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晋,谢安和桓温都出身于世家大族。谢安有宰相的气度、名士的风度,桓温则有着青史留名的志向。功高盖主的桓温是怎么觊觎皇权呢?谢安是如何挽狂澜于既倒?皇权最终又花落谁家呢?
世家大族
出身士族的谢安不仅地位崇高、才华横溢,还能说一口令人争相效仿的"普通话"。但谢安最初并没有步入仕途,而是热衷于与文人雅士流连于山水之间。
1.流连山水的名士
谢安,字安石,号东山,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他从小就聪慧敏悟,气质非凡,就连丞相王导都知道他,甚至当时的学童都竞相仿效他的读书音韵,成为了一种时尚。
谢安年轻时并不热衷于仕途,每日除了和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孙绰、李充等诸多名士一起谈文论诗、畅谈玄理之外,还常常和他们游山玩水,借以自娱自乐。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他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这班朋友雅会兰亭时所作。谢安也吟诗作文,以尽雅兴。
谢安在当时就以名士风度闻名于世,当他在会稽山流连忘返的时候,曾多次收到举荐信,请他出山入仕。
第一次是在他年仅二十岁时,扬州刺史庾冰闻知他的大名,多次敦请他来作自己的属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谢安只好告别自己的家乡,前去赴诏。然而,才过了一个多月他便打道回府了。第二次是在七年之后,大将军桓温在率军征伐蜀汉时,也注意到了谢安的盛名,于是上奏朝廷,想让他作自己的司马,谢安这回更为干脆,以世道艰难为由,婉言拒绝了桓温的盛情邀请。
谢安虽然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但他深知自己早晚要进入官场。
2.谢安的"普通话"
谢安有一手绝活,称为"洛下书生咏",即他能用洛阳书生的腔调念书吟诗,《史书》上记载:"(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谢安或许患有较为严重的鼻炎,因此发音的时候鼻音重浊,给人的感觉就是总带有一种傲慢和不屑一顾,这其实倒很符合谢安的名士作风。一时之间,谢安的发音被当时的江南名士纷纷模仿。
有一次,桓温宴请谢安与王坦之,实际上是想要将他们除掉,以扫平他篡权道路上的障碍。对此,王坦之十分害怕,谢安却气定神闲,他走上台阶,擤了擤鼻子,然后用标准的洛阳音大声指斥桓温,当他用如此高贵的浓重鼻音说出洛阳话后,桓温被彻底镇住了,便挥退了伏兵。
虽然这不是桓温没有加害谢安的主要原因,但是谢安"洛下书生咏"的名气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洛下书生咏"简直成为了"官方语言",但是画家顾恺之对这种语言一点不感兴趣。有人曾想请他作"洛下书生咏",没想到他却讥讽地说:"我为什么要学这种"老婢声"!"
"婢"含有轻贱的意思。据说谢安远不如桓温以前对顾恺之的重视。由此观之,顾恺之并不是真的瞧不起"洛下书生咏",只不过是发泄一下自己对谢安的不满罢了。
有人考证说我国古代以洛阳音作为标准口音,那么谢安说的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了。按照有些学者的说法,这种普通话的历史十分悠久。
风流人物
谢安虽然流连于山水之间,但这并不代表他无意于仕途。当家族的地位出现危机时,谢安就再也坐不住了。他成为了桓温的一名下属,从此和权臣的生活交织在了一起。
1.谢安有远志
谢安早年隐居在上虞(今属浙江)东山,纵情于山水之间,没有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直到其弟被贬黜后,他才开始有意进入仕途,但那时已经四十多岁了。
谢安有个弟弟叫谢万,是西中郎将。谢万自高自大,不懂得善待部将。在一次战斗中,谢万兵败,继而被废黜。谢安为了维持家族的地位,也为了使自己的志向得以实现,才决定进入仕途。
最初,谢安担任桓温征西大将军府的司马。这时,有人给桓温送来一些药草,其中有一味叫远志。
桓温特地把远志拿到手里,向谢安问道:"此药又称"小草",为什么一种东西会有两种名称呢?"
