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25748500000010

第10章 司马道子与桓玄

面对衰弱的东晋皇室,权势极大的桓玄、司马道子等人都在虎视眈眈,企图取而代之。那么,桓玄、王恭为何要起兵反对掌握朝政大权的司马道子?司马道子是怎样转败为胜的?最终又是谁控制了政权呢?

皇权衰落

身为皇室成员的司马道子依靠自己的特殊地位,把持朝政,并排挤其他的势力,从而引起了王恭、桓玄等人的不满与反抗。

1.要命的玩笑话

晋孝武帝司马曜,在东晋王朝中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24年里,东晋王朝出现了一些振兴的气象,还历经了闻名后世的军事奇迹"淝水之战"。

司马曜尽心于国事、重用贤臣,却嗜酒如命,整天和司马道子酣歌痛饮。

司马道子为司马曜的同母弟,年少时就以清和恬淡受到谢安的称道。他先后担任过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骠骑将军等职,谢安病死后,他领徐州、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军事。

司马道子操纵朝政,广植亲信党羽,亲近僧尼,导致朝政紊乱。他还重用王国宝、赵牙、茹千秋等一批奸佞小人,动用巨资营造华丽的园林,甚至卖官贩爵,横行不法。

此后,他祸乱朝纲的行为被孝武帝知晓,因而兄弟之间失和。孝武帝几次想要罢黜司马道子,都被皇太妃所制止。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司马曜在宫中与自己的宠妃张贵人一起饮酒,他对张贵人说了句玩笑话:"你已经将近三十岁了,按照年龄应该被废弃了。"这句玩笑话致使张贵人当晚便杀了司马曜。

之后,司马德宗继位为帝,他就是晋安帝。晋安帝继位之时,东晋皇帝的权势已经大大降低,朝廷外的许多将军实际上处于自立状态,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朝内的权力也往往落在权臣之手。

晋安帝愚蠢笨拙,不擅长说话,他连冬夏的区别也辨认不出,因此朝廷的实权完全由司马道子把持着。

2.王国宝的"消失"

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以后,司马道子辅政,掌握着朝政大权。后来,司马道子虽然还政于晋安帝,但是实权依旧操纵在其亲信王国宝的手中。

王国宝是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他的父亲王坦之曾和谢安制止了桓温篡位的企图。虽然他是谢安的女婿,但没有受到谢安的重用。王国宝转而与司马道子相友善,其堂妹成为了司马道子的王妃。

王国宝历任秘书丞、琅邪内史、堂邑太守等职,后官至中书令、尚书左仆射。他和司马道子共同把持朝权,威动朝廷内外。

慕容垂率军入侵青州,王恭奉命御敌,战事失利后被降为了辅国将军。司马道子把持朝政后,王恭常常正色直言,因此受到了司马道子的忌恨。

王国宝十分贪婪,大肆聚敛钱财,同时极力主张削弱方镇的势力,进一步引起了王恭等人的不满。

王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他是王蕴之子,晋孝武帝皇后王法慧的兄长。王恭年少的时候就有盛名,清操过人,容貌也很好。他历任著作郎、吏部郎、建威将军等职。晋孝武帝时,王恭为前将军,担任兖、青二州刺史。

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豫州刺史庾楷和桓玄以清除王国宝为名,率军进逼都城建康。司马道子迫于压力,不得不将尚书仆射王国宝赐死,又诛杀了建威将军王绪等人,王恭才还兵京口。

经此一事,司马道子对王恭更加愤恨。

王恭兵败

司马道子虽然暂时让王恭退了兵,但王恭对他的威胁并未因此而彻底消除。为了除掉王恭,他用重金收买了反复无常的刘牢之,从而击败了劲敌王恭。

1.再当一回盟主

王恭退兵后,司马道子让王愉担任江州刺史,以制约镇守外地的王恭、庾楷等人。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东晋名将、大司马、南郡宣武公桓温的儿子桓玄向朝廷上疏,请求担任广州刺史。司马道子于是任命他为督交、广二州军事、广州刺史。

桓玄自幼受到桓温的喜爱,长大后,他对自己的才能以及门第也颇为自负,总觉得自己是英雄豪杰,但是由于桓温晚年有篡位称帝的野心,因此朝廷一直对他深怀戒心而不敢重用。

到了二十三岁那年,桓玄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几年后担任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但桓玄还是觉得难以得志,于是弃官回到了其封国南郡(今湖北江陵)。

