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寇准聪明好学,刚直不阿,却在功高名重之时遭到了贬斥;而同样聪智过人的王钦若却凭借着自己的奸邪险伪,恩宠日隆。为什么同样足智多谋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两人有什么矛盾?王钦若为何要睚眦必报?寇准又是如何铁面无私的呢?
同为宰相
寇准为相清正刚烈,不讲情面,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有个性的宰相。同为宰相,王钦若则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靠着自己的小聪明登上了相位。
1.刚直足智的宰相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寇准自幼聪明好学,从书本上所获良多,尤其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于心,理解得很透彻。这为他日后入仕从政奠定了初步的知识基础。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次年被派往归州巴东担任知县。后来他又历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等职。
寇准"临事明敏",刚正廉明、不畏权贵,在太宗朝群臣中,用自己的忠诚和智谋博得了皇帝的赞赏,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后又被改任为同知枢密院事,开始直接参与北宋朝廷的军政大事。后来,寇准又被拜为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又加给事中。
宋真宗即位之后,契丹趁宋朝君主刚刚登基,愈加频繁地骚扰宋朝边境。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与他的母亲萧太后率领20余万大军,从幽州出发,浩浩荡荡向南挺进。危急关头,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最终迫使契丹"议和",从而签订了"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边境恢复了和平,贸易繁荣,百姓生活安定。从积极抵抗辽兵到签订澶渊之盟,寇准功勋很大,朝廷百官有目共睹。
寇准为宋朝立了大功,却遭到了佞臣王钦若等人的嫉妒和诬陷。
2.瘿相王钦若
王钦若,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从小十分聪颖,会读书作文。
十八岁那年,宋太宗率军进攻太原,王钦若作《平晋赋论》进献宋太宗。后来,他为开封某门客作一屏联曰:"龙带晚烟归洞府,雁拖和色过衡阳",受到人们的称赞。
王钦若在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中了进士。据说,当时在殿试中他还考了第一名,中了状元。然而,他和同中一甲的袁州窗友许载二人因过于高兴,竟然纵情喝酒,袒腹失礼。太宗一怒之下,下旨让其再试,结果王钦若丢了状元。
王钦若十分聪明,"智数过人",他在为官的三十多年中,好使鬼把戏,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奸邪险伪",因此时人称他为"五鬼"之一。又因其脖子长有一个肉瘤,时人又称之为"瘿相"。
王钦若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智谋过人,为人虚伪狡诈。他对上能够委曲求全,对下却专横跋扈。他没有领军作战的本领,敌军逼近时他只会求神佛保佑。
刚烈难防奸佞
寇准疾恶如仇,对王钦若强颜厉色,毫不留情,而王钦若心胸狭窄,暗中设计陷害寇准,二人一时水火不容。
1.道不同不相为谋
寇准在朝廷中赏罚严明,举荐贤良,对贪官污吏严厉打击,常因刚烈激言而惹祸上身。
有一次,朝廷任命官员,王钦若让下属拿着按惯例应该给以提升的官吏名册,呈献给寇准批示。
没想到,寇准看都不看,就将名册甩回给王钦若,说:"宰相的职责就是要选拔忠臣良将,罢黜那些奸邪诡诈、不称职事的人。如此国家才会兴旺。假如因循守旧,依照老章程选用人才,那用一个小官吏就足以应付了,又何必要你这个宰相呢?"王钦若听了,自然很是愤恨。
王钦若擅于耍弄权术,每次进朝,他都会在怀中藏多个写奏章的折子,朝堂上再见机行事,拿出其中的一二折,以符合皇帝的心意。而寇准则性情刚直,经常当面冲撞皇帝,但真宗皇帝反而更加重用寇准,并不责怪于他。
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了很久,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真宗皇帝高兴地说瑞雪盈尺预示着来年是个丰年,于是他赐诸位大臣在中书省欢宴,并乘兴赋瑞雪诗一首,并让其他官员即席赋和。真宗皇帝的瑞雪诗误用了旁韵,大臣王旦想要当面告诉真宗皇帝,旁边的王钦若劝阻了他,并说皇上作诗不能用常人诗词格式去限制。王旦思索之后,最终没有说话。