谢安没有立即回答。当时,参军郝隆也在座,他应声说:"这个很容易解释。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他的一席话使得谢安顿时满脸通红,尴尬万分。
桓温看着谢安,笑着说:"郝参军的这个解释没有什么恶意,却也很有趣味。"
其实,桓温与郝隆都小瞧了谢安。谢安不仅"处"是一种"远志","出"更是一种"远志"。他的确不是一棵浑浑噩噩的小草,而是一棵有着高耸云天之志的青松。
谢安虽然直到中年才进入仕途,但因为他的"根"扎得深,厚积薄发,所以升迁很快。后来,他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直至升为宰相。
短短几年间,谢安由一介文士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声名赫赫的宰相,可以说是仕途辉煌,一帆顺风。
同时,谢安也不温不火,不动声色地担负起了国家兴亡的大任。
2.北伐中原的权臣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其父很早就过世了,桓温少有大志,仰慕刘琨、陶侃的事迹。后来,他娶了明帝长女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琅琊太守。
永和元年(公元345年),桓温担任荆州刺史,取代庾翼掌握兵权。次年,桓温趁着成汉内部不稳,率军沿长江直上,汉王李势投降,蜀地得以平定。桓温因功被拜为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后赵主石虎死后,北方再度出现混乱的局面,桓温见此便请求出师北伐,但多次请求未果。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朝廷命殷浩担任中军将军,并都督五州诸军事,委以北伐的重任,同时要以此抗衡桓温。结果,殷浩率军作战失利,桓温掌握了大权。
桓温在掌权期间,曾经进行过三次北伐,取得了一定的战功与威名。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数万大军从江陵出发,经过襄阳,出武关,越过秦岭,向关中挺进,征讨由氐族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这是桓温组织的第一次北伐。由于晋军缺粮,最后不得不从潼关退兵。秦军尾随追击,晋军损失了万余人。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桓温进行了他的第二次北伐。桓温从江陵发兵,向北进军。这年八月,桓温指挥军队渡过伊水,和羌族首领姚襄军战于伊水之北,最终大败姚襄,收复了洛阳。在洛阳,桓温修复了西晋几个皇帝的陵寝,他上疏东晋政府,请求迁都洛阳。然而,东晋朝廷只求苟安于东南,根本无意北还,而且又消极地对待桓温的北伐行动。桓温无奈,只好退兵,返回南方,被封为南郡公,后加封为侍中大司马。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利用自己执掌的权力,发动了第三次北伐,讨伐的目标是前燕政权。然而,晋军与燕军交战不利,粮道又被截断,储备也将要枯竭。桓温不得不从陆路撤军。慕容垂率领轻骑兵追击,将晋军打得溃不成军,并杀死数万晋军。桓温北伐失利后,其收复的淮北土地再次丧失。
其实,桓温不是真想收复中原,其真实目的是立威,企图通过北伐,树立自己的威信,然后再伺机取晋室而代之。
而且,桓温本人性情骄躁,不听部属劝告,一意孤行。再加上东晋朝廷上下多数人无意收复以前失去的土地,他们意在割江自保。
此外,桓温的权势逐渐增大,朝廷对其也是深怀戒心,因此他进行的北伐得不到真正的支持,其抱负难以实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与权臣周旋
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身为朝廷重臣的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和群臣的主心骨。
1.废立君主
桓温自认为其才干与威望超过世人,其他人都难以达到,他曾感慨说:"男子汉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晋咸安元年(公元371年),桓温率军攻打寿春(今安徽寿县),他虽然俘斩袁瑾,但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还是失败了。败归后,桓温的威望大减。
于是,参军郗起建议桓温废帝以重新建立威权。桓温觉得这种方法可行,二人便在太后面前诬陷晋帝身体有病,三个儿子都不是他亲生的,这将混乱司马氏的血统。在他们的不断劝说下,太后同意废掉司马奕。
这年十一月,大司马桓温依照太后的旨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司马昱就是简文帝。自此,桓温进一步掌握了朝中大权。
桓温改立新皇帝后,开始排斥、陷害那些政见与他不合的皇族与大臣,将殷、庚两大强族的势力削除殆尽。
2.巧斗权臣
东晋政治是典型的士族门阀政治,其中的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士族势力维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政局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桓温为了实现自己篡位称帝的野心,打破了这种平衡,引起了政局的混乱。
在很多人迫于桓温的权势,纷纷屈服于他的时候,作为朝廷柱石的谢安却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与操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毫不屈服地同桓温斗争。
实际上,早在晋简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桓温就一睹了谢安的"厉害"。
有一次,谢安在路上远远看到了前呼后拥、威势显赫的桓温,于是纳头便拜。桓温大为惊异,问他:"你为什么要如此呢?"