桓玄虽被任命为广州刺史,但他没有到职。实际上,他是在观望朝廷的形势。

同年,豫州刺史庾楷由于不满他的辖区被割给江州,因此起兵对抗司马道子,声称要讨伐谯王司马尚之和江州刺史王愉。

桓玄和荆州刺史殷仲堪以及南郡相杨佺期接连响应庾楷,并再次推举王恭为盟主,共同进军打到了建康的附近。

2.兵败身陨

王恭等人率军逼近建康,司马道子知道王恭部将刘牢之对王恭屡有怨言,于是派遣庐江太守高素去说服刘牢之叛离王恭。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身于尚武世家。东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刘牢之应募参加了兖州刺史谢玄统帅的"北府兵",担任参军。太元四年,刘牢之随谢玄在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一带打败了前秦军的进攻,因功升为鹰扬将军﹑广陵相。太元八年,刘牢之在淝水之战立下大功,晋升为龙骧将军﹑彭城内史。

等到王恭率军征讨司马道子的时候,刘牢之在王恭手下当了一名府司马,领南彭城内史,加辅国将军。然而,王恭认为刘牢之是行阵武将,对他以薄礼相待。刘牢之因此充满了怨愤。

高素见到刘牢之后,说只要他归降朝廷,将王恭杀死,就可以获得王恭原来的职位和封号,刘牢之同意归降朝廷。王恭的参军何澹之提前得知了这件事,便将他们的谋划告诉了王恭。

但是,王恭认为刘牢之和何澹之本来就有矛盾,因此没有相信这件事。他还盛情款待了刘牢之,拜其为兄,精兵利器都配给了他,随后命刘牢之为前锋进军建康。

没想到刚到竹里,刘牢之便背叛了王恭,阵前倒戈。后来,王恭和司马道子相互攻伐,失败后被司马道子在建康的倪塘杀死。王恭的五子及其弟王爽、王爽兄长的儿子秘书郎王和、孟璞、张恪等人一同被杀。

随后刘牢之便代替王恭,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军事。

王恭死后,桓玄等人只好退兵。司马道子为了安抚这些人,任命他们的官职,让桓玄担任了江州刺史(首府浔阳,今江西九江)。

桓玄、殷仲堪和杨佺期三人害怕朝廷讨伐,虽然彼此之间已生猜疑之心,但不得不合作自保,因此在浔阳正式结盟。桓玄由于其家世声望而被推举为盟主。此后,桓玄更加倨傲。

胜者为王

王恭败亡后,在东晋朝廷内部,司马道子父子继续把持朝政;在外部,桓玄、刘牢之、司马尚之等人割据一方,他们相互猜忌,矛盾重重。

1.桓玄一家独大

桓玄和荆州(首府江陵,今湖北江陵)刺史殷仲堪、雍州(首府襄阳,今湖北襄阳)刺史杨佺期为了免受司马道子的进攻,暂时结成了结盟,然而,他们之间的矛盾却是时刻存在的。

殷仲堪认为桓玄过于骄横跋扈,就和杨佺期结为了亲家,彼此互相支援。杨佺期几次想要攻打桓玄,都被殷仲堪竭力制止。桓玄也害怕自己最终会被殷仲堪与杨佺二人消灭,所以向朝廷请求扩大他管辖的区域。

司马道子父子为了打破他们的同盟关系,便顺势加任桓玄为都督荆州四郡军事。同时,他们让桓玄的哥哥桓伟替代杨佺期的哥哥杨广担任南蛮校尉。杨佺期对此事是又气愤又忧心。

杨广原本想拒绝桓伟接任,然而殷仲堪不许,接着便将杨广调出来任宣都、建平两郡太守。

杨佺期集结军队,建立军旗,声称要去援救洛阳,实际是想与殷仲堪一起攻打桓玄。表面上,殷仲堪和杨佺期互相结交,内心却怀疑他的用心,因此极力劝阻杨佺期。他又担心难以阻止杨佺期,就派遣他的堂弟殷通率军驻扎在北部地区,以此来遏止杨佺期。杨佺期势单力孤,又不清楚殷仲堪的真正用意,最终只好将军队解散了。