而王钦若等散席之后,却秘密地告知真宗皇帝。次日,真宗皇帝怪罪群臣,说他昨天赠瑞雪诗,多亏王钦若发现有误及时告诉了他,否则,传出去要贻笑大方。
后来,王钦若奉旨返回京城,担任参知政事,位在寇准之下。王钦若与寇准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次又是寇准的副职,合作共事自然十分别扭。于是,王钦若多次请求改任他职,真宗批准后,王钦若担任资政殿大学士。
2.真宗亲征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后,边境"急书一夕五至",北宋朝廷的文武百官大多惊惶恐惧。
参知政事王钦若本是江南人,因此主张迁都金陵。他主张用躲避敌人的方法,应付敌军的入侵。宋真宗本来也无心抗敌,因此更是惶恐不安。
只有寇准坚决主张抵抗辽军,当真宗征询他的意见时,他坚定地对真宗说提出"南迁"这个主意的人应当被斩首,拿他的血祭旗,然后出师北伐。
寇准还说皇上英武非凡,武将和文臣同心协力,为何要抛弃宗庙社稷去如此远的地方呢?假如那样做了,人心定然动摇,辽兵再乘虚而入,大宋江山还能够保得住吗?虽然辽军不能立即退走,但由于他们孤军深入,远来疲敝,只要我军坚守,定能够取得胜利。在大敌当前的紧急时刻,哪个人敢妥协投降,惑乱人心,就得小心自己的脑袋。
寇准最终制止了妥协派南逃避敌的主张。为了削弱王钦若对真宗皇帝的影响,寇准将他调往了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
寇准派探子到前线侦察情况,根据对敌情的分析,制定了一套切实有效的抗敌方略。同时,在寇准的促使下,宋真宗起驾北上来到澶渊,宋军士气大振,最终将辽军击退。契丹转而向北宋统治者"议和",希望从谈判桌上获得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好处。
寇准一直反对议和,他主张乘势出兵,收复北方的失地。但因为真宗皇帝倾向于议和,使得妥协派气焰嚣张。他们污蔑寇准拥兵自重,甚至说他图谋不轨。寇准在这些人的毁谤下,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在妥协派的策划下,宋辽双方签订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受馋贬斥
对于实力强大的对手不能硬碰硬,在其背后出手,暗中伤人,才是最佳方式。王钦若正是避开强硬的寇准,在皇帝面前对他进谗,才取得了胜利。
1.暗中进谗言
王钦若让真宗皇帝迁都金陵的主张遭到寇准的无情驳斥后,对寇准一直怀恨在心,随后他屡次受到寇准的冷遇,王钦若更为不满。于是,他决意伺机报复寇准,想把他赶出朝廷。
一次退朝后,王钦若趁机对真宗说:"陛下钦敬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劳吗?"真宗点头表示肯定。
王钦若说:"我想不到陛下居然会有如此看法。陛下不以澶渊之役为耻,反倒说寇准有功。"真宗一愣,问他何出此言。
王钦若接着说:"《春秋》-书把签订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其实就是城下之盟,陛下难道不以之为耻吗?"
王钦若见真宗有些生气,进一步说:"陛下您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们在钱快要输光的时候,就把所有东西都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举,这就是所谓的"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准的"孤注"罢了,实在是太危险了!"
从此,真宗皇帝就对寇准冷淡起来。
寇准做宰相时,选拔人才不论门第高低,喜欢推举出身寒微而有真才的人。御史台是专门评论朝政得失的机构,一旦御史台官员有缺额时,他就让平素那些具有批评精神的人去担任。这样一来,他更成为了王钦若等佞臣的眼中钉。
在王钦若一伙的陷害攻击下,寇准最终被罢职,到陕州去做了知州。
2.策划祥瑞闹剧
宋真宗将寇准罢免之后,由于受到王钦若的迷惑,把澶渊之盟当作了自己的耻辱,因此终日不高兴。王钦若一向善于洞察皇帝的心思,为了替真宗开脱,便策划了一幕祥瑞下降的闹剧。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城司向宋真宗禀报说看见左承天门上有一束黄帛,长约二丈有余。
宋真宗于是派遣宦官前往一看究竟,同时对群臣说去年冬天的一天晚上,他刚入睡就突然发现屋中烨烨生光,惊讶之余见一位仙人进屋对他说,不久就会降下天书伏中祥符三篇,那位仙人说完就消失不见了。从那以后,他一直虔诚斋戒,并在乾元殿建道场,等待着天书的下降,只是唯恐宫廷内外不相信此事,才没有宣布。如今果然有天书下降,难道神意真是如此?