谢安从容应答道:"自古就没有君王拜在前面,而大臣揖躬在后的规矩啊。"他这样实际是在嘲讽想要做"君"的桓温。
桓温有一位狡诈阴险的部下郗超,有一次郗超像平时一样躲在帐子里偷听谢安和王坦之之间的谈话,以便更好地为其主子出主意,没想到帐子被风吹开,郗超一下子"显露原形"。
谢安当时没有表现出奇怪的神情,只是幽默地笑道:"郗先生真可以说是入幕之宾呀!"一句话说得郗超满脸通红,顿时哑口无言。
力挽狂澜
简文帝临终时,糊涂万分。一纸诏书使得桓温有了谋朝篡位的借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关键时刻,谢安以自身的胆略与气魄遏制了桓温企图篡位的阴谋。
1.简文帝的糊涂诏书
晋简文帝的帝王生涯并不顺利,权臣桓温虎伺于旁令他十分不好过。脆弱的简文帝不堪忧虑和恐惧,最终一病不起了。
简文帝临终之时,仍然慑于桓温的淫威,居然在遗诏中说:"假如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请您辅佐;假如他不成器,您就可以自取天下。"这实际上等于给了桓温谋朝篡位的口实。
在这紧急的关头,王坦之和谢安极力劝谏简文帝修改遗诏,让桓温以诸葛亮与王导为榜样辅佐朝政,同时立司马曜为皇太子。
公元372年六月,简文帝去世。谢安等人趁桓温不在京都,马上让皇太子司马曜继承了帝位,司马曜就是晋孝武帝。
桓温当时正拥兵姑孰(今安徽当涂),当他听闻简文帝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将皇位禅让给他时,很是恼火,于是拒绝进入京师。
直至宁康元年(公元373年),桓温才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建康,朝见晋孝武帝,同时向谢安和王坦之问罪,并想乘机扫平京城的反对派,进而改朝换代。
2.镇定应权臣
桓温到达建康的时候,随身将士全都身披盔甲,手里拿着明晃锋利的武器。朝廷的官员到路边去迎接他,一见这个情景,顿时吓得变了脸色。
接着,桓温在府邸宴请王坦之、谢安。王、谢二人早就听说桓温提前在客厅的背后埋伏一批军兵,想要乘机杀掉他们。因此,王坦之到了桓温相府后,浑身直出冷汗,连衣服都湿透了。
谢安却显得十分镇静,就像没事一般。进了厅堂坐定以后,谢安对桓温说:"我听闻自古以来,知道道义的大将总是把兵马放在边境去防御敌军的入侵。桓公为何把军兵藏在壁后呢?"
桓温听了,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说:"我这也是防备出现意外啊。"说着,他命令亲信将后面埋伏的军兵撤去了。
此次风波过后,由于谢安与王坦之的忠心辅佐,朝廷的局面逐步稳定下来。然而,野心勃勃的桓温却依然不肯放弃自己篡位称帝的野心。
后来,桓温看到建康士族中反对他的势力还很强大,也就不敢轻易动手了。不久,他返回姑孰养病,同时希望朝廷赐其"九锡"。"九锡"是历朝历代的权臣篡位前的最后一级台阶,他虽然患有重病,但仍然急切地想当几天皇帝。
桓温让袁宏依照他的意思起草了加授"九锡"的诏令,袁宏把诏令拿给谢安过目。谢安一看,只是说了一句"不好",然后就命令袁宏进行修改。诏令被修改了许多次,拖延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定稿。
不久,桓温因病而死,终年六十二岁。至此,司马氏朝廷度过了一场危机。
桓温死后,谢安被任命为宰相,桓温的弟弟桓冲担任了荆州刺史,两人一同辅佐晋孝武帝,东晋王朝一时出现了团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