后来,荆州发生了洪水,平地积水有几丈高。殷仲堪把府库储存的粮食全都拿出来赈济饥饿的百姓。桓玄计划趁他内部空虚的时候征讨他,于是召集军队向西进发,对外说是要去援救洛阳。

最终,桓玄依靠武力将殷仲堪、杨佺期二人的势力消灭了,并占领了长江中游一带的地域。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司马道子父子看到桓玄势力已经做大,只好任命他为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江八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后升为将军、荆、江二州刺史、假节。

2.子夺父权

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儿子,十六岁就成为了侍中。后来,他被选举为征讨都督,率领王珣、谢琰等人剿灭了王恭。殷仲堪、桓玄撤军之后,司马元显被擢升为散骑常侍、中书令,领中领军。

司马道子击败王恭以后,逐渐沉迷于酒色之中。司马元显劝谏晋安帝解除了他的父亲司徒及扬州刺史之职,自任扬州刺史,后官至尚书、太傅。他让张法顺作为自己的谋主,逐渐培植起自己的政治势力。

司马元显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觉得荆州桓玄对自己威胁很大,而北府兵刘牢之又实在难以控制,因此想要建立一支新军来对抗这两股势力。

然而,因兵源极度缺乏,司马元显不得不在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下令强行征调浙东诸郡中其本身或父祖本是奴隶,后已放免为佃客的壮丁,让他们集中于京师,当兵服役。

这一举动引起了民众的普遍不满,五斗米教道士孙恩趁机起事,导致东晋王朝的浙东沿海诸郡都变得不安宁,甚至还威胁到了京师建康。

强强相碰

司马氏父子与桓玄都在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都想要伺机消灭对方。最终,刘牢之的再次倒戈,帮了桓玄的大忙。

1.讨伐桓玄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桓玄出兵袭击并占领江陵(今属湖北)后,其势力大增。东晋在暂时镇压了孙恩的叛乱势力之后,权臣司马元显决意要将桓玄一举铲除。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正月,东晋朝廷下诏正式讨伐桓玄,命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掌握晋军精锐部队的将领刘牢之为前锋都督。然而,司马元显忌惮桓玄,始终不敢发兵。

桓玄决定先发制人,率兵直抵姑孰(今安徽当涂),派遣部将冯该等人攻打历阳(今安徽和县),并命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坚守城池。桓玄军截断了洞浦,将豫州守军的舟舰焚烧殆尽。

驻于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的武都太守杨秋叛降了桓玄,致使司马休之的军队溃败。后来,豫州刺史司马尚之也被桓玄军队俘虏。

司马元显见战事失利,便派遣使者去询问刘牢之战事。

刘牢之觉得桓玄年少时就有雄名,其实力雄厚,恐怕难以打败他。他又考虑到假如平定桓玄,那将会功盖天下,这也定然不能被司马元显所容,因此刘牢之只好带领北府兵驻扎于溧洲(今南京西南长江中)。

2."踏板"刘牢之

桓玄见刘牢之观望不前,便派遣何穆去劝说刘牢之归降自己。刘牢之权衡利害之后,便派遣使者刘敬宣去联络桓玄。他的外甥何无忌与部将刘裕苦苦劝谏,刘牢之都没有听从。

刘牢之计划假借桓玄的力量除掉司马元显父子,然后自己再伺机夺权。

刘牢之归降后,桓玄便顺利向东进军到新亭(今南京市南)。司马元显弃船退入了建康(今南京)城中,接着在宣阳门外整军列阵,要与桓玄军决一死战。然而,其士兵军心已乱,不战自行崩溃。桓玄率军进入建康,擒住了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和司马元显都被杀死。司马道子随后也被放逐,后被毒杀,当时年仅三十九岁。

不久,桓玄将刘牢之的兵权解除,刘牢之因此发动叛乱,失败后自缢而亡。

消灭了劲敌之后,桓玄矫诏任命自己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领豫州刺史,完全控制了朝政,随后他又接连杀害北府军将领,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桓玄再次矫诏自任大将军;同年九月,他加授相国,封楚王,有十郡封地,并加九锡,不久正式登基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

桓楚永始二年(公元404年),以北府军将领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共同起兵讨伐桓玄。同年三月,楚军在接连战败后,退出了京师建康。桓玄挟持晋安帝西逃到了江陵,最终被益州将领冯迁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