王钦若对宋真宗说承天门上确实有一长约二丈的天书,上面隐约有字。宋真宗说既然有天书,还是应该由我亲自前往拜受吧。说完,宋真宗便走出宫殿,率领群臣直往承天门。
宋真宗先对空中拜了三拜,然后派遣两个宦官将梯子搭起,将其取下后交给了王旦。接着,王旦手捧着天书交给了真宗皇帝。
宋真宗将天书收下后,打开帛书,只见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宋真宗于是排遣官吏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并大赦天下,文武官员都有加官晋爵的奖赏,并改元为大中祥符元年,将左承天门改为大中祥符门,并设置天书仪卫扶持使一官,命朝中大臣兼任这一官职。
百官见真宗皇帝如此信神,于是都大献殷勤,争相进言祥瑞之事。
其实,这是王钦若亲自策划的一场戏。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来给真宗不愿出兵打仗找了个合适的理由,二来是为了提高真宗的威望。另外,自己在皇帝心中也能占据重要地位。
3.重新入朝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相信天书这件事呢?思来想去,真宗皇帝认为必须要让一位有威信的人将天书进献给自己,这样才能够服众。
于是,真宗皇帝问王旦这件事该请谁?王旦婉言说寇准学识渊博,为人正直无私,他开始不信天书,如今既然天书已经降下,必须让寇准进献天书才能令天下人信服。
真宗皇帝听了王旦的这个建议,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即刻宣诏让寇准回到朝廷进献天书。
开始的时候,寇准不同意,后来经过门生的劝告,他才违心地答应了回朝进献天书。果然,真宗皇帝十分高兴,亲自将寇准迎入了京中。
寇准受诏回朝,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后来,大臣王旦主持中书省,寇准重新入朝,主持了枢密院。
不一样的仕途
实际上,寇准在官场上并不顺利,一生命运坎坷。王钦若虽为"五鬼之一",却也做过一些好事。
1.溜须
寇准成为丞相以后,丁谓为参知政事。寇准对丁谓十分赞赏,说丁谓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而其他的大臣则提醒寇准,说丁谓不是一个好人。
寇准却坦率地回答:"假如只谈丁谓的能力,恐怕无人能比得上他。"丁谓在得到寇准的赞赏后,甚是得意,觉得寇准很欣赏自己,于是就想方设法去讨好寇准。
一次,大臣们在朝中宴会,寇准在喝汤的时候,不小心将汤汁沾在了自己的胡须上。丁谓正巧看见,于是急忙过来替寇准擦,寇准见此,毫不领情地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你身为国家的大臣,不是来替我擦胡须的。
"溜须"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丁谓羞愧难当,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后来,丁谓串通内侍,诬陷寇准,将他赶出了朝廷。
2.王钦若的功劳
王钦若在做官以前,在一个幕府家做事,生活极其窘迫。当时真宗皇帝还是寿王,任开封尹。
一天晚上,寿王忽然来到幕府家里,左右没料到寿王会来,马上顺手拿起身边的纸屏障风。寿王看到纸屏上写有一句诗:"龙带晚烟离洞府,雁拖秋色入衡阳",对之大加赞赏,还说:"此语落落有贵气,是谁的诗?"幕府回答:"这是我的门客王钦若的诗。"寿王于是召见了王钦若,并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王钦若深得真宗的信任,被升为宰相,跟这次见面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王钦若中进士之后,担任亳州(今安徽亳州市)推事判官,负责会亭仓库。因为多日连续下雨,仓司以民众送的谷子潮湿为理由,拒绝接收这些谷子,导致那些自远方来输租的人,干粮都快要吃完了,还未能把谷子卖掉。
王钦若听说了这件事,就命令仓司把谷子全部收入仓库,同时奏请宋太宗,不拘年次,先支取湿谷,以防止谷子变坏。奏章呈送朝廷后,宋太宗十分高兴,手诏批准了王钦若的建议。
任职期满后,王钦若进入朝廷,被任命为秘书省秘书郎。