿病。《药师经》里面就有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古时候就称为消渴症。他排出来的小便,里面有很多糖分,这个蚂蚁就会跑过来。
“黄热”是指肝病,黄疸肝炎病,肝病有七种类型,黄疸肝炎主要是属于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来得很快,来的时候都是急性的,症状很严重,身体皮肤都会变黄,眼睛电会变黄,但是如果能够治好,好得也比较快,发病的时候,身上发高烧,所以叫做“黄热”。
列举了这几种恶病,这些都是指身体上、生理上的重病,因为四大增损,五脏:心、肝、脾、肺、肾不调,所导致的疾病,还有就是“鬼神”干扰导